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专栏(11)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公众舆论和舆论学 名词专栏(11)

名词专栏(11)

2024-07-04 22: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

当前,“舆情”“舆论”“民意”这三个词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学界大部分关于这三个词的研究和辨析都会溯源到同一个英文词“Public Opinion”,而国内学界常见的对于“Public Opinion”的翻译和使用还不仅仅限于这三个词,“公众意见、公共意见、公众舆论”等等也比较常见。三个词能否以新闻传播学科基本名词进行概念建构和明确定义,能否通过学科名词的定义为三词的规范使用建立标准,本文认为还需要讨论语词背后更多的词源历史和惯用实践。

一、词义渊源与惯用实践

近几年,舆情、舆论研究再度升温,相关讨论成果显著。多数研究者认为港台使用的“民意”一词更为流行和普遍,不少港台学者坚持把“Public Opinion”译作“民意”而非其他语词。在大陆学者看来,“民意”“舆论”或“舆情”一词的使用较为混淆。从整体而言,更多人喜欢使用“舆论”“公众舆论”这样的表达,而把“民意”多对应于民意调査、民意测验。新闻传播研究领域,更喜欢用“舆论”“公众舆论”。“舆情”一词虽然古已有之,但是随着近几年网络舆情监测开始流行,一般的词典中还未有将其作为词条进行规范的定义和详细解释。

以《中国大百科全书》为例来看“舆情”“舆论”“民意”三词的词条收入和定义,会发现其中只有“舆论”一词,没有“舆情”“民意”这两个词条,但是收有“民意测验”。该书第一版和第二版中都有“舆论”,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中,“舆论”作为词条出现两次,分别在心理学卷和新闻出版卷。新闻学卷“舆论”词条的作者是甘惜分,他给出的该词的定义是“公众的意见或言论”,紧随定义之后的是2500多字的关于“舆论”的解释和阐述。甘先生从“舆”字开始,说文解字:“舆”字的本义为车厢或轿,又可以解释为众、众人或众人的……“舆论”作为一个词组,最早见于《三国志魏王朗传》……其中“舆论”即公众的言论,或公众的意见。作者通过中国古代和欧洲古代的历史说明舆论的观念在中西古已有之。2009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直接按照字母排序,并没有对词条进行学科归属的划分,其中明确将舆论与媒体相关联,“舆论通常指在一定范围内的多数人的意见;有时也特指大众传播媒体发表的意见,人们常把媒体视为舆论的承载者。”

笔者查阅了10多部辞典,发现将“民意”作为独立词条的比较少见。较为典型的是:1986年出版的《政治学辞典》。该词典对“民意”的解释如下:“指社会大多数人对于某一事件或某项政策表现出的带有共同倾向性的态度和愿望。它是一种自发的、不系统的、不定型的社会意识。”1993年刘建明主编的《宣传舆论学大辞典》将“民意又称公意、公言、民心。人民整体意志的象征,全体人民的追求所凝成的力量。一种笼罩整个社会的表层意识。是人民意识、精神、愿望和意志的总括,是社会舆论这一意识现象的主导部分。”另有,1988年的《社会心理学词典》、1992年孔祥军的《公共关系大辞典》和刘建明主编的《应用写作大百科》中也出现了“民意”词条。一些学者把民意、舆论与公共关系联系在一起,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于1989年出版了《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舆论学》(孟小平著);1992年孔祥军《公共关系大辞典》中收入有“民意”词条。学者们以公共关系视角对于民意的定义是:“社会成员对其关心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所持有的态度和意见。是国家实行的大政方针和政策在一定社会成员中的悉知、理解、影响的反映,既是国家调整政策的基础,也是国家作出新的决策的前提和根据。”

从以上的各类大辞典词条回顾来看,“舆情”作为词条,在辞典中几乎看不到,“民意”被视为更多的是港台学者对“Public Opinion”使用的一种习惯,在国内的传统和习惯下,较少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条出现,而多以“民意调查”“民意测验”的复合词形式出现。而“舆论”一词则较为普遍地出现在多种辞典词条中,而且已经形成较明确的所指和内涵,舆论学也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话题之一,被广泛研究和讨论。作者认为,“民意”和“舆论”不仅是一个港台和大陆使用习惯的问题,港台学者将“Public Opinion”翻译成民意使用的内涵,其实也不同于大陆使用“舆论”的内涵,所以这也不仅仅是一个不同翻译习惯的问题。

二、“舆情”作为流行词的再现

2008年中国开始流行网络舆情监测,很快网络舆情监测和研究成为一个专门的行业在国内迅速普及,“网络舆情”“舆情”也演变成一个流行词汇和专门词汇。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王来华等人,则在更早的几年就开始关注舆情方面的理论研究,他们对于“舆情”“民意”“舆论”三个词做了一些从词源开始的回溯和辨析。他们研究指出:“‘舆’‘情’两字的连用,最初应是指百姓的情感、情绪。在现在的《新华字典》中,也采用了这个解释。在《辞源》中,则把‘舆情’解释为‘民众的意愿’。”他们研究了关于“舆情”一词起源的古文献,指出,据现有文字记载,“舆情”一词的最早使用在中国唐朝,出自《全唐诗》中唐诗人李中所作《献乔侍郎》一诗:“格论思名士,舆情渴直臣。”并研究指出,古人关于“舆情”一词的使用,基本含义指民众的意愿。

而当前“舆情”一词不仅是社会流行语,而且在研究领域也被广泛使用。以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为例,2005年至2013年立项有关舆情项目80项,其中48项为网络舆情项目。“舆情”“社会舆情”“网络舆情”“微博舆情”等等都直接出现在研究项目的题目中。同时,“舆论”“网络舆论”“微博舆论”这些词汇也广泛出现在国家社科基金的项目题目名称中,有关舆论的研究题目从1992年持续到2014年。2005年开始,尤其是2008年以后,随着“舆情”“网络舆情”等以舆情为组词的相关词汇在中国的普及和广泛使用,引发了学界关于“舆情”“舆论”“民意”词义的重新辨析和思考。

当我们通过考证和研究,认同古人关于舆情是指民众的意愿的基本内涵时,我们更不能忽视当前网络舆情行业的实践。现在绝大部分的网络舆情和舆情研究机构主要依托搜索引擎技术在互联网上抓取目标信息,然后对其分析。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舆情监测软件抓取的信息一般被视为舆情,但是在互联网传播深度渗透,各种传播媒介高度融合的今天,互动、社交、自我表达已经成为深度潜入在传播过程和互联网运用的各个层面和各个信息扩散过程中的习惯行为,在人人都可以参与和表达的媒介环境下,我们其实很难区分媒体意见和普通公众意见。作为原有定义的“舆论”(主要指媒体意见)和“舆情”(主要指民众的意愿)其实已经交溶在一起,并互相渗透。所以现在通常所称的“网络舆情”是代表舆论还是代表民意,其实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三、词定义的重新审视

简而言之,“民意”一词在各类词典中出现频率极低,定义较为笼统。“舆情”一词只用于学术讨论,没有被作为词条。“舆论”一词在新闻传播学中已有较广泛的定义和使用,但是其定义也有不同侧重和表述。

“舆论”一词虽然在各类辞典中都比较普遍,但是也没有统一的定义,从两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来看,第一版甘惜分的定义,比较偏重于公众意见这样的广义,更靠近社会学、政治学的定义,将新闻传播、大众媒介只是视为反映舆论,形成舆论和引导舆论的工具,“舆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新闻报道是舆论传播的主要方式”。在详细的阐释中,甘先生集中了比较常见的关于“舆论”的5种定义,最后总结道:“有多种关于舆论的定义。……虽然众说纷纭,但有以下共同点:①舆论是一种公众的意见;②这些意见涉及多数人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③表达这些意见的人们具有共同的利益”。而在第二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则将“舆论”分为了广义旳公众意见和狭义的媒体意见,并对何种公众意见才能称为“舆论”给了“七要素”判定方式。当前,新闻传播学界对舆论一词给予较为细致全面定义的是陈力丹,他的定义为:“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有一定数量规模)、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这一定义融入了“舆论七要素”,对于公众意见进行了限定性的定义。

舆情”的概念还不明确,用法更为多样。王来华等在研究了“舆情”“舆论”“民意”三者的概念差异后,认为“舆情”的政治指向性更为明确,更关注意见背后的社会学、政治学变化的过程,而“舆论”则更关注传播过程和传播学变化的构造和后果;“舆情”更多是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舆论”不仅包括公众的“声音”,而且包含了国家或政府的“声音”以及媒体自身的“声音”。他对于“舆情”的概念曾做过如下定义: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对这一定义的客体进行了较为明确的限定,即“国家管理者”,而其他定义对舆情的客体定义没有确切地界定,泛指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等,即“公众议论的对象”。

就当前中国舆情实践来看,其实“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这样的客体研究界定更为准确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公共事件为主。王来华认为,“舆论”更关注传播学变化方面,“舆情更关注社会学、政治学变化方面。国家社科基金112个“舆论”相关项目中,72项属于新闻传播学,占到64.3%;而以“舆情”命名的项目中新闻传播学的比例为1/3,其他涉及到图书情报、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党政等等多个学科。

四、思考与讨论

以“Public Opinion”进人中国后的发展路径作为一种观察视角,可以看到,在“Public Opinion”的概念最初进入中国时,新闻传播学领域对“Public Opinion”进行的相关跟进和研究比较多,当时传统媒体在中国处于意见领袖的强势地位,所以在一定时期形成了传播学、新闻学和舆论学密切相关的发展现实。而互联网传播发展起来后,中国民众发表言论和参与公共事件讨论的机会越来越多,针对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慢慢生成了网络舆情。所以,现在对于“舆情”一词的使用其实是新时代对于旧词的重新挖掘和赋意。虽然学者引经据典能够将“舆论”“舆情”二词的发源找到一起,但是人们对于“舆情”和“舆论”两个词还是存在较为明显的内涵理解上的差异:舆情更贴近于民意,是从普通民众中挖掘的意见和声音,在中国当前,人们更容易把基于互联网的各种民众自生产内容(跟帖、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内容)视为舆情,认为是民意的方便和直接反映;而将舆论更多地视为媒体机构、媒体组织的意见和声音。

当下对“舆情”“舆论”“民意”的使用较为混乱,存在众多的误解和误用。尤其是对于舆情,经常是不做定义。或者直接将舆情与舆论对等,进而将网络舆情等同于舆情;或者将舆情等同于民意,进而将民意等同舆论;或者将舆情等同于媒体舆论,进而将这个媒体默认为互联网;甚至有一些将舆情直接对等于媒体(尤其是互联网)上的负面信息、批评意见或突发事件等等。对于舆论和民意虽然已有很多年的传统和西方舆论学理论的影响,但是也使用非常模糊,最常见的是将舆论等同于媒体,将舆论等同于民意。就以上常见混淆使用,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简单辨析。

首先,网络舆情不等于民意。虽然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6亿,但是并不是所有网民都热衷于在网上交流和发表意见,而且在网上交流和讨论的内容不一定都是公共事务,因此,将网络舆情等同于民意,存在较大偏差。其次,舆论不等于媒体意见。在我国舆论学研究的传统中,虽然有将舆论狭义地等同于媒体意见的定义,但是,更多地是将舆论视为一种满足一些特殊条件后的公众意见或大多数人的意见,“舆论七要素”判别法,就是通常所用的判断何种公众意见可以成为舆论的基本条件。但是在这“七要素”中是否大众传播媒体意见并不包括在七要素中,将媒体视为舆论的载体更合适。关于媒体意见与舆论的关系,在英文“Public Opinion”的解释和定义中,也有较为明确的表述。自年起开始出版的《媒介与传播研究词典》(Dictionar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已经出版到第八版,在第五版中对于“Public Opinion”有一个500多字的解释,直接就追溯到了古希腊,其词条的作者指出对于媒体而言,主要是如何更好地表达和传播公众意见,如何更好的塑造公众,只是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报纸成为了公众意见的主导。可见,媒体更多是舆论的载体,在报纸发展鼎盛时期,报纸是公众意见的主导,随着媒体形态的发展,广播、电视等也可能在某时期成为公众意见的主导,现在互联网一定程度上可以主导公众意见,但是任何一种媒体都不是舆论。最后,舆论不等于民意。在“舆论七要素”中对于何种公众意见能够成为舆论有详细的限定,所以舆论和公众意见不能简单划等号。一些学者对民意与舆论的关系进行了表述,“当民意由小到大,发展到比较自觉、比较系统、比较定型时,就会成为公众舆论”,民意是社会舆论这一意识现象的主导部分。可见,网络舆情不等于民意,网络舆情也不等于舆论。

此时,让我们再次回到“Public Opinion”的定义。大英百科对于“Public Opinion”的解释可以翻译为:(Public Opinion)是通过特定社区或群体对个体就某一特定话题的看法、态度和理念的整体表达。其在进一步的阐释中给出的也是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的定义和解释。从英文本义上,“Public Opinion”译成“民意”简单易懂,译成“舆论”雅致、有内涵。而“舆情”一词虽然古已有之,但是近些年这一词语再次流行,却是因为互联网传播在中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当我们再次广泛使用舆情一词时,我们是在互联网传播的新的环境下,我们不得不仔细地思考时代和生活实践赋予的词汇的新意。

舆情调査行业近两年飞速发展。舆情一词现在应用很广,已经远远超越了学者按照古义“舆情”给出的狭义的民众对管理者或公共事务的意见的定义,大数据挖掘等技术也进入舆情研究和实践领域,在很多时候,舆情服务机构、舆情研究行业其实把舆情等同于基于互联网搜索技术的数据挖掘,因此舆情抓取和研究的对象,远远超出了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所谓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政府管理机构和管理者等,而包括了行业数据、消费者数据、用户数据等等。

鉴于以上回顾和讨论,笔者建议在定义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关系:(1)词汇在古文中原有意思和使用习惯与社会发展变化后对于同样的词赋予的新意和新用法;(2)英文词汇在中国的多种翻译与不同使用偏好;(3)学术理论圈的表述与社会大众的差异;(4)对应的英文词汇本身词义的变化和拓展。

基于以上,对于“民意”“舆论”“舆情”三词的定义建议如下:

1.“舆论”。已经形成了广泛接受和较为普遍的定义和翻译,认可度和统一度较高。建议基于原来的定义进行微调。

2.“舆情”。中国古代关于舆情的使用和表义已经与当前时代舆情实践和现实发展差异太大。如果用古义的概念来框定舆情,既不符合当前舆情发展的实际,也容易把舆情限制在了一个狭小的发展圈,更不能反映互联网时代的搜索、大数据挖掘技术等对于舆情研究和中国社会民意研究的变革。而且,狭义的舆情与民意概念区分度太差,所以笔者建议应该重新讨论舆情的定义。

3.“民意”。从以往研究来看,将民意作为独立词条的极少。字典和已有的词条定义比较偏重用“大多数人的意见”“全体人民的意志”这样的概念。但是有学者认为民意应该按照“民”所代表的群体不同而分不同层次,未必是大多数人的意见,可以是少数民意、个别民意。

详细请见《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12期。

编辑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除注明出处的文章外,均为原创,如需转载、引用请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获取授权,并注明本公众号[新闻与传播学术前沿] ID : meitiqianyan。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