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退休工资如何计算,都有哪些组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公务员退休工资怎么计算 公务员退休工资如何计算,都有哪些组成?

公务员退休工资如何计算,都有哪些组成?

2024-06-28 06: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公务员退休工资如何计算

(1)基本退休金待遇。基本退休金是退休公务员最主要的生活待遇。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后,国家公务员实行职务级工资制。国家公务员退休后,其退休金的计发办法是: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按一定比例计发,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均按原工资的100%计发。

公务员退休工资如何计算,都有哪些组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公务员基本退休金也应适时调整。其调节办法是:在国家统一调整生活必要品价格时,退休公务员可按在职国家公务员并入基础工资的补贴数额增加退休金;在职国家公务员根据企业相当人员的工资水平和物价变动指数调整工资标准时,退休公务员可按调整工资标准的幅度度相应提高基本退休金标准。

(2)地区津贴。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实施后,各地将建立新的地区津贴制度。国家公务员退休后,可享受原单位所在地同职级在职人员的地区津贴。

(3)物价、生活补贴和各项福利待遇。这也是国家公务员退休生活待遇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公务员退休收入=(退休前工资+岗位津贴)×X%+各地方退休福利待遇+住房补贴。

其中X%的规定是:

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

年限满30-35年的,按85%计发

年限满20-30年的,按80%计发

年限满10-20年的,按70%计发

年限在10年以下的,按50%计发

教师退休工资最新规定:教师退休工资如何计算?

退休工资计算方法是:退休工资=工资X(工龄/法定工龄)X((75-法定退休年龄)/(75-退休年龄))总退休工资=退休工资X12X(75-退休年龄)注:75是指75岁。30年教龄教师的退休待遇为档案工资的100%。

企业退休工资最新规定:企业退休工资如何计算?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工资指数)〕&pide;2×本人全部缴费年限(工龄)×1%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pide;计发月数(例:50岁195个月、60岁139个月)

(3)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全部平均工资指数×本人97年以前缴费年限(工龄)×1%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pide;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pide;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pide;2×缴费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更多公考资讯请查看:http://mudanjiang.offcn.com/

公众号请关注牡丹江中公教育(mdjoffcn)

公务员的退休金哪些部分组成

刚才小编对于公务员的退休金的重要参考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公务员的退休金是哪些部分构成的?往下看!

① 基本退休金待遇。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按一定比例计发,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均按原工资的100%计发。

②地区津贴。因为每个地域的经济水平不一样,所以说,相应的补贴也不一样。

③ 物价、生活补贴和各项福利待遇。这一样也是对于公务员的退休福利。

事业单位行测备考:正反比的灵活应用

比例法是行测数学运算的基本方法之一。比例法的常见应用有三个,分别是比例的简单计算、比例的统一以及正反比,而其中应用最为广泛,也是最难的就是正反比,它可以应用到省市事业单位数学运算行程问题和工程问题等的求解中。但是,我们很多考生可能知道正反比这个词,但是什么样的题目才能用正反比求解可能不太了解,今天小编给大家梳理一遍。

一、正反比的定义

所谓的正反比指的是在M=A×B的三量关系中,A一定时,M与B成正比关系;B一定时,M与A成正比关系;M一定时,A与B成反比关系。

二、正反比的应用环境

通过对正反比概念的了解,我们会发现题目能否用正反比求解,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题干中存在M=A*B这样的三量关系

(2)M、A、B三个量中有一个量是固定的或者相同的。

三、例题详解

【例1】 建筑队计划150天建好大楼,按此效率工作30天后由于购买新型设备,工作效率提高20%,则大楼可以提前( )天完工?

A.20 B.25 C.30 D.45

【解析】答案A。题目中存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效率提高,但前后的工作总量是不变的,满足应用环境的两个条件。工作效率提高20%,原效率与现在效率之比1:1.2=5:6,工作总量不变,那么工作时间与效率成反比,原时间与现在时间之比为6:5,那么6份对应120天,则1份=20天,大楼可以提前1份完工,即提前20天完工,选择答案A。

【例2】小丽倡导低碳出行,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如果她每小时的车速比原来快3千米,她上班在途中的时间只需原来时间的4/5;如果她每小时的车速比原来慢3千米,那么他上班的在途时间就比原来的时间多( )。

A.1/3 B.1/4 C.1/5 D.1/6

【解析】答案A。题目中存在路程=速度×时间,无论速度如何变化,走的路程都是上班的路程,满足应用环境的两个条件。提速后时间与原来的时间之比是4:5,则提速后的速度与原速度之比为5:4可知提高的1份速度对应3千米/小时,则原速度4份对应12千米/小时。减速后速度与原速度之比为9:12=3:4,时间之比为4:3时,比原来的时间多1/3。选择答案A。

望大家能结合上面理论,强加练习,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

一、题型特征

两只粗细不同的蜡烛,燃烧效率不同,在相同燃烧时间下的问题。

二、解题思路

对于蜡烛燃烧问题,我们可以把它转化成工程问题去理解,按照工程问题的思路去解读,对于工程类问题,我们最基本的解题思路就是特值法、方程法、特值加方程法,下面我们通过一些真题来进行解析。

【例题1】 两根大小相同的蜡烛以均匀速度燃烧,其中1根可以燃烧2小时,另一根可以燃烧3小时,傍晚六点半同时点燃香,到了( )点,其中1根剩余部分正好是另一根剩余部分的2倍。【2015.5】

A.7 B.8 C.8.5 D.9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两个蜡烛的燃烧效率不同,但是蜡烛的大小相同,转换成工程问题其实就是两个工程量一样的工作,工作时间不一样。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特值,设工作总量为工作时间的最小公倍数6,这样我们就可以算出来第一根蜡烛的燃烧效率为3,第二根蜡烛的燃烧效率为2。两个蜡烛如果同时点燃,可以假设一起燃烧了x小时,因此根据题意可以得出:(6-3x)×2=6-2x,解得x=1.5小时,故正确答案是B

【例题2】 有两只粗细不同的蜡烛,细蜡烛的长度是粗蜡烛的2倍,细蜡烛点完需1个小时,粗蜡烛点完需2小时,又一次停电,将这两支蜡烛同时点燃,来电时,发现两支蜡烛剩下的长度相同。那么,停电多长时间?【2016.3.19】

A.1/3小时 B.1/2小时 C.2/3小时 D.3/4小时

【答案】 C

【解析】 本题也是蜡烛燃烧问题,跟之前题目不一样地方是,这次蜡烛的粗细不同,转化成工程问题思想,我们可以看作是两个工程量不一样的工作,因此可以设细蜡烛是2,粗蜡烛是1,根据燃烧时间我们可以得出,细蜡烛的效率为2,粗蜡烛的效率为0.5.根据题意我们可以设停电时间为x小时,因此可得方程:2-2x=1-0.5x,解得x等于2/3小时,故本题正确答案是C。

【例题3】小芳有两支同等长度但粗细不同的新蜡烛,已知点完一支粗蜡烛要2小时,而点完一支细蜡烛要1小时。某天晚上突然停电,小芳同时点燃了这两支蜡烛,来电后又同时熄灭了这两支蜡烛,发现剩下的粗蜡烛长度是细蜡烛的2倍。那么,停电了多少分钟?【2017.3.25】

A.30 B.40 C.48 D.50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知道两根蜡烛长度相同,因此我们可以设长度为2,则粗的蜡烛燃烧效率为1,细的蜡烛燃烧效率为2。设停电的x小时,根据题意可知:2-x=(2-2x)×2,解得x=2/3小时=40分钟,故正确答案是B

通过以上例题示例,相信大家对于蜡烛燃烧问题有了一个重新认识,这类题型并不难,我们就把它当作是一个工程问题来解决就会变得很轻松。在此建议各位考生,平时在解题时多观察题型特点,多注重对方法的理解,在考试时方能做到快速解题。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