刘备真的是正人君子?《三国志》中两个小细节,戳穿了他的真面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刘备的真实面目图片高清 刘备真的是正人君子?《三国志》中两个小细节,戳穿了他的真面目

刘备真的是正人君子?《三国志》中两个小细节,戳穿了他的真面目

2024-07-18 08: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提起刘备,我们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一个高大伟岸的正人君子形象。

为了君子口碑,他可以三让徐州,三次拒绝陶谦的美意;为了天下苍生,他可以面对着曹操大军的追杀,仍然要带领着十万新野百姓逃难;为了振兴汉室,他可以一辈子戎马征战,誓死要匡扶汉家江山,与曹贼势不两立……

在通篇《三国演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太多这种对刘备的正面描写,不胜枚举。刘备的正人君子形象也因此深入人心,无法动摇。

然而,历史上的刘备真的是一个正人君子吗?

未必。

事实上,在陈寿的《三国志》里隐藏着两个小细节,这两个细节很微小,很容易被人忽视。但是,通过这两个小细节的挖掘和解读,我们或许可以看出刘备的真本性。

一、 酒后吐真言

第一个小故事发生在刘备征讨益州(四川)的过程中。

众所周知,刘备之所以能够和曹操孙权三足鼎立,就是因为他占领了益州。益州本来是刘璋的地盘,在刘备入蜀时,庞统曾经多次劝刘备在酒宴上刺杀刘璋,进而霸占益州。但刘备却表示同为汉室宗亲,于心不忍。后来,刘璋主动献出益州,刘备一度还有所谦让,感觉像是被逼无奈才抢占了益州一般。

但实际上真是这样吗?在《三国志.庞统传》中记载了一个“刘备酒后吐真言”的小故事,或许可以改变你的看法。

《三国志》中是这样记载的:

(刘备)还向成都,所过皆克。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

这段古文的意思是说:刘备和刘璋反目成仇后,率军攻打成都。战争进行的很顺利,很多城池都被轻松的攻破。于是,当大军到达涪州(今涪陵)这个地方时,刘备便摆下了一场酒宴进行庆祝。

酒席间,刘备很高兴,所以就多饮了几杯酒。不觉间,刘备喝醉了,就发出了一句感慨:“今天这场酒宴,可以说是太痛快,太开心了!”

看到刘备这番志得意满的模样,庞统起身说道:“把讨伐别人的疆土当作为一件开心之事,这可不是仁义的君主应该做的。”

刘备本来还兴致盎然,听完这话立刻大怒。他当时已经喝醉了,于是大骂一句:“你这话说得不对,赶紧出去吧!”说完竟然当着众人的面,把庞统给轰出了酒宴。

可以看出,《三国志》中的这段描写和我们通常认识的刘备果真有着很强烈的反差。首先,他酒后吐露了真言,表达出了对即将占领益州的喜悦,根本没有那种不忍抢夺同姓宗亲基业的纠结心情。其次,他趁着醉意大骂庞统,竟然将这位顶级谋士轰出了酒宴,一点也不像我们所知的那位礼贤下士的刘玄德。

然而,《三国志》是正史,这里面描写的刘备,才更加接近历史上真实的刘备。面对号称天府之国的益州,面对即将到手的疆土和基业,刘备也曾经垂涎三尺,也曾经不择手段。

二、为汉献帝发丧

第二个小故事,则发生在刘备称帝之前。他为了当皇帝,还曾经迫不及待地为汉献帝发丧。

《三国志.先主传》中记载:

二十五年,魏文帝称尊号,改年曰黄初。或传闻汉帝见害,先主乃发丧制服,追谥曰孝愍皇帝。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