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艰苦中感受奋进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冬奥会话术 在艰苦中感受奋进的力量

在艰苦中感受奋进的力量

2024-03-22 15: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零下20、30摄氏度的寒冷天气中走上赛场奋力争先,任凭眉毛与睫毛结霜凝冰……这样的体验,已经成为冰雪项目,尤其是雪上项目赛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北京冬奥会,我们总能看到选手们在艰苦的项目上顽强拼搏,挑战严寒与体能的双重考验。

  中国冰雪军团在世界冰雪版图中还属新兴力量,尤其在欧洲、北美等冰雪强国占据优势的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冬季两项等基础雪上项目上,我国冰雪健儿为了站到北京冬奥会赛场上一展身手,付出了更多努力,以顽强拼搏,卧冰尝雪的奋进力量,实现了全项目参赛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展现了中国冰雪健儿积极向上的昂扬斗志。

  在冬奥赛场写下中国人的纪录

  本报记者 丰佳佳

  高山滑雪起源于欧洲,在英语的表述又称阿尔卑斯滑雪,顾名思义,在欧洲以及北美国家开展广泛,北京冬奥会该项目共设置11枚金牌,地位可见一斑。高山滑雪项目分为男、女滑降、超级大回转、大回转、回转和全能,以及混合团体项目。根据各小项的竞技特征,滑降、超级大回转为“速度项目”,大回转、回转为“技术项目”。中国自1980年首次参加冬奥会至今一直没有缺席高山滑雪,但只在回转、大回转等技术类项目上有参赛履历。

  2月7日,当徐铭甫冲过男子滑降比赛终点时,中国高山滑雪创造了纪录——冬奥会高山滑雪速度项目赛场上终于有了中国选手的成绩。为了这一刻,徐铭甫、张洋铭、孔凡影、倪悦名与他们的队伍,已经拼了近5年。

  张洋铭、徐铭甫,中国两名高山滑雪运动员参加了北京冬奥会所有男子项目以及混合团体比赛,密集的赛程,对选手的体能考验极大。对于起步晚、底子薄、人才少的中国队来说,实现全项目参赛目标,只能由这几位运动员兼项冲刺。

  众所周知,高山滑雪难度最大的项目在滑降、超级大回转、全能3个速度项目上,这也是中国高山滑雪国家集训队实现全项目参赛的最大壁垒。2017年,国家集训队专门组建速度项目组,由技术项目选手兼项,从此开启了不断征服速度极限,应对环境极端,以及要克服的技术、体能和心理的三重挑战。

  2021年,队伍在二七厂冰雪项目训练基地进行了四个月的训练,积累并夯实了科学训练能力及体能素质,在“风洞”“六自由度”模拟滑雪机等科技助力手段的帮助下,队员们的滑行技术细节和专项力量都得到优化,队员们的技术细节不断完善,身体姿势和动作模式也更加精准。8月21日,队伍前往欧洲开始高原冰川雪场训练。在奥地利索尔登雪场,大家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与极限赛跑……每天早上4点,队员们和教练员就要从1400米海拔的住宿地,赶往3200米海拔的冰川雪场训练,赶在10点之前把当天的训练内容完成。

  张洋铭说,大家每天像穿山豹一样,不断穿梭体验高低海拔落差。还得当猫头鹰,在月光照影下开始一天的训练。“时间太宝贵了,那时候只想趁着雪况好多滑几趟,等以后再有机会去,一定好好欣赏景色。”在完成北京冬奥会女子超级大回转比赛后,倪悦名说。孔凡影在一次滑降训练中差点破相,“我人都摔到赛道护网外面去了,当我反应过来的时候发现嘴里出血了。”孔凡影说那时她害怕极了,她以为摔出了内伤,后来感觉到腮帮子疼,发现是牙齿硌到腮了,内心稍微踏实一点。但转念一想,出这么多血是不是要破相了啊,然后又哭了。

  可爱的运动员们,在哭过累过之后,依然爬起来接着滑行。

  “高山滑雪是勇敢者的运动,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极强的心理素质,在比赛和训练中受伤,是常有的事情。”中国高山滑雪集训队领队刘祯说。

  凭借超人的毅力,顽强的拼搏,中国高山滑雪队在北京冬奥会上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成绩,“必须要走这一步,否则,我们很难迈出下一步。”当24岁的徐铭甫在冬奥赛场完成滑降比赛时,他说,“中国高山滑雪的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好,因为我们已经走出了第一步。我们中国人愿意去尝试新东西,如果在同一起跑线,一定不会输给任何人。”

  为了冬奥梦想 选择坚持

  本报记者 周 圆

  “在零下20摄氏度,只能穿一个非常薄的热身服训练,或是趴在冰冷的垫子上射击,或是身背7斤的枪在雪地上滑行,这是冬季两项运动员几乎每天都有的经历。“这样的辛苦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谈及中国冬季两项如何辛苦训练备战时,第三次参加冬奥会的唐佳琳表示。但是为了冬奥会梦想,也为了推广冬季两项这项运动,唐佳琳一次次选择坚持。

  用“动如脱兔、静若处子”来形容冬季两项恰如其分。冬季两项包含越野滑雪和射击两种截然不同特点的运动,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从远古时代的滑雪狩猎演变而来。挪威是现代冬季两项运动的起源地,也是传统强国。我国从1980年第一次参加冬奥会以来,便派队参加了冬季两项。北京冬奥会中国获得了4男4女的参赛资格,是时隔30年来,中国在该项目再次获得8个席位。

  由于疫情的原因,冬季两项国家集训队缺席了上个赛季的世界杯比赛,要在本赛季6站世界杯完成更多的积分,争取更多的冬奥会名额,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

  好在,北京冬奥周期,中国冬季两项运动有了明显的进步,尤其是2019年有着“冬季两项之王”美誉的挪威名将比约达伦来中国执教,他很快将自己的经验应用在团队组建上,包括完善数据分析团队、装备管理团队、心理干预团队等,把国际冬季两项先进的训练方法带入中国,帮助运动员提高对于冬季两项的认识。

  “以前我们把比赛看成整体,比如三圈短距离看作一个整体,现在他告诉我们要把比赛分解成一圈一圈,细分成上坡、下坡,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注重细节,抓住每一步。”中国队运动员褚源蒙说。

  在国家强有力的保障下,中国冬季两项在引入世界先进经验后稳步向前。本赛季经过6站的世界杯比拼,女队的国家杯积分排名前20,直接获得4张入场券。男队虽然国家杯积分没有达到前20,但是表现了较大的进步。本赛季德国奥伯霍夫世界杯,程方明在一共有108名选手参赛的男子10公里短距离比赛中获得第12名,这是本赛季世界杯男子短距离项目上中国选手的最好成绩。1月15日在德国鲁波尔丁进行的世界杯4×7.5公里男子接力比赛,由程方明、闫星元、张春雨和朱朕宇组成的中国队在25支参赛队伍中位居第16。

  中国队的进步得到了世界的认可,鉴于此,国际冬季两项联盟会也为中国增加了东道主配额。中国队最终实现了4男4女参赛的目标。而上一次有8人参赛,还是在1992年的冬奥会上。

  复合型团队增加人才厚度

  本报记者 葛会忠

  作为雪上项目中的基础大项,越野滑雪素有“雪上田径”之称,在北京冬奥会上共会产生12枚金牌。北京冬奥会的首枚和最后一枚金牌都在越野滑雪项目上产生,足见越野滑雪在冬奥舞台上的地位非同一般。从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开始,中国队就一直持续参与冬奥会越野滑雪项目的角逐,不过成绩较为靠后。

  在备战北京冬奥会的过程中,中国越野滑雪项目在原来比较薄弱的基础上构建人才梯队,组合复合型团队,队员们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在全部12个小项上都获得了参赛资格。

  “我们的越野滑雪以往确实基础比较薄弱,因为从事的人少,刚开始组队的时候,可选的人比较少,范围也比较小。”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训练三部部长张蓓表示,在备战北京冬奥会的过程中,国家越野滑雪集训队不仅通过跨界跨项选材扩大了选材面,而且组建了包括中外教练和专家的复合型教练和保障团队。随着这些年来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发展战略的实施,包括越野滑雪在内的很多冰雪项目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与,这为进一步夯实人才梯队建设提供了可能。

  在人员构成和分布上,国家越野滑雪集训队呈现出一些比较鲜明的特点,过去人员主要来自于东北三省,现在运动员来自于山东、云南、新疆、西藏等14个省区市,分布更加广泛。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的年轻运动员迅速成长了起来,比如维吾尔族的迪妮格尔·衣拉木江、藏族的次仁占堆登上了北京冬奥会的赛场。更加年轻的处于第二梯队的普米族小伙古龙择仁、藏族的索朗曲珍和格桑曲珍等小将虽然没有参加北京冬奥会,但是已经成长为下个周期的重要储备力量。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