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副教授,34岁,学校工资30万/年,横向一年20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兼职教授收入 985副教授,34岁,学校工资30万/年,横向一年20

985副教授,34岁,学校工资30万/年,横向一年20

2023-07-24 19: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点击上方“视学算法”,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f1033f853ffd44346004f65f9ff46e8b.png

最近,小编在知乎冲浪时看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09c1721dad8cd073e0da9b9cb2beee7d.png

好家伙,让大家了解当前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的薪酬待遇,不正是小编的业务范围吗!小编仔细浏览了这个问题下的答案,部分答案信息量极大。

匿名用户1-宁波大学,副教授

即将33周岁,入职宁波大学5年整,2年前评上副教授。

目前每个月到手5587.9,公积金每个月3946。入职第二年的时候用学校给的安家费(当年是60万)作为首付买了个离学校20分钟车程、90平米的房子,目前每个月公积金还贷还有剩余,年底有五万左右的绩效,科研奖励方面这两年变化较大,这部分属于多劳多得,对奖励论文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以上是与收入相关的。

3c2df3ae2f7462f0d416dce73fffb94a.png

宁大的考核是这样的:三年考核期,可以用一个青基(或者两个省部级,比如省青基+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加上两篇SCI,或者五篇SCI(其中两篇二区)就可以考核通过的,所有讲师一入校就有编制,以上考核要求我认识的基本没人通不过。我们当年(2016)安家费60万,前三年在没有完成考核之前,每年发6万,提前完成任务把剩下的全发给我们,我当时就是第二年完成考核的。

评论区:

@今天又吃土:同宁大老师。讲师,入职满三年,每月到手3750元,公积金3100多。上课课时费30元/课时,一学期上一门本科生的课大概1200元。论文奖励政策变革,一直还没敲定下来。年终绩效1~2w,有青基,有文章。安家费60w是必须在10年内不辞职,否则要退还,退还多少从服务第五年开始算。如果前五年要辞职,全部退还。

匿名用户2-「西南第一高校」,副高

35岁,成都,西南第一高校,副高七级岗,纯理论学科(无横向项目、无企业外快)。

2021年,每月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后到手1664.17,每月房补2092,每月岗贴税前6850,以上三项合计就是每月到手的钱,共计10500左右。另外公积金我和单位交的合计2404,但提不完。

年终奖,2021年春节拿到的是税前79432(跟自己的上课课时量、参与高考招生和研究生面试之类的公共服务的工作量有关,每个老师有差别)。

以上合计每年20万左右(不含公积金),差不多算是稳定收入。除此之外,会有一些零星收入,比如外校同行邀请过去做学术报告的酬金、纵向项目间接费里能提的一点点绩效,等等,这些不稳定,平均每年有1-2万。

评论区:

@天子来叫门:西南第一高校,妥妥电科大佬啊

@gegey:有人说成电,有人说川大,干脆点:西南TOP2,大家都没有异议。

匿名用户3-中部211,副高

28岁博士毕业,去年回国进中部某211,副高职称和固定编制。目前每个月到手1.25左右加3600公积金,再加2200月底的房租补贴。学校分了个小房子得每个月给几百块房租,但是可以永远使用。

感觉很幸运,生活还不错,刚刚在家人支持下全款买了个新房子。

匿名用户4-中科院某所,副高

唉,38岁了,这属于超纲题,已经是中年油腻大叔。中科院某研究所,青年一项面上两项,横向五六项吧,目前副高,冲正高。收入方面,每个月稳定到账1.1万,公积金2800×2,年底绩效10万左右。这样算下来年薪到手貌似20+,不怎么关注工资。

老婆在自己博士期间创立的公司,掌门人,一年能剩个200+。有钱就买房,目前住宅4套,这两年基本都翻了一番,总市值1000W+。办公楼4间,公司自用。目前又有现金300+,想办法买5套房中。

评论区:

@自信胜过一切:你的家的幸福和你的科研好像关系不大

@零飘:两个面上还没正高,这太可怕了吧

匿名用户5

32岁,博士毕业两年。单位研究所公益一类单位科研人员。正常工作收入到手5800元/月,公积金2240元,实际到手不止。包括精神文明,绩效考核市里高层次人才补助。还有科研成果转化,出去讲课课时费等等。还有差旅补助。到手一年大约17万左右吧。在二线城市。

评论区:

@宁静的夜晚:知乎不是人均百万?

匿名用户6-985,讲师

2019年博士后出站,进了所985高校任讲师,工资乱七八糟加起来到手8000+(含安家费按月领取),公积金总共2500左右,科研启动金5w(毛毛雨),非升即走制度。

匿名用户7-一本高校,讲师

西北某省会城市,一本学校讲师,入职两年。安家费加科研启动费总共30万+(没完全到手,三分之一要到考核期合格才发,不合格就没了),事业编(还没办下来,还在等等等),每月固定到手工资5700左右,无医保(因为事业编没下来),公积金个人+单位总共每月1100。

未分配住房和周转房,前三年每月有1500的租房补贴。年终奖固定5000,课时费多劳多得,科研奖励靠努力和运气(不努力不行,不是钱的事,是有考核压力)。

匿名用户8-中部985

28岁海归回国,一线城市户口,已婚有房。经管类的,去了一个中部985的非升即走,综合年薪税前40来万。然后有一次性安家费和启动费,加起来30万。

总体来说我觉得经管和理工科的体系还是不太一样的,好学校就那么十几个吧,基本都是非升即走,年薪也都在40-50之间,北方相对少点,可能30左右。当然传统的带编制的那种就不太清楚了。

匿名用户9-985,副教授

34岁青年教师,985传统工科副教授,博导,博士毕业7年。

收入方面,学校一年30,横向项目一年20-50浮动,在企业兼职负责某方面工艺,一年有40-50的样子,到手总收入刚刚过100。当然也享受着”珠三角”高房价带来的压力,背着两套房贷。

学术方面,晋升教授要求越来越高,不知何时才能上岸。

匿名用户10-副研究员

合肥,32岁,副研究员。到手工资9990、公积金双边4906。年底约有6~8万奖金,还有交通等补贴,每月大概2000多。

另外在科大老师那边有份兼职,平时帮忙搞下投标、带学生做做项目什么的。年底老师给七八万块钱左右。师弟师妹们也会帮忙做下自己手头上的工作。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没到四十,确实有点惑。

—  END — 

本文转载自论文项目硕博招聘,来源|青塔人才整理自知乎

仅作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645e0c70c5e8f575ed6dc868d2b46875.png

outside_default.png

点个在看 paper不断!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