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四大巨头BBAT为何不开发一个浏览器内核?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内娱四大巨头是哪四个 国内四大巨头BBAT为何不开发一个浏览器内核?

国内四大巨头BBAT为何不开发一个浏览器内核?

2024-07-04 10: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因公众号更改推送规则,请点“在看”并加“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技术分享

点击关注#互联网架构师公众号,领取架构师全套资料 都在这里bd792e907f60ea18348349fe45036af3.png

0、2T架构师学习资料干货分

上一篇:谈谈35岁危机

大家好,我是互联网架构师!

国内四大巨头BBAT为何不开发一个浏览器内核?

今天我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讨论,国内四大巨头BBAT(字节、百度、阿里、腾讯)为何不开发一个浏览器内核?

觉得很有意思,刚好微信群内的网友讨论也非常的热烈,于是本文摘录一些热门观点分享给大家!

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所有中国落后的领域或者不能掌握的科技,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需要长期积累的领域,而最近几年的新兴领域中国基本不落后。

由于中国发展晚错过了早期技术起步阶段,而这些领域也没啥弯道超车机会。不是所有技术都能弯道超车的,有的技术40年多年都是直道,先发优势会一直保持。

浏览器内核就是这么个领域,目前全球最流行的内核是 WebKit,它的前身是 KHTML,2002年的时候苹果就采用 KHTML 作为 safari 浏览器的内核了,而 KHTML 是作为 KDE 项目的子项目早在 1998 年就开始开发了。

另一个流行的浏览器内核是 Mozilla 的 Gecko,它是 Firefox 浏览器的内核,它的前身是来自 Netscape 公司的浏览器,而最早可以追述到 1993 年 Netscape 成立时开发的 Mosaic。

目前的浏览器内核都起步于 90 年代,哪怕被淘汰的那几个也基本都是 90 年代开始开发的。Opera 是 1995 年开始的,IE 是为了对抗 Netscape,是 1994 年开始的。

国内互联网行业很繁荣,掩盖了一些东西,比如 超大规模软件领域的落后,超大规模软件都是千万行代码起步,需要数百甚至上千工程师共同开发维护的项目。

超大规模软件要想成功,就要起步早,还要能坚持投入,靠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去积累。目前行业里超大规模软件基本都起步于 90 年代,而且几乎都是美国的,因为 90 年代美国软件业已经成熟了,而它自身庞大的经济体量也给超大规模软件提供了足够的市场和人才,使得它可以一直持续积累到现在。

国内在 90 年代,即使最优秀的程序员水平也和美国有巨大差距,而且很稀少,比如 90 年代初最优秀的程序员就是 雷军,周鸿祎,张小龙,鲍岳桥,王志东,廖恒毅等,也只能做应用开发,他们还没有做超大规模软件的技术能力。

国内能从 90 年代开始并且能存活至今的超大规模软件项目,有且仅有 WPS Office,WPS Office 拥有 3500 万行以上的 C++ 代码,编译集成一次即使用最高性能服务器也要近三小时,日常开发维护需要 1000+ 程序员。

如今版本的 WPS 项目起步阶段的程序员有沈家正和许式伟等。

许式伟可能比较出名,他是七牛云存储创始人 CEO,Golang 的布道者,Go+ 发起人。

沈家正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但是这张图估计很多人看到过,图片里被求伯君,雷军,柳传志,杨元庆,四个董事长 CEO 围观写代码的程序员就是沈家正沈老师,WPS 团队技术灵魂,而他们此时看的屏幕上,很可能就是 WPS 的源代码。

2a4ae2804c520d2bcaabef4949a820d3.jpeg

BAT 三巨头如果想开发浏览器内核,那么他们起码应该在十年前就开始做了,如果现在才开始,那么起码十年以后才会有比较完善的版本。即使是 google 和苹果,把 Webkit 做到用户比较认可的水平也是用了十多年。

一方面是因为产业结构的问题。目前世界上真正再维护主流浏览器内核的,大致上只有谷歌、苹果和 Mozilla,前两者都是同时在搞操作系统的。他们维护浏览器内核本质上是自己操作系统的护城河。而其它公司更多只是自己的业务运行在浏览器之上而已,甚至随着互联网的移动化,内容都被收容到各种 APP 里面去了,浏览器的流量越来越小。

另一方面是技术问题。浏览器内核的技术难度相当之高,而除了护城河以外这件事的商业价值并没有很高,此消彼长,就不会持续大量投人,不持续大量投人自然无法组建起一个强大且有经验的团队,自然也做不起来。

直说了吧,这三家都不喜欢开放的 Web 生态,这才是根本原因……

他们都希望把用户圈在他们自己的生态环境里面就够了……

国外也没几个公司开发浏览器内核。除了 Google,Google 其实是一个很缺乏安全感的公司,这货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和互联网绑定了,互联网的任何风吹草动他都很敏感。

只要互联网足够繁荣,Google 就能赚到钱,互联网衰退,甚至只需要开始走向封闭,Google 的业务就没了,这也是 Google 和 SNS 天然敌对的原因。

所以,Google 需要扫清一切挡在用户和互联网之间的障碍,不管是浏览器还是宽带接入……

现在地球上除了 Google,也就苹果在维护浏览器内核了……

其他的互联网公司也兴致寥寥……

放过程序员吧……

字符集和编码的问题还没统一呢……

这个代价就大了去了,所以醉心于赚现金的它们,肯定没兴趣去攻克这种桥头堡。

从代码目录结构上来看,chromium 包含这些东西:

base,通用代码集,基础组件,包含字符串、文件、线程、消息队列等工具类集合。

cc,Chromium compositor 的缩写,负责渲染合成。

chrome,Chromium 浏览器外壳实现。

content,多进程沙盒浏览器的核心代码,管理进程架构和线程架构。

gpu,OpenGL 封装代码,包含 CommandBuffer 和 OpenGL 兼容性支持等。

net,网络实现。

ipc,进程间消息通信实现。

media,多媒体封装代码,包含了媒体内容捕获和播放的组件集合。

mojo,类似于 Android 的 AIDL,提供了跨语言(C++ / Java / JavaScript)跨平台的进程间对象(Object)通信机制;。

skia,图形库,这里存放的是 Chromium 对 skia 的 配置和扩展代码,另有 third_party/skia 目录存放原生的 skia 代码。

third_party,网页排版引擎。第三方库

ui,UI 框架。

v8,V8 JavaScript 引擎库。

看起来还好吧?但实际上,这里面每一个展开来讲,都是 100 本厚厚的工具书的容量。

技术不难,难的是没法商业化,也没市场。

举个例子,之前的 aliyunOS,大家都不喜欢,没生态,也没用户,更没市场,还不赚钱,大家还疯狂 diss。路径依赖太严重了!

看看现在的鸿蒙 OS 吧,华为可是拿着真金白银再搞,刚开始大家都说是一个壳。

现在照样一堆人不看好!想起势,没有 10 年,估计都不行!

投资太大,周期太长,回报率低,风险巨大,商业价值太小,和 BAT 公司的价值观相违背。

2008 年开始,谷歌最开始调了 1000 个人来开发,浏览器代码达到 2400 万行,差不多半个操作系统的规模了,而这 10 年以来,这个浏览器项目花了上百亿美元。

BAT 又不是真真的科技公司,不会去干“蠢事”的。

你们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相关阅读:

1、Alibaba开源内网高并发编程手册.pdf

2、2T架构师学习资料干货分享

3、10000+TB 资源,阿里云盘,牛逼!!

4、基本涵盖了Spring所有核心知识点总结

  · END ·

最后,关注公众号互联网架构师,在后台回复:2T,可以获取我整理的 Java 系列面试题和答案,非常齐全。

fac1e875e268d28d85bfc9bbec5ea4d4.png

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或者有所启发的话,帮忙扫描下发二维码关注一下,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写作最大的动力。

求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在看。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