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全世界的写实人物画都已没落,而刘小东还很强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写实油画第一人 陈丹青:全世界的写实人物画都已没落,而刘小东还很强悍

陈丹青:全世界的写实人物画都已没落,而刘小东还很强悍

2023-11-04 13: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没想到这还成了一个事儿啦,两个大人物帮我说这书。”7月30日,画家刘小东面对北京三联书店黑压压的人群调侃道。

这是刘小东新书《一公分》发布现场,画家陈丹青和编剧史航出席,陈丹青表示,刘小东是还在世的画写实人物画得最好的画家。

新书《一公分》发布现场,右下角三人左起分别为史航、刘小东和陈丹青。1993年,刘小东与陈丹青在美国大都会美术馆。1993年,陈丹青在机场迎接刘小东。

陈丹青:我喜欢他生猛,非常生猛

陈丹青和刘小东正式交往是1990年。

当时,陈丹青在美国一家书店看到《美术杂志》扉页上一幅刘小东的画,晚上回去就给刘小东写信。“我一辈子只有两次这样的经验,我见到这个人的一件作品,而且是这个人最初冒出来的作品,然后就认定这个人是天才,就跟这个人做一辈子朋友,一次就是刘小东。”

更早的时候,陈丹青给18岁的刘小东当过老师教过他素描。时隔几十年,陈丹青早已记不起来了。刘小东则记得在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的最后一年,陈丹青背一个黄色的包,很帅的高个子青年。

彼时陈丹青已经暴得大名,他的信让刘小东也很快为美术圈的人熟知。刘小东认为,除了写信提携,二人在脉络上也有传承。

同为画家,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的校友,两人的人生经历却截然不同。上海人陈丹青16岁到农村插队仔细绘画,辽宁人刘小东21岁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陈丹青25岁考上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25岁刘小东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任教员;27岁陈丹青画了《西藏组画》,27岁刘小东第一次举办个人画展;47岁陈丹青受聘于清华大学,51岁到现在,刘小东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51岁陈丹青辞去清华教职,二人最大的共同处则是作品没有学院气。

相隔25后,两位同窗因为刘小东的新书《一公分》坐在了一次。

“我跟小东,起先我还算长一点辈分,多少还是个大哥,到90年代中期晚期,尤其是新世纪,我看他的画已经望尘莫及。我可以非常有把握地说,世界范围内,画人物那么好,那么有力量,我看不出现在活着的还有谁。我喜欢他生猛,非常生猛。单论写实人物油画,我不知道刘小东能否在当今世界同类画家中找到对手,他远远超越了弗洛伊德和艾瑞克·费舍尔。部分是因为小东的强悍特质,部分是因为世界范围内写实人物画早已没落了。”陈丹青对刘小东不吝赞美之辞。

刘小东画作《田园牧歌》创作上没有时差的人

“我最佩服小东的就是他是我所知道的油画家中,为数不多能无国界创作的画家。”陈丹青在现场说。

2004年,刘小东开始进行户外写生,先后游走于金门、奉节、青海、泰国、意大利、美国、古巴、巴勒斯坦、以色列、印尼、南非等地,画下大量作品,也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行走过程中的时代变迁,三峡、汶川、奥运等重大事件都通过画家的独特视角在日记中得到表现,这些事件中的无名者,也如同刘小东画作里那些平凡面孔一样被如实记录。

陈丹青介绍,刘小东的绘画创作没有国界的限制,刘小东走到哪儿是哪儿,他不是去采风,不是画风景或者是像旅游那样画画。

“他到任何一个地方,找到他要画的对象,就完全投入。差不多像一个疯子一样。”陈丹青指出;“在座画过画就知道,倘若要画你们这一堆人,他这儿要弄一个架子,要画好几天,甚至一个月。而且这个地方他从来没有去过,而且他的周期差不多就是一个月,之后他就会带来一两幅非常完整的大尺寸的画。”

十年来游走各地,刘小东已经习以为常,他表示面对面画画没有国籍的概念。“把画家挪到任何一个地方,就是一个画家和一个客观物体的关系。对着画就完了,因为画画是很忙的一件事,你眼睛看到的东西,你的笔不见得跟得上。所以你一直在追赶,有的时候追赶阳光,有的时候在追赶人的表情等等。”

刘小东表示,最难追的就是这些瞬间的变化、这个时间,所以在它面前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这好像是阿拉伯人,这是美国人,只是说去之前会知道去哪一个国家,对那个国家大概的宗教有所了解一点,别冒犯人家。

“我的经验是对合作的人客客气气的,最好找当地人帮助你摆平各种关系。你有时候在大街上搭一个棚子,或者在人家家里画画都需要中间人去运作,说服对方。穷的国家好说服,给钱就行。有钱的国家钱没有用,你得靠一个观点说服他,他免费给你做模特儿,而且他敞开生活给你。说服不了他,对不起,他不理你。所以这个‘钱’不是对所有人都管用的。对有些人你画完他,你给他钱,他觉得是受羞辱了。”这些经验都是从一个人一个人打交道中总结出来的。

在所有项目中,两个地方的创作经历给刘小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国外是古巴,国内则是其老家辽宁金城。“这两个地方对比起来也很有意思,古巴很穷,有很多社会主义制度和记忆。他们很奔放,跟咱们汉人完全不一样。虽然穷,但是载歌载舞。”

“在古巴,永远在放两段音乐,家家窗户没有玻璃,每一家上演着公开的戏剧,经常家里的床都不够一家人住,睡在地上。”这些都是在刘小东画里画外可以看到的情形。

“刘小东到地球上选一个任何地方都可以画,没有问题的。新的时代会出现刘小东这样的人,无偏见地看待任何被画对象。这是我见过很稀罕的一种才华,一种人格。”陈丹青如此总结。

由王小帅执导,刘小东主演的电影《冬春的日子》

《金城小子》剧照

人生与画布一样,都有一公分的距离

“写书的原因就是初期画画,白天画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晚上是很无聊的。所以晚上睡觉前写一点,写太多睡不着觉,每天写一个小时左右。出门在外带的纸有限,我不会用电脑。十年来写了这么一点东西。”刘小东介绍新书《一公分》的由来。

事实上,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画家出书的缘由,刘小东在书中写道:“别人仅仅把我当成具象画家,其实,在我写生的过程中有日记,有电影,它们和绘画一样都是艺术痕迹。艺术是有限制的,在这段被限制的时间内,一切皆为艺术。”

《一公分》收录了刘小东十年来的绘画日记,起于《十八罗汉》,止于《向南飞》,在书中刘小东记下了金门海边无名酒馆的黑社会,也记下了三峡库区拆迁过程中意外身亡的农民工,这些文字如实反映了画家的创作过程和心理状态。

“我把一点点发生的事情一点点的记录下来,然后发一点感想,写一场梦之类,大概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刘小东在现场分享说。

在自序中,刘小东写道:2013年我游走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画了一批画,每张画都由两块画布组成,中间是一公分的距离,暗示无法愈合的巴以关系。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理想总是有些距离,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用一生的时间去弥补这些距离。索性这本书就叫“一公分”吧。但愿这一公分的距离给我们更多的猜想,更多的努力,充实这短暂的虚幻人生。

“别人问我怎么看这本书,我说就是流水账。正如罗大佑说,光阴带走流水的故事。画画时光靠什么留住?靠这本书留住。”编剧史航介绍,这个流水账留住了很多珍贵的东西。在看书的过程中他特别羡慕刘小东。

“你在书中描述的梦境比我们搞编剧的强多了,你说得详细真实,因为你是画家,一下子把画面全扫描住了,你的描述让我觉得特别完整。”史航在现场对刘小东说,“画画本来是孤单寂寞的事,但是你弄出一个排场,弄出一堆人围着你忙,有时候你在画着,旁边在K歌,有时候你在画着,王小帅在拍你。画画本来是孤单的职业,你把日子过得不那么孤单,特别羡慕。”

当有人问刘小东为什么要在镜头面前画画,陈丹青说,“这小子以前还想考北影呢。”

刘小东确实演过电影,他主演的电影《冬春的日子》被BBC评为影史百年百大经典,而他回家乡画画的纪录片《金城小子》则获得了第48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

刘小东自画像《一公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