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杆DIY情报整理+个人经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关于治愈语句 摇杆DIY情报整理+个人经验

摇杆DIY情报整理+个人经验

2023-09-28 07: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以下是个人所了解的摇杆DIY的情报的一次全面总结:

我们开始正题,先说芯片吧:虽然绝大多数芯片还是1ms芯片,但是要小心部分拼多多的商家,里面的“小红板”经过测试,回报率是250hz,也就是4ms延迟

1ms芯片汇总:1.苍炎芯片2.云豹芯片3.讯佳黑色芯片(不稳定)4.新版拳霸q4的芯片,经过测试,的确是1ms延迟,拳霸好样的5.sky q4t小红板(回报率是1000hz,但是bus hound里面测试是5ms延迟)6.未来天空摇杆芯片4ms芯片汇总:1.hori 092芯片2.hori 046静音隼摇杆芯片

3.snk摇杆的xbox controller模式

4.拼多多的“小红板”(性能不行)

高延迟芯片踩雷:1.讯佳qf3芯片2.黄色usb摇杆芯片3.讯佳360芯片(使用360摇杆的话,请务必选择360手柄芯片diy摇杆这种方式)

许多较新的机械键盘轮询率已经上升到1000hz到8000hz,比起摇杆芯片来说延迟处于一个更低的水准,但如何diy以及如何做出8000hz轮询率的芯片个人暂时没有头绪

#关于延迟:

芯片延迟和模拟器延迟不是大头,真正的大头在显示器,也就是说,一个笔记本即使用上了云豹芯片+Groovymame和Shmupmame驱动的结合,延迟上还是不如电竞屏加上游聚平台,如果是CRT显示器的话,那么差距还会更大

即使是大延迟的芯片(比如讯佳x360芯片),接电竞屏和x360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只要接上了CRT显示器(有部分CRT显示器有图像处理,比如TCL的CRT显示器,所以相比其它CRT显示器有一定延迟),那么这些大延迟芯片的延迟虽然对比HORI摇杆+brook转接器还是能感受到,但还是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说一个CRT显示器搞定一切

游戏内在延迟在DIY模拟器那篇专栏里面有讲到,都是以帧为单位,一帧8ms

Groovymame这些都是3frame,但是把Groovymame和Shmupmame的降低延迟办法结合起来的MAME对比Groovymame 0.200的确有一些的加成

毫秒级别的延迟几乎可以说对游戏没什么重大影响,只要显示器好,甚至游聚平台和Groovymame虽然有差别,但对游戏影响并不是很大

按键篇:

三和按键:手感软,按起来没有那种微动的声音,可以刷键,打久了不累,方便连射,但是会误触碰

清水透明旋钮按键:手感是弹力加强版的三和按键,需要连射的游戏,比如绊地狱打久了可能会累,但是不会误触碰,只要是一直按键的游戏,可以把手指放松搭在上面

清水透明卡式按键:微动和透明螺旋按键不同,所以没法给出评价,据摇爱吧(摇杆爱好者吧)的资料,手感更轻一些

隼按键:兼具三和按键的刷键,方便连射和防止清水的误触碰,是最理想的按键

隼静音按键:进一步缩短了键程,误触碰概率高了,连射性能也降低了,只是静音,可以晚上打游戏不吵到人,总体不如普通隼好用

宝联按键:按起来有清脆响声的那种按键,寿命不长

所以按键上,建议选择隼按键,既能连射也能防止误触碰,但是要回避隼静音按键

摇杆篇:

三和篇:JLF-TP-8YT(带杆套的版本加个SK)优点:弹力足,回中快,微动声音好听,摇距短,有利于高手发挥,杆子长,通用许多框体,价格合理,通利动漫的是正品,且比海外版便宜

缺点:1.需要定期维护,2-3个月需要维护一次,经过实际测试,本身的弹簧和微动寿命都很好,但是唯独那个滚轴小白非常短命,如果能换成derlin材质/不锈钢的是最好的

2.挡圈摇久了会松,换成otto v5套件可以解决

静音三和:微动换成了欧姆龙天价微动D2RV,寿命有了长足的提高(但是只是声音小了很多,手感和普通三和很类似,估计是照顾不习惯那些觉得是摇空气的玩家)但是这支整体价格非常贵,可以买4个普通三和,如果不是静音需求,还不如买普通三和寿命到期了换微动和滚轴

三和JLW-TM-8:华宇动漫的是高仿,闲鱼一个卖120的是正品

分辨方法:看摇杆上面是否有贴纸,螺丝是否带孔

高仿的挡圈是斜的,摇距稍微大一些正品和高仿使用的微动是弹簧微动,正品的微动更好一些,但是,毕竟是弹簧微动

比不上弹片微动,比如清水摇杆的松下微动(泰产&日产)和欧姆龙有片微动(v-15-xx5,具体资料可查欧姆龙官网,只要触发距离和触发压力一致就行的),所以必须把微动换掉才能对应下面的评价这款摇杆也是上海烈火机厅里面许多STG机台的摇杆,许多玩家评价手感很不错

优点:1.换完微动之后,几乎不需要进行下一步的diy(本身摇距和触发距离之差最短,换触发距离长的欧姆龙最为明显)2.回中极其快,摇杆兼顾精准和灵敏3.触发距离和摇距之差很小,新手一打就可以上手,是可以超常发挥的摇杆

缺点:1.滚轴是金属做的(铁,不是不锈钢),维护时需要注意,不能接触酸性物体,比如可乐啥的2.弹力很大,打久了手酸,不能一直打,没有JLF系列轻盈3.触发距离和摇距都很大,这导致了打起来,会感觉比ls-32延迟大一些,比三和JLF系列也要大,这一点需要更改弹簧套来改善4.杆套需要定制5.特别重要:不换微动的话,就是个山寨垃圾摇杆的手感

清水(其实清水是误翻译,正确翻译其实应该叫做精密,semitsu,清水是shimitsu)篇:LS-32:分为三个微动的版本

最老的版本使用的是日产松下,经过拆解,内部结构类似欧姆龙的结构,且触发距离小于欧姆龙微动

后来的版本使用的是泰国产松下微动,声音和日产松下微动不同,经过拆解,内部结构有如下变化:

日产松下和欧姆龙使用的是圆台结构触发的,触发面积大且均匀,寿命长

泰产松下微动是两个半球结构,长期下来触发距离会因为拍打变成类似圆台结构,会变长,声音明显和日产松下不同

欧姆龙的结构类似日产松下,但是触发距离变短,为了弥补触发距离,清水给其多设置了一个折角(仔细看可以看出)

总体评价:

日产松下微动手感好于欧姆龙微动,泰产松下微动手感不如欧姆龙微动

本摇杆的挡圈也分成几个版本,最老的版本,摇距最小,延迟感最低,新版摇距增加了,可以从挡圈形状分辨,最老的版本看起来像仿清水的结构,新版是这种

新版的两个挡圈外观和老版不同

LS-32挡圈的特殊之处:

蓝色挡圈一边比较方,一边比较圆,经过实测,圆的地方绕圈会更快,方的一边绕圈速度慢(但是定位精准)

可以使用上圆下方的位置,这样U型移动会改善

使用上方下圆的位置则是底部微移方便一些

也可以拆掉蓝色挡圈稳定手感,或者是换淘宝devil(D大)的半方圆档

以下基于老版挡圈+日产微动评价:

优点:寿命长,触发灵敏,几乎不需要维护缺点:1.即使是老版挡圈,摇距和触发距离之差也有些大,新手不容易适应,需要换个加粗弹簧套或者摇距短的挡圈2.泰产松下微动版本可以考虑换成欧姆龙微动,手感会稳定一些,但是触发距离也会增加3.弹力有些大,手感不轻盈,打久了累4.有些框体安装不了这个摇杆,比如隼摇杆的框体5.因为有片微动本身的原因,精准度不如使用无片微动的三和和隼5.有时摇杆靠边会再微移一些,做工不如三和和LS-40精致

LS-40:相比32,手感轻盈,但是滚轴寿命降低了优点:不会微移,手感极度稳定缺点:老问题,摇距和微动触发距离之差需要改善,松下微动+加粗2.0mm弹簧套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隼摇杆:普通隼:优点:回中最快,且手感轻盈,打久了不累,且更加精准寿命长,滚轴耐用,滚轴那个碗造型是hori的专利,减少了滚轴的磨损,增加了弹力缺点:1.贵,价格几乎是三和/清水的2-3倍2.这款摇杆的不仅摇距大,触发距离和摇距之差也是最大的,非常不适合新手,一旦要换掉弹簧套,最好把挡圈再换掉

(减少触发距离:更换松下/霍尼韦尔微动,减少摇距:加粗弹簧套或者更换挡圈)

静音隼:光学摇杆,有着无与伦比的寿命优点:1.操作最精准,且灵敏2.手感更加轻盈且顺滑,和摇空气一样,是一款现代的摇杆3.可以夜里打游戏,不会吵到别人缺点:和普通隼一样,贵,且摇距和触发距离之差依旧大,需要改装才行,使用加粗挡圈的方法的话,摇距还不能改太小,否则光学微动会一直顺着某个方向移动而且,对摇杆芯片供电有要求

DIY摇杆:otto v2+:优点:1.回中快,因为使用了韩式摇杆(比如crown摇杆)的胶圈,所以手感特别q弹2.和清水ls-40一样的结构,操作精准且灵敏,且摇距可以缩小很多

3.弹簧套长度可以定制缺点:胶圈和手柄导电胶一样,要经常换,可以改成v5的碗

otto v5:优点:在三和JLF的基础上,挡圈不容易微移,手感更加顺滑缺点:无

因为本身是改装套件,所以这两款均可以通过加粗弹簧套的方式缩小摇距和触发距离和摇距的差,可以让新手操作更加精准精确,更好上手,而且因为摇距小,操作数也增加了,不会有三和jlw那样的延迟感

框体篇:讯佳G4:完美的框体,可以安装所有的摇杆,性价比无敌讯佳qf3:类似讯佳G4框HORI-092/046:只能安装三和和隼,但是厚实拳霸q4:同HORI上述两款框,但是可以安装清水LS-32摇杆卓科天琴座:纯金属摇杆,缺点在于收线盒上面,不方便

DIY篇:微动的更换:

#微动开关热水器和水泵也会用到,并不仅仅是摇杆在使用微动最好的是霍尼韦尔微动,有着最短的触发距离(白色按钮的霍尼韦尔微动)

如果是黑色按钮的霍尼韦尔微动触发距离会比松下微动长

触发距离上:霍尼韦尔(白色按钮)泰产松下弹簧微动,个人感觉不如弹片,以上的都是弹片微动,但是不绝对,樱桃是弹簧微动,但是没有使用过,只能让使用过的人评价

微动甚至有人会改成机械轴微动,没使用过,也是无法评价霍尼韦尔的白色按纽的微动只适合三和摇杆(JLW和JLF)还有精锐摇杆,操作特别灵敏,但是很难适应它,一般我们用黑色按钮的微动就可以了

弹簧套的更换:个人建议不管三和还是清水,只要存在触发距离和摇距之差过大的,都可以用加粗2mm的杆套降低触发距离和摇距之差(otto diy里是13/13.5mm的套),可以一下子把熟练度提升上去一个等级,虽然达不到键盘/手柄原先的熟练度,但是可以减少很多无谓的练习时间

如果使用的是三和jlw(烈火杆)的话,加粗2.0mm弹簧套实测用不了松下/欧姆龙微动,只能用霍尼韦尔v15s05,所以,尽量只加到1.5mm吧,剩下的可以缩短摇杆长度解决

如果使用霍尼韦尔的微动,那么因为触发距离更短,还可以再加粗弹簧套:

摇杆的摇距和触发距离都会影响延迟感,触发距离影响微移延迟感,摇距影响变换方向延迟感

摇距和触发距离之差缩短后可以很容易做出高精度操作,这就是烈火杆(三和JLW-TM-8)最大的秘密,只有这款摇杆的摇距和触发距离之差明显比别的摇杆小(而延迟感因为在CRT框体上,不会太明显,只有机台安装了LS-32摇杆之后可以感觉有延迟感差异)

店铺方面:

推荐大正摇杆配件,老板人很好otto diy的也行,但是不会送东西D大的挡圈也不错,也会送东西

滚轴的更换:大正街机配件的滚轴质量不错

小总结:

一般类似hori-129这样的摇杆,换成欧姆龙/松下/霍尼韦尔微动以后手感会提升至类似原装三和/清水的程度,可以复活很多山寨杆,比如刀魂摇杆,国产vf4摇杆等等

山寨杆踩雷:

刀魂摇杆,国产vf4垃圾摇杆,hori129还有SNK摇杆,这些使用的都是弹簧微动,手感垃圾

仿清水(zippyy,不是zippy,zippy只做微动)也可以按照这个思路diy,摇爱吧的吧友DIY之后,发现手感不输正三和

这也说明,摇杆对于STG的本质就是如何改小摇距,触发距离,以及触发距离和摇距之差,而弹力/摇杆长度,粗细这些看个人喜好

剩下的手感,就看愿不愿意更换三和摇杆杆轴(比国产的杆轴丝滑),滚轴小白这些了

杆轴和弹簧套会有接触,杆轴如果材质是特氟龙,那么顺滑度会高很多,滚轴这边也是一样,如果摇杆顺滑度不够了,首先考虑在滚轴,杆轴和摇杆弹簧套,弹簧套垫子那里的接触面上油,如果上油不能改善就换掉杆芯

如果杆芯换成特氟龙材质的话,你甚至可以把可乐倒在摇杆上(当然,这比较夸张,总之是耐酸了,微动的话可能会坏掉要更换)

这一部分都换特氟龙可以获得丝滑手感

而隼的专利设计则是减少滚轴的摩擦面,从而降低摩擦力,这比更换材质还要天才,可惜他们也申请了专利

微动方面,不要被进口概念迷惑,除了松下微动外(日产和泰产都停产了,因为拆解过,发现日产结构好,那不用说),欧姆龙产品标准化做得好,印尼产欧姆龙结构和日产松下一样,手感也是很好的,和日产欧姆龙区别是有,但是不大,隼用的就是印尼产欧姆龙微动,不过做工的话是比三和的差,所以,格斗还是尽量三和,或者隼换霍尼韦尔微动

当然,微动也有假货,比如你看到欧姆龙官网文件上没有这个型号(除去摇杆微动的特殊型号外),那基本上就是假货无疑了,假货的弹片微动手感甚至不如弹簧微动

但是型号对上的话,你是很难买到假货的,所以放心

霍尼韦尔v15t10尤其好(霍尼韦尔还是made in china)

深圳特维创电子的微动很便宜且包邮,不妨一试,手感经过测试,和隼上的印尼产欧姆龙微动是一致的

如果追求高级手感,试试欧姆龙天价微动d2rv(放心好了,这个几乎没假货),甚至是光学摇杆(闲鱼购买静音隼),光学飞碟片寿命长的超乎想象

弹簧的更换:

千万别买什么三和2x弹力弹簧,三和4x弹力弹簧,三和原厂弹簧质量很好,足够了

但是如果使用光学摇杆的玩家觉得不适应可以增加一点弹簧的力道,微动摇杆不需要

卡簧DIY:

清水摇杆的卡簧可以换成e字卡簧,大小大概是M8,可以方便日后diy

上油:

摇杆定时上油可以维护顺滑的手感,一般是滚轴接触部位和杆轴和弹簧套,垫片的接触部位

润滑油方面,三和是信越G40M,清水是信越G-403

但是要注意,上油时要注意别上到弹簧上面去了,上到弹簧套上面,摇杆会有特别奇怪的手感,阻塞感强,所以要小心一些

当然,据摇爱吧吧友说,用四环素眼膏,昆仑三号润滑脂这些也是可以的

不确定能不能用凡士林当做润滑脂,还是老老实实买上面推荐润滑脂吧

以下是本文增加的部分:

本文章不打算对比摇杆和键盘本身的优劣,如果玩家是熟悉键盘的玩家,那么,如果不是为了在机厅出成绩或者单纯挑战自己,完全可以把练摇杆的时间用来diy一个可以在街机(如果手头上有基板的话)/主机上玩STG的键盘(芯片是现成的,仅仅是把摇杆/手柄芯片对应的位置换成机械键盘的键位),比练摇杆,要省时省力很多

如果习惯的是街机按钮的话,也可以尝试hitbox,也有一些格斗玩家转了hitbox,它的本质,其实就是键盘,只是把摇杆换成了四个按键,用四个手指控制的键盘,但是价格也和普通摇杆差不多,说明摇杆整体的成本并不在这里,主要还是在芯片,框体和按键上面

因此,虽然摇杆看上去很贵,好摇杆动辄上几百,但是,实际上决定摇杆80%手感的,其实仅仅是总共价格不到20块钱的4个微动开关(没错,微动并不贵,哪怕是烈火,也不是光学摇杆,也是用弹片微动的),剩下的手感在杆轴,弹簧和滚轴碗上面,韩式摇杆是弹簧加胶圈,三和清水隼是滚轴碗+弹簧,这些部件的价格也很难上百

摇杆本身也有自己设计上的劣势:

第一点是,我们可以把摇杆的触发距离视为键盘按下去触发操作的距离,键盘按到底的距离算成摇距,摇杆由于是相当于一个杠杆,所以通常触发距离和摇距比键盘大,这就使得摇杆本身的延迟通常大于一下子就能按出方向的键盘,当然可以通过技术来达到接近键盘或者小于大多数键盘的程度,但这对操作精度也提出了要求

第二点是,摇杆做上下来回或者左右操作的时候,做上操作的时候,因为摇杆存在死区,肯定做完之后,摇杆在上面的位置,那么再往下的话,要做出的触发距离就是(摇杆向上微移的距离)+摇杆向下操作的时候所需要的触发距离

如果这个时候摇距还很大的话,那么,就需要非常长久的练习才能控制这个精度,这个练习时间可能是以年为计算单位的

这两点不足之处很难修正,特别是第二点死区问题,如果我们玩家尝试去消除死区,因为摇杆本身是弹簧辅助回中,所以死区越小,误操作概率越大,所以死区是一定要存在的,否则,我们操作完上方向,本来不需要往下操作,但是摇杆弹簧弹回来的时候,因为弹力本身比较大,所以,假如摇杆没有死区,触发距离又极小,那么就会误触发向下的操作

但是死区和摇距都可以缩小,使得这两点劣势变得不太明显

缩小的办法是:

1.弱化杠杆原理,比如买更短的杆轴,这点在不少玩家里已经被验证过,卓科也有卖缩短4mm的三和杆芯,这样摇杆球的摇距便会被缩短

2.增加触发距离,这样触发距离和摇距之差会缩短:

这里有很多办法,第一种是减少弹簧套和微动按钮的距离,比如购买kowal弹簧套

第二种是mon使用的办法,拆开三和微动,给按键和弹片的接触部位里面垫上东西,或者把按键长度改长

第三种是更换触发距离短的微动,比如霍尼韦尔微动或者是松下微动

3.上面所说的加粗弹簧套/更换小摇距挡圈

新款清水ls-32和ls-40都可以加粗2.5mm

但是老款ls-32因为挡圈摇距比较小,最好只加粗到2.0mm

三和jlf也是只能加粗2.0mm,如果加粗2.5mm只能用霍尼韦尔白色按钮微动

三和jlw因为有着最小摇距和触发距离差,使用欧姆龙/松下/霍尼韦尔微动的情况下只能加粗1.5mm,使用霍尼韦尔白按钮微动能加粗2.0mm

当然,摇杆之间上限也是不同的,摇距越小的摇杆,上限越大,反之,摇距越大的摇杆,上限越小或者越难以达到,靠熟练度的话,这个上限是以年为计算单位的,如果只是用练来取代这些改造策略,那会浪费很多时间的

目前用过的摇杆里面,摇距小的三和JLF摇杆的上限最大,而摇距最大的,没有改过弹簧套的普通隼对于sTG的上限是最小的,如果改小摇距,那么上限会再提升,因为这样可以促使玩家第一时间意识到,自己摇到头了,如果摇距大的话,除非玩家练了很久,否则很难会只要到触发距离就赶紧松开摇杆

在这一点上,4个手指控制键盘,会在来回操作上有更大的优势,因为这样子,四个方向都好来回切换,只是,这牺牲了摇杆本身的绕圈性能,所以在需要绕圈/U型移动的地方,键盘会显得力不从心,摇杆没有这一点问题,所以使用摇杆的话,可以在打游戏的时候,多做出很多冗余的绕圈操作,增加自己打法的观赏性(通常对游戏流程帮助不大,但是看着却很漂亮),这点键盘要做到的话,会让手指很酸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