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凶手是他的英文翻译 视野

视野

2023-10-14 16: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Empty mask》

我看世界的眼光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与前人大相径庭。

——马格里特

马格利特的作品常常赋予平常熟悉的物体一种崭新的寓意,或者将不相干的事物扭曲的组合在一起,给人荒诞、幽默的感觉。他最有代表性的超现实主义画作为一幅写有“这不是一支烟斗”的烟斗画作,创作于1929年,名为《形象的叛逆》(The Treachery of Images)。此画经常被用来解释超现实主义的观点,并用于书籍和教学上。其中画面显示了一条看起来像烟草商店广告模型的“烟斗”,马格利特在“烟斗”下面写上“这不是一支烟斗” (Ceci n'est pas une pipe)

《这不是一支烟斗》

一个人不必睡熟了才做梦

在光天化日之下,梦也会降临

马格利特在接触到基里科和恩斯特的画以前,一直从事广告设计和壁纸设计,并因此获得了广告画家的那种拙朴技巧。正是运用这些技巧,他做出了一些令人瞠目的发现。

1927年到1930年间,他移居巴黎。在这期间,他认识了安德烈比图,并加入了超现实主义者的行列,创造出大量具有神秘语意的迷人画作,同时也为许多时装海报或乐谱封面进行商业平面设计,1936年他的作品曾受邀到美利坚合众国纽约展出,后来又在1965年现代艺术博物馆、1992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行回顾展。后来他又回到布鲁塞尔,与他的弟弟成立一间公司,赚取生活收入。

《戴圆顶硬礼帽的男人》

在马格利特的《论绘画》中,他说:把我的绘画看作象征主义,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这种看法总是忽略了它的真正本质。……人们对物品总是从实用出发,从不在物品中寻找象征意义;可是当面对着绘画的时候,他们发现绘画毫无实用可言,于是便四处寻找意义,以使自己从困惑中解脱,因为他们不明白,面对绘画时自己究竟应当思考些什么……他们需要可以依靠的东西,这样才能感到舒适。他们需要可以牢牢抓住的安全索,这样可以使自己免于坠入空虚和茫然之中。

寻找象征意义的人们,未能把握物象中固有的诗意和神秘感。毫无疑问,他们感受到了神秘感,但他们竭力想摆脱这种神秘感。他们惧怕它。通过询问“这是什么意思”,他们表达出一个愿望: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有人不拒绝这种神秘感,他一定会有着完全不同的反应。他追索另外的东西。

《人类之子》

《The banquet》

《The Human Condition》

《Meditation》

绘画就是打破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参照系

马格利特的作品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神秘超现实主义,一类为哲理性超现实主义。在第一类中,画家用看似平常的景象,组织成舞台般的布景,人物和环境都是道具式的,一声不响,却静得有些奇怪,令人感到丝丝恐怖。如《受威胁的凶手》、《肖像》。第二类,画家用同样平平常常的个体组成一眼看上去就有点反常的场面,却禁不住引人思索。在《错误的镜子》中,画家用一只充满画幅的眼睛,反证似的为超现实主义做了一个辩解。

《受威胁的凶手》

《错误的镜子》

马格利特认为物体的形象与物体的名称之间并不存在确定的或不可转移的关系。绘画就是打破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参照系。

布莱顿评价他的作品构思是:“所显示的语言和思想已超越从属的特性之上。他已经把语言和思想置于视觉形象之下,通过词语与符号间的微妙关系,打破了逻辑因果关系的常规。”

《Memory of a journey》

所以,有了《单词的使用》。画家用拘谨,然而十分干净的色彩,光洁地画出一个室内环境。右边一个楼梯通向无路可走的墙面。地板上有一法语单词Sirene,其中字母i被一截手指和手指尖上飘浮着的圆球形象所代替。这个模型在地板上投下了一道阴影。画上所写的这个单词,与环境的联系不可捉摸。用马格利特的话解释,就是“事实经验经过错位后所形成的梦”。

《单词的使用》

《Time transfixed》

《Popular panorama》

《The listening room》

《Memory of a voyage》

马格利特的肖像画作品与其他的大多数巴黎超现实主义画家不同,画面上往往没有真实的肖像,而以其他景物如海景,景物等代替,观者为之目瞪口呆。他真正的所谓肖像,尤其是特写式肖像,却从来不画脸部。这里的《戴圆顶硬礼帽的男子》就是一例。

戴圆顶硬礼帽、穿黑大衣的绅士即是马格利特本人。他用一只偶然飞过脸前的鸽子挡住他的容貌。据他自己解释,他要与巴黎大多数超现实主义画家相反,藐视用色彩作人物肖像,他只想告诉观众,画上的肖像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产阶级市民。不是让人物背过脸去就是用偶然事物来遮挡。这是他的超现实派肖像画的另一特色。

《戴圆顶硬礼帽的男人》

《爱人》

梦境与画作

就马格利特的绘画而言,“梦”这个词常常被误用。人们当然希望梦的天国受到尊重——但作品并不是梦幻的。恰恰相反。如果在这种情形下涉及梦,那么,这所谓的梦必定与我们的睡梦极不相同。那是任性而执拗的梦,在这种梦境里,所有情感都是清晰的,不会像在睡梦中溜走的情绪那样朦胧。这些梦不是使人睡着,而是使人猛醒。

《Pure reason》

《The window magritte 1925》

在谈到这些梦境与画作之间的关系,马格利特说:

“在1936年的某个晚上,我一觉醒来,那间屋里放着一个鸟笼,笼里睡着一只鸟。一个有意义的错误使我把笼里的鸟看成一个蛋。我即刻捕捉住这奇异的、令人吃惊的诗意。因为我所体验的灵感实实在在地来自两物的契合,即鸟笼和蛋;在此之前,我一直习惯于通过两个不相关对象的冲突来获得灵感。自此,我便一直寻求证明:是否除了鸟笼之外,其他对象都无法(借助揭示对象本身所特有的,为先前所规定的某种因素)表现出像鸟笼和蛋相遇时所产生的这种明显的诗意。”

《Elective affinities》

《La clairvoyance》

《The gradation of fire》

《The return》

捕捉奥秘

马格利特所选择的道路,是孤独,理性,而充满智慧的。因此他在艺术界展开了长期的奋斗,他认为一个艺术家为了一种专注于个人抱负的事业,是可以牺牲一些自我的自由和独立性的。马格利特在无限空间和绝对宁静的条件下,将他所看到的世界一一的描绘出来,他在创作中常使用撞击手法,迫使人们去看平时司空见惯的东西,随着层次的变化,大小的变化,重叠的变化,这些都是他为了激发人类的情感,给人类带来危机意识,让人们惊奇和赞叹他不断创造出震撼人心的作品。

《The battle of the argonne》

《The domain of arnheim》

《Sixteenth of september》

《愉快的赠礼》

《The masterpiece or the mysteries of the horizon》

在纳粹德国占领比利时王国期间,他坚持留在布鲁塞尔。自1960年代起,马格列特的作品引起公众的高度兴趣,更影响波谱艺术、简约主义及概念主义。1967年8月15日因胰脏癌病逝,死后葬在苏哈比公墓(Schaerbeek Cemetery)。在2005年,他被列举为“最伟大比利时人”瓦隆大区的第九位,在弗拉芒大区的第十八位。

《The empty picture frame》

《The fair captive》

《Oasis》

马格利特就像一个谜,他那神秘,引起误解,诗意般的创作,为人们打开了了解悲观主义的大门。他曾说过:

“假如人们不专注的观看事物就想有所发现,人们将永远看不见所想要的东西,对于奥秘……人们不必去谈论它,而应去捕捉它。”

《Not to be reproduced》

- End -

素材来源于网络.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