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伟:让“无人机”飞向更远天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刘伟伟 刘伟伟:让“无人机”飞向更远天空 

刘伟伟:让“无人机”飞向更远天空 

2024-06-26 08: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刘伟伟:让“无人机”飞向更远天空  2024-06-14 11:08:26   来源:安青网

在合肥市骆岗中央公园无人机携带着外卖从天而降,在阜阳市广袤的农田里无人机正在播种施肥,在黄山风景区无人机把物资吊运上山......低空经济正在兴起。越来越多的无人机应用场景走进了现实生活。这背后,是地面监视、通信、导航设备和低空空域管控系统,更是无人机等航空飞行器快速发展的结果。

在阜阳市青网科技园里,有一家专门从事智能无人飞行器(以下简称无人机)制造、产品设计研发、技术服务转让的公司——安徽疆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疆来),其创始人兼总经理刘伟伟今年还不到30岁。八年前,他因热爱无人机,一头扎进当时还没有兴起的无人机技术研发的“黑洞”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热 爱

2016年从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后,去深圳市创业搞无人机,创业不顺回到老家阜阳市,然后又去合肥市,2023年再次回到阜阳市,刘伟伟的创业经历堪称“一波三折”。

“从深圳归来,就是因为创业失败没钱了,在那里活不下去了。”对于曾经的失败,刘伟伟直言不讳,“深圳,能让你学到很多东西,但也会让你付出很大的代价。”

在深圳市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刘伟伟在摸索中遇到了各种坑,碰到了许多难,“当时没有人会觉得无人机会火,它只是一个特别小众的行业,在国内找不到资料和学习的平台,我做了两三年,依然没有什么同行,大家都觉得无人机没什么用”。

而他能坚持下来,完全是因为热爱,“我没考虑无人机有没有前途发展、能不能挣到钱,而在想能不能让它更稳一些、性能更好一些”。

搞无人机很烧钱,钱从哪里来呢?“给别人做设计方案,卖无人机技术,跟无人机相关配套的公司去谈,一点点地去做。”过程是艰难的。刘伟伟说,自己曾被折磨到绝望,有一个月时间都是焦虑的,心里一直在想,要不要做?是不是执念?他逢人就问,甚至觉得自己有心理问题,要去看心理医生。“直到一天,我突然想明白一个真正有执念的人,是不会去反思自己有没有执念的。”

“创业是九死一生,对我来说更是如此,我没有资源和资金,靠的就是热爱!”在刘伟伟看来,创业没有退路,得想尽办法成功,“这件事可能无法证明你的成功,却能证明你的失败,失败了过不了自己的关,所以要努力避免失败。”

单 纯

疆来的核心业务是无人机的技术研发和产品方案输出,偶尔会为某些特殊单位量身定做成品无人机,疆来研发的挂载无人机最长续航能力达到七个小时。

“搞技术研发的周期长,缺钱,只有把飞机卖了才有钱。”刘伟伟指着一台样机说,“这台光成本就要20万元,远航内测时,不能出现任何问题,一旦出问题,比如从高空中掉下来就等于毁了。测机型时,风险性很大,不确定的因素特别多。有一次,飞机下来时上面结了一层冰,潜在坠毁的风险非常大。”

刘伟伟说,疆来能拿出手的、也是引以为傲的就是技术输出,为多家无人机公司设计产品方案,提供技术支持。跟其他企业不同,疆来没有发展规划,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市场需要什么,就去做什么。我们没有任何宣传,疆来最起码的简介都没有”。

疆来没有销售人员,公司不太卖整机,更多的是散件。“整机就要有售后,我们卖散件、零部件,下游买到后拧拧螺丝组装即可”。刘伟伟说,销售不是他们擅长的,没必要抓在手里,否则就没精力去搞技术,专业与单一专注往往密不可分。

前 沿

刘伟伟不接没有挑战性的订单。 

应某景区的要求,疆来研发了一款吊重无人机,其中有五台已经在景区里使用,将物资吊运到山上的宾馆里去,但此举很快遭到一些人的非议,“他们觉得我们剥夺了挑山工养家糊口的权利,用道德绑架质疑,甚至是攻击我,让我一度很有压力。”刘伟伟说,后来他想明白了:苦力不用传承,吊重无人机解放劳动力,这哪里有错呢?

在无人机领域摸爬滚打了八年,刘伟伟总结道,在这个行业里,只要你走在最前沿,就会受到挑战和竞争。“因为你的技术发展得越快,淘汰旧技术老产品的速度就会越快,原有的产品还没有实现市场和利润最大化,就因为你的进步而淘汰了”。

疆来会不会被淘汰掉呢?“会的,所以我们有计划,但没有规划,熬过去、活下去是最基本的”。

刘伟伟认识的不少创业者后来都发达了,有豪车美宅,但那些都不是他想追求的,“你要是问我挣来的钱哪里去了呢,我会告诉你,都在疆来的大厅里,那里的每台无人机价值都在好几万元乃至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但我不能带着它们去买东西”。

也有投资公司要投疆来,给刘伟伟钱,但都被他拒绝了,科技型企业很多最后死在钱多上,钱多壮人胆,但同样也带来巨大风险,“钱少,甚至没钱,才会去评估,小心翼翼地把控好风险,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极致,而不是大手大脚,这是我的底线”。

刘伟伟更愿意将疆来定位为:“一个技术输出的地方。”而将自己定位一个不善、不愿、不屑与人交流的技术男,“以前跟人坐在一起两个小时,没有现在坐在一起一分钟交流的多”。

刘伟伟说,但现在他逼着自己带着产品去跟人交流,不想因为自身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影响到疆来产品的命运。“我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但疆来不行,它要发展,要朝前走。我可以保留个性,但疆来不行”。

刘伟伟说,回到阜阳市后,团阜阳市颍泉区委经常过来,询问他有什么需要和帮助,疆来所在的阜阳青网科技园也给他提供了很大帮助,而这一切都让他有了回家的感觉,这也更加坚定了他将在故乡的天空中放飞更多的无人机,飞向更遥远、更广阔的天空。

采访后记

刘伟伟的办公室里有个很漂亮、很炫酷的鱼缸,跟市面上完全不一样。鱼缸是他从市场上买回来的,然后自己改造了一番,他说,自己并不喜欢养鱼,但得逼自己接触一下。

改造后的鱼缸搭载了各种APP功能,在手机上可以轻松控制,虹吸溢流箱是他用3D打印出来,细菌过滤屋是他设计出来的,上下水位的平衡也是他琢磨出来的。他觉得买回来的成品鱼缸不是他心中满意的,于是便动手改造。“对于搞技术的人来说,任何东西都没有从自己手里搞出来有成就感。”刘伟伟说。

□本报记者 徐徐

赞一个

责任编辑:李志慧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