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凌汛发生的气候条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凌汛是怎样形成的发生在黄河的哪些河段 黄河凌汛发生的气候条件

黄河凌汛发生的气候条件

2024-06-28 13: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黄河的凌汛主要发生在哪三个省

宁夏、内蒙古河段和下游山东境内河段。

凌汛,由于下段河道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有时冰凌聚集,形成冰塞或冰坝,大幅度地抬高水位,轻则漫滩,重则决堤成灾。

黄河在宁夏、内蒙古河段和下游河段。都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地区。每年封冻、开河存在时间差,当低纬度地区未封冻河段的河水流向高纬度地区封冻河段时。受河中冰坝阻挡。易发生漫滩、甚至决口。

(1)黄河凌汛发生的气候条件扩展资料:

黄河凌汛的特点:

河道比降平缓,流速较小,河流的流向都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纬度差较大;气温上暖下寒,结冰封河是溯源而上,而解冻开河则是自上而下,当上游解冻开河时,下游往往还处于封河状态,上游下泄的冰水在急湾、卡口等狭窄河段,由于排泄不畅,极易结成冰坝、冰塞,堵塞河道,导致上游水位急剧升高,严重威胁堤防安全,甚至决口。

冰凌洪水的大小,与河道中的槽蓄量和冰量的多少有关,它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冰凌洪水的洪峰流量沿程递增,与黄河下游伏秋大汛洪峰流量沿程递减的情况正好相反。这是因为开河时由于河道前期沿程存蓄水量迅速释放,流量逐段汇集、增多,造成凌峰流量沿程递增。如1972年凌汛期间黄河下游孙口站凌峰流量只有627立方米每秒,到泺口站迅速增至1270立方米每秒,而到了利津站则增加到2230立方米每秒。

第二,流量不大,水位很高。由于河道排泄不畅,或冰坝堵塞,造成上游河段水位迅速壅高。如下游利津站1955年凌峰流量仅1960立方米每秒,水位却达到15.31米,比1958年伏秋大汛期间10400立方米每秒的水位还要高1.55米。

2、黄河在哪一段容易发生凌汛?

宁夏、内蒙古河段和下游河段容易发生凌汛。

黄河在宁夏、内蒙古河段和下游河段,都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地区,每年封冻、开河存在时间差,当低纬度地区未封冻河段的河水流向高纬度地区封冻河段时,受河中冰坝阻挡,易发生漫滩、甚至决口.

凌汛,由于下段河道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产生条件:

1、有冰期的河流。(多指零度以下的河流)

2、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且较明显的南北流向。我国黄河在宁夏和在山东境内的河段都有凌汛现象,东北的河流在满足上述条件时也同样会出现凌汛现象。

3、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求过程。

2和4,特别是2首先北半球凌汛发生的条件是河段流向自南向北这样由于春季天气转暖南边河道率先融化而北边还冰封,这样流水推动冰层前进形成凌汛

4、黄河凌汛时期,是什么时候

黄河凌汛时期是初春,也就是1~2月间,此时河水开始解冻,河流开始流动,冰与水一起往下流,冰凌壅塞,水位上涨,就形成了凌汛洪水。

冰坝引起的洪水危害通常发生在解冻期。常发生在流向由南向北的纬度差较大的河段,形成速度快,冰坝形成后,冰坝上游水位骤涨,堤防溃决,版洪水泛滥成灾。

(4)黄河凌汛发生的气候条件扩展资料:

新中国建立以来,黄河两岸人民对凌汛危害采取了多种有力措施,主要有防、蓄、分、排四种。防就是安排强大的防凌汛队伍,防守大堤,抗御凌洪;蓄就是把上游来水蓄起来,使上游在解冻前来水小,河槽蓄水少,则不致于造成水位权上升。

分就是利用沿黄河的分洪工程和洪闸,分泄凌水,减轻大堤的压力;排就是在容易形成卡冰的狭窄河段,炸碎冰盖,打通溜道,使上游来冰顺利下排,在冰坝形成时,就及时用飞机、大炮和炸药等炸毁冰坝。

5、黄河凌汛形成的条件

凌汛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抄水位明显上涨的现象。产生凌汛的自然条件取决于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及 河道形态:在高寒地区,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并且河道形态呈上宽下窄,河道弯曲回环的地方出现严重凌汛的机遇较多。这是因为河流封冻时下段早于上段,解冻时下殷追于上段。袭而且冰盖厚度下厚上薄。当河道下段出现冰凌以后, 阻拦了一部分上游来水,增加了河槽蓄水量,当百融冰开河 时,这部分槽蓄水急剧释放出来,出现凌峰向下传递,沿程冰水越聚越多,冰峰节节增大。当上游的冰水向下游传播时,遇上较窄河段或河道转弯的地方卡冰形成冰坝,使上游 水位增高。凌汛严重于否,取决于河道冰凌对水位影响的程度,通常只有在河道中出现严度重的冰或冰坝后,才会引起水 位骤涨,造成严重的凌洪。

6、黄河的凌汛发生在()河段.A.上游和中游B.中游和下游C.上游和下游D.全河

凌汛就是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黄河上游的zd刘家峡至包头河段,下游的开封至入海口河段,河水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专.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现在,人民政府属通过采用飞机、大炮炸开冰坝的手段,使黄河凌汛的危害基本消除.故选:C.

7、黄河的哪个河段不会发生凌汛

黄河的中游河段不会发生凌汛。凌汛发生在上游河套一带和下游山东境内。黄河沿至兰州河段为黄河上游的首端,虽气候严寒而漫长,但由于黄河穿行于青藏高原山脉之间,各河段河道比降相差悬殊,流速变化亦较大。因此,有的区间河段既有流凌又能封冻;有的区间河段仅能流凌不能封冻;还有的区间河段在自然条件下经常发生封冻,但水库修建后改变了热力、水力条件,使水库上游发生过几次冰塞,水库下游变封冻为不封冻。由于河道、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作用,下游每年都有凌汛,经常发生插凌、封河。新中国成立以来封河30多次,大多先由河口开始封河,而后逐段向上插封。一般年份封冻总长约400公里左右,最短40公里,最长703公里。开河则由上而下,冰水沿程积集,造成明显凌峰,并易在浅滩、急弯或狭窄河段受阻卡塞,形成冰坝,使河段水位迅速抬高,威胁堤防安全,甚至造成凌灾。

8、黄河凌汛主要发生在上游的什么河段

黄河凌汛主要发生在黄河沿至兰州河段、 宁夏河段黄河流域东西跨越23个经度,南北相隔10个纬度,地形和地貌相差悬殊,径流量变幅也较大。冬春季受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冷空气的影响,偏北风较多,气候干燥寒冷,雨雪稀少。流域内冬季气温的分布是:西部低于东部,北部低于南部,高山低于平原。元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年极端最低气温:上游-25~-52.3℃,中游-20~-40℃,下游-15~-23℃。因此,黄河干流和支流冬季都有程度不同的冰情现象出现。这些冰情除对冬季的水运交通、供水、发电及水工建筑物等有直接影响外,尤其在河流中出现冰塞、冰坝这种特殊冰情以后,还会导致凌洪泛滥成灾。

9、黄河凌汛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气温的作用。黄河下游由于纬度的差异,上段气温高,回升早而且回升快,下段气温低,回升迟而且慢。如秦厂(花园口)日平均气温1月15日为-4.6℃,22日即上升到2℃,上升幅度达6.6℃,而河口前左站1月15日为-9.2℃。

到22日上升到-4.2℃,上升幅度为5℃,直到2月6日平均气温才上升到 0℃以上。据此可以看出,当河南段开河时,河口一带仍为负气温,日平均气温保持在-5℃左右,远远达不到自然开河条件。

二是水力的作用。该年河口河段封河时流量较大,水流动力作用强,在王庄产生了严重叉塞,孙口以上封河地段叉塞也较严重,因此,河槽蓄水增量多,花园口至利津河段槽蓄水增量达8.85亿立方米,而积蓄在孙口以上宽河道内就有6.14亿立方米,占全河段槽蓄水增量的69.5%。

泺口以上为6.84亿立方米,在开河时,上游河段的槽蓄水量随着开河迅速释放,形成水头,然后沿程水鼓冰开,凌峰流量也沿程增大,在强大的水力作用下,开河速度加快,开河进入山东境后,不到两天时间,开河到杨房,流量为2 830立方米/秒,平均流速达1.64米/秒。

因王庄冰塞阻冰壅水影响,利津水文站凌峰流量减小到1960 立方米/秒,平均流速达1.26米/秒。由于河口河段冰盖厚,冰质坚硬水力鼓不开冰盖层,上段开河下来的大块冰凌在较大流速的推动下,使冰凌进一步叉塞,冰块上爬下叉,阻塞河道,在浅滩部位,冰块叉至河底,拦截了冰水去路,形成冰坝,导致大堤决口成灾。

三是河道形态的作用。正庄至五庄两岸堤距狭窄,素有“窄胡洞”之称,最窄处只有460米,两岸无滩地过水,河道容水量小,冰凌堵塞整个河道后,上游下泄的大量冰水无出路,积蓄在狭窄的河道内,造成水位急剧上涨,在冰坝形成的24小时内,冰坝以上 30公里的河段均超过保证水位,壅水影响河段达90公里。

四是黄河大堤有隐患。五庄决口处是1921年伏汛决口的老口门,是经美国商人用架木桥倾石子而堵复,历经30多年之久,木桥腐烂,石子千孔百洞,造成隐患,在高水位作用下,堤基产生集中渗流发展成为多处漏洞,正在抢堵险情时,又遇7级大风,16盏照明灯全被刮灭,天寒地冻,取土艰难也是形成决口的重要原因之一。

(9)黄河凌汛发生的气候条件扩展资料:

人为因素

(1)水库控制泄流量不当而成灾:

如1980~1981年度,三门峡水库封冻期下泄流量忽大忽小造成冰塞洪水灾害。黄河下游12月29日封河,封河后到1月10日三门峡水库控泄流量300 立方米/秒左右,但1月11~22日期间,三门峡水库下泄流量忽大忽小,日平均流量最大达570 立方米/秒,最小300 立方米/秒。

当大流量传播到孙口河段恰遇1月下旬出现的一次较强寒潮过程,这时下游封河正由东阿陶城铺向上游发展,从而发生卡冰形成冰塞,阻水阻冰严重,国那里水位壅高2.2米,造成河南省的范县、台前及山东省梁山县滩区有0.4万多公顷土地被淹。

(2)浮桥未及时拆除引起卡冰壅水:

1989年3月25 日,内蒙镫口扬水站处发生严重卡冰,站前水位达1 000.76米,这是多年来少有的现象。据凋查,这是因为在扬水站上游1 000米处,架设的浮桥在流凌封冻期间一直未拆除,桥上凌块受阻停滞。

因此,它不仅使封河提前,且形成立封,冰厚增大,冰质坚硬,浮桥以上水位雍高,浮桥以下流速增大,数公里范围内未封。当开河前浮桥拆除后,桥上巨大的冰盖整体滑动,在扬水站下的弯道处,发生了卡冰结坝,水位猛涨,出现险情。

(3)冬季涵闸的引水、停水不当也会成灾:

1982年1月中旬,济南、北镇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1℃左右,由于前期黄河下游通过河南省人民胜利渠和山东省位山潘庄的引黄闸向北京、天津地区送水,日平均引水流量200立方米/秒左右,致使泺口以下河道流量减小到 350立方米/秒左右。

1月18日宫家至麻湾叉凌封河,21月封河上延到惠民的青河镇。此时向河北省送水停止,泺口流量回升至700立方米/秒,清河镇叉凌阻水造成惠民归仁至五甲扬、高青孟门至张王庄滩区进水。

淹地面积0.08万h㎡,两岸42km临黄大堤偎水,堤根水深 1.0m左右,归仁、王集、茶棚张堤段发生渗水。因此,冬季引水、停水时要预先考虑对凌情的影响,以防患于未然。

10、黄河的凌汛是怎么发生的如何解决

凌汛是由于下段河道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看到图没有,因为黄河自兰州后掉头向北,到了包头后又掉头向南,到了郑州后又向东北方向。

这是因为河流封冻时北段早于南段,解冻时南段早于北段。所以季节交替的时候最容易造成凌汛。如解冻时南段解冻造成的冰凌流到北段,而此时北段尚未解冻,上游的冰凌到些地段时会造成冰凌堆积,多了就会造成冰坝阻塞河道。

防治江河、湖泊、港口以及水工建筑物受冰凌危害所采取的措施。世界各国在高寒地区的河流都有冰凌危害,但冰凌危害有不同的种类,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目前解决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条::

①冰凌冻结江河、湖泊、港口,影响航运交通,可采用破冰船破冰,或在港岸和船闸附近采用空气筛等防冻措施;

②冰凌冻结水力发电厂的引水渠,或阻塞拦 污栅,影响发电出力,可设法抬高渠道中水位,促使形成冰盖,防止水内冰产生的措施;

③冰凌冻结各种 泄水建筑物的闸门,影响启闭运用,一般采用加热或其它防冻措施;

④冰凌撞击建筑物,如桥墩、闸墩、整治河道的丁坝等,多采用局部加固或破碎大块流冰等措施;

⑤冰盖膨胀时,会产生很大的膨胀力,增加建筑物的荷载,应在设计建筑物时考虑,也可在建筑物临水面设置表底水流交换器防冻,或按放圆浮筒减少冰压力的传递等措施;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