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棚就是一个生产车间,“五化”引领寿光蔬菜产业革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农村建蔬菜大棚需要什么手续 一个大棚就是一个生产车间,“五化”引领寿光蔬菜产业革命

一个大棚就是一个生产车间,“五化”引领寿光蔬菜产业革命

2023-04-24 16: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月16日上午,寿光市稻田镇崔岭西村现代大棚园区内,棚主崔江元正在拨弄着他的手机。他可不是在玩,而是在用手机“种菜”。 崔江元的大棚是寿光最新的“第七代”大棚,已经全面实现了智能化。大棚里的温度、湿度、采光等各项指标,都会实时显示在手机终端上,并可通过物联网调节控制。“平时在家里按按手机,就能控制滴灌、喷药、灯光、水肥等。种菜没有过去那么累,产量和品质还都提高了。”崔江元说。崔江元的这个棚,面积2.5亩。2018年,他种了两茬菜椒和西红柿,产量约有10万斤,毛利润约15万元,一年就收回了建棚成本。崔岭西村有260多家农户,共有350多个大棚,每一个大棚都像是一个农业生产车间。 这是寿光蔬菜大棚园区化的一个缩影。在2月13日举行的寿光三级干部会议上,潍坊市委副书记、寿光市委书记林红玉说:“要立足世界一流、国内领先,拿出比以往更大的决心和精力,实施新一轮蔬菜产业革命,以园区化、品牌化、标准化、智慧化、融合化引领蔬菜产业发展,让寿光菜成为‘健康菜、绿色菜’的代名词。”“规模化生产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只有加快由原来的一家一户生产向规模化生产转变,才能做到生产有标准、品质有保障、质量可追溯。”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秀欣说,今年寿光要抓好新规划建设的18个重点园区,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建设高端现代园区,逐步实现所有园区一个标准生产、一个品牌销售、一套体系监管。 2018年寿光市规划建设丹河蔬菜产业提标增效示范区、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试验示范推广基地、纪台设施农业试验示范区、上口标准化蔬菜生产示范区等重点园区。 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试验示范推广基地,是省部共建国家蔬菜质量标准中心的配套项目。该项目围绕新品种选育、种苗繁育、防治技术、投入品等环节,进行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集成试验。各种先进设备和技术的落地应用,从源头上保证瓜菜品质,进而引领寿光蔬菜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该基地蔬菜种植管理员王大川说:“这个园区的蔬菜品种正在逐渐走向高端品牌,最终达到无公害有机蔬菜标准。”营里镇东道口村的孙玉果在万亩蔬菜园区种植的草莓,网上每斤售价达到二十多元,还供不应求。多年来,孙玉果一直在研究大棚水果种植。他承包了一个大棚,实验草莓与火龙果套种,取得成功。 2018年,营里镇制定了全镇蔬菜大棚园区发展三年规划,出台实施意见,计划每年建设两个 500亩以上大棚园区。同时,该镇出台为种棚户提供每亩300元的土地租赁费补贴等扶持政策。在此基础上,营里镇引入蔬菜产业集团,开发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农户可以到基地租赁大棚。这个办法,帮助了部分想建棚又确实没有资金的农户。目前,全镇已建设孙家庄、孙河南、北河及万亩园区4处500亩以上蔬菜大棚园区。 在万亩园区,刘贝共计投资300多万元,新建了13个高标准大棚。营里镇党委拿出专人帮着他办手续、跑贷款。截至目前,13个大棚已经实现销售收入150万元。 目前,营里镇万亩园区已动工5800亩,包括品质蔬菜生产园、对俄出口蔬菜生产基地一期、对俄出口蔬菜生产基地二期、休闲采摘园、植物博物园、阳禾苗木观赏基地等6个项目。“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园区品质建设,通过园区带动,让种大棚蔬菜成为群众的自发行动,种出高品质蔬菜。”营里镇副镇长徐金凤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