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词语搭配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冲破什么词语搭配 国外词语搭配研究

国外词语搭配研究

2024-04-30 00: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

词语搭配类型

词语搭配的分类问题,也是很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Cowie.A.P认为搭配是一种词语组合,他(1981,1994)认为词语搭配是处于成语和自由组合之间的一个语言单位。他认为组合有两类:复合的(composites)和公式化(formulae)的,公式化的组合具有语用功能,比如“How are you?”;复合式的组合中包括搭配。根据组合的构成成分是否具有可替换性和组合的各成分是否保留了字面的意义(即意义是否透明)这两个标准,他把组合分为四类:

1) 自由组合(free combinations),替换限制在某一特殊的语义场内 (在某一语义范围内可随意替换),自由组合中所有成分都保持着字面意义(如:drink tea);

2) 限制性搭配(Restricted collocations),某些替换是可以的,但是存在着任意性替换限制,至少有一个成分不是字面意义,至少一个成分使用的是字面意义(如perform task);

3) 比喻性(修辞性)短语(figurative idioms), 一般成分不可替换,词组具有比喻义,但保留了字面的通用(current)解释(如 do a U-turn);

4) 成语(pure idioms),不可替换,具有比喻意义,从字面意义上看不出成语的意义(如 blow the gaff)。

同时Cowie也强调这四类组合其实并不存在明确的分界线,只是程度上的变化而已,因此实际上构成的是一个连续统。Cowie也把自由组合和搭配分别称为开放性搭配和限制性搭配。也有的研究者用“搭配”既指自由组合也指限制性搭配,如Lyons(2000)。其他研究者的分类大都和Cowie分法一致。。

Benson在搭配和成语之间又分出过渡性组合或者过渡性搭配。可替换性是区分自由组合和搭配的标准,而语义透明性是区分搭配和成语的标准。

Nadja Nesselhauf(2003)在总结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词语搭配判定的标准只有一个即组合成分的替换性,根据这个标准判断词语组合是自由组合还是搭配。

总的来看,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语义透明性和搭配成分的可替换性是用于词语搭配分类的主要标准。

二、词语搭配与语言学习研究

很多研究者都强调了词语搭配在词语学习中的重要性,Halliday(1976)指出,语言学习中发生的很多错误最好从搭配的角度加以解释;McCarthy(1984)建议在词汇教学中,要更加注重词项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Sinclair& Renouf(1988)根据COBUILD项目的研究成果,强调在语言学习中采用词语的方法,词语的典型组合是语言学习中的焦点。和语言学习关系比较大的是预制单位(预制块、预制语块)(pre-fabrications, pre-fabricated chunks)这个概念的提出,美国语言学家Bolinger(1979)首先指出生成语法学家把预制单位归于次要地位的做法无法说明大量存在的语言数据,大量的数以千计的例证的说明,语言并不是从“木材”、“钉子”和“蓝图”开始构建一切,而是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预制件,预制件也被称为程式化词串(formulaic sequences)、词块(chunks)、多词单位(multi word units)等。词语搭配是预制件中的一种形式,词语搭配就像成语一样,是一种定型的表达方法(stereo typing),只是固定的程度不同。Nattinger(2000)指出在学习、记忆中,词语搭配作为一个完整的语块被提取并使用,形式与意义一体,一切都同时发生。从记忆储存的角度看,他认为语素在心理词库中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但是词和词语的搭配一定存在于心理词库之中。

Hoey(2005)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了词语搭配的学习问题,认为当我们习得一个词的时候是和这个词的搭配知识一起习得的,词语搭配的大量输入,在学习者心理词典中形成触发,才能产生大量的恰当的词语搭配的输出,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培养恰当的词语触发的过程。

Frank Boers等(2006)认为对L2学习者来说,掌握包括词语搭配在内的多词单位是有好处的:

(1) 很多被认可的多词单位不能有语法和其他组成成分的预测,掌握短语层面的自然语言可以帮助学习者达到似母语的水平。

(2) 学习者可以回想起多词单位,如预制件、语块等,便于学习者流利地输出。

(3) 降低学习者偏误的风险,多词单位可以构成一个词语使用的“安全地带”。

三、 词语搭配习得研究

词语搭配的习得研究大多是以英语为研究对象的。

Bahns (1993)、Howarth(1996,1998),Nesselhauf(2003)等人研究分析了EFL(英语作为外语)学生输出的书面英语,分析考察了词语搭配的习得情况,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

学习者出现的偏误分析

Bahns 等(1993)调查了高级EFL学习者,测试了15个V+N搭配知识,使用的是书写翻译任务测试和完型填空。他们发现学习者产生的搭配占所有词汇的23%,其中的48%有偏误。因此他们认为搭配对于高级学习者来说仍是一个大问题,因为搭配能力并没有和一般词汇知识平行发展。

Nadja Nesselhauf(2003)利用二语学习者语料库调查分析了V+N搭配的习得难度,她从15万词的母语为德语的学习者语料库中抽取出了V+N组合,研究发现在搭配偏误中动词的偏误最多,占三分之一。

2

词语搭配习得中学习者母语的影响

Biskup(1992)使用完型填空的方法,测试81名母语为阿拉伯语的高级水平学习者,测试内容为50个V+N搭配,给出搭配的第一个成分,让学习者填写其他成分,他发现学习者的搭配知识和学习者的总体语言水平及学习者的母语影响密切相关。

John Cross and Szilvia (2008)通过语料库数据,对比了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和母语是德语和希腊语的学习者英语V+N的习得情况,母语是汉语的学习者更多地使用了非英语搭配,而且在他们产出的V+N搭配中缺少创造性。

Sylviane Granger(1998)通过语料库数据发现L1在L2词语搭配习得上有重要的作用。

在L1影响问题上有的研究者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Justyna Lesniewska and Ewa Witalisz(2007)认为语际迁移在词语搭配的习得上的影响,没有得到实验数据的支持,即在L2的习得上没有发现L1的影响。

3

中介语语料数据和母语语料数据的对比分析

Howarth(1996)的研究比较深入,但是他使用的数据库很小,只有10篇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的作文,大约25000词,他调查了其中的V+N搭配,并和母语者的书面语料做了对比,他发现学习者使用的搭配比母语者少,而且搭配的使用数量、可接受程度和学生的总体水平不相关。研究结果还发现学习者与母语者相比常常过度使用某些搭配,同时学习者不能意识到搭配的某些任意性限制。研究发现词语搭配习得中出现的问题比词语学习中的其他问题更为严重。

Anna Siyanova& Norbert Schmitt(2008) 的研究,关注点是L2输出的A+N搭配,论文包括三个部分:

1) 研究了1810个A+N搭配,这些搭配来自32篇母语为俄语的英语学习者的文章,这些搭配中的一半左右都高频出现在BNC(英国国家语料库)中,四分之一在BNC中根本未出现,另外四分之一在BNC中出现的频率非常低。

2) 研究发现NNS(非母语者)搭配的直觉和NS(母语者)相比有很大的差别。

3) 研究显示NNS(非母语者)在处理搭配时比NS(母语者)要慢得多。

在词语搭配的习得研究上,基于语料库数据的研究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有单纯基于学习者语料的研究,如Nadja Nesselhauf(2003),数量更多的是学习者语料数据和母语者语料数据的对比研究,如Sylviane Granger(1998),Peter Howarth (1998),John Cross and Szilvia (2008),Anna Siyanova& Norbert Schmitt(2008)等,经验性的举例式研究比较少见。

选自《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常用动词V+N搭配研究》

相关图书

书名: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常用动词V+N搭配研究

著者:辛 平

定价:36.00元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常用动词V+N搭配研究》主要收录了学习者语料库的基本情况、学习者搭配和母语者搭配的对比分析、学习者动宾搭配的可接受程度及偏误分析、学习者动宾搭配的可接受程度判断、学习者动宾搭配可接受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等内容。

本书已售出韩文版权。

更多阅读,请点击 [往期回顾]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