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犹太人的本质,马克思在1843年就有清醒认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关于犹太人纪录片 关于犹太人的本质,马克思在1843年就有清醒认识

关于犹太人的本质,马克思在1843年就有清醒认识

2024-05-22 10: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关于犹太人的本质,马克思在1843年就有清醒认识

那个时候,德国铁血宰相卑斯麦统治的普鲁士,通过改革与战争,正在变成德意志帝国,开始称霸欧洲,并且对内进行对新兴工人运动的镇压。

政治时代的变迁,让马克思看到了一个曾经被呼唤的国家理念并没有带来社会良性的发展。所以马克思转向关注更富有生机,并更能代表社会发展未来趋向的新兴市民阶层。

马克思实际上看到了这群斤斤计较的小市民们所代表的时代精神。犹太人是典型的代表。他们更聪明,对社会变迁、投机机会也更敏感,充分从中攫取利益。

“不计代价”的权力游戏,已经成为了中产阶级以上的普遍认知;经济力量的内在操纵,正在成为了社会普遍化的主导,左右着人们的思考方式。

马克思通过《克罗茨纳赫笔记》的记录彰显了一种深入社会现实的姿态,尽管这种姿态由于没有经济学的支撑还略显空泛,但马克思显然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同于黑格尔的道路。

如果仅仅根据血统来定义犹太人,马克思显然就是犹太人,这并不能由他本人来决定;如果从身份认同的角度而言,马克思并不认可自己的犹太人身份,反而非常蔑视和憎恨唯利是图的犹太人。

这标志着,卡尔·马克思通过背叛,达到了高度的自我解放。通过反对,科学地论证犹太人对社会的贡献,批判其负面影响。

当1843年年底马克思到达巴黎之后,他还携带着一篇题目为《论犹太人问题》的论文。

这篇文章不是学习笔记,而是他此时的思想论述。在其中,他实际上通过善于经商的犹太人的思维方式描述了一种小市民的生存状态:

犹太教的世俗基础是什么呢?实际需要,自私自利。

犹太人的世俗礼拜是什么呢?做生意。

他们的世俗的神是什么呢?金钱。

马克思这种说法,在今天看来格外危险,说不定还会被扣上什么“反犹主义”的帽子。

但马克思在这里所谈到的这种犹太精神,绝非针对犹太人,马克思只是借用这个市民社会中的典型形象,表达了一个市民社会全面胜利的时代特质:

这并不是个别的事实。

犹太人用犹太人的方式解放了自己,不仅因为他掌握了金钱势力,而且因为金钱通过犹太人或者其他的人而成了世界势力,犹太人的实际精神成了基督教各国人民的实际精神。

这个说法清楚地表明,马克思在此已经洞察到了这个以经济利益为轴心的犹太人的生活方式,正在成为当代社会的普遍存在。

与其说马克思在这里对犹太精神进行了批判,不如说他对“小”市民获得精神上“大”胜利的方式,加以剖析和批判。

失去理性主义和高尚精神的庸俗,夹杂着金钱和权力勾兑,成为一战前全世界的潮流。

就像当年的一本流行小说的书名:《小气财神》(A Christmas Carol),作者查尔斯·狄更斯。

小气,是严重的人格缺陷。借助重商主义,它进一步放大到了社会。

奋发前进的中国人,好好学马列,要反省,要警醒啊。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