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概念综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凝视主体与客体 “他者”概念综述

“他者”概念综述

2023-09-17 18: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他者

  内容提要:本文对西方文论的关键词“他者”进行了详尽的解说和阐释:梳理了“他者”概念的哲学渊源,介绍了从古希腊到黑格尔再到德里达等各时代西方哲学家对“他者”概念的论述,以及“他者”概念在文学批评与理论中的具体运用。文章将为读者了解西方哲学和文学批评中的“他者”概念及话语,尤其是后现代语境下“他者”的内涵和意义,提供一个综合的、全方位的视角。  

  关键词:他者/他异性/差异/主体/话语/后现代/文学批评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北京 100089  

  略说 

  “他者”(The Other)是相对于“自我”而形成的概念,指自我以外的一切人与事物。凡是外在于自我的存在,不管它以什么形式出现,可看见还是不可看见,可感知还是不可感知,都可以被称为他者。 

  他者对于自我的定义、建构和完善必不可少,自我的形成依赖于自我与他者的差异、依赖于自我成功地将自己与他者区分开来。善之所为善,是因为有恶,好之所以为好,是因为有坏。自我的建构依赖于对他者的否定。他者的概念在西方哲学中有深厚的渊源,在后现代西方文学批评中被广泛使用。由于它暗示了边缘、属下、低级、被压迫、被排挤的状况,因此对于那些追求正义、平等、自由和解放的西方文论派别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成为它们进行理论建构和具体批评的重要工具。 

  综述 

  哲学渊源 

  在西方哲学的源头,柏拉图在《对话录》中曾经谈到了同者与他者(the same and the other)的关系,认为同者的定位取决于他者的存在,而他者的差异性同样也昭示了同者的存在。柏拉图在此提及的“同者”,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自我”。在17世纪,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重要命题,将自我与外部世界分离开来,形成了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关系。在笛卡尔以后,客体逐渐沦为被认识、把握、征服的对象。人们普遍相信,他们可以运用理性来掌握自然界的规律,从而达到驾驭世界甚至宇宙的目标。也就是说,客体逐渐成了外在于自我的“他者”。 

  真正将“他者”概念主题化的哲学家是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他通过奴隶主和奴隶的辩证关系,论证了自我与他者之间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关系。他认为,奴隶主似乎很强大,但是他的地位与奴隶的承认密切相关。奴隶主看上去能够强迫奴隶去干活,迫使他服从自己的意愿;奴隶也必须放弃他的自我,以满足奴隶主的要求;但奴隶可以通过他的劳动改变世界,同时也改变他自己,而奴隶主却陷入了完全依赖于奴隶的境地。由于不能通过工作改变世界,奴隶主无法实现他的真正自我。因此可以说,奴隶与奴隶主之间谁主谁奴是一个辩证的问题。通过这个常常被称为“主奴辩证法”(dialectics of master and slave)的寓言,黑格尔暗示他者的存在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先决条件。奴隶主获得奴隶主的身份,取决于奴隶对他的承认。没有他者,人类无法认识自己。 

  20世纪初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不满西方意识哲学中的主客体二分法,认为意识本身已经包含了意识的对象(客体)。试想如果没有客体,何以形成意识?也就是说意识永远是“关于某物的意识”。但现象学也反对唯我论,即反对将外部存在归结为意识。现象学的外部存在“显象”,不是意识的结果,而是意识过程的参与者,与主体不可区分、互为依存。意识的两端,主体和客体,去掉任何一端,意识将不复存在。胡塞尔在后期特别关注主体与主体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总是会与他人对世界的认识产生互动,因此个人的意识总是依存于由不同意识构成的共同体,它总是在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地生成和修正。这种主体之间的互动或共同体被称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intersubjectivity),这个概念拷问人们:我是如何感知到他者的意识的?我的意识如何区别于这些意识?“主体间性”的概念,对于西方当代哲学中“自我与他者”主题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在分析他者对主体建构产生作用方面也有非常独到的观点。他认为,人的存在先于他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他自由选择的结果。人生下来没有善与恶的区分,也没有预设的人生轨迹,只有他进入的这个存在。而人的本质是后天形成的,人通过自由选择和自由行动,塑造了他的人生,成为他最终成为的人。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还认为,在主体建构自我的过程中,他者的“凝视”(gaze)是一个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他者的“凝视”促进了个人的自我形象的塑造。 

  具体地说,人通过视觉器官凝视周围的一切,将可视的环境尽收眼底,通过认识和把握四周的一切,产生对环境的统辖感,成为它们的主宰。但同时人也会意识到他人对自己的凝视,以及他人在凝视中同样产生的居高临下的感觉:他者对我们的凝视、评价和判断,迫使自我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从而使主体产生一种自我意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说萨特对他者的分析表现出一种悖论性质:一方面,我们作为凝视主体获得一种自我的完善感和对环境的控制感;另一方面,只有当我们成为凝视的对象时,我们的自我才得以诞生,因为他人的承认昭示了我们的存在。存在主义认为,他者可以迫使主体对世界产生一种认识,并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中进行定位。   

  正如所有二元对立体系总是暗示着对立双方的不平等关系,凝视也同样暗示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不平等关系。可以说,凝视是一个物化过程,是对他者进行归纳、定义、评判的过程。被凝视往往意味着被客体化、对象化,在这个过程中,主体“我”沦为了对象“我”,被他人的意识所支配和控制。自我对他人的凝视,与他人对自我的凝视,总是一个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生活中自我与他者相互凝视、相互竞争的情况不可避免,从而形成一场为争夺支配权而产生的权力斗争。 

  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哲学家、现象学传承者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是对他者概念进行系统化深入思考的西方哲学家。他认为,对于自我来说他者是不可知的,我们无法断定他者是否具有意识、他者的意识是否与我们完全相同。我们同样无法断定,他者的行为和语言是否可靠地反应了他者的意识,因此他者具有完全外在于自我的陌生性,对于自我和自我的思想具有不可化约性。在《总体与无限》中列维纳斯指出,他者同上帝一样具有一种绝对的他异性(alterity),这使得他者绝对地、无限地存在于自我的意识之外。 

  正是这种他异性和不可知性使他者具有一种神秘感,同时在面对他者时,自我也会感到某种威胁,产生对他者进行收编、控制的冲动。他者的存在对自我的总体性和自发性构成了一种质疑,因此列维纳斯认为,整个西方哲学传统就是自我不断消化他者、吸收他者,不断将他者纳入自我意识、对其进行感知和认识的过程。西方哲学为了给他者定位和定义,从一开始就竭力对他者进行压制。由于他者的绝对他异性和外在性,任何对其进行定位和定义的企图都是在对他者的内在他异性进行驯化或“殖民化”。如果他人的言行对于我们来说不可理解,那么最容易解决的办法,就是将其视为庸俗和低级加以归纳和抛弃。这样一个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使用压迫性策略对他者进行收编、同化、驯化的过程,一个自我对于他者行使主观暴力的过程。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