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言六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六言六弊的理解 六言六弊

六言六弊

2024-06-26 21: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译文:孔子说:“仲由!你听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我告诉你。爱好仁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愚蠢;爱好聪明而不爱学习,它的弊病是放荡不羁;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伤害;爱好直率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容易闹乱闯祸;爱好刚强却不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

孔子问子路:“你有没有听说过六言六蔽?”“言”是美德,“六言六弊”就是六种美德和六种弊端。子路说没听说过。

孔子说:“居!吾与女”,孔子对子路说:“坐下来,我跟你说一说。”

孔子对子路说了一段话——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一个人喜欢追求仁德,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好人,但是不去践行,不学习、不进步、不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就是每天嘴上喊“我要做个好人”“我想对所有人好”“我日行一善”。“其蔽也愚”,这个人就容易犯傻。

这种典型人物有很多。《东郭先生和狼》中,东郭先生心好不好?很好。但犯了一个错误,他们虽然想做好人,但他们不好学,不知变通,就容易变笨、变傻,成了傻好人。傻好人办事,有时候结果非常不好。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一个人喜欢聪明、喜欢智慧,追求知识,但是不好学,不发自内心的学习、改变、提升和颠覆自己过往的认知,那他可能会变得放荡不羁、飘忽不定。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一个人讲究信用,当然很好,但是如果他不好学,不以学问来提升认知能力,不以学问来矫正做事方式,那么其蔽也贼。“贼”是伤害的意思,就是说,这样的人特别容易被伤害,特别容易被利用。

比如尾生抱柱而死,这种行为就是“其蔽也贼”,死板的遵守约定,从而丢掉了自己的性命。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提升认知、改变行为,懂得灵活应对各种情况和事情。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绞”是尖刻的意思,孔子认为好直不好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个人直,但是他的认知水平太低,又不学习,就不能完善自己的性格,容易变得尖刻。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一个人勇敢,当仁不让,这当然是好事。但如果他不去学习、不去提升、不去改变,这个人搞不好会造反。《水浒传》中的李逵想杀谁就杀谁,只等他宋江哥哥一声令下。这种匹夫之勇很容易造成很大的混乱,这种人不是靠价值观做事,只是盲从别人或者由着性子做事情,处理问题也只会采取这种破坏性的方式。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一个人说自己刚正,无欲则刚,不被诱惑,这样是不是很好?不学习、不进步,执守刚正,把自己封闭在原有的认知里,会变得孤高狷狂。这种人容易成为隐士,成为游侠,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出不来,或者对他人没有贡献的生活,还标榜自得其乐。

孔子没有把仁、智、信、直、勇、刚中的任何一个美德变成僵化的、固定的不动的概念。如果一个人概念化、固化的看待美德,就很容易变成固定型人格,从而固执的追求某一个表面化的品德。

仁、智、信、直、勇、刚是值得令人称道的美德,但这些美德都同时与“学”并存才有意义。举个例子,如果只知道直来直去,而不辅以学问矫正自己对“直”的认知,那就很容易变得尖刻,言辞之中容易伤害别人。只纠结于某种美德,而不继续学习去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那就很容易落入陷阱,在死循环里越走越偏,最终美德也会变味儿。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