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博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误差分析报告 刘博谈

刘博谈

2024-05-24 21: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毛细管电泳(CE)是一系列分析技术的名称,涉及在电场影响下在狭窄的毛细管内分离带电分子。

这些技术(图1)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瑞典生物化学家Arne Tiselius[1]对电泳技术的早期开发。20世纪50年代,瑞典生物化学家Stellan Hjertén等科学家根据使用较少量样品和提高分离效率的需要,在电泳技术中引入了色谱毛细管的使用[2]。20世纪80年代,James W. Jorgenson和Krynn D. Lukacs引入了小于100 μm的熔融石英毛细管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该技术的性能,使其得以普及[3]。如今,CE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可快速、高效地获得结果,在许多情况下性能优于液相色谱(LC)等其他技术。因此,CE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和生物技术行业[4]。

图1 | 毛细管电泳发展的历史里程碑。

什么是毛细管电泳?

一般来说,电泳技术的前提是,当施加电场时,样品中不同的带电化学物质会以不同的速度移动。这些不同的移动速度取决于分子的电荷和大小,从而实现了样品中分析物的分离[5, 6, 7]。虽然所有电泳技术都有这些基本原理,但有许多方法可分为四类(图2)[8]:

图2 | 电泳技术分类。

凝胶电泳(Gel electrophoresis):通过凝胶基质进行分离。区带电泳(Zone electrophoresis):根据分子的大小将其分成不同的区带。自由流电泳(Free flow electrophoresis):通过两块玻璃板之间的缓冲流进行分离。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分析物在熔融石英毛细管内分离。CE与其他电泳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利用熔融石英毛细管作为分离介质。这种微型系统具有众多优势,包括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样品消耗量少以及与紫外吸收、荧光和质谱法等各种检测方法兼容。此外,CE可以以各种模式进行(稍后将讨论),每种模式都是根据特异性分离要求量身定制的。与广泛使用的凝胶电泳不同,CE不需要大量的凝胶制备,也不提供有限的分离长度。相反,它依赖于电渗流现象,即缓冲溶液的可控流动使分析物通过毛细管,从而提高分离效率。与其他电泳技术相比,CE能够减轻扩散效应,提高复现性,因此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毛细管尺寸小,实验参数控制精密度高,使CE比传统方法更具优势。凝胶电泳依赖于分子在多孔凝胶基质中的迁移,其他电泳方法可能涉及较大的分离平台,而毛细管电泳因其在微尺度上的高分辨率分离而脱颖而出[5, 6, 7]。毛细管电泳的工作原理、离子迁移率和毛细管电泳仪如前所述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