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用典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关于努力的古语 学习用典

学习用典

2023-10-06 08: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中引用了这句古语,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并寄语广大高校毕业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出自《后汉书・虞诩传》,原典为“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意为立志不求易成,行事不避艰难,这是为官者的职责。就比如砍柴,如果没有遇到盘根错节,怎么能分别利刃与钝刃的区别呢?

不经风雨,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这句话告诫我们,目标很容易实现成不了大事,不经历风雨难以取得进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戴焰军在接受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有立下大志,才能为之奋斗不已,越是遇到困难,越矢志不渝,知难而进,如此便能取得常人不能取得的成就。高校毕业生是年轻一代,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只有成千上万的青年人都拥有“志不求易者,事不避难者”的优秀品格,我们事业的发展才大有希望。而对年轻人自身来讲,只有将个人的人生目标和国家、民族的发展目标高度统一,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中实现自我价值。

不畏难、不服输,这种精神对于个人是如此,对于一个政党来说更是如此。据公开报道显示,习近平总书记此前曾引用过这句古语勉励广大党员干部――2017年1月22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树立必胜信念、知难而进,注意发现和研究解决新问题,不能因有困难而不为、因有风险而躲避、因有阵痛而不前,坚定不移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前推进。

2020年,中华民族极具历史意义的一年转眼已过半。摆在面前的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是百年目标的实现时刻。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巨大考验面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实现既定目标,更需要矢志不渝、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的勇气和决心。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到了关键时刻,对于我们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应该充分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战胜各样困难的精神准备,不要希冀于很容易达成的目标、很容易实现的计划。”戴焰军表示,这句古语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也是一种提醒和激励,要有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风险的信心和决心,还要在实际工作中,为战胜这些困难和实现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

知难不畏,绝壁可攀。正如《人民日报》9日发表的“今日谈”文章指出,困难越大,战胜困难后取得的成绩就越大;挑战越多,克服挑战后练就的本领就越强。边远地区条件艰苦,但脚踏实地、扎根基层,就能积累起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但想方设法发展产业、挨家挨户做好工作,就能带领更多群众过上好日子。不畏难、不服输,磨练真本领、挑起重担子,我们就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延伸阅读:奋战决胜之年,习近平这些金句值得反复品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