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民起义军在平原地区都难逃失败的命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农民起义军是什么 为什么农民起义军在平原地区都难逃失败的命运?

为什么农民起义军在平原地区都难逃失败的命运?

2024-07-18 01: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有粮可征,有兵可用却难成大事,这是中国古代多数农民起义军在平原地区的宿命。这是为什么?下面试着给大家分析其中原因。

咱们先翻书,看看有哪些农民起义军跳不出这个怪圈。首先是陈胜吴广,他们在安徽北部江淮平原起义,其次是黄巾军,他们在华北平原起义,再次是黄巢,他在山东平原起义。限于篇幅,别人就不说了,反正除了刘邦朱元璋,在平原地区打响第一枪的农民起义军最后成功的一个也没有。

这些人不是败在后勤供应不上上,因为平原地区是中国粮食主产区,开发早,农副产品堆积如山,手工生产能力也不弱,也不是败在兵源枯竭上,要知道平原地区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方,天灾人祸发生时青壮年流民数都数不过来,插下招兵旗就有吃粮人,农民起义不用发愁没人当炮灰,黄巢手下士兵多达百万。他们败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平原地区无险可守。打仗讲究占据有利地形。在平原地区却没有有利地形。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利于进攻不利于防守。这一点,多数农民起义军领袖不是不知道,只是没应对之道,他们只知道使用人海战术,豁出士兵的命往上冲,幻想发挥自己人多的优势战胜前来镇压的政府军,却没想到兵不在多而在精,有战斗经验的老兵死一个少一个,一个老兵的作用是十个新兵比不上的。

展开全文

政府军也许确实腐败战斗力不高,但人家咋说也是训练过的,手里的刀枪知道怎么使。还是那句话,学没学过军事,结果真的不一样,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古代太难了,军校从来不是上了没效果的地方。何况那时没军校,打仗全靠自己悟没有师傅教。然而,政府军怎么会教农民打仗呢。

第二,保守心理作祟。俗话讲,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农民起义军在平原地区作战优势不大劣势突出。面对不利形势,陈胜吴广战死在平原,黄巾军在家门口摆开战场,领袖张角,张宝、张梁没投降,黄巢自杀身亡,这些上了战场的泥腿子与家乡共存亡的勇气可嘉,不过他们的死一点解决不了问题,陈胜吴广只是青史留名,不到一年黄巾军就失败了,黄巢兵败,朝廷还是那个朝廷,官府还是那个官府,活下来的农民却不是那个农民了。

他们不是不知道躲避敌人,而是安土重迁的农耕文化让他们下不了转移的决心,平原地区的人非常保守思想极其不解放,对老祖宗传下来的深信不疑,何况家里还有父母老婆孩子需要保护。他们哪能拔腿就走呢?这就有了李自成打仗带着士兵士兵带着亲人的奇观。可想而知,有心理负担的农民起义军能打胜仗,这样的农民起义军能推翻封建社会。

“爱历史”团队牧人 原创作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