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珍品刖人守囿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刖人守囿车怎么读 青铜珍品刖人守囿车

青铜珍品刖人守囿车

2023-12-19 02: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刖人守囿车

  构思奇巧、造型别致、独具匠心

  闻喜县上郭村属晋国古曲沃地域。周成王之弟叔虞之子燮把都城建于晋水之阳,改称晋,又称故绛。当时的“绛”是今天山西省曲沃县。至今,在翼城和曲沃交界处的“天马―曲村遗址”发掘了十多座晋侯及夫人墓,即名满天下的“晋侯墓地”,出土珍贵文物上万件,从而确认了西周时期从燮父至文侯9代晋侯均居于此,证实此地为晋国早期都城所在。

  《汉书・地理志》中记载闻喜县为“故曲沃”,史籍中记载晋献公时期多次提到曲沃之地,并说:“曲沃吾先祖宗庙所在。”汉武帝从长安出征路过曲沃时,闻听汉朝军队在南越(今广东)打了一场大胜仗,于是下令把听到胜利消息的地方改名为“闻喜”。

  1989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崇宁主持发掘了闻喜上郭村墓葬群,其中一件青铜奇器最使人惊赞,即刖人守囿车。这件青铜厢式六轮车制作精巧,车身镶嵌的各种伏兽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刖人守囿车为厢式六轮车,车轮两大、四小,高9.1厘米,长13.7厘米,宽11.3厘米。车身顶部有双扇盖可以打开,盖面嵌有一只双手向下的猴子,像是在守卫小车。猴子周围有4只展翅欲飞的小鸟,像是为主人洞察世事。车身四周和车底转轮上共镶嵌有8只伏虎,象征王权与尊贵、野心与侵略。车头处有两扇门,一扇门上嵌着一位受了刖刑的人,左脚残疾,手拄假足,门栓从刖人右臂腋下穿过,掌控车门的开关。车尾处有一个兽面镶嵌衔环,可以拉动车身。此车有15处可以转动,令人称奇的是车顶4只小鸟用手一拨或者轻轻吹口气,也可以转动起来。经专家研究发现,鸟身内部装有顶针装置,能转动但不能取下,小鸟底部灌有铅粉,致其重心向下像不倒翁一样,转动起来非常灵活,此原理与我国古代的“侯风仪”类似,因此也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刖人守囿车的名字颇有说道。据《周礼・秋官・掌戮》记载,当时有多种刑戮。其中“墨者使守门”,受面额刺字之刑的人使其守城内门户;“劓者使守关”,受割鼻之刑的人使其到王畿远处守关口之门;“刖人使守囿”,受锯足刑戮的人使其守动物苑囿之门。“囿”指专门为王侯贵族饲养各种珍禽异兽的囿苑。此话的意思是说让受过刖刑的人替贵族看守饲养有禽兽的园子。这件青铜器上雕刻了猴子、凤鸟、老虎等许多动物,仿佛就是一座微缩的囿苑。

  中国古籍中有不少关于刖刑的记载,最著名的是“履贱踊贵”的故事。据《左传・昭公三年》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景公施行暴政,致使受削刑的人很多,以致影响到市面上的鞋价低贱,而“踊”价高涨。踊,为断脚者所用,一说为假足,一说为挟持之杖。于是,齐国的晏婴对齐景公说:“若人人都被削足,谁来保卫国家呢?”最终,齐景公废除了刖刑。这件青铜器上刖人左手所拄的正是晏婴所言“国之诸市,履贱踊贵”中的“踊”。

  刖人守囿车没有轴、辕、马,仅凭六轮和车尾处的嵌环便可向前、向后拉动,在古代称其“挽车”。

  刖人守囿车现藏于山西省博物院“晋国霸业”展厅内,它将古代残忍的奴隶社会、酷刑制度与古代匠人的心灵手巧、高超技艺融为一体,观之令人震撼,是历史上少有的青铜艺术精品。

  刘畅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