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名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关于竹的诗歌两句 竹子名言

竹子名言

2024-03-06 09: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新学网首页 > 名人名言 > 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 竹子名言 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 竹子的名言

竹子名言 竹子经典语录 共收录关于竹子的名言27条

峻节可临戎,虚心宜待士。

唐·刘禹锡《令狐相公见示赠竹二十韵,仍命继和》。峻节:端直的竹节,比喻高尚的节操。临戎:与敌人对阵。虚心:中空的竹心,比喻高士的虚怀。这两句大意是:那端直的竹节象征着与敌人对阵时的坚贞节操,那中空的竹心恰如礼贤下士的谦虚襟怀。将竹和高人的品格、情操作比,写出了竹子的精神。角度新颖,立意不凡。

唐代文学家 刘禹锡 《令狐相公见示赠竹二十韵,仍命继和》 嫩绿卷新叶,残黄收故枝。 竹子名言

唐·王建《杜中丞书院新移小竹》。故枝:旧枝,指前一年的竹枝。这两句大意是:舒卷着嫩绿的新叶,收拾起残黄的旧枝。春季小竹,弃故图新。诗人以凝练的诗笔,形象地表现了它的旺盛的生命力。可用来咏新竹,也可用以形容大自然新陈代谢、不可移易的规律。

唐代诗人 王建 《杜中丞书院新移小竹》 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

宋·苏轼《御史台榆、槐、竹、柏四首·竹》萧然:冷落萧条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竹子在风雪中样子冷蒋萧条,但它虽可折断却是不可侮辱的。风雪中的竹子显得孤寂冷落,然而虽处于恶劣环境之中,却仍有凛然不可凌辱的风姿。~两句咏物而有所寄托。苏轼曾被人罗织罪名,身陷囹圄,关押在御史台,酿成“乌台诗案”。此时作者见御史台(即乌台)中的竹子而触景生情,其中不无自况之意。可用来咏竹,也可用来比喻那种身处逆境却有不可摧折的意志的人。

北宋文学家 苏轼 《御史台榆、槐、竹、柏四首·竹》 竹性不耐杂,志在干青云。

清·袁枚《芟竹》。干:犯,冲。这两句大意是:竹子的习性不喜欢与它物杂处一起,它的志向出众拔俗高冲青云。“不耐杂”言其性不同流俗,“干青云”言其志向高远,采用的是拟人手法。可用来咏竹。

清代诗人 袁枚 《芟竹》 高枝已约风为友,密叶能留雪作花。

宋·陈与义《竹》。这两句大意是:高挺的竹枝已约清风为友,相与摇曳;茂密的竹叶已留白雪作花,翠白相间。写竹子不单从形貌描摹,而且写出了它的性格和志趣。“约风为友”,“留雪作花”,高洁脱俗,别具神韵。学写咏物,当学此法。

宋代诗人 陈与义 《竹》 风触有声含六律,露沾如洗绝浮埃。 关于竹子的名言

唐·徐夤《竹》。六律:古代将音符分为十二等份,称十二律。其中奇数各律称“律”,偶数各律称“吕”,这里以“六律”泛指古乐的各种音调。绝:隔绝。这两句大意是:风吹竹丛发出的声音之中,包含着各种美妙的音符;露水把竹丛沾湿,像被洗过一般,绝无一丝尘土。首句是写听觉感受,次句是写视觉感受。竹声“含六律”,竹身“绝浮埃”,都给人以艺术美感。可用来咏竹。

唐代诗人 徐夤 《竹》 血染斑斑成锦纹,昔年遗恨至今存。

唐·杜牧《斑竹筒簟》。这两句大意是:湘妃的斑斑碧血染成了竹席上的锦纹,湘妃当年的遗恨至今在斑竹上依然留存。斑竹是一种表皮有斑痕的竹子,其斑如泪痕,民间有湘妃为舜亡而挥泪于斑竹的传说,故斑竹也称湘妃竹、湘竹、泪竹。历代诗人由此写出许多优美的诗作,如刘禹锡有“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洪升有“斑竹一枝千滴泪”等诗句。作者在这里吸取美丽的神话传说并加以改造和发展,又融入《礼记》“泣血”的典故,言竹席上的斑痕是由“血染”而成。这样,斑竹于湘妃竹、湘竹、泪竹之外,又应多一个名字——血竹。善于吸取民间传说,融合历史故事,构成新的艺术境界,是这两句诗的显著特点。可用来咏竹。

唐代诗人 杜牧 《斑竹筒簟》 水能性澹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唐·白居易《池上竹下作》。澹(dan但):水微动的样子,此处形容淡泊平静。心虚:竹心空虚,暗指自己心境同竹心一样空灵。这两句大意是:水能使人的性格淡泊,因而我以水为友;竹懂得虚心谦逊,因而可以作我的老师。~二句是借咏物抒怀明志。在诗人看来,水光清澈潋滟,是淡泊、静谧的象征,以水为友,抒发了诗人闲适恬静的心境;竹心空虚,是谦逊、好学的象征,以竹为师,表达了诗人勤勉、谦虚的品格。抒怀明志或写水颂竹,此二句均可借用。

唐代诗人 白居易 《池上竹下作》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影离离。

宋·陆游《新竹》。箨(tuò唾):竹笋上的外皮。簌簌(sù素):象声词。放梢:幼竹新长出的竹梢。离离:茂盛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竹笋的外皮片片剥落,常常听到簌簌的响声;新生的幼竹初长出竹梢,生机勃勃,竹影离离。两句把新竹生长的迅速,笋皮脱落的声音,梢动影摇的形态都一一写出,有声有色,使人感受到从新竹溢出的清爽与绿意,足见作者观察细致,体物深刻,描写真切。可用于描写新竹生长的情况。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新竹》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竹子名言

宋·陆游《新竹》。掠:拂。赤日:红日。这两句大意是:清风吹拂着大地,秋天似提前来到人间;红日在天上运行,虽到中午却浑然不知。为何“秋先到”?为何“午不知”?皆由竹荫使之然。秋本未到,人却觉得它“先”来到了;“午”本已至,人却“不知”它已至。诗句善于从主观感受的角度来表现客观事物的特点,用来咏竹,十分贴切。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新竹》 自是子猷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中。

宋·刘兼《新竹》。自是:自当,理当。子猷(yóu由):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之子,东晋名士。尔:你。这两句大意是:王子猷自当偏爱你,因为你挺立于霜雪之中,胸怀虚心,怀抱高节。王子猷偏爱竹,每寄居空宅,便令种竹,常说:“何可一日无此君!”王子猷爱竹,是因为在他眼里竹子有君子之风。诗人在这里说,王子猷爱竹是因为竹有“虚心高节”。人有谦逊的品格称“虚心”,有高尚的节操称“高节”,而“虚心高节”又与竹的自然特征巧妙吻合。诗句比拟手法用得很巧,可用来咏竹。

宋代诗人 刘兼 《新竹》 近窗卧砌两三丛,佐静添幽别有功。

宋·刘兼《新竹》。砌:台阶。佐:助。幽:幽静。这两句大意是:靠近窗子,卧于台阶前的两三丛新竹,在帮助使环境变得幽静方面是别有功劳的。竹生庭中,自可供人观赏,除此之外还“别有功”,那就是它们可以“佐静添幽”,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静化环境。诗句以平易浅近之语传达出喜竹、爱竹的真切感受,可用来咏庭中新竹。

宋代诗人 刘兼 《新竹》 斑竹一枝千滴泪,湘江烟雨不知春。

清·洪升《黄式序出其祖母顾太君诗集见示》。这几句大意是:一枝斑竹上有千滴眼泪的斑痕。斑竹与湘妃哭舜帝的传说联系在一起,由来已久,历代诗人咏斑竹之作也不胜枚举,而这句诗于寻常之语中显出无限深情,尤为脍炙人口,毛泽东同志即曾将它一字不易地用在自己的一首诗中。可用来咏斑竹。

清代戏曲作家、诗人 洪升 《黄式序出其祖母顾太君诗集见示》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关于竹子的名言

见宋·王安石《与舍弟华藏院此君亭咏竹》。怜:爱。自许:期许自己。这两句大意是:人们喜爱竹子的直节,它生来就那么劲瘦;竹子以高材期许自己,到老时变得更为坚硬。人们喜爱竹子,是因为竹有“直节”,竹的“直节”象征着人的耿直的气节;竹以“高材”自许,竹的“高材”象征着高于常人的才智;竹老质地变硬,象征着人老志刚。丰富的联想和贴切的比拟,使诗句命意高远而又别有情趣。可用来咏竹。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 《与舍弟华藏院此君亭咏竹》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见宋·王安石《与舍弟华藏院此君亭咏竹》。蒿藜(lí离):蒿草和蒺藜。这两句大意是:竹子曾与蒿草、蒺藜同受雨露的滋润,最终则伴随松柏傲然挺立于结冰凝霜的寒冬。竹子最初同寻常的蒿藜一起接受雨露,然而蒿藜都很快地枯萎了,竹子却随苍松翠柏一起接受严霜寒冰的考验。可用来咏竹,也可以用这两句的象征意义,赞美那种具有寻常出身而结果并不寻常的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 《与舍弟华藏院此君亭咏竹》 庭竹森疏玉质寒,色包葱碧尽琅玕。

唐·王睿《竹》。森疏:挺拔秀丽。玉质:喻美质。葱碧:青绿色。琅玕(1ánggān郎干):美石,此指竹色。这两句大意是:庭中的竹子挺拔秀丽,翠竹的美质透出寒意,竹子的颜色像美石一般,包着无穷的青绿。竹子从茎竿到枝叶通体皆呈青翠之色,诗人因而联想到“玉”,说竹是“玉质”;又由“玉质”联想到“寒”意;接着说竹中包蕴着的青绿尽是“琅玕”。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是这两句诗的突出特色。可用来描写翠竹。

唐代诗人 王睿 《竹》 看抽梢挺节,漪漪临水,和烟滴露,冉冉凌云。

清·董元恺《沁园春·青墩竹》 [十亩溪流]。漪漪(yī衣):水波起伏的样子。临:对。冉冉(rǎn染):渐渐。凌云:直上云霄。这几句大意是:看那翠竹抽长竹梢,拔高竹节,一丛丛面对水滨,随风像水波一样起伏;笼着烟雾,滴着露珠,渐渐地长高,直上云霄。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凌云”的夸张也很自然,“漪漪“和“冉冉”两组叠字增强了表达效果。可用来咏竹。

清代词人 董元恺 《沁园春·青墩竹》 新绿苞初解,嫩气笋犹香,含露渐舒叶,抽丛稍自长。 竹子名言

唐·韦应物《对篁》。苞:指笋壳。这几句大意是:竹笋刚刚放绿,外壳乍破,带着嫩气的笋芽还在散着清香。竹叶含着露珠,渐渐舒展开来,不断抽拔成丛,一点一点地越伸越长。诗人对新竹初生的情形观察得很仔细,描写得很逼真。可用来描写新竹。

唐代诗人 韦应物 《对篁》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唐·李赤《慈姥竹》。攒(zuān钻):通“钻”。虚声:指竹间风声。这几句大意是:野竹从乱石中钻生出来,竹丛含烟惹雾,掩映着江岛。翠色落于水波中使水色显得更深,竹丛间的风声过早地带来寒意。“翠色”句写色,“虚声”句写声。竹色使波色加深,瑟瑟的风竹之声使人似觉有春寒袭来。诗句通过人的各种感官的感受,从多角度描写竹,颇有新意。可用来咏竹。

唐代诗人 李赤 《慈姥竹》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唐·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含:包。箨(tuò拓):竹竿上的叶子,俗称“笋壳”。帙(zhì治):书套。阴:同“荫”。这几句大意是:绿竹半包着笋壳,新拨出的竹梢刚高出院墙,竹色映照着书套显得幽暗,竹荫掠过酒樽,使人感到清凉。首句写绿竹初生,次句写新竹长高,三句写竹色,四句写竹荫,极有层次。古时书套呈深青色,经竹色映照而愈显青苍;古人常以竹叶浸于酒中,故诗人见竹荫而更感酒樽清凉。可用来咏竹。

唐代诗人 杜甫 《严郑公宅同咏竹》 竹生荒野处,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南朝·梁·刘孝先《咏竹》。梢云:指竹销如云连成一片。耸(sǒng怂):高起,矗立。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徒:徒然。抱贞心:怀抱坚贞的操守。这几句大意是:竹子生长在荒野外,如云的竹梢高高耸立,无人赏识它的高节,它徒然自守坚贞的节操。首句言其处境凄凉,次句言其生命力旺盛,三句言其不受赏识,四句言其具有幽独的操守。这一片竹子处境凄凉却能“耸百寻”,无人赏识却能“抱贞心”,竹子分节,节与节之间是空的,可称竹心,诗中的“高节”与“贞心”既与竹子的这种自然特征吻合,同时又指人的思想品格。采用拟人手法咏竹,咏物而不粘滞于物,是这几句诗的突出特点。可用来咏竹,也可用来赞人。

南朝梁诗人 刘孝先 《咏竹》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关于竹子的名言

明·朱元璋《雪竹》赞美竹子的高洁,它那刚正不阿的性格,不畏风霜严寒的品质。给予竹的刚正之誉。同事暗喻了诗人不屈服的昂扬斗志。

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 《雪竹》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见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娟娟:美好的样子。但:只要。令:使。会:将能。拂云:掠云,形容竹高。这几句大意是:被雨水洗过的绿竹显得美好洁净,小风吹来,飘散着缕缕幽香,只要使它不受到砍伐,将会见到高高掠云的长竿。诗人笔下的翠竹是可爱的,而“雨洗”可令竹“净”,“风吹”可送竹“香”,风和雨能使竹子更加喜人。“娟娟”和“细细”两组叠字,不仅加强了表达效果,而且传达出诗人喜悦的心情。诗人希望如此可爱的翠竹不要遭到戕伐,并预想它长势喜人的情形,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世间美好事物的怜爱之情。可用来咏竹。

唐代诗人 杜甫 《严郑公宅同咏竹》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 郑燮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北宋文学家 苏轼 只有竹子那样的虚心,牛皮筋那样的坚韧,烈火那样的热情,才能产生出真正不朽的艺术。 竹子名言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 茅盾 这天晚上,他和邱二妈感到了一种无底的空虚和孤寂。老两口一夜未睡。清淡的月光,从窗外照进来,也把窗外的一株竹影投进来,直投在他们的脸上。秋风一吹,竹子一摇,那些影子就虚虚幻幻地晃动着。当代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 曹文轩 《草房子》 看过了竹子的名言 您也可以查看 竹子的成语

推荐名人名言

励志名言 名人名言 孔子的名言 鲁迅的名言 莎士比亚名言 曾国藩名言 孟子的名言 珍惜时间的名言 经典语录 读书名言 成功的名言 诚信的名言 友谊的名言 爱国名言 爱情名言 圣经名言 哲学名言 经典语句 数学名言 激励自己的名言 努力奋斗的名言 赞美老师的名言 关于时间的名言 名言名句大全 名人名言大全 坚持的名言 英语名言 关于学习的名言 自信的名言 庄子名言 勤奋的名言 拿破仑名言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jingdianyulu/134466236613436.html

推荐成语大全

成语词典 abcc的成语 一的成语 二的成语 八字成语 一字开头的成语 三字开头的成语 秋天的成语 鼠的成语 马的成语 牛的成语 蛇的成语 鸡的成语 虎的成语 猪的成语 带狗的成语 关于马的成语 心字开头的成语 长字开头的成语 发字开头的成语 也字开头的成语 一开头的成语 千什么万什么的成语 意字开头的成语 发的成语 带春的成语 带马的成语 龙的成语 然的成语 手的成语 描写秋天的成语 含有近义词的成语 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形容人多的成语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名人名言分类:竹子名言

返回:名人名言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