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故事》教学分析思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冯雪峰存在论野草中说好的故事的主要精神是 《好的故事》教学分析思考

《好的故事》教学分析思考

2024-01-18 08: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好的故事》教学分析思考

  《好的故事》被定位为“难文章”,不好学不好教。的确,这真的是一篇不好懂的文章,或许很多老师也不一定能读懂,学生就更不必说了。家里没有《野草》的老师,建议先买一本读读,然后再教这篇课文。

  这篇难文章在教的时候如何定调,统编版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做出了如下的指导——

  《好的故事》这篇课文写水中的倒影,村姑、狗、茅屋都往云里飘,借着梦境说印象。写光色的交织有点类似印象派的图画,那么对小学生来说不一定要这样去讲,我们老师要掌握,要理解。老师要帮助学生扫除字词句等阅读障碍,因为鲁迅的语言的运用是比较陌生化的,他不完全是我们的普通的语言。

  要帮助学生读懂读通,那有的老师问:“是不是要求学生理解鲁迅的感受,还是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呢?”这是有代表性的问题。我想两者都有。前者是个基础,要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但目的是要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理解。不能只扣住一端,也没有必要非要寻找主题教育思想意义,这就是一个对故乡、对童年美好的回忆。但你非要一定要说它是对黑暗社会的抗争、对理想的追求也可以,但是有点牵强。这是鲁迅他自己写的一篇情诗,所以这篇课文是比较难的。小学语文有很多都是文学类的课文,除了通常讲的听说读写,一定要非常注重基本知识和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包括认字、阅读。但还有一点可能就是我们老师以前注意不够的就是审美能力、想象力。也就是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能力,发挥其他任何一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温教授承认这篇文章很难学很难教,还指出了这篇文章教什么——“要帮学生读懂读通”“要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但目的是要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理解”。“要帮助学生读懂读通”,我想,他的意思其实指的就是“读通”,“读懂”,他已经说了“这篇课文的比较难的”——更何况,“读懂”到底指的是哪个层面的懂呢?当然,他也说明了“读懂”指什么,就是知道“这就是一个对故乡、对童年美好的回忆”,然后说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力”“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能力”。这些说的得都十分有道理。毕竟,读这篇“散文诗”,如果不用上“图像化”的策略,鲁迅先生笔下的“好的故事”是很难“看得见”的。看不见,看不清,也就感受不到,或说没有感受,也就领会不了鲁迅先生为什么说这“好的故事”是“很美丽,幽雅,有趣”的,也就理解不了鲁迅先生为什么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了。

  温儒敏教授还指出:“不能只扣住一端,也没有必要非要寻找主题教育思想意义,这就是一个对故乡、对童年美好的回忆。”这一观点,我有自己不成熟的想法。

其一,

要让学生读懂这是鲁迅先生对故乡、对童年美好的回忆,似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山阴道”可以叫人联系上鲁迅先生的故乡浙江绍兴,“曾坐小船”大概不能一定与童年有关吧。若不与《社戏》中的写他小时候和伙伴们坐船去看社戏的描写建立联系,或者补充其他资料,那就只能做“牵强”一回了。

其二,

要理解鲁迅先生何以执着于这份“对故乡、对童年美好的回忆”,一定离不开文本内部内容和情感表达的逻辑,这逻辑就是进入梦境之前的现实环境——昏沉的夜,与梦境中明亮多姿的画面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鲁迅先生十分强烈地表达了对梦境中所见景象的不舍和执着:“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鲁迅先生同时再次强调了“在昏沉的夜”,这又是值得注意的文本意义表达的重要逻辑。

其三,

阅读任何一篇文章,的确没有必要“非要寻找”主题教育思想意义,尤其是“思想教育”意义,但一定应该自觉地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通过查阅资料,结合“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况,这个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就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生从理解鲁迅先生“对故乡、对童年美好的回忆”这一层,更进一步揣测文章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我并不觉得“有点牵强”。

其四,

温儒敏教授大概是知道《好的故事》后面有两则“阅读链接”的,一则选自冯雪峰的《论》,另一则选自李何林的《鲁迅注解》。链接的这两段内容,都是告诉读者鲁迅先生这篇《好的故事》是“有所象征和寄托”的。如果这层“有所象征和寄托”的主题思想是“有点牵强”的理解,教材编写者又何必要那这两段来凑热闹呢?

其五,

窃以为,让学生以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自由地、尽情地去建立自己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只要能做到“有理有据”,一定是值得大加鼓励的。那么,学生尝试站在更高一点的位置上,或者经过教师的点拨,对某一篇文章有了社会意义的主题理解,又何尝不可呢?我们的学生不是多了从文本中学会对社会的关切,而是以呵护的名义被屏蔽了这方面的了解,阻截了这方面的思考,所以才缺乏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的。语文课堂一定要让学生“有思想”!

  说回“审美能力、想象力”“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能力”,这大概不是六年级语文课堂才关注和落实的,应该是中低年级语文课堂学习的重点——“审美能力”的确是需要一直作为“目标”提升的。读懂《好的故事》,“想象力”“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能力”是基础,是拿来运用的,而不是阅读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我以为,这样的理解,大概不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吧。

2、《好的故事》教学分析思考

  《好的故事》被定位为“难文章”,不好学不好教。的确,这真的是一篇不好懂的文章,或许很多老师也不一定能读懂,学生就更不必说了。家里没有《野草》的老师,建议先买一本读读,然后再教这篇课文。

  这篇难文章在教的时候如何定调,统编版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做出了如下的指导——

  《好的故事》这篇课文写水中的倒影,村姑、狗、茅屋都往云里飘,借着梦境说印象。写光色的交织有点类似印象派的图画,那么对小学生来说不一定要这样去讲,我们老师要掌握,要理解。老师要帮助学生扫除字词句等阅读障碍,因为鲁迅的语言的运用是比较陌生化的,他不完全是我们的普通的语言。

  要帮助学生读懂读通,那有的老师问:“是不是要求学生理解鲁迅的感受,还是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呢?”这是有代表性的问题。我想两者都有。前者是个基础,要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但目的是要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理解。不能只扣住一端,也没有必要非要寻找主题教育思想意义,这就是一个对故乡、对童年美好的回忆。但你非要一定要说它是对黑暗社会的抗争、对理想的追求也可以,但是有点牵强。这是鲁迅他自己写的一篇情诗,所以这篇课文是比较难的。小学语文有很多都是文学类的课文,除了通常讲的听说读写,一定要非常注重基本知识和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包括认字、阅读。但还有一点可能就是我们老师以前注意不够的就是审美能力、想象力。也就是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能力,发挥其他任何一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温教授承认这篇文章很难学很难教,还指出了这篇文章教什么——“要帮学生读懂读通”“要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但目的是要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理解”。“要帮助学生读懂读通”,我想,他的意思其实指的就是“读通”,“读懂”,他已经说了“这篇课文的比较难的”——更何况,“读懂”到底指的是哪个层面的懂呢?当然,他也说明了“读懂”指什么,就是知道“这就是一个对故乡、对童年美好的回忆”,然后说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力”“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能力”。这些说的得都十分有道理。毕竟,读这篇“散文诗”,如果不用上“图像化”的策略,鲁迅先生笔下的“好的故事”是很难“看得见”的。看不见,看不清,也就感受不到,或说没有感受,也就领会不了鲁迅先生为什么说这“好的故事”是“很美丽,幽雅,有趣”的,也就理解不了鲁迅先生为什么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了。

  温儒敏教授还指出:“不能只扣住一端,也没有必要非要寻找主题教育思想意义,这就是一个对故乡、对童年美好的回忆。”这一观点,我有自己不成熟的想法。

其一,

要让学生读懂这是鲁迅先生对故乡、对童年美好的回忆,似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山阴道”可以叫人联系上鲁迅先生的故乡浙江绍兴,“曾坐小船”大概不能一定与童年有关吧。若不与《社戏》中的写他小时候和伙伴们坐船去看社戏的描写建立联系,或者补充其他资料,那就只能做“牵强”一回了。

其二,

要理解鲁迅先生何以执着于这份“对故乡、对童年美好的回忆”,一定离不开文本内部内容和情感表达的逻辑,这逻辑就是进入梦境之前的现实环境——昏沉的夜,与梦境中明亮多姿的画面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鲁迅先生十分强烈地表达了对梦境中所见景象的不舍和执着:“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鲁迅先生同时再次强调了“在昏沉的夜”,这又是值得注意的文本意义表达的重要逻辑。

其三,

阅读任何一篇文章,的确没有必要“非要寻找”主题教育思想意义,尤其是“思想教育”意义,但一定应该自觉地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通过查阅资料,结合“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况,这个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就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生从理解鲁迅先生“对故乡、对童年美好的回忆”这一层,更进一步揣测文章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我并不觉得“有点牵强”。

其四,

温儒敏教授大概是知道《好的故事》后面有两则“阅读链接”的,一则选自冯雪峰的《论》,另一则选自李何林的《鲁迅注解》。链接的这两段内容,都是告诉读者鲁迅先生这篇《好的故事》是“有所象征和寄托”的。如果这层“有所象征和寄托”的主题思想是“有点牵强”的理解,教材编写者又何必要那这两段来凑热闹呢?

其五,

窃以为,让学生以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自由地、尽情地去建立自己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只要能做到“有理有据”,一定是值得大加鼓励的。那么,学生尝试站在更高一点的位置上,或者经过教师的点拨,对某一篇文章有了社会意义的主题理解,又何尝不可呢?我们的学生不是多了从文本中学会对社会的关切,而是以呵护的名义被屏蔽了这方面的了解,阻截了这方面的思考,所以才缺乏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的。语文课堂一定要让学生“有思想”!

  说回“审美能力、想象力”“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能力”,这大概不是六年级语文课堂才关注和落实的,应该是中低年级语文课堂学习的重点——“审美能力”的确是需要一直作为“目标”提升的。读懂《好的故事》,“想象力”“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能力”是基础,是拿来运用的,而不是阅读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我以为,这样的理解,大概不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吧。

3、细腻流动的情感,居高临下的审美——《珍珠鸟》文本分析及教学设简案

一,文本的分析

  珍珠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体现本单元语文要素“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体现得最为明显的一篇课文,作者的情感总体基调是对鸟的喜爱。而这份喜爱又随着与鸟儿相处的变化而有细腻的差异,他的情感是在流动的,如看见鸟的欢喜——不打扰鸟的小心——遇见雏儿的惊喜——对雏鸟亲近的窃喜,享受——完全信任的得意,感慨。

  这样的文字是非常精致的,这样的抒情是非常规范,且适宜本阶段的儿童去模仿,去学习的。

  然而我始终对《珍珠鸟》这篇课文有一定的偏见,最重要的就在于本篇课文的结尾对于主题的强行拔高,中国古典式的文人是不是都有一种“文以载道”的情怀所在呢?这是不是给我们学生起了一个不好的示范呢?你看多少小朋友写作文时叙事灵动,充满童趣,就是因为受了这样的文字的影响,在结尾总喜欢来一句:通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知道其他老师是如何看待这样的结尾,我本人反正看得时候,是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在我看来,真正的散文的情感是隐藏于文字之后的,是留待读者自我发现的,如《珍珠鸟》这般则是剥夺读者的阅读体验,甚至有说教的问题了。就好像是一个故意卖弄的人站在高高的台子上,一脸得意地说:“哈哈,你们都看不出来吧,我来告诉你们吧。”

  所以我觉得从如何抒情的角度来看,本文精致规范,有其可取之处,而从抒情的具体内容来看,失却了自然,难入上乘。

二,教学的取舍与设计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师不需要做太多的指导,而应当帮助学生借助本单元前三篇课文的阅读积累,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抒情的。

梳理文章的脉络

  自由朗读课文,说说看我和两只大鸟是如何熟悉的,说说看我和雏儿是如何建立信任的

勾连单元的学习

  (1)回忆《白鹭》是如何表现对白鹭的喜爱之情的?在本文中有没有类似的地方(对外形的可爱之处的描绘)

  (2)回忆《落花生》是如何抒发对花生的感悟的?本文中有没有类似的地方?

  (文末:信赖——一句)

  (3)回忆《桂花雨》是如何通过桂花表达对乡下的思念的?,本文中有没有类似的地方

  (具体的事件,和小珍珠鸟逐渐变友好恰如回忆桂花雨)

3.提取写作的密码

  (1)本文中小珍珠鸟一出现时,和我逐渐接近时,最后完全信任我时。我的内心有何波动,找出具体的句子,说一说(关注:起先,随后,跟着,渐渐等表示事件推移的词语)

  (2)你是否有类似的经历,内心随着事情的变化而不同变化的,选择一件事写下来。(尝试用上起先,随后,跟着,渐渐等表示事件推移的词语来搭配情感变化)

4、《一匹出色的马》教学思考与流程

  【关于教材】

  低年级教材与高中年级的编排结构有大不同,人文主题、语文要素没有在教材中明确,相对弱化。本册第二单元的主题不像第一单元那么清淅,教参上归纳的人文主题是“关爱”,主要的语文能力要素是“读句子,想象画面”。《一匹出色的马》是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课后练习有三个要点:一是对朗读的要求;二是比较句子,体会人物的变化,表达自己的看法;三是读句子,想象画面。

  本文的作者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二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推荐了陈伯吹的童话故事集《一只想飞的猫》。我和小朋友们共读了这本书。“一只想飞的猫”和“一匹出色的马”这两个故事名结构相似,可以从此及彼,由一个熟悉的故事引出一个新的故事。让人意外又惊喜的是,课文的中“马”不是真正的马,而是爸爸的枝条。这很有趣。

  【我的思考】

  1. 课文不长,一类生字不多,学生自读比较轻松,给予充分的自读,基本可以解决朗读的问题,也能一下子找到与题目呼应的句子,即“一匹出色的马”指什么。自读时,可以把这个有趣而关键的问题交给学生来表达。

  2. 课文主要有两个部分,1-3自然段侧重写景,4-7自然段侧重写事,特别是妹妹和爸妈妈的对话。以此为依据,分为两个教学课时。写景的部分叠词很有特色,词句教学的时候需要关注,引导在语境内外认识词语。

  【教学过程】

  课前,教师用绿色粉笔绘一幅简单的板画,主要景物:河水波纹、柳条、田野。

  图片

  一

  以熟悉的故事引出新的故事,读课题

  1. 上学期,我们读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一只想飞的猫》,故事的作者是陈伯吹爷爷。陈伯吹爷爷写的故事可多了,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他的故事,两个故事名还有点像呢。出示课题,齐读。

  一只想飞的猫

  7. 一匹出色的马

  2. 教学“匹”

  (1)这儿有个生字,你们读得很准,一起读——“匹”;指导写“匹”,注意最后一笔是竖折。

  图片

  (2)结合图,拓展读:一匹马 两匹马 一群马

  3. 再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交流主要问题

  1. 自读课文,要求:

  (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长句子不要着急,多读几遍。

  (2)文中“一匹出色的马”指的是什么?用“ ”画出来。

  2. 交流:“一匹出色的马”就是“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板贴)

  一匹出色的马

  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

  出示:爸爸不作声,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读)

  原来,一匹出色的马就是——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生读板书)

  三

  读课文1-3自然段,随文学习字词

  1. 这样的短语你会读吗?

  一个春天的傍晚

  一片柔软的地毯

  读短语。这些景色在哪里看到的?认读“郊”,学习新词“郊外”。

  2. 读第一自然段。

  一个春天的傍晚,妈妈牵着妹妹,爸爸牵着我,一起到郊外去散步。我们沿着一条小河走。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

  (1)指名读。

  (2)认读碧绿碧绿、层层波纹。(贴到黑板画上)

  指导生字“波”,怎么记住这个字?(加一加,换一换等)

  指导生字“纹”:(1)出示古字,理解意思。(2)拓展:河面上泛起的是层层波纹,衣服上的纹路是(花纹),脸上的纹是(皱纹)。(出示图片)齐读三个词。(3)开一路“纹”的小火车。

  (3)微风吹皱了小河,泛起层层波纹,还吹动了柳叶呢。

  图片

  出示: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

  师朗读,做“垂”和“拂”的动作。这样的情景,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刚学过的诗句——(《村居》《咏柳》中的诗句)

  指导朗读。

  3. 继续到郊外去看一看。(第二自然段)

  (1)出示: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地毯。

  读好“葱葱绿绿”。

  (2)师读句子,生想象,走在葱葱绿绿的田野间,是什么感觉?指导读句子。

  (3)这个句子里有一个“像”,你们都认识,这个字怎么写?“像”可神奇了,用上它,就能让景色变得更美。你会用一用吗?

  (4)句子训练:

  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地毯。

  岸边垂下的柳叶( ),就像( )。

  4. 郊外的景色实在太美了,文中有一个词语叫——(异常美丽),异常美丽就是——(非常美丽,特别美丽)。我们被春景陶醉了,都不想回去,文中有另一个词叫——(恋恋不舍)

  读词语:异常美丽 恋恋不舍

  把词语放入句子读一读。

  你有过“恋恋不舍”的时候吗?说一说。

  四

  欣赏1-3自然段春景,朗读。

  (如有合适的音乐可以配用)

  五

  指导写字,点评。

  匹 波 纹 像

5、《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创意:心酸的故事、心碎的对话、心动的称呼

  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 教例简述 /

  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名篇,小说通过塑造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揭示人性的假丑恶,呼唤人性的真善美。它对人物内心活动揭示之深刻,对人物性格刻画之细腻,是很多文学作品难以比拟的。

  徐杰老师的教例让人耳目一新。教者巧妙地用语言活动撬动小说的阅读教学,开辟了小说阅读教学的新路径。几个充分利用语言活动的环节,或指向情节,或指向人物,或指向主旨,有点有面,有实有虚,体现出教者的驾驭教材的能力和引导学生阅读探究的本领。

  雷介武老师的教例针对文本最突出的亮点(精巧的构思)和最显著的特点(扭曲的人性)进行探究,运用“心酸的故事”“心碎的对话”“心动的称呼”三个问题,准确而有创意地挖掘文本价值,使学生知识上有积累,能力上有提高,思维上有发展。

  邓存娟老师的设计别出心裁。文本解读的切入角度聚焦于作品中的三大个“场面”——海、船、岛,通过细细品析小说中的场景,让学生梳理情节、分析人物、体会主旨。 解读本文一般都不会选择“场面”(场景),邓老师的这一切入口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雷介武老师的三微研读解读可点链接——

  雷介武 |《我的叔叔于勒》微研课例

  教例如下

  一、导入(播放萨克斯曲«回家»)

  二、赏析构思

  (一) 选材角度之巧

  1.概括于勒的经历。于勒因为早年浪荡被赶到美洲,在美洲做买卖发了财,后来又几乎沦为乞丐,流浪回国,最后在船上遇见家人。

  2.插播视频。(«大国崛起»片段)

  3.当时欧洲人发现了美洲,纷纷漂洋过海奔赴美洲,或是逃难,或是淘金;最后有失败有成功。于勒便是其中一员。但莫泊桑并没有把笔墨的重点放在“于勒远赴美洲”这个更容易让人关注的大背景上,而是集中写菲利普这个小家庭的苦和乐。

  (二) “出人意料”之妙

  1.在菲利普一家的苦乐故事中,家人苦苦期盼的是什么?

  明确:期盼于勒发了财回勒阿弗尔,和他们一起过快活的日子。

  2.读课文,找出最能表现菲利普全家期盼于勒的细节。(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

  3.学生答案分享:

  ——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 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永不变更,永远不变化,说明他们永远在期盼。)

  —— “唉”的言外之意:表达了一种担忧,担忧他们的苦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唉”字表达了一种埋怨,埋怨于勒为什么还不回来;“唉”字表达了一种失望的情绪……

  ——“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于勒的这封信简直成了他们家的一种荣誉)

  ——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 菲利普!”(“简直好像”,是一种幻觉。想念一个人想到出现幻觉,可见他们的期盼之切!)

  ——“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于勒还没回来,他们就想用他的钱置别墅,说明他们日日在盼)

  ——“上千种计划”,十年3650天,平均三天多就一个计划,足见全家的期盼之切。

  4.菲利普全家喜欢吃牡蛎吗? 他们为什么要那么郑重地去吃牡蛎?

  ——他们喜欢的是那一种吃法;其实喜欢有钱人的那种姿态,想显示自己的富贵。

  ——他们想装出一副有钱人的派头出来,这其实就是在盼于勒。

  ——文中“父亲”说“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这句话中的“我请你们”是“父亲”在刻意模仿绅士,借机表现绅士风度。

  ——他们认为他们自己马上就有钱了,所以就装出一种富贵人的姿态。

  5.点拨:他们这么绅士,其实都是因为有一个想象中的有钱的叔叔等在那里。所有的细节,说明全家对于勒翘首以盼,望眼欲穿!

  6.小结:

  这哲尔赛岛的旅游,让全家人真正感到苦涩而心酸的事情终究还是来了!十年苦等,十年期盼,盼来的却是一个近乎乞丐的叔叔! 意外而痛楚的相逢,把菲利普一家所有的梦想、所有的期盼击得粉碎! 这怎么不让人失望至极,令人心酸之至啊! (屏显)

  ——巧遇让人如此心酸!

  明确:菲利普一家与于勒意外相逢,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出人意料”的构思,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三、品味语言、品析人物

  (一) 菲利普夫妇

  1.研读哲尔赛旅行遇到于勒后的几段对话。(第34至38段)

  2.学生读第34段对话。(老师指导两个“啊”字的读法。第一个表明他明白事实真相之后的惊讶和震惊,第二个表示明白现实后深深的失望)

  3.研读第35段对话。(前一句话“你先坐下吧”,“母亲”的心理是是气恼、不耐烦;后一句“别叫他们看出来”是紧张、害怕)

  4.研读第36段。(老师指导“是他,真是他!”的读法,读出“父亲”慌张心理)

  ——写“父亲”神态的一组词语:脸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神色张皇。(“父亲”怕弟弟回家重新拖累自己)

  5.研读第38段。探究 “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一句中的“就”字能否删去。——不能。“就知道”,说明他们早就知道。删去就没这意思了;也许觉得还有一线希望;也许是希望奇迹出现;其实他们是不愿相信于勒没钱这个事实的,他们宁可做梦……

  6.点拨:菲利普一家其实早已猜到于勒没钱,但他们一直小心地呵护着心中的那一个梦想。他们是在自欺欺人啊!

  7.探究:对话中母亲的三句话——三个“别”。

  ——于勒有钱时就望眼欲穿,没钱时就“别叫”“别叫”“别叫”! 躲避瘟神一样! 何其势利、自私、冷酷! 毕竟是亲人,血浓于水啊! 如此人性,让人吃惊,让人心寒! (屏显)

  ——对话让人如此心碎!

  (二) “我”(若瑟夫)

  1.研读:哲尔赛旅行快结束时,有一个称呼,让人感到很温暖:“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2.针对同一对象,运用了三个不同称谓,不重复吗? 删掉“父亲的弟弟”行吗?

  ——不能删。它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

  ——“父亲的弟弟”一句,能说明他对“父亲”的讨厌。

  3.点拨:“父亲的弟弟”这一句,强调了于勒和“父亲”的关系,暗含着对“父亲”漠视兄弟情谊的强烈不满,不能删。

  4.为什么这里的称呼让人内心感到了温暖?

  ——若瑟夫重亲情。家人一会儿称于勒是流氓无赖,一会儿是小子、贼、乞丐。但是“我”,面对穷困潦倒的于勒,依然称其为“我的叔叔”,“我”对亲情的珍视让人感觉温暖。(屏显)

  ——称呼让人如此心动!

  四、领悟主旨

  1.你憎恶菲利普夫妇吗? 为什么?

  2.学生讨论分享:

  ——憎恶。因为他们不顾念亲情,几次抛弃亲弟弟。

  ——不憎恶。当时法国社会人人都以金钱去衡量一切,他们只是其中的一员。

  ——憎恶。世界上最宝贵最温暖的就是亲情,任何环境下,亲情都不应该被割舍。

  ——不憎恶。他们等了十年的希望一瞬间破灭了,他们的过激做法也是情有可原的。

  ——不憎恶,因为他们也是生活太苦了。

  ——憎恶。因为再怎么说,血还是浓于水的,不应该嫌弃自己的亲人。

  ——不憎恶。因为一个人在困难时,根本无力照顾他人,他们也有自己的难处……

  3.点拨:

  憎恶也好,不憎恶也罢,都有其理。小说的主题主要有三:一是批判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二是揭露势利小人的丑陋嘴脸,三是表现小人物生活的辛酸。于勒是“我”的叔叔,这是不容改变的事实;家人一次次抛弃于勒,同样是事实。这些事实,其实都因一个字——钱! 这正是:十年期盼,兄弟好比摇钱树;一朝相逢,骨肉恰似陌路人! 这是生活的无奈? 还是人性的冷漠? (屏显于勒沧桑迷惑的头像)

  图片

  五、感悟亲情

  1.屏显显亲情图片,让学生感受人间亲情。

  2.小结:无论贫穷与富贵,无论生老与病死,亲情永远都是人世间最温暖的感动! 让我们在心底深情地呼唤:“于勒叔叔,回家!”(播放«回家»萨克斯曲。屏显金色阴影天空中驶来的船的图像)

  附

  板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巧遇让人如此心酸!

  ——构思别具匠心

  对话让人如此心碎!

  ——描写生动细致

  称呼让人如此心动!

  ——世态人情惟妙惟肖

  图片

  雷介武,湖北赤壁市初中语文教研员,湖北省优秀教研员,全国“三新作文”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国培授课专家,“桂子山智库”首批专家。

6、《27.故事二则》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扁鹊治病》讲述了蔡桓侯讳疾忌医,最终不治而亡的故事,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纪昌学射》讲述了纪昌拜飞卫学射箭,苦练基本功,最终成为射箭能手的过程,告诉我们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打好扎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对寓言故事是非常感兴趣的,但是对于纪昌、扁鹊这样的历史人物缺少深入了解,因此课前可以让有条件的同学查阅有关纪昌、扁鹊的资料。学生对于同一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见解,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如纪昌学射的成功固然是因为他有扎实的基本功,但也与他学习的态度、恒心、毅力和老师的指导有方分不开;再如,学生对蔡桓侯的评价,也应该见仁见智。可以谴责蔡桓侯自以为是,可以给他讲病须及早医治,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劝告、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还可以指出蔡桓侯左右之人的阿谀奉承,不加劝谏等。

教学建议:

  本文教学中可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线,进入到课文的情境,抓住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品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然后分角色朗读和表演,把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生字。

  2.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表示故事发生先后顺序的词语,再简要复述这两个故事。

  3.读懂故事内容,体会到讳疾忌医的危害,懂得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懂得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寓言中受到教育,明白一定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表示故事发生先后顺序的词语,再简要复述这两个故事。

  难点

  读懂故事内容,体会到讳疾忌医的危害,懂得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懂得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寓言故事,了解有关的寓言知识。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简要复述“扁鹊治病”的故事,体会到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找出文章中表先后顺序的词语,复述故事。

  难点

  体会到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生病的时候一般都会怎样做?那你们去看病的时候,医生让你们什么时候吃药、药该怎样吃,是不是都照医生的话去做了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跟医生有关的故事,故事叫做《扁鹊治病》。(板书:扁鹊治病)

二、品读体验,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2.扁鹊既然是名医,那蔡桓侯为什么死了呢?关于这一点扁鹊是怎么解释的?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扁鹊所说的话。(采取多种形式读)

  3.蔡桓侯的病情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的?

  (皮肤上 → 皮肉之间 → 肠胃 → 骨髓 → 病死)

  4.能够用最简单的方法就能治好的病,蔡桓侯却是怎么对待的呢?是哪个自然段讲的?理解“毫不在意”。

  5.扁鹊对待治病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说明了什么?(站了一会儿→又来拜见→再一次来拜访→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6.你认为蔡桓侯病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他隐瞒疾病,害怕医治,不接受他人劝告)

  7.蔡桓侯是怎样对待扁鹊的劝告的?

  (不高兴→很不高兴→非常不高兴→奇怪→派人去请)

  8.你觉得蔡桓侯是怎样的一个人?(不听劝告、自以为是、固执己见)

三、巩固延伸

  1.假如蔡桓侯现在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2.有病不医,只是危及自身;一国之君,如果不善于听良言,则会亡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蔡桓侯这样的事呢?举例说一说。

  3.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现在我们找三位同学来表演这个故事。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另外两位同学分别扮演蔡桓侯和扁鹊,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表演。(表演时注意人物的动作和神态)

板书设计:

  扁鹊治病

  一天 皮肤

  过了十来天 皮肉之间

  十来天后 肠胃

  又过了十几天 骨髓

  五六天之后 病死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简要复述“纪昌学射”这个故事。

  3.懂得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默读课文,简要复述“纪昌学射”这个故事。

  难点

  体会寓言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羸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是一个有敏锐观察力和判断力的人。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们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板书课题)

  2.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生字词。

三、精读课文

  1.纪昌学射箭的过程,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分?哪些自然段?

  2.比较异同,探究“练眼力”。

  (1)写纪昌“练眼力”的这两个自然段,其实有很多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今天也来练练大家的眼力,看谁找得快,找得多。

  (2)“提要求”部分。

  ①指名读飞卫的话。

  教师:飞卫的意思我明白,可能纪昌还不明白,你读课文时,能不能把意思强调出来?

  指名1~2名读,齐读。

  ②第二次提要求,谁能把飞卫的要求读得更清楚?

  指名读,齐读(突出极小和很大)。

  都是飞卫对纪昌的要求,但是——要求不同。

  (3)“练习过程”部分。

  ①比较纪昌练眼力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从哪些字词感觉出来的?

  你听出来没有,他特别强调了“盯住”“不能眨一眨”,那是怎样地看啊?

  ②创造情境,展开对话。

  教师:纪昌的妻子,看在眼里,心里一定有很多话想对纪昌说。

  (提示:可能是妻子对丈夫的劝阻,可能妻子很支持丈夫,她怎么说?纪昌会怎么回答?)

  (4)“结果”部分,理解破折号。

  ①“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你是怎么理解“到家了”的?(本领强,本领高,本领好)

  教师:你觉得纪昌看虱子的本领到不到家?谁能够来具体解释一下?

  ②“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教师:你读了这句话有一种怎样的感觉?(惊喜的,惊奇的,出乎意料的)

  ③纪昌三次去找飞卫,说明了什么?说明他虚心听从指导,并且持之以恒,直到老师认可。

  3.取得了这样大的进步后,纪昌是怎么做的?飞卫又是怎么做的?一起读读第四自然段。

  (1)理解“百发百中”。

  (2)功夫不负有心人,纪昌终于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你眼中的射箭能手是怎样的人?(射出多少箭,箭箭都能射中目标,这叫“箭无虚发,百发百中。”这样的人是最厉害的射箭能手。)

四、引导质疑,揭示寓意

  1.我们知道学射箭,拉弓、放箭也非常重要,为什么课文写练眼力部分写得那么具体,而没有具体写纪昌练开弓,练放箭呢?

  学生回答寓意。

  2.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一个深刻的道理。你还能从这则寓言中读懂什么?

  3.飞卫和纪昌都是射箭能手,你能想到什么?从纪昌练习的态度,你有什么启发?

  (练眼力是学射箭的基本功。任何本领都需要基本功,而练基本功需要有——恒心和毅力。)

五、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了射箭的基本功是眼力,那么我们学习的基本功是什么呢?

  指名学生回答。

  同学们,我们也要练好基本功,为我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板书设计

  纪昌学射

  能手

  坚↑

  持︱

  不︱

  懈︱

  很酸、很累……

教学反思:

  这两则寓言分别告诉我们要有恒心和毅力;要防微杜渐,不讳疾忌医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多读多感悟,同时,我还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现自身价值,并体会寓言的深意,从而运用到学习、生活中。

7、《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思考——点面结合的写法

  把《狼牙山五壮士》提前作为二单元的第一课,以这篇文章为例来讲点面结合的写法。

  早读的时候,进行了字词、课文的朗读指导,对预习时发现的没有掌握的字词进行了提示和讲解。预习和集中认字识词到了六年级也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记住生字困难的小朋友来说。(如果没有早读,回家也不能完成作业,呃……)

  第一课时

  1.结合时事介绍这个单元的主题,明确单元的语文要素,检验的方式就是有没有学会点面结合的写法。

  2.读课题,补充狼牙山的资料,读第一自然段了解这件事的起因。

  3.快速浏览课文,用小标题概括主要事件,补充情节图。同桌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4.聚焦第二自然段,勾画五位战士痛击敌人的词语或者句子,交流给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根据表格,发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白点面结合的写法是怎么回事儿,这样写的好处。

  5.结合上课、下课时的场景,尝试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描写,还原当时的情景。(从写的内容来看,大部分小朋友掌握了点面结合的写法,不过,还原的场景有的生动,有的普通。)

  第二课时

  1.老师通过朗读过渡,激烈的战斗之后,五位战士放弃了追上连队,选择了将敌人引上绝路。在狼牙山峰顶,他们再次与敌人决战。

  2.在这一次战斗中,哪些句子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勾画、批注、交流。

  3.同样是点面结合的写法,第2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有什么不一样?这样的篇章安排,有什么好处?

  4.朗读课文最后部分,升华对五位壮士的情感。播放五位战士跳崖的片段。同时讲述葛振林、宋学义最后因挂在树枝上而获救的史实。

  5.总结全文。

8、《贝的故事》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主要采取了集中识字的方式。先认读“甲骨文、漂亮”等9个词语以及和“贝”字有关的4个字。学生认读情况较好,因为这些词语比较常见。“赚、赔、购、贫”等字较陌生。但是通过发现形旁表义,归类集中认识这些字,通过组词,学生能较快认识。

  但是集中识字不可避免的分割了课文的整体感知。下次教学时,应该再通过字词回到句子中,再读,再复现巩固这些生字词。

  另一方面,下次教学“给家人讲一讲贝的故事”这一知识点时,应该采用因果倒置的方法,提出“为什么古代的人会把贝壳当作钱币呢?”,然后请学生默读课文,找全信息,学生汇报,出示句子,通过再读相关句子,达到寻找信息和巩固认读生字词的目的。

  第一自然段中第二句话为教学要点,下次要做就做得更有文化味。出示中国甲骨文,补充讲解甲骨文的相关背景知识,出示甲骨文汉字,出示相关实物图片对比,请学生认识“贝”字,感受甲骨文的有趣,激发学生对古文字的兴趣,相机拓展。

  当时教学时,对于“贝类”的词串学习比较好,相继引出:鱼类、肉类、菜类等词串,认识“类”字。

9、《贝的故事》教学设计

  《“贝”的故事》是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单元集中识字第二课。曹爱卫老师依据单元语文要素,融合汉字文化,兼顾识字趣味对本课做此教学设计,并刊发于《小学语文教学》(2019.1.2)。

【文本解读】

  《“贝”的故事》是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单元集中识字第二课。本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以浅显的韵文、故事、词串为语境,融识字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感受于一体。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自编故事,借助“贝”字,突显的是汉字文化。课文共2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贝”字的由来及甲骨文“贝”字的形状,并借助插图,形象直观地展示出“贝”字的演变过程。

  第二自然段介绍古时候贝壳可以当饰品和钱币的缘由:因其漂亮、珍贵,故可当饰品;因其可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故可当钱币。所以,“贝”字旁的字大多和钱财有关。

  本课要学习15个生字,1个多音字。“财、赚、赔、购、贫”是和“贝”字直接有关系的生字,教学时,要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字形和字义上去思考发现,辨析识记;“甲、骨”二字可结合甲骨文的认识中学习;“类”从字形看,并不难,但从思维角度,进行类别意识的培养上,教学时,可适当展开,引导学生学习“归类”和“分类”;其他几个生字,可结合阅读,在语境中理解识记。多音字“漂”可回顾以前学过的读音,明白多音字读音要根据语意来确定。

  课后练习除了识字、写字、词语积累等识字课常规栏目,还有“朗读课文,给家人讲一讲‘贝’的故事”,“看图,猜猜加点字的偏旁和什么有关”。后两题,一题指向对“贝”字文化了解的基础上,通过讲述发展儿童的言说能力;一题指向对汉字文化的自主了解探究,正如泡泡提示所言“汉字真有趣!我要再找一些汉字的故事来读一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微课解说、字源探析、归类理解等方式,认识“甲、骨、币、财、赚、赔”等15个生字,通过语境中辨析的方法,正确认读多音字“漂”。

  2.通过归类比较、观察范写等方法,学写“贝、甲、壳、骨”4个生字。

  3.通过对“贝”字演化过程的排序,了解汉字发展的历程,借助“贝”字旁汉字意义的区辨,感受汉字偏旁表义的特点,巩固借助汉字“形旁”“声旁”识字的方法。通过“类”、贝字旁的汉字拓展学习,发展归类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看微课,揭示课题

  1.看微课,初识甲骨文。

  引导学生看微课:小朋友,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短片。这个短片是关于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微课解说词如下:

小朋友好,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一种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因刻在龟甲兽骨上而得名。你们看,第一幅图上的甲骨文是刻在龟甲上的,第二幅图上的甲骨文是刻在兽骨上的。甲骨文距今有3600多年的历史了。

历史这么久远的文字,你还能认识吗?我们来试着认一认甲骨文吧!这是什么字?对了,是“目”。那“目”上面有毛,又是什么字呢?对,是“眉毛”的“眉”字。猜猜看,这两个又是什么字?是“门”字!在甲骨文里,同一个汉字,有些时候写法是不一样的。甲骨文距今有3600多年了,但我们还是能一眼认出来,真是神奇啊!

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也是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现代汉字就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小朋友,现在对甲骨文有一些了解吧,以后你们还会跟着老师继续去探究甲骨文的奥秘。今天的微课就到这里,小朋友再见!

  2.揭示课题。

  揭示课题:

  这个短片里,介绍了一种最古老的文字,叫——“甲骨文”。我们今天学的课文,就和甲骨文有关。

版块二

读故事,多形式学习生字

  1.读懂课题。

  关注双引号:仔细看“贝”字,用了一个什么标点符号?这个双引号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提示:这个双引号,在告诉我们,这个故事不是别人的故事,是“贝”的故事。

  2.自由读课文。

  提示:《“贝”的故事》课文很短,但生字很多,要求学生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

  3.整体把握故事。

  提示:这个故事分成两部分来写。第一部分就是第一自然段,介绍“贝”字的由来及甲骨文“贝”字的形状;第二部分就是第二自然段,介绍古时候贝壳可以当饰品和钱币的缘由及“贝”字旁的字。

  4.识记生字,感受汉字文化。

  (1)识记“甲、骨”。

  提示:“甲”字结合微课里的龟甲识记。

  “骨”字,先分步呈现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让学生观察发现不同字体的相似之处,再自主小结,如“汉字就像我们小朋友一样慢慢地成长起来的。”最后给“骨”扩词,教师可引导:野兽的骨架称为“兽骨”,那鱼的骨架可以称为什么?人的骨架又可称为什么?学生自然就可说出“鱼骨”“人骨”等词语,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积累词串。

  (2)借助“贝”,感受汉字演变。

  让学生选一选,“贝”字的甲骨文应该是下面四张图中的哪一张?理由是什么,感受汉字的演变。

  提示:若选错,引导学生从下面2个短语去发现:“甲骨文‘贝’字”,说明这是一个汉字,则可排除1号,因1号是图片;“画的就是贝类的两扇壳张开的样子”,3号4号没有画出贝类两扇壳张开的样子,亦可排除。

  (3)识记“类”,发展类别意识。

  第一步:看生活中的各种贝。

  第二步:启发思考。图中的贝,有的壳是椭圆的,有的是长条的,有的是不规则的,有的是扇形的,看上去不一样啊,为什么把它们归为一类?

  第三步:重新阅读第一自然段,从文字中找到理由:生活在水里的动物;用贝壳保护自己。

  第四步:迁移运用。如,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可称为“人类”;鲫鱼、草鱼、包头鱼可称为“鱼类”。

  第五步:小结。如果我们面对世界上众多外形相似的事物,能加以辨识,学会分类和归类。这就是聪明,有智慧。

  (4)了解贝壳的作用和贝字旁的字,识记汉字。

*多音字“漂”

  第一步:多形式读准第二自然段,可自由读,分句读,个别读。

  第二步:区辨多音字“漂”。联系《纸船和风筝》中学过的“漂呀漂”,回忆“漂”的读音,再关注“漂亮”的“漂”读音。

  第三步:运用,在语境中学习区分,如“漂流、漂走、浮漂”。

*贝字旁的生字“财、赚、赔、购、贫”

  第一步: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步:看图话,连一连。

  第三步:说说理由。

  第四步:生活运用。

*学习其他生字。

  第一步:在语境中,理解古时候贝壳的两大作用:当钱币、当饰品,再围绕“为什么在古代,贝壳可以当饰品、当钱币”,反馈中认读生字。

  提示:当饰品——漂亮、珍贵

  当钱币——随身带、不易损坏

  第二步:用小组学习的方法识记生字,用熟字相加、熟字相减、借助生活经验等方法记一记。

板块三

创情境,回应故事内容

  创设情境,玩问答游戏。老师演妈妈,学生演女儿或儿子。妈妈的话语可预设如下:

  1.孩子,今天在学校里,语文课上学了什么?

  2.“贝”还有故事啊?快跟妈妈说说,“贝”有什么来历?

  3.在古代,“贝”都当作什么呀?

  4.你知道哪些字是“贝字旁”的?

  5.这些字为什么是“贝”字旁的呀?

板块四

细观察,写好汉字

  本课9个生字,可分为3组。

  第一组,独体字“贝、甲、币、与”。这4个生字,字形较为简单,学生可通过自主观察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进行练写。

  第二组,“关、壳、骨”。这3个生字,“壳、骨”较为难写,需重点指导。

  提示:观察发现“壳、骨”这两个字中间的秃宝盖都要拉开来,肩膀都是宽宽的。上面部分写得小一些,下面部分要站稳,不能写斜了。“骨”上下等宽;“壳”上窄下宽。

  第三组,左右结构的“钱、财”。这2个生字,都是左窄右宽,要注意左右两部分的呼应,如“财”字左边的贝,做偏旁时,最后一笔长点变成短点。“钱”字还要提醒注意右边是两个短横,一个短撇,不要写成三短横。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1.读一读,再把词语抄写在相应的图片下面。

  2.走进“金字旁”和“王字旁”。

  (1)看图,读一读下面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2)读一读金字旁的字,你又有什么发现?

  针zhēn 铃líng 钟zhōng 钩gōu 钞chāo

  3.汉字真有趣!我要再找一些汉字的故事来读一读。

  编辑:李秀群

  审核:曹爱卫

10、《好的故事》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文章首先描写了“我”在“昏沉的夜”靠在椅背上,进入梦乡,引出梦境中“好的故事”。接着以“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为总领,点出了这个故事的特点。围绕这个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作者描绘了梦境中回忆山阴道两岸的美丽风景,进而指出“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并具体描绘了这个故事中的“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最后,作者写梦醒时分,“好的故事”消失,“我”又回到了“昏沉的夜”,但“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

  读懂《好的故事》,需要理解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也要读懂作者是如何表达文章的中心。本文运用了象征和对比两种主要的写法,用“昏沉的夜”暗指当时中国的黑暗社会,用“好的故事”这个美好的梦境象征理想与美好的生活,现实与梦境形成强烈的对比,来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描写梦境中美好的人和事的同时,作者还在梦境中回忆起故乡的美景。作者用记忆中的故乡美景照应美好的梦境,使这个“蒙胧”的梦变得那么的“真实”,因此,作者说“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这个“好的故事”从“蒙胧”到“清楚”,表现了作者内心对于“美的人和美的事”的坚定与追求,即便醒来梦已消逝,但作者仍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鲁迅通过这样的写法告诉读者,他心中的理想是真切的、实在的。

  本课以《好的故事》作为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运用“有目的的阅读”策略,从中心和表达两个方面入手来读懂文章。

  学情分析

  本文写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语言表达与学生的语言习惯不完全一样,有些词语比较难懂。所以,课后题第一题提示了学生可以在初读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的词语。

  鲁迅的文章所表现的内容以及涉及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较大的差距,学生在阅读鲁迅的文章时,理解上存在困难,尤其像散文集《野草》中的文章带有很多象征意义,学生在阅读时更是比较难从文字表面读懂文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引入课后“阅读链接”的材料和课外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读懂课文。

  教学目标

  1.运用“有目的地阅读”策略,读懂文章内容。

  2.理解“好的故事”好在哪里?

  学习过程

一、问题导入,明确目标

  1.同学们都读了《好的故事》,我们知道,“好的故事”是作者做的一个( )。

  2.你们能告诉老师,这个“好的故事”好在哪里吗?认真思考一分钟。

  出示学习目标:读懂文章,理解“好的故事”好在哪里?

二、抓关键句,把握中心

  【锦囊一】鲁迅给我们讲这个“好的故事”想跟我们分享什么?

  1.要解决“好的故事”好在哪里这个问题,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小锦囊:我们要读懂这篇文章,首先要知道鲁迅为什么要给我们写这个“好的故事”,他想跟我们分享什么?(出示“锦囊一”)

  默读课文,完成学习单第一题:

  鲁迅给我们讲这个“好的故事”想跟我们分享什么?

  (1)技巧一:这篇文章的中心是什么?

  带着这个问题,认真默读课文,继续完成学习单第一题。

  (2)技巧二: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或与中心有关的句子。

  出示句子: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学生读)

  补充资料:课后“阅读链接”——李何林的《鲁迅注解》

  在黑暗的现实中,他强烈地追求美好的事物,把美好的事物描绘得非常“美丽,幽雅,有趣”,艳丽多姿;表面是在描写风景,眷恋故乡的景物,实际是有所象征或寄托……

  结合中心句和资料,说说作者想表达什么?思考并修改学习单第一题。

  (3)提问:鲁迅给我们讲这个“好的故事”想跟我们分享什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2.出示句子:

  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

  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提问:鲁迅先生在表达对美好的热爱、向往和追求时,为什么要写昏暗的夜?

  补充材料: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处于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下,极其混乱,帝国主义正在迫害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生活十分艰苦。在这期间,鲁迅经受了深刻、严峻的考验,同反动军阀及其形形色色走狗们的斗争。

  ——与梦境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3.小结:要解决“好的故事”好在哪里这个问题。我们运用锦囊,读懂文章的中心,抓住了这篇文章的中心句和环境描写的句子,知道这篇文章作者是通过对美好梦境和黑暗现实的描写,来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聚焦段落,理解表达

  【锦囊二】鲁迅是怎么来讲述这个“好的故事”的?

  1.出示“锦囊二”,认真思考一分钟。

  (1)技巧一:聚焦重点段落: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重点阅读哪些段落呢?(第3-9自然段),其中第5自然段讲了对家乡的回忆。

  出示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在第5自然段中描写回忆中的家乡美景?这段话可以删掉吗?(学生讨论、回答)

  (2)技巧二:补充材料

  小明认为,孙悟空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梦想着:全世界的人都变成孙悟空,都会七十二变,都拥有金箍棒。这样世界上就没有坏人,大家想变什么就能够变成什么,想吃什么、想玩什么,都在分秒之间可以实现。

  提问:小明的梦想和鲁迅的梦有什么不同?

  小明的梦想是胡思乱想,不切实际的。鲁迅的梦不是幻想,源于真实的,梦中的景物他曾在家乡见过,他真切地希望中国人民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3)完成学习单第二题。

  2.小结:“好的故事”的好不仅体现在作者的写作意图上,还体现在文章的表达方法上,作者用回忆照应了现实。

四、回归主题,归纳总结

  1.出示两个锦囊:

  锦囊一:鲁迅给我们讲这个“好的故事”是想跟我们分享什么?

  锦囊二:鲁迅是怎么描述这个“好的故事”的?

  【方法回顾】抓关键句,读懂中心

  关注段落,读懂表达

  借助资料,突破难点

  ——有目的地阅读

  2.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回答:“好的故事”好在哪里?完成学习单第三题。

  (学生汇报)

  (1)通过梦境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2)通过回忆照应梦境,表达作者内心的这个梦不是幻想,而是真切的、实在的理想。

  3.总结: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来读懂一篇文章,运用用“有目的地阅读”策略,尝试去读更多的文章。

  推荐阅读:《野草》(《雪》《秋夜》《死火》)、《朝花夕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鲁迅先生的《好的故事》一篇文章选自《野草》,正如书名所写的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草》集中的文章表现了鲁迅先生尽管身处残酷、昏沉、昏暗的现实之中,但是仍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而这希望的源泉又来自于哪里呢?

  部编本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单元目标是学生能够借助资料了解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深刻的内涵,学生的这种自己查找资料的能力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所以课堂当中教师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他们自己主动去探索、去学习。

  而教师应该给学生的学习探索提供支架,我认为这种语文课堂最有效性的支架就是“提问”,有效的提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去探索。

  比如《好的故事》这篇文章,针对文章想要表达的中心,教师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一、鲁迅先生描述了一个怎样的《好的故事》?

  二、鲁迅先生做梦的时候为什么会梦到这些场景?(查找资料《朝花夕拾》)

  三、鲁迅先生所处的现实是怎样的?你可以联系鲁迅先生所写的其他文章说一说吗?

  四、鲁迅先生是通过何种方式追寻这样的美好梦境?是什么原因呢?

  将这四个问题分配给每个小组,小组讨论,小组上台展示,在展示的过程当中,教师予以点播,同时学生讲课的过程当中,下面的学生可以提出质疑或者是问题,整个课堂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而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讲,学生单方面的回答或者是听。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