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立春堆满谷,晚立春堆满人”,2023立春是早还是晚?年景如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农历年份表达 “早立春堆满谷,晚立春堆满人”,2023立春是早还是晚?年景如何

“早立春堆满谷,晚立春堆满人”,2023立春是早还是晚?年景如何

2023-02-15 14: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立春,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代表季节更替的节气,标志着从寒冷的冬季向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过渡。

  立春的时间在每年的公历2月3日-2月5日交节,时间相对固定。但是,按照农历的时间来看,不同的年份,日期相差较大,有些年份在腊月,有些年份在正月,前后能相差一二十天。

  民间关于立春,也流传着“早立春”、“晚立春”的说法,对此还有一些谚语,比如“早立春堆满谷,晚立春堆满人”。有朋友会问,什么是“早立春”和“晚立春”?2023年立春是早还是晚?立春早或晚有啥说法?年景如何?早立春好还是晚立春好?本篇内容,笔者就详细说说上述问题,大家看完后就有答案了。

  

  

早立春和晚立春如何判断?

  按照民间的区分方法,主要从2个方面来说。

  其一,按照立春当天农历的时间来判断。

  查看日历,每年立春的农历时间,不是在腊月,就是在正月。如果在腊月立春,则被称为“早立春”,相反,如果在正月立春,则被称为“晚立春”。

  2023年立春时间是2月4日,对应阴历为正月十四,属于“晚立春”。同样,2022年立春是2月4日,当天阴历时间为正月初四,也属于“晚立春”的范畴。

  而2021年立春时间2月3日,当天阴历时间为腊月二十二,按照上述说法,则属于“早立春”。2019年立春时间是2月4日,当天阴历时间为腊月三十,也属于“早立春”。

  

  其二,按照立春当天的具体时间来判断。

  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一个节气,都有具体的时间,而立春的具体时间为太阳到达黄经315°时的那一刻,就是立春的具体时间。如果当年立春时间在中午12点之前,则被称为是“早立春”,相反,如果立春时间在中午12点之后,则被称为是“晚立春”。

  2023年立春时间为2月4日10点42分21秒,在中午12点之前,因此,按照这种说法,今年属于“早立春”。

  结合上述2种判断方式,按照第一种的说法,2023年属于“晚立春”,而按照第二种说法,2023年则属于“早立春”。不同的判断方式,得出了不同的答案,这是为何?

  其实,不论“早立春”或“晚立春”都是人为所设置的,历法上没有早与晚之分,又由于区域不同,当地所流传的说法不一样,就出现了同一个年份,既是“早立春”也是“晚立春”的现象。

  

  

早立春或晚立春有啥说法?年景好不好?

  

“早立春堆满谷,晚立春堆满人”

  农谚说“早立春堆满谷,晚立春堆满人”,单从字面意思解释,如果是“早立春”的年份,家里的谷子会堆满,说明了当年风调雨顺,庄稼产量高,“谷”不仅单指谷子,还指其它的粮食作物。

  如果是“晚立春”的年份,屋外的人都堆满了,这里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说明了当年年景不是很好,庄稼产量不高,或者颗粒无收的现象。旧时的社会,大多数家庭主要依靠种地为生,如果产量不高,就要面临着饿肚子的情况,时间久了之后,经受不住饥饿而去世。通过“堆满人”的比喻,来形容庄稼产量极其不好。

  因此,从农谚“早立春堆满谷,晚立春堆满人”来判断,“早立春”的年份是好年景,“晚立春”的年份则年景不好。

  

  

“早立春收,晚立春丢”

  这句农谚的意思也很好理解,如果是“早立春”的年份,则是好年景, “收”字表达了收获,代表庄稼长势好,产量高,农民享受丰收的喜悦。

  如果是“晚立春”的年份,则当年的年景不是很好,“丢”字说明了庄稼丢失了,有降低产量的寓意,说明产量不高。

  所以,这句农谚和上句农谚所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作为农民朋友来说,希望是“早立春”,而不是“晚立春”。

  

  不过,上述也提到了,“早立春”或“晚立春”都是人为设置的说法,并且,根据判断方式不同,也会出现同一年份既是“早立春”也是“晚立春”的情况。因此,有人说,通过立春时间来预测年景的好坏,并没有科学依据,是不可信的,大家了解即可。

  而也有人说,立春早晚的说法,既然能流传到现在,就有它存在的意义,对于部分地区来说,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不能完全否决。

  大家对此怎么看呢?你认可早立春或晚立春的说法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