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docx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八国联军侵华过程及事件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docx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docx

2023-04-14 01: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第5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考纲展示: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热点提示:(1)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2)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3)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考点1 两次鸦片战争国门初开1鸦片战争(1)原因根本原因: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主要原因:清政府腐败落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直接原因: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虎门销烟。思考有人说,假如没有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

2、什么?提示:不同意。鸦片战争的爆发有其历史必然性。其根本原因是英国资产阶级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他们渴望打开中国大门,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虎门销烟只是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即使没有林则徐禁烟,英国侵略中国也是必然要发生的。(2)过程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扩大: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结束:1842年8月,英军侵入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3)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4)影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

3、整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点拨正确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半封建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2)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权;在经济上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2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列强仍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列强“修约”要求遭到拒绝。(2)过程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战争爆发。随后,法国加入。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继而北上进逼天津,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

4、津、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割地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开埠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增开天津为商埠其他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承认天津条约有效思考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材料中的规定表明了什么问题?提示:反映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冲击下,清政府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也随之受到冲击,从而促进了外交近代化。(4)影响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侵害。清政

5、府与列强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问题1:探究鸦片战争的影响材料一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中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材料二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近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茅海建天朝的崩溃(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有何影响?(2)材料二是用什么史观评价鸦片战争的?信息解读材料一表明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促进了中国旧制度的解体,有利于中国

6、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材料二中“中国的近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说明鸦片战争推动了中国由农耕文明开始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转型。尝试解答(1)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粉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使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走向解体。(2)现代化史观。认为鸦片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近代化和社会的转型。问题2:探究第二次鸦片战争材料一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材料二务须让西方列强

7、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马戛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高第中国与西方列强关系史(1)材料一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材料中哪些文字最能反映英国要求修约的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有何危害?信息解读材料一表明英国不满足于南京条约取得的权益,力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材料二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得列强的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扩张到北方口岸和北京,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尝试解答(1)南京条约。“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业已增加了的

8、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2)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归纳总结】 1运用多元史观解读鸦片战争的影响(1)革命史观:鸦片战争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现代化史观:鸦片战争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3)整体史观: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4)社会史观: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

9、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5)文明史观:鸦片战争后,西方的先进文明传入中国。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1)继续从背景看,都是发生在工业革命后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为发展资本主义,列强竭力寻找海外市场。从目的看,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从性质看,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从结果看,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大量侵略权益。(2)扩大从目的看,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从战争过程看,侵略者由英国变为英、法、俄、美等国,战争时间由两年延长为四年,侵略范围由中国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地区,并侵入天津、北京。从影响看,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

10、土和主权,外国经济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清朝统治者开始投靠侵略者,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民国学者蒋廷黻指出:“中国当初的目的全在禁烟。故鸦片战争的发生,非中、英两国所预料,更非两国所预谋。战争虽非偶然的、无历史背景的,然初不过因禁烟而起冲突,继则因冲突而起报复,终乃流为战争。”下列观点与材料一致的是()A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诱因B战争是英国预谋已久的C国人预料到禁烟会导致战争D社会制度差异是战争的起因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起因。题干材料说明因中国禁烟引发中英冲突,由冲突发展演变为战争。故选A。战争“非中、

11、英两国所预料,更非两国所预谋”,也不涉及中英两国社会制度的差异,排除B、C、D。2英文版南京条约第十款的直译为:“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该则例将公开颁布。”这一条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A使清朝在广州的通商旧制得以延续B为中英平等经济交往奠定基础C为英国干涉中国关税主权埋下伏笔D使中国完全丧失了海关管理权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关税主权的丧失。首先依据材料“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判断对应的是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一条,这使得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故C项正确。A、B两项未能体现“协定关税”给中国带来的危害;中国完

12、全丧失海关管理权的标志是海关总税务司的设置,故D项错误。3(2016孝感模拟)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后不久,马克思就断言:“从政治观点看来,这个条约不仅不能巩固和平,反而使战争必然重起。”这种判断是基于()A英法等国惯于出尔反尔B清政府的尊严受到严重损害C清政府对列强存有较大的疑惧D太平天国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解析:选C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条约不仅不能巩固和平,反而使战争必然重起”说明天津条约主要是西方列强用武力、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清政府对列强存有较大的疑惧,C项符合题意。4下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主要战役的中外兵力对比表(单位:人)。由此表可知这次战争 ()战役 时间 英 法 英法

13、联军 中国 第一次广州之战1856.10 439 15 000 虎门之战 1856.11 1 380 1 700 第一次大沽之战1858.5 660 5181 17810 000 八里桥之战 1860.9 3 500 1 500 5 000 34 000 A.是由英法两国共同发动的 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C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D使中外反动势力进一步勾结解析:选C由表格可知第一次广州之战法国并未参与,故A项错误;表格中并未体现出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故B项错误;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中国参战兵力远多于英法联军的兵力,但中国最后还是战败,由此体现出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故C项正确;表格数据并

14、未体现出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故D项错误。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强权主义导致条约制度的不平等对他们来说,国际法是保障和补充不平等条约的执行工具,中西方之间的交往基本都是以战争为前提,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条约来确立法则的实现。所以当时国际法有着浓厚的强权主义色彩,体现出两面性,一方面是列强国家欺负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工具,为了自己的侵略目的要求弱小国家遵守国际法,另一方面如果涉及列强国家的利益,即使违反国际法原则的行为也被认为是合法的。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晚清中国也不断受到国际法的影响与冲击,译注的大量国际法著作为晚清社会带来了新的观念晚清国人也对西方的领事制度有了初步的接触,逐渐萌生了向国外派遣公使

15、和领事的需求,并开始纷纷向海外各口岸派遣公使和领事,使中国的使领馆制度日趋形成。中国外交开始重视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谈判在这一时期对国家权益的挽回及维护国家主权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摘编自董临瑞从 南京条约 看晚清时期的国际法在中国的运用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条约制度下国际法的特点,并阐述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解析: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强权主义导致条约制度的不平等”“国际法是保障和补充不平等条约的执行工具”并结合国际法是在西方国家主导下制定的这一历史史实分析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译注的大量国际法著作为晚清社会带来了新的观念”“使中国的使领馆制

16、度日趋形成”并结合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概括分析。答案:特点:把国际法作为执行和保障不平等条约的工具;具有浓厚的强权主义色彩,体现出了欺凌弱小国家和维护侵略权益的两面性;反映了近代西方的法律和契约精神。影响:推动了思想观念的变化;谈判成为晚清政府处理国际争端的重要手段,中国的使领馆制度日趋形成,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外交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列强把不平等条约强加于中国,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延缓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考点2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瓜分危局1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日本明治维新后军事实力上升,蓄谋侵略中国。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日本乘机入侵朝鲜。(2)过程战争爆发:日本

17、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平壤战役:清军陆战失利,退回国内。黄海大战:中方主力尚存,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日军控制黄海制海权。辽东之战:日军占领大连、旅顺等地。威海卫战役: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结果: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条约内容 主要危害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

18、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点拨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得高额利润,用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或贷款。列强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就开始了早期的资本输出。19世纪晚期后,西方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主要形式有投资设厂、修筑铁路等,使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思考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甲午中日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什么?提示:中华民族尚未觉醒,民众没有充分发动起来,清政府单纯依靠李鸿章的军队与日军作战;清政府内部矛盾重重。2八国联军侵华(1)原因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日益高涨。1900年间,义和团运动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2)过程1

19、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从大沽口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在廊坊和天津打击侵略者。1900年7月,八国联军占领天津;8月,攻陷北京。(3)结果: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赔款各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除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4)影响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

20、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思考你如何理解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提示:经济上,中国完全失去了关税自主权;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军事上,列强在战略要地驻扎军队,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最终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表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问题1:探究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材料一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职,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日舰集大连湾,将袭威海,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

21、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奔刘公岛。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公岛中大扰。诸洋员请姑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材料二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1)据材料

22、一,概括指出威海之战战场态势的特点,归纳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观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信息解读从材料一中北洋舰队的作战方针、海军水手、洋员以及主将的表现等方面可以看出北洋舰队在威海卫之战中的失败是必然的。材料二中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俄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日本借助赔款大力发展经济,侵华的野心日益增长,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尝试解答(1)特点:敌攻我守(被动挨打);海陆交织。原因:北洋舰队避战不出;将士贪生怕死;洋员鼓动投降;主帅指挥不力。(2)危害: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民族危机的加深

23、);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问题2:探究辛丑条约材料一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即弹压惩办。辛丑条约材料二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索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商口岸以便他们长时期的在经济上压榨中国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占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1)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开始进入争

24、夺侵华权益的新阶段。请结合材料一加以说明。(2)材料二认为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信息解读材料一中“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说明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被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即弹压惩办”说明列强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材料二一分为二的辩证评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认识到了列强侵华对中国产生的双重影响。尝试解答(1)说明: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转到中国北方,主要通过控制清政府来侵华。(2)直接影响: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间接影响:进一步惊醒了中国人,推动了中国

25、近代化进程。【归纳总结】 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1)认识不足: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军事思想落后,不能适应近代化战争。(2)战略失误: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采取消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放弃和丧失制海权。(3)政治军事:统治腐朽,政治腐败;防民甚于防寇,脱离群众;军队腐败,纪律松弛,战斗力低下。(4)外部因素:日本明治维新后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对外扩张蓄谋已久,战前准备充分;列强怂恿和支持日本侵华。(5)根本原因:封建专制主义制度无法抵御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1)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2)给中

26、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3)充分暴露了清王朝“洋人的朝廷”的本质,客观上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4)进一步惊醒了中国人,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11893年,日本拥有10人以上工人的工厂有3 019家,其中使用蒸汽动力的有675家,工人人数38万。日本完全实现了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化。此时,中国官办工业企业只有24家,私人资本兴办的工业企业也只有100多家,只能给古老帝国的近代化提供一点“点缀”而已。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近代化工业实力决定战争性质B日本工业水平领先于世界C中日近代化程度决定战争胜负D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近代化停滞不前解析:选C战争的性质分为正义与

27、非正义,与工业实力无关,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说明日本工业实力在世界上的地位,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通过洋务运动已经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中国近代化发展缓慢,D项错误。材料通过甲午战争前两国工业实力的对比,意在说明两国近代化程度对战争结果的影响,故C项正确。2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说:“新约规定,天旋地转。”因为这个条约不仅把“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而且“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黄遵宪信中的“新约”是指()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选C“设机造货,夺我生产”是指允许列强在华建立工厂,南京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均没有这一内容

28、,故A、B、D三项错误;马关条约规定日本有在华设厂的权利,故C项正确。3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解析:选D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由材料“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故答案为D项。A、B、C三项都没有准确地反

29、映出题干的意思。4(2016衡水质检)这次列强惩罚的对象主要是中国人民,规定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1两白银“罚金”,以此侮辱所有的中国人;对发生过反对列强斗争的城镇一律停止科考五年。这些条款出自()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解析:选C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由题目中的信息“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1两白银罚金”即可知此应为辛丑条约中“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的规定,故选择C项。5下列对漫画所示历史事件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1900年西方国家发行的宣传明信片迎接龙的挑战A列强势力深入长江沿岸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工具D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市场解析:选C本题考查近代列强的

30、入侵与中国的民族危机。由图片信息“1900年”“西方国家”“龙”可知此事件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秩序正式确立,故选择C项。A项指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B项是在甲午战后,D项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三项均排除。本讲课堂小结术语必备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两次鸦片战争客观上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2两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先后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仅导致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领域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且也引起爱国人士思想观念的转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表明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洋务运动的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列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