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尸变》原文、翻译及赏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内容梗概翻译 聊斋志异《尸变》原文、翻译及赏析

聊斋志异《尸变》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3-08-26 10: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聊斋志异《尸变》原文

  阳信某翁者(1),邑之蔡店人。村去城五六里,父子设临路店,宿行商。有车夫数人,往来负贩,辄寓其家。一日昏暮,四人偕来,望门投止(2)。则翁家客宿邸满(3)。四人计无复之,坚请容纳。翁沉吟思得一所,似恐不当客意。客言:“但求一席厦宇(4),更不敢有所择。”时翁有子妇新死,停尸室中,子出购材木未归(5)。翁以灵所室寂,遂穿衢导客往。入其庐,灯昏案上;案后有搭帐衣(6),纸衾覆逝者(7)。又观寝所,则复室中有连榻(8)。四客奔波颇困,甫就枕,鼻息渐粗。惟一客尚蒙眬。忽闻灵床上察察有声。急开目,则灵前灯火,照视甚了:女尸已揭衾起;俄而下,渐入卧室。面淡金色,生绢抹额(9)。俯近榻前,遍吹卧客者三。客大惧,恐将及己,潜引被覆首,闭息忍咽以听之。未几,女果来,吹之如诸客。觉出房去,即闻纸衾声。出首微窥,见僵卧犹初矣。客惧甚,不敢作声,阴以足踏诸客;而诸客绝无少动。顾念无计(10),不如着衣以窜。裁起振衣(11),而察察之声又作。客惧,复伏,缩首衾中。觉女复来,连续吹数数始去(12)。少间,闻灵床作响,知其复卧。乃从被底渐渐出手得裤,遽就着之,白足奔出(13)。尸亦起,似将逐客。比其离帏,而客已拔关出矣(14)。尸驰从之。客且奔且号,村中人无有警者。欲扣主人之门,又恐迟为所及。遂望邑城路,极力窜去。至东郊, 瞥见兰若(15),闻木鱼声(16),乃急挝山门(17)。道人讶其非常(18),又不即纳。旋踵,尸已至,去身盈尺。客窘益甚。门外有白杨,围四五尺许,因以树自幛(19);彼右则左之,彼左则右之(20)。尸益怒。

  然各寖倦矣(21)。尸顿立。客汗促气逆(22),庇树间。尸暴起,伸两臂隔树探扑之。客惊仆。尸捉之不得,抱树而僵。道人窃听良久,无声,始渐出,见客卧地上。烛之死,然心下丝丝有动气。负入,终夜始苏。饮以汤水而问之,客具以状对。时晨钟已尽(23),晓色迷濛,道人觇树上,果见僵女。大骇,报邑宰(24)。宰亲诣质验(25)。使人拔女手,牢不可开。审谛之,则左右四指,并卷如钩,入木没甲。又数人力拔,乃得下。视指穴如凿孔然。遣役探翁家,则以尸亡客毙,纷纷正哗。役告之故。翁乃从往,舁尸归。客泣告宰曰:“身四人出(26),今一人归,此情何以信乡里?”宰与之牒,赍送以归(27)。

  聊斋志异《尸变》翻译

  阳信县某老翁,家住本县蔡店。这个村离县城五六里路。他们父子开了一个路边小店,专供过往行商的人住宿。有几个车夫,来往贩卖东西,经常住在这个店里。一天日落西山时,四个车夫来投店住宿,但店里已住满了人。他们估计没处可去了,坚决要求住下。老翁想了一下,想到了有个地方可住,但恐怕客人不满意。客人表示:“随便一间小屋都行,不敢挑拣。”当时,老翁的儿媳刚死,尸体停在一间小屋里,儿子出门买棺材还没回来。老翁就穿过街巷,把客人领到这间小房子里。

  客人进屋,见桌案上有盏昏暗的油灯,桌案后有顶帐子,纸被子盖着死者。又看他们的住处,是在小里间里的大通铺上。他们四人一路奔波疲劳,很是困乏,头刚刚放在枕头上,就睡着了。其中唯有一人还朦朦胧胧地没有睡熟,忽听见灵床上嚓嚓有声响,赶快睁眼一看,见灵前灯火明亮,看的东西清清楚楚。就见女尸掀开被子起来,接着下床慢慢地进了他们的住室。女尸面呈淡金色,额上扎着生丝绸子,走到铺前,俯身对着每人吹了三口气。这客人吓得不得了,唯恐吹到自己,就偷偷将被子蒙住头,连气也不敢喘,静静听着。不多时,女尸果然过来,像吹别人一样也吹了他三口。他觉得女尸已走出房门,又听到纸被声响,才伸出头来偷看,见女尸如原样躺在那里。这个客人害怕极了,不敢作声,偷偷用脚蹬其他三人,那三人却一动不动。他无计可施,心想不如穿上衣服逃跑了吧!刚起来拿衣服,嚓嚓声又响了。这个客人赶快把头缩回被子里,觉得女尸又过来,连续吹了他好几口气才走。少待一会,听见灵床又响,知道女尸又躺下了。他就慢慢地在被子里摸到衣服穿好,猛地起来,光着脚就向外跑。这时女尸也起来了,像是要追他。等她离开帐子时,客人已开门跑出来,随后女尸也跟了出来。

  客人边跑边喊,但村里人没有一人听见。想去敲店主的门,又怕来不及被女尸追上,所以就顺着通向县城的路尽力快跑。到了东郊,看见一座寺庙,听见有敲木鱼的声音,客人就急急敲打庙门。可和尚在惊讶之中,认为情况异常,不肯及时开门让他进去。他回过身来,女尸已追到了,还只距离一尺远。客人怕得更厉害了。庙门外有一棵大白杨树,树围有四五尺,他就用树挡着身子。女尸从右来他就往左躲,从左来就往右躲,女尸越怒。这时双方都汗流浃背,非常疲倦了。女尸顿时站住,客人也气喘不止,避在树后。忽然,女尸暴起,伸开两臂隔着树捉那客商。客人当即被吓倒了。女尸没能捉住人,抱着树僵立在那里。

  和尚听了很长时间,听庙外没了动静,才慢慢走出庙门。见客人躺在地上,拿灯一照,已经死了。但摸摸心,仍有一点搏动,就背到庙里,整整一夜,客人才醒过来。喂了一些汤水,问是怎么回事。客人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这时寺庙晨钟已敲过,天已蒙蒙亮了。和尚出门再看树旁,果然见一女尸僵立在那里。和尚大惊失色,马上报告了县官。县官亲自来验尸,叫人拔女尸的两手,插得牢牢的拔不出来。仔细一看,女尸左右两手的四个指头都像钢钩一样深深地抓入树里,连指甲都插进去了。又叫几个人使劲拔,才拔了出来,只见她指甲插的痕迹像凿的孔一样。县官命衙役去老翁店里打听,才知道女尸没有了,住宿的其他三个客人已死了,人们正议论纷纷。衙役向老翁说了缘故,老翁便跟随衙役来到庙前,把女尸抬回。

  客人哭着对县官说:“我们四个人一起出来的,现 在我一人回去,怎么能让乡亲们相信我呢?”县官便给他写了一封证明信,并给了他些银子送他回去了。

  聊斋志异《尸变》赏析

  此篇用场面转移法写了两个惊心动魄的情节,生动地记叙了一件世间罕见的尸变怪事。

  第一个情节是女尸害死了三位客人。这个情节运用细叙法逐层描写。首先是细致描写郊外蔡店停尸室内灯光昏暗、灵帐悬挂、纸衾盖尸,极力渲染了’一种阴森可怕的气氛。然后借助一睡眼朦胧客人的眼.客观描写了女尸残害三位客人的全过程。这个面色淡黄、额裹生绢的女尸,悄悄揭开纸衾,轻手轻脚步入卧室,俯身向每个睡着的客人吹气,致使他们丧命。与此同时.小说先写这个客人“忽闻灵床上察察有声”,“急开目”的好奇;紧接着写客人“大惧”.“恐将及己,潜引被覆首”,“闭息忍咽”的惊怕情形;随后写客人在女尸出房后伸头窥看、不敢发声、暗中用脚踢其他客人的一系列“惧甚”的动作;最后描写客人在“顾念无计”的情况之下趁女尸复卧时候,匆忙穿起裤子.赤着脚没命地外逃。小说以其生动的细节描写,真实地叙述了客人听觉、视觉和情绪的逐层变化,以及紧张中的思考判断,展现了停尸房内的恐怖情景,重点刻画了女尸的阴毒。

  第二二个情节展开的地点是城东郊前的僧庵。小说以粗若四五尺的白杨树为描写中心,展开了女尸与客人之间的生死搏斗。在描写这场搏斗中,作者运用对照描写法,将女尸处处主动进攻和客人步步被动设防写得异常惊险可怕。客人以树护身,女尸从左边扑来,他便向右边侧身躲避;女尸由右边扑来,他便向左边躲避。两边相持甚久时,女尸站立不动,怒气冲冲地盯着客人;客人则胆战心惊,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身靠树杆而站着。至此,作者用翻江搅海之笔,写女尸怒极而“伸两臂隔树探扑之”,没有抓到客人,却死抱住树干不放,而客人在女尸的这一疯狂进攻下晕倒在地。这一立一卧的鲜明对照,突出了女尸的凶残和客人的惊惶。

  小说结尾又用十成补足法.描写天亮时人们发现女尸的左右四个指头,“并如钩,刖木没甲”,“牢不可开”。当几个人合力把女尸的手指从树上拔出来时,树上留有像凿子凿进去的八个孔。这段补叙,进一步刻画出了女尸的凶残和当时盛怒的神情,同时把补叙放在天亮时通过人们的所见加以交待,也使这一怪事更加合乎逻辑和情理。总之,本篇以情节的惊险、细节的真实而微妙见长于其他篇目。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