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声字是什么意思 255个古入声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关于ou的韵脚 入声字是什么意思 255个古入声字

入声字是什么意思 255个古入声字

#入声字是什么意思 255个古入声字 |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什么是入声字

问题一:入声字有哪些 五首古诗词学辨入声字

由于古今语音演变,古声调的平、上、去、入,发展到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入声调类在普通话里已经消失,古清声母入声字在普通话里分别读成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浊声母入声字在普通话里读成去声或阳平。由于这种复杂的演化关系,对于现在的人们掌握入声字,增加了许多困难。我们来看看几首古诗词的入声字: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念奴娇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咋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者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以上韵脚入声字包括:绝灭雪色叶澈说雪阔客夕切歇发噎阔节月设说歇烈月切雪灭缺血阙戚息急识摘滴得。其中不难看出诗词中使用的入声字都是常用的,背下以上几首,再强记一些入声字,大概就差不多了。还有辨别入声字的一般规律,如:

1、读zhuo、chuo、shuo、ruo,不论阴阳上去(实际上没有上声)都是古入声。如:

zhuo 桌卓捉拙酌浊镯(r)琢啄濯

chuo 戳绰龊绰辍

shuo 说朔硕

ruo 若弱

2、fa、fo的字肯定是入声。如:

fa发法伐阀乏罚

fo 佛

3、ue(u上有两点,奈何打不出来,郁闷)韵的字,除“瘸que35、靴xue55、嗟jue55”三个字以外都是古入声字,如:

nue 虐疟

lue 略掠

jue 决绝爵倔脚厥蹶镢孓(孑孓)

xue 薛血学雪穴

yue 粤月曰约岳乐越悦阅哕药

属于以上三类的常用入声字有五十个左右。

4、声母是b、d、g、j、zh、z的阳平字都是入声字,如“别、敌、革、急、竹、择”等。属于这类的常用入声字比较多,共有一百个左右。再如:

b:拔跋白帛薄雹别蹩脖柏舶伯泊百勃渤博驳

d:答沓达笪得德笛敌嫡觌翟跌叠碟蝶牒独读牍渎毒夺铎掇

g:各格阁蛤骼革隔膈葛骨国虢

入声字是什么意思 255个古入声字

j:及极吉急击棘即脊疾集籍夹荚W嚼洁劫杰竭节捷截局菊掬鞠橘决诀掘角厥蹶镢橛脚觉爵绝

zh:扎札铡闸(字本作#┱ǎㄗ直咀ぃ┱择翟着折辙摺哲蛰轴妯竹竺烛筑逐酌浊镯(字本作r)琢啄涿拙直值痣质执侄职指趾

z:杂凿则泽择责贼足卒族昨

以上四类共......>>

问题二:“知”是入声字吗? “知”不是入声字。

如《全唐诗》卷004:007〖送徐州张建封还镇〗(李适)

牧守寄所重,才贤生为时。宣风自淮甸,授钺膺藩维。入觐展遐恋,临轩慰来思。忠诚在方寸,感激陈情词。报国尔所向,恤人予是资。欢宴不尽怀,车马当还期。谷雨将应候,行春犹未迟。勿以千里遥,而云无己知。

韵脚为都平声字,最后是“知”。

又如卷042:005〖芳树〗(卢照邻)

芳树本多奇,年华复在斯。结翠成新幄,开红满故枝。风归花历乱,日度影参差。容色朝朝落,思君君不知。

再如卷048:011〖和崔黄门寓直夜听蝉之作〗(张九龄):

蝉嘶玉树枝,向夕惠风吹。幸入连宵听,应缘饮露知。思深秋欲近,声静夜相宜。不是黄金饰,清香徒尔为。

网上有“四支平声韵诗词”,所选古诗词前附载“四支平声”(诗韵上平声包括一东p二冬p三江p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等)诗韵,“知”字在第三字(下图为局部)。

问题三:如何分辨入声字? 10分 一、积极方面,哪些字是入声

(1)b、d、g、j、zh、z六个声母阳平字是入声。

(2)fa、fo不论阴阳上去都是古入声。

(3)d、t、n、l、z、c、s七声母拼e[?]韵母,不论阴阳上去(实际上只有阳平、去声)都是入声。

(4)zh、ch、sh、r 四声母拼uo韵母,不论阴阳上去(实际上没有上声)都是古入声。

(5)b、p、m ,d、t、n、l 七声母拼ie韵,除了“爹”(diē)字是古平声外,不论阴阳上去都是古入声。

(6)üe 韵除了“嗟”(juē)“瘸”(qué)“靴”(xuē)之外,都是古入声。

(7)g、k、h、z、s五声母拼ei韵母(c不拼ei),不论阴阳上去(实际上没有去声)都是古入声。

(8)有些字文言白话读音不同,文言读开尾韵,白话读“i”尾韵或“u”尾韵,这些字是入声。

二、消极方面,哪些字不是入声

(1)带鼻音韵尾n、ng的音节,都不是入声。

(2)zi、ci、si音节都不是入声。

(3)er韵(零声母字)不是入声。

(4)uei韵不是入声。

(5)、读iai音节的字 (少数除外率)

(6)、韵母为ao iao ai ei ou iou的字大多数不是入声字

(7)、声母为 m n l r 而读阴平阳平 或上声的字

三、否定法

1.凡是有鼻音韵尾n和ng的字,不是入声字。

2.读zi、ci、si三个音节的字,不是入声字。

3.读uei音节的字,不是入声字。

4.读uai音节的字,不是入声字(少数除外,如“率”字等)。

5.声母为m、n、l、r,而读阴平、阳平或上声的字,不是入声字。(少数例外:捏nie1,辱ru3)

6.韵母为er的也不是入声字。

7.韵母为ai、ei、ao、iao、ou、iou的字,大多数不是入声字。

8.声母为p、t、k、q、c、ch的阳平(二声)字,不是入声字。(少数例外:咳ke2,壳ke2,察cha2,仆pu2,璞pu2)

根据上面的分析,大部分的入声字,都可从国语的读音来加以辨识,能如此,则对于诗的格律,自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困难了。

问题四:入声字是什么字 北郭白一别日

用带入声的方言比如上海话一读就出来了 这些字发音短促且带塞音韵尾

问题五:也是入声字吗? 不是的。如是平声字,是上平音。

一般入声字多是:

b、d、g、j、zh、z六个声母的阳平字

入声字是什么意思 255个古入声字

fa、fo的所有四声字

d、t、n、l、z、c、s七声母拼e的所有四声字

zh、ch、sh、r 四个声母拼uo的所有四声字

b、p、m ,d、t、n、l 七个声母拼ie的字,除了“爹”字是古平声外

还有其他一些就不例举了。

入声字是什么意思 255个古入声字

总之,入声字大多是我们现在读起来比较短促的字。

你也可以去看《广韵》、《平水韵》等工具书。

什么叫入声字

现代普通话里已经没有入声,但不少方言里面还保留着。 入声是汉语调类之一,以塞音(p、t、k)结尾,发音比较短促,现代普通话和大部分北方方言没有入声,已将入声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南方地区的吴语、粤语、赣语、闽语等方言还保留着入声,北方地区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等,也有许多地方还保存入声。江淮官话、一部分西南官话地区也保留入声。韩语和日语均有类似入声的发音(日语称“促音”)。但p、t、k三个辅音韵尾在各种方言里保留的情况不一样,有的方言完整保留(如粤语),有的p、t混同(客家话)或者只保留t(南昌话),有的合并为一个喉塞音[?](江淮官话和吴语),有的方言只有入声调类,无辅音韵尾,入声字表现的只是调值的不同(长沙话)。 从语音学上说,入声就是以塞音收尾的音节,但此塞音只有成阻阶段,并不发声。 粤语、壮语、越南语、客家话、闽南语、赣语以及汉藏语系的其他一些语言中,入声字音节以辅音[p]、[t]、[k]作结,发出明显的短而急促的子音,使音节听起来有一种急促闭塞的顿挫感。 湘语、吴语、福州话、江淮官话、一部分西南官话地区以及华北官话中黄河以北河南省部分地区现在的晋语也保留入声,但只带一个弱喉塞韵尾[],甚至没有入声韵尾只具有特定调值。大部分的汉语官话方言中入声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它是从什么时候消失的,历来都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从元朝开始消失的,但是也有人认为直到17世纪入声还没有消失。 以现代北方汉语为基础的的现代标准汉语(即普通话、台湾国语)中不存在入声。以失去入声的官话方言为母语的人,包括以基于官话方言的普通话为母语者,不经过训练不能分辨入声字。 汉字大概于隋、唐时代传入日本,当时的汉语具有入声,因而日语将入声的痕迹保存至今,但其破音音尾已独立成另一个音节(通常为ka行、ta行、wa行([p] → [] → [w] → )的音节)。相较之下,韩语、越南语汉字的入声发音,则较为接近现代南方汉语的发音。 在无入声调类的北京官话中, 中古的入声字被分派入平声、上声、去声中,此现象称为"入派三声"。如何分派有若干规律可循(排除少量例外)。 1.全浊声母字派入阳平或去声(如: 薄夺续寂)。 2.次浊声母字派入去声(如: 落弱)。 3.清声母字可能派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任一类,无固定规律。

什么是入声字

入声字是指第四声的字。

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到了元代时,平声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就是现在的一声和二声,上声有一部分字归并到去声里,剩下的是现在的三声,去声和由上声归并的一些字是现在的四声,古代的入声在元代时分化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当中。

所以现代汉语北方方言没有入声。现在普通话即标准现代汉语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所以普通话没有入声这个声调。古入声字,有的方言今仍读入声如福建、广东、上海、江苏、南京、太原、张家口等;有的方言这类古入声字,今不读入声,分别归到其他声调里去了。古入声字,郑州今大部分归阴平,少部分归阳平,重庆今归阳平,普通话分别归入今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为便于查检,本表入声字按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次序排列。同声调的字按声母的次序排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email protected]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