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七大军区,调整为5大战区,内蒙古为何划入北部战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内蒙古属于中部吗还是东部 中国七大军区,调整为5大战区,内蒙古为何划入北部战区?

中国七大军区,调整为5大战区,内蒙古为何划入北部战区?

2024-06-02 08: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军区调整为战区的故事,例如沈阳军区、武汉军区、兰州军区等等。今天,我们聊聊内蒙古自治区。在7大军区的时代,内蒙古大部分地区隶属于北京军区,东部三盟隶属于沈阳军区。在调整为5大战区以后,内蒙古则是划入了北方战区管理。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划分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5大自治区之一,也是跨度最大的自治区,从东北一直延伸到了西北。因此,内蒙古各地的口音、风俗等方面,差异比较大。内蒙古自治区下辖了9个地级市、3个盟,总计12个地级区划。总人口达到了2400多万人,其中,呼和浩特、包头等城市,属于内蒙古比较大的城市。

  在当年七大军区的时代,内蒙古的归属非常经典。当时,内蒙古大部分地区都隶属于北京军区管理,但东部的兴安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等三盟,则划入了沈阳军区管理。因此,出现了一个省级区划,隶属于两个军区的情况。其实,这与内蒙古六七十年代的区划调整,也有很大的关系。

  不得不说,我国的军区名称非常有意思,在2016年之前,各个军区基本上都是以城市命名的,例如沈阳军区、内蒙古军区、北京军区等等。其实,如果大家熟悉我国军区划分的历史,就会发现,2016年之后的北方战区。基本上就是建国初期沈阳军区、济南军区和内蒙古军区组成的,毕竟,在建国初期,我国划分了13个军区。

  我国军区历史的变化,经历了一系列的阶段。在建国之初,为了统筹指挥各个地区的野战部队,随着大部分地区的逐步稳定,我国陆续设立了6个大军区,分别是:东北军区、华北军区、华东军区、中南军区、西南军区、西北军区。当时的6个大军区,对应了同时期设立的6个地方大区,例如东北局、中南局、西北局等等。

  当然,除了划分6个大军区之外,1950年开始,我国还陆续划分了18个二级军区和25个三级军区,基本上对照了我国的各个省份和地区。请注意,二级军区和三级军区之间,并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根据具体重要程度不同划分的,二者属于平等关系,都隶属于大军区的管理。例如边疆各个省份基本上属于二级军区,内陆各个省份则基本上属于三级军区,仅仅是部队驻扎情况不同。

  这样的情况持续到了50年代中期,随着大规模战争的基本结束,我国进入了战后恢复、发展经济、恢复生产的阶段。100多个重要项目,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与此同时,我国武装力量的正规化建设也在稳步推进。各种新式武器不断装备部队,例如59式加农炮、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冲锋枪等等。此时,过于复杂的军区划分,反而容易出现各方面的问题。因此,在1955,随着6个地方大区被撤销,原来的6个大军区的区划,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调整。

  6个大军区被撤销,根据各个区域方向的实际需要,我国重新划分了各个军区。最后,全国各个区域重新调整为12个军区,分别是:沈阳军区、北京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武汉军区、成都军区、昆明军区、兰州军区、新疆军区、内蒙古军区、西藏军区。

  1956年,鉴于东南地区的实际需要,又建立了福州军区,总计设立了13个军区。其中,在各个军区中,沈阳军区属于重点之一。相当一部分精锐部队和先进装备,当时都部署到了沈阳军区。13个军区的区划模式,从1955年持续到了60年代后期。在60年代后期,随着各地实际任务的变化,军区的划分和数量也进行了调整。

  1967年,内蒙古军区被撤销,降级为省级军区。随后,内蒙古的各地武装力量,隶属于北京军区、沈阳军区两个军区管理。其中,大部分地区划入了北京军区,东部三盟划入了沈阳军区。与此同时,内蒙古的地方区划,其实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1969年7月,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盟、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哲里木盟、昭乌达盟等地,陆续划入了东北的黑吉辽三省管理。

  与此同时,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等地,陆续划入了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管理。至于内蒙古自治区,管辖区只剩下了中部的地级市和盟。无论是部队隶属于北京军区、沈阳军区,还是东西部分划入西北、东北,都是当时的实际需要决定的。进入60年代中后期以后,我国北方的防御压力骤然增加,而且是大大增加。

  对方拥有100多万部队,多为坦克师和机械化步兵师,突击能力非常强悍。内蒙古的跨度太大,按照当时的交通、通讯条件。如果是战时状态,无论是地方管理,还是部队调动,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地方区划上,内蒙古的东西部分,划入了东北三省和西北两省区。在部队统筹方面,则隶属于北京军区和沈阳军区管理。

  随着内蒙古军区、西藏军区被撤销,我国大军区的数量,从13个下降为11个。11个军区的格局持续了10多年时间,直到1985年左右。1973年,在毛主席的亲自主导下,还出现了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故事。不得不说,毛主席运筹帷幄、高瞻远瞩,对于局势的不断变化,做出了非常及时、正确的调整。当时,11个军区中,除了3个军区之外,其余8个军区的司令员对调。

  1985年,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我国做出了裁军100万的重要决定,与此同时,对原来11个军区的结构,进行了全面调整。在此期间,武汉军区、福州军区、昆明军区、乌鲁木齐军区(1979年,新疆军区更名为乌鲁木齐军区)等4个军区被撤销。历经了这一轮调整以后,我国的11个军区,调整为7大军区,7大军区的模式,持续了31年时间。

  分别是:北京军区、沈阳军区、兰州军区、南京军区、济南军区、成都军区和广州军区。不得不说,进入80年代以后,北方的实际压力已经大大减轻了。尤其是进入80年代中期,这样的情况更加明显。进入9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北方的压力大大减轻。由于七大军区的模式持续了30余年时间,在很多人的记忆中,至今仍脱口而出七大军区。

  2016年,根据时代发展、任务需要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七大军区的结构,调整为北部战区、西部战区、东部战区、南部战区、中部战区等5个战区。在5大战区中,北方战区下辖了内蒙古、东北三省和山东省,相当于最初期的济南军区、沈阳军区和内蒙古军区。毕竟在武汉军区撤销之后,济南军区下辖的范围,只有山东省。

  内蒙古全部划入北方战区,主要有2个原因。首先,我国北方的目标任务明显减轻,不再需要好几个军区联合防御。当年,沈阳、北京、兰州、新疆等几个军区,都有防御任务。第二,随着近年来,铁路、公路、航空等各方面的快速建设,部队的机动能力大大提高。内蒙古划入北方战区以后,虽然跨度非常大,但部队的投送能力、投送时间已经足以满足需要。

  历经了2016年的战区调整以后,大家会发现非常经典的划分。东西南北4个战区,基本上管理了各个陆地边境省份和沿海省份。至于中部战区,下辖的7个省市,基本上都是内陆省份,例如湖北省、河南省。早在武汉军区时期,就以承担战略支援任务为主,没有明确的任务目标。例如哪个战区需要,中部战区的部队,就调往哪个战区。

  随着高铁、高速公路、大型运输机的逐步完善,在瞬息万变的时代,部队能够迅速机动。从中部战区的各个区域来看,同时兼顾了华北、华中、西北等地,具备向各个方向增援、调动的准备。不得不说,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从当时的角度来说,中部战区承担了昔日武汉军区、济南军区的目标任务。不过,与之相比,中部战区的任务更加明确,而且实力大大提高。

  关于我国当年军区调整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