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普】甲骨文里的气象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其的甲骨文 【气象科普】甲骨文里的气象文化

【气象科普】甲骨文里的气象文化

2024-06-30 00: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验辞】弜田,其遘,大雨:商王狩猎时遇上了大雨。

根据甲骨文的记载,先民们有些活动很像今天的人工影响天气——人工求雨。比如:“戊子卜。贞帝及今四月令雨,贞帝弗其及今四月令雨。王曰:‘丁雨,不辛。’旬丁酉允雨。”大概意思是祈求上苍给予充足的雨水,文中的“帝”并不指商王,而是指上天、上苍。《礼记·曲礼》中有:“天神曰帝。”《字汇·巾部》中有:“帝、上帝,天之神也。”

甲骨文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天气,皆是为求风调雨顺,以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使人们有好的收成,生活平安幸福。譬如占卜第二天会不会刮风:“翌癸卯帝其令风,翌癸卯帝不令风。夕雾。”这是从正反两面卜问:翌癸卯日,也就是第二天,上天是否会令风神刮风。“夕雾”是验辞,验辞说:“夜晚起雾了。”有雾则说明无风。人们祈求不要刮风,风会对给农作物带来不利影响。

还有祈祷风调雨顺的甲骨文:“帝令雨弗其足年,帝令雨足年。”“弗”就是不会,“其”代指雨,“足”意为丰足,“年”是年成的意思,“足年”就是丰收的年成。第一辞从反面卜问:“上天命令下雨,这雨不会让我们丰收吧?”第二辞是从正面卜问:“上天命令下雨,这雨会使年成大好吧?”这说明,早在商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年成的好坏与降水有直接关系。

另有卜问上天会不会降下旱灾的甲骨文:“戊中卜。帝其降我旱,帝不我降旱。”

还有卜问下个月上天会不会下雨打雷的甲骨文:“帝其及今十三月令雷,帝其于生一月令雷。”第一辞卜问:“上天会在现今的十三月命令打雷吗?”第二辞卜问:“上天会在‘生一月’(即明年一月)命令打雷吗?”商王武丁时期,多将闰月加在岁末,称“十三月”,“十三月”的下一个月就是明年的岁首。在夏代以前,人们已懂得闰月,但对闰月尚摸不清规律。从甲骨文中可知,从商王武丁到祖甲期间,是在年末置闰,也就是“十三月”。祖甲以后改为年中置闰,卜辞中可以看到“冬八月”“冬六月”“冬五月”等,这些“冬”不是冬天的意思,而且“终”的意思,即“完了以后”。“冬八月”就是“后八月”,即闰八月。闰月可以加在八月、六月、五月,这比此前一律在年末置闰更符合气候特征。

“丁丑卜。不雹,帝佳其。不雹,帝不佳。”其意为卜问上苍会不会降冰雹。在商代,人们已经知道降冰雹会损害农作物,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灾难,所以有此卜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