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有灵:唐代人与鹦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养鹦鹉的乐趣与温暖的家 万物有灵:唐代人与鹦鹉

万物有灵:唐代人与鹦鹉

2024-06-29 22: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发展至 唐代

人们对鹦鹉的热情更甚

皇宫中流行驯养鹦鹉

上行下效

“毛孩子”成为风靡全国的宠儿

仅《全唐诗》中吟咏鹦鹉的诗作

就有 二百余首

邻国与地方朝贡时

也流行向唐朝皇帝

进献不同种类的鹦鹉

广受欢迎

“南天竺国遣使献五色鹦鹉。”

——《旧唐书·玄宗上》

“安南远进红鹦鹉,色似桃花语似人。”

——唐 白居易《红鹦鹉》

唐代最有名的鹦鹉

当属唐玄宗时期

岭南进献的一只白鹦鹉

它还有个很好听的名字

唤作 “雪衣女”

元(传)钱选 《明皇弈棋图》(局部)

美国弗里尔美术馆藏

雪衣女停在仕女的手中

相传

每当玄宗皇帝与嫔妃诸王下棋时

若玄宗处于下风

左右侍从唤 “雪衣女”

它便会飞出来搅乱棋局

替皇帝耍赖

雪衣女死后

唐玄宗与杨贵妃还将其埋葬在宫苑里

为其立起 鹦鹉冢

唐朝人对于鹦鹉的重视

由此可见一斑

辽 《杨贵妃教鹦鹉图》(局部)

内蒙古赤峰宝山辽墓壁画

鹦鹉经过训练

能模仿人说话

被视为聪敏、能言

且 善解人意的象征

鹦鹉与 佛教的关系

也十分密切

明正统 《水月观音图》 法海寺壁画

在壁画的右上部,

描绘了一只白色的鹦鹉, 细致写实

唐代佛教盛行

而佛教的诞生地——古印度

亦是盛产鹦鹉的地方

佛经故事中常常出现它们的身影

其能演说佛法

智慧超出一般禽鸟

甚至曾为佛的化身

这使一些文人与佛教信徒

对鹦鹉有了更为特殊的一层感情

人们将寓意 安乐祥和的鹦鹉

作为吉祥纹样

装饰于各种器物之上

唐 黄绿釉鹦鹉形提梁壶

内蒙古博物院藏

此壶出土于呼和浩特市

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的一座唐墓中

整体呈站立的鹦鹉造型

使用时

手握提梁

液体从鹦鹉背部的注口注入

然后可从鹦鹉的嘴部流出

壶身处鹦鹉的羽毛刻划细致,栩栩如生

唐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

陕西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此罐以鹦鹉图案作为 主体纹饰

折枝花卉围绕着罐身正中的鹦鹉

花团锦簇,生机盎然

银罐腹部以 鱼子纹为地

象征多子多福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的

制作工艺十分复杂

采用 整体锤揲、花纹平錾

纹饰部分鎏金、底部焊接等多种技法

技艺精湛

局部图

罐身以 纯银制成

银白与金黄形成鲜明的对比,层次分明

局部图

银罐的盖子内有墨书

“紫英五十两,白英十二两”

紫石英与白石英均为矿石类药物

说明此罐在当时应是 储存药物之用

楠书房款唐风鎏金鹦鹉纹建水

楠书房鹦鹉纹鎏金银建水

以何家村窖藏出土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为原型

传承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

适应现代饮茶需要

再现 大唐风貌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