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中国人的焦虑从哪里来? 新华社――经济参考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分享经济模式是从哪里来的 茅于轼:中国人的焦虑从哪里来? 新华社――经济参考网

茅于轼:中国人的焦虑从哪里来? 新华社――经济参考网

2024-05-27 17: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作者:茅于轼 著出版社:群言出版社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通过对中国政治、经济、民生等各个领域面临问题的理性分析,反映了当下中国人的精神状态与生活现状;尤其在关系民生的贫富差距、社会公正等方面,呼吁国家反思人民利益,走向社会公正。

  焦虑,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人的一种生活常态,且有日渐加深的趋势。调查显示,相比五年前,47.8%的人“更焦虑了”。中国人的焦虑从何而来?如何消除日益加深的社会焦虑?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的新书《中国人的焦虑从哪里来》,正试图回答这两个问题。

  全书以“正视社会不公”开篇,细说“蜗居”在中国、反思“穷人为什么受穷”和“富人如何为富”,为“消除贫富分化”开出药方,期待社会“走向社会公正”,在“反思人民利益”的基础上“重申市场理念”、“展望未来的世界”。姑且不论茅于轼“为富人说话,替穷人办事”是否真的站得住脚,但其关注最底层社会民生的态度,用鲜活的案例与翔实的经济数据理性分析的方法,“追求幸福的极大化,而不是GDP极大化”的呼吁,都是值得肯定的。

  收入差距和贪污腐化是中国社会矛盾的重要方面,但不是民怨的根源。茅于轼讲,权势的不平等,社会正义的缺失,没有地方讲理,是自由的最大障碍,也即中国人的焦虑之源。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政府有许多功能,但是最重要的功能是提供正义的服务。政府应当自己先讲理,带头讲理,还要帮助别人讲理。这些观点,近乎于常识,深入浅出,我深表赞同。

  茅于轼的很多观点都存有争议。“社会上最好的企业是赚穷人的钱”、“自由市场永远是对的”、“中国税的数额不高”、“三农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国家主权观念是推广人权的巨大障碍”……很多观点仍是茅于轼先生的一家之说。

  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是恐惧和焦虑的根源。中国当下的社会焦虑,已不仅仅存在和盛行于社会弱势群体;既存在于几乎所有社会群体当中,如公务员群体、企业家群体、白领群体、工人群体和农民群体;也存在于各个地区当中,如东部、西部地区以及城市和农村地区。在这种背景下,论《中国人的焦虑从哪里来》,本身就已经不是仅靠经济学就能厘清的了。

  中国社会正处在剧烈的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整体利益结构正在发生全方位、大幅度而且是急剧的调整,社会风险因素的空前增加,加上许多社会成员信仰的缺失,出现社会焦虑现象也算正常。单从消除焦虑的角度考虑,增加老百姓的钱包,能够从容应对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建构正常的秩序和规则体系,让未来可以预期;真正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权力为本,效果可能更加立竿见影。

  “一千个经济学家就会有一千零一个经济学理论”,尽信经济学家,不如不信。但是能像茅于轼这样用“深刻的同情、丰富的学识、明澈的理性”来体察底层民众的“焦虑”,确实是稀少难得的。

(作者为独立书评人)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