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历史故事简短10字,故宫九龙壁的传说故事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关于北京故宫的故事和传说图 北京故宫历史故事简短10字,故宫九龙壁的传说故事短?

北京故宫历史故事简短10字,故宫九龙壁的传说故事短?

2024-06-23 11: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故宫九龙壁的传说故事短?

传说当年在烧制这座九龙壁的时候,由于工艺要求极高,烧制难度极大,废品率很高。工匠们一不小心,把这条白龙龙腹烧坏了,但当时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再烧一次了。危急之际,领头的木匠师傅冒着犯欺君之罪的危险,连夜用木料雕刻成那块龙腹,钉补上去,刷上白色油漆,使之同原来的白龙腹颜色相同。

结果,肉眼看上去居然与白色的琉璃一模一样,工匠们也因此躲过了一场杀身之祸。九龙壁虽然是为乾隆皇帝建造的,但由于乾隆皇帝长期居住在养心殿,所以九龙壁的秘密一直未被发现。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将军轰出紫禁城后,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了这一“欺君大案”,据传他当时竟然还叫嚣着要严惩这些“刁民”呢!

二、故宫背后的传说一百字?

故宫里除了人多,房间也多。传说宫里的房间数为9999间半,这个设计据说来自皇帝的一个梦。某天,朱棣做了一个梦,梦中,他飞到了天宫,并且偶遇上了正在遛弯儿的天帝。天帝挺热情,带着他游天宫,游着游着,天帝突然压低嗓子,神秘地给了朱棣一个暗示:“我这天宫有10000间房哦!”刚说完,朱棣就醒了。

“10000间房?我的天爸爸到底想表达什么呢?”正想着,外面有人来报,说是北京的皇宫设计师问要建多少间房,朱棣一拍脑袋,恍然大悟,“这是天爸爸知道我要建房,给我提示呢!”

既然天宫有10000间房,那一定不能超过天爸爸,但又不能建得太少,干脆来个9999间半吧,于是乎,北京紫禁城就有了半个房间的说法。

这建九龙壁可不是一般的工程,讲究多、难度大。

必须要找那些技艺高超的人才行。

工部大臣选来选去,最后选中了一个叫马德春的工匠。

这马德春烧制琉璃瓦十几年了,技术高超。

他选几十位工匠,第三天就开工了。

干活前,他向工匠们讲了烧制彩色琉璃瓦的要求。

他说:“那烧制彩色琉璃瓦对材料的配比和火候的掌握,非常讲究,要是掌握不好分寸,烧制一件琉璃成品,就得有十来件废品作为代价。

大伙要多留心,千万别出差错。

”说完就带着大伙儿干了起来。

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足足烧了七七四十九天,总算烧制成了。

安装这天,皇极殿门前人来人往,工匠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突然一声清脆的响声传来,吓了马德春一跳。

他来到出事地点一看,一个小工匠呆呆地站在那儿,直勾勾地盯着摔碎的一片琉璃瓦。

马德春小心翼翼地把碎琉璃瓦片拼凑在一起,仔细地看了看,低声对周围的工匠说:“这事儿对任何人都不能讲,谁要是吐露一个字,可有杀身之祸啊!

在回家的路上,马德春的心是七上八下,他想重新烧制那片琉璃瓦是来不及了,延误工期的罪名担当不起,可是另打主意来补救又要冒着欺君之罪的大险呀!眼看没几天就是交工期了,他把心一横,等死不如闯一闯。到家后,他茶不思饭不想,不管谁来也不见,一个人来到小仓房,把门窗挡严,悄悄地自制“琉璃瓦”。

九龙壁完工的消息,及时上奏了皇帝。

第二天乾隆就带着几位大臣前往观看,刚一进锡庆门就赫然看到那座金碧辉煌的九龙壁。

走近再一细看,那九条龙栩栩如生,就和真的差不多。

乾隆皇帝顿觉满目生辉,不住赞叹。

他走到壁前,仔细欣赏每一片琉璃瓦上的巨龙,从东到西,一条龙一条龙地观看。

跟在人群后面的马德春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头上冒着汗,腿有些发软。

那乾隆来回看了三遍,真是从心里喜欢,连连称赞马德春的手艺高超,并重赏了他五百两银子。

送走了乾隆皇上,马德春那颗悬着的心才算落了下来。

要问马德春为什么提着心呀,那是因为他移花接木巧补了九龙壁。

原来为了补上小工匠摔碎的那片琉璃瓦,马德春费尽了心机。他用了两天两夜的工夫,硬是用一块上好的楠木雕成了一条龙,并在乾隆带着王公大臣前往观看的头一天才匆匆忙忙地安装上,这要是让皇上知道了,就是欺君之罪呀!

而今你若有机会游览,来到九龙壁前,从东边数第三条白龙的身上

三、故宫小故事,70到80个字左右?

九龙壁上的一条龙肚子为何是木制的?

故宫九龙壁一共由270块各色琉璃拼砌而成,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从东边数第三条白龙的肚子上有一块是用木头雕刻后钉上去的,现在油漆已经剥落了,但雕刻的龙鳞仍清晰可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据传说,在烧制这块琉璃砖是,工匠们不小心把这块砖烧坏了。

这在当时可是杀头的罪过。

正在大家一头莫展的时候,有位木匠得知此事,便挺身而出,连夜用一块木料雕刻成那块龙鳞的样子,然后刷上厚厚的白油漆,好似刚刚烧好的琉璃砖一样,瞒过了前来检查的官员。

随着岁月的侵蚀,木料上的油漆纷纷剥落了,人们才发现这里原来是由一块木料制成的。

传说的真假以无从考证,但从这个传说中充分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敏智慧和人民之间深厚的情感。

四、北京故宫太和殿的传说故事(短)?

太和殿正中为穹窿圆顶。称藻井,有镇压火灾之意。

井内巨龙盘卧,口中衍的宝珠为轩辕镜,相传是中国远古时黄帝所造,以示皇帝正统。

镜下本应正对宝座,但现并不是这样,据说袁世凯害怕大圆珠掉下来将他砸死,故将宝座后移。

五、20字的北京故宫相关故事?

故宫相当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有多大?900多个建筑。这些建筑有多少个房间?

以前传言是9999间半,实际上后来专家去数,是8700多间,没找着那半间在哪。

看了《还珠格格》,知道故宫里的漱芳斋,看了《甄嬛传》,知道了年世兰住翊坤宫,皇后住的景仁宫……

六、故宫的历史背景和资料故事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形式上的雄伟堂皇,都堪称无与伦比的杰作。

一条中轴贯通着整个故宫,这条中轴又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

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

在中轴宫殿两旁,还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也都宏伟华丽。

这些宫殿可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

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建造精巧美观。

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0米,长3400米的宫墙,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

故宫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

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

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

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

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平日办事和他的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

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同于前半部。

前半部建筑形象是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以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

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

在坤宁宫北面的是御花园。

御花园里有高耸的松柏、珍贵的花木、山石和亭阁。

1、名称考义

故宫又称紫禁城。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用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性。天帝居住在紫微宫,而人间皇帝自诩为受命于天的“天子”,其居所应象征紫微宫以与天帝对应,《后汉书》载“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

2、营建原则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

3、建造过程

北京本来是燕王朱棣的封地。靖难之役以后,永乐元年(1403年),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称,燕京北平是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明成祖于是大力擢升燕京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

4、明朝时期

故宫建成后,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宫殿竣工。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

故宫的建筑布局:

整体格局

故宫位于北京城中心。布局依据《周礼·考工记》中所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原则,建筑在北京城南北长八公里的中轴线上,南北取直,左右对称。如今故宫左前面的劳动人民文化宫,明清是皇帝祭祀祖宗的太庙;右前面的中山公园是皇帝祭祀土神和谷神的社稷坛;前面有朝臣办事的处所;后面有人们进行交易的市场 。

外朝分布

外朝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地方,主要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其中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它宽60.1米,深33.33米,高35.05米。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仪式,其时数千人“三呼万岁”,数百种礼器钟鼓齐鸣,极尽皇家气派。

故宫内廷

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内廷宫殿的大门——乾清门,左右有琉璃照壁,门里是后三宫。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之处也是皇帝与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为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型建筑,国家5A级旅游景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198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现为故宫博物院,藏品主要以明、清两代宫廷收藏为基础。

七、故宫的小故事?

工匠马德春与故宫九龙壁

这建九龙壁可不是一般的工程,讲究多、难度大。必须要找那些技艺高超的人才行。工部大臣选来选去,最后选中了一个叫马德春的工匠。这马德春烧制琉璃瓦十几年了,技术高超。他选几十位工匠,第三天就开工了。干活前,他向工匠们讲了烧制彩色琉璃瓦的要求。

他说:“那烧制彩色琉璃瓦对材料的配比和火候的掌握,非常讲究,要是掌握不好分寸,烧制一件琉璃成品,就得有十来件废品作为代价。大伙要多留心,千万别出差错。”说完就带着大伙儿干了起来。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足足烧了七七四十九天,总算烧制成了。

安装这天,皇极殿门前人来人往,工匠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突然一声清脆的响声传来,吓了马德春一跳。他来到出事地点一看,一个小工匠呆呆地站在那儿,直勾勾地盯着摔碎的一片琉璃瓦。

马德春小心翼翼地把碎琉璃瓦片拼凑在一起,仔细地看了看,低声对周围的工匠说:“这事儿对任何人都不能讲,谁要是吐露一个字,可有杀身之祸啊!”

在回家的路上,马德春的心是七上八下,他想重新烧制那片琉璃瓦是来不及了,延误工期的罪名担当不起,可是另打主意来补救又要冒着欺君之罪的大险呀!眼看没几天就是交工期了,他把心一横,等死不如闯一闯。

到家后,他茶不思饭不想,不管谁来也不见,一个人来到小仓房,把门窗挡严,悄悄地自制“琉璃瓦”。

九龙壁完工的消息,及时上奏了皇帝。第二天乾隆就带着几位大臣前往观看,刚一进锡庆门就赫然看到那座金碧辉煌的九龙壁。走近再一细看,那九条龙栩栩如生,就和真的差不多。

乾隆皇帝顿觉满目生辉,不住赞叹。他走到壁前,仔细欣赏每一片琉璃瓦上的巨龙,从东到西,一条龙一条龙地观看。跟在人群后面的马德春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头上冒着汗,腿有些发软。

那乾隆来回看了三遍,真是从心里喜欢,连连称赞马德春的手艺高超,并重赏了他五百两银子。送走了乾隆皇上,马德春那颗悬着的心才算落了下来。要问马德春为什么提着心呀,那是因为他移花接木巧补了九龙壁。

而今你若有机会游览,来到九龙壁前,从东边数第三条白龙的身上有一块琉璃瓦就是当年马德春用楠木雕成的,您不妨仔细地瞧一瞧。

:传说,当初刘伯温修建北京城皇宫的时候,皇上和他的儿子燕王打算把宫殿修盖得间量多点儿、大点儿,总觉得皇上住的地方应当特别华贵,不然就显不出天子的尊严。

这天,皇上正要传旨宣刘伯温,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刘伯温来了。

刘伯温一见皇上就说:“启奏万岁,臣昨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玉皇大帝把臣召到凌霄殿上对臣说:‘你朝皇帝要修盖皇宫,你告诉他!天宫宝殿是一千间,凡间宫殿万不可超过天宫。你还要告诉他,要请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去保护凡间皇城,才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你要牢牢记住’。

玉皇大帝说完这些话,就扑过来一阵白茫茫的香雾,一下就把臣吓醒啦!”

皇上听了觉着很怪,想了想,就下旨叫刘伯温去监造不到一千间,可还得跟天宫差不多间量的皇宫,并去请金刚、地煞来保护皇官。

刘伯温领旨就办去了,这事儿一下子就在北京城传开了,老百姓都等着要看刘伯温怎样修盖皇宫,怎样去请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这些神仙来保护皇宫 过了些日子,刘伯温就把事儿全都办好了。

皇上一看那宫殿盖得甭提有多华贵了,间量还真是不到一千间也差不多,再看宫院里金光闪闪,好像有神仙镇守。

皇上愈看愈高兴,当时传旨,给刘怕温加封晋爵,还赏赐了很多珠宝。

外邦听说刘伯温请了天神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保护皇城,也就不敢兴兵作乱了。

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故宫里的宫殿是九百九十九间半;天神三十六金刚就是宫殿门口摆着的三十六口包金大缸;七十二地煞就是故宫里的七十二条地沟。

八、故宫相关故事150字?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清王朝政府宣布退位。这座宫殿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根据当时临时革命政府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溥仪却被允许“暂居宫禁”,即紫禁城后部的“后寝(内廷)”。

当时的政府决定,将热河(承德)行宫(即承德避暑山庄)和盛京(沈阳)故宫的文物移至故宫前半部的“前朝(外朝)”部分,于1914年成立了古物陈列所。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

北京故宫的历史故事:工匠马德春与故宫九龙壁

九龙壁建筑不是一个普通的工程,注重的多,难度大。你必须找到有高技能的人。工务大臣挑选了一个名叫马德春的工匠。此马德春烧制琉璃瓦十余年,工艺精湛。第三天,他挑选了几十名工匠开始工作。开工前,他把烧制彩色琉璃瓦的要求告诉了手艺人。

他说:“烧制彩琉璃瓦的材料配比和温度师傅,非常讲究,如果师傅不好,烧制一个玻璃成品,一定要付出十个浪费的代价。”每个人都应该多加注意,确保不犯错误。”然后他带他们去上班。他们辛辛苦苦地烧了七百四十九天,终于完工了。

安装这一天,人们在皇帝的宫殿前来来往往,工匠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突然,一阵响亮的铃声把马德春吓了一跳。当他来到事故现场时,一个小工匠站在那里,凝视着破碎的琉璃瓦。

马德顺小心翼翼地把一块块琉璃瓦拼在一起,仔细地看着,对周围的工匠们耳语道:“这件事不能对任何人说,谁要是泄露了一句话,就会有死亡的诅咒!”

在回家的路上,马德勋的心是高高在上的,他想重燃那块琉璃瓦太晚了,拖延施工的罪行无法忍受,但另一个想法补救和冒险的亵渎王权罪!眼看几天就要完工了,他把心一横,如死似地冲了过去。

回家后,他喝茶不思饭,无论谁也看不见,一个人来到小谷仓,把门窗堵上,悄悄地自制“琉璃瓦”。

九龙壁建成的消息及时送到了皇帝那里。第二天乾隆带了几个大臣去观看,刚进入西庆大门就赫然看到了富丽堂皇的九龙壁。再近些看,这九条龙栩栩如生,真的几乎。

乾隆皇帝突然觉得处处光明,无法赞美

北京故宫的故事范文一:

传说,当初刘伯温修建北京城皇宫的时候,皇上和他的儿子燕王打算把宫殿修盖得间量多点儿、大点儿,总觉得皇上住的地方应当特别华贵,不然就显不出天子的尊严。

北京故宫的故事范文二:

北京故宫,全名北京故宫博物院,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宫殿,是中国古代汉族宫廷建筑之精华。

北京故宫的故事范文三:

无与伦比的建筑杰作,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它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

北京故宫的故事范文四:

紫禁城这个名字就和中国古代哲学和天文学有关。中国人认为“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因此故宫的结构是模仿传说中的“天宫”构造的。

北京故宫的故事范文五:

古代天文学把恒星分为三垣,周围环绕着28宿,其中紫微垣(北极星)正处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紫禁城之紫,就是“紫微正中”之紫,意为皇宫也是人间的 “正中”。“禁”则指皇室所居,尊严无比,严禁侵扰。

北京故宫的故事范文六:

故宫的四个城角,每一个角上有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建造的可好看了。这四座角搂是怎么盖的呢?北京有这么个传说——明朝的燕王朱隶在南京做了永乐皇帝以后,因为北京是他做王爷时候的老地方,就想迁都北京,于是就派了亲信大臣到北京盖皇官。

传说,当初刘伯温修建北京城皇宫的时候,皇上和他的儿子燕王(朱隶)打算把宫殿修盖得间量多点儿、大点儿,总觉得皇上住的地方应当特别华贵,不然就显不出天子的尊严。这天,皇上正要传旨宣刘伯温,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刘伯温来了。

刘伯温一见皇上就说:“启奏万岁,臣昨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玉皇大帝把臣召到凌霄殿上对臣说:‘你朝皇帝要修盖皇宫,你告诉他!

天宫宝殿是一千间,凡间宫殿万不可超过天宫。

你还要告诉他,要请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去保护凡间皇城,才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你要牢牢记住’。

玉皇大帝说完这些话,就扑过来一阵白茫茫的香雾,一下就把臣吓醒啦!

皇上听了觉着很怪,想了想,就下旨叫刘伯温去监造不到一千间,可还得跟天宫差不多间量的皇宫,并去请金刚、地煞来保护皇官。刘伯温领旨就办去了,这事儿一下子就在北京城传开了,老百姓都等着要看刘伯温怎样修盖皇宫,怎样去请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这些神仙来保护皇宫。

过了些日子,刘伯温就把事儿全都办好了。

皇上愈看愈高兴,当时传旨,给刘怕温加封进爵,还赏赐了很多珠宝。

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故宫里的宫殿是九百九十九间半;天神三十六金刚就是宫殿门口摆着的三十六口包金大缸;七十二地煞就是故宫里的七十二条地沟。

九、北京故宫太和殿的传说故事?

太和殿是1421年元月一日正式启用。朱棣请术士看紫禁城运势,结果告诉他三个月后三大殿会遭遇雷火。朱棣将术士打入大牢,对此事不相信。

结果三个月后,突然一天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击中了太和殿,把三大殿烧成了废墟,应验了术士的预言。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