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薇采访名家录| 访闽南筝非遗传承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全站仪角度距离观测记录表 魏薇采访名家录| 访闽南筝非遗传承人

魏薇采访名家录| 访闽南筝非遗传承人

#魏薇采访名家录| 访闽南筝非遗传承人|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张辉自幼习筝,先后师从于山东筝派的高自成教授,陕西筝派曲云教授,并得河南筝派任清志老师指教。后跟随河南筝派曹永安老师,赵曼琴老师进修。2004年到福建工作后,师从闽南筝派陈茂锦教授学习闽南筝,后师从诏安闽南筝非遗传人张阿林、沈杰兰等数位古筝老师。

张辉老师

创作了一大批风格多样的古筝独奏、重奏作品。独奏《芭蕉》、《玉玲珑》、《如梦令》、《玉树后庭花》、《岁寒》等,重奏《逍遥子》、《孔雀东南飞》等。其中,《芭蕉》获2009年“中国民族音乐新作品大赛”优秀作品奖。古筝钢琴协奏曲《窦娥冤》获“福建省第13届音乐舞蹈节”优秀创作奖和优秀表演奖。2010年出版发行了闽南筝曲独奏专辑《梁父吟》。

张辉老师精彩演出瞬间

发表论文:《闽筝散议》、《南音乐队编制漫谈》、《闽南筝与潮州筝渊源》、《闽南筝派发展之我见》、《闽南筝曲探源》等。与沈杰兰老师合编《闽南筝派古曲精选》一书。先后在厦门、泉州、武夷山、漳州、龙岩、扬州、西安等地多次举办个人古筝独奏音乐会和讲座。与作曲家合作录制过多首音乐作品。

张辉老师陶醉在闽南筝中

张辉老师参加全国传统古筝学术交流会

本期主题 Current topics

浅谈张辉老师对闽南筝演奏传承的看法

魏薇 :作为闽南筝演奏技艺非遗传承人,能跟我们聊一聊闽南筝演奏技艺的独到之处?与其他筝派的迥异之处?

张辉 :中国传统古筝根据不同的流传地域以及风格特色可以细分为九大流派,其中北方有山东筝派、河南筝派、陕西筝派以及两个少数民族筝派,延边地区的延边筝以及流行在内蒙古地区的蒙古筝,在长江流域有浙江筝派,南方地区主要以广东岭南地区和福建闽南地区的潮州筝派、客家筝派以及闽南筝派。所以总共分为九大筝派。

已故的中国古筝教育家、演奏家曹正先生在全国的古筝研讨会上就说过:“茫茫九派流中国,天下筝人是一家”。这九大流派除了在地域上的流传分布的不同之外,每个筝派都有自己独特的曲目、演奏技巧和行腔做韵手法。这是因为筝派的产生和当地的地方音乐、风俗习惯、语言都息息相关的,因此也造就了风格迥异的九大流派。像我们闽南地区的闽南筝,它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它没有北方烈酒一般非常浓烈的味道,不会那么豪放粗犷,它就像闽南人喜欢喝的功夫茶一样,需要你去慢慢的细品,细腻婉约、清新淡雅。

张辉老师侃侃而谈

闽南文化来自于中原地区文化和古闽越文化的融合。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中原汉人就逐渐南迁,同样也把中原地区的文化艺术带到了闽南和岭南地区,并且与当地的文化逐渐融合。同样闽南筝也是跟随中原文化的南迁而扎根在闽南地区,闽南筝的风格既保留了北方中原文化的古朴典雅又具有南方的清新婉约,所以说它的音乐风格是非常独特的,就像漳州的水仙花一样清香淡雅。

从演奏曲目和技术技巧方面,它也有自己独特的曲目和演奏技巧。据历史记载,闽南筝原有曲目四五百首,但流传到现在我们经常演奏的就100来首,很多曲谱都已经失传了,这也是件很可惜的事情。

考察目前流传下来的100多首乐曲,我们可以看出闽南筝是非常具有诗人的文雅气质的,比如像《踏雪寻梅》、《蜻蜓点水》、《吹箫引凤》、《溪山春晓》、《蕉窗夜雨》还有《出水莲》、《落水莲》等,是不是非常容易感受到浓浓的文人气息啊?

通过考察分析,闽南筝曲目很多都是来自于古代音乐,比如说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时期的一些民歌小调,在几百年的时间当中不断融合,流传至今。所以说闽南筝所包含的音乐、历史素材是非常丰富,需要我们不断去深入地研究和挖掘的。从演奏技法上来讲,闽南筝演奏采用传统的扎桩弹法,称呼为——倒垂莲(有的又称其半空彩凤)。顾名思义就是手型似倒垂着的一朵莲花,这个手势和传统的古琴演奏手型很相似。传统流派古筝的演奏手法也基本上都是采用这种传统的手法的,能产生出具有饱满厚重古朴的音色效果。

传统古筝演奏没有特别复杂的右手技巧,古筝演奏主要以大拇指、食指和中指这三个手指为主。右手主要负责弹奏出音,左手主要负责做韵,即右手主声、左手主韵、以韵补声。这也是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阴阳协调”“刚柔并济”的传统哲学思想和审美取向。

闽南筝也是充分运用了左手以韵补声的演奏技巧,比如说上滑音、下滑音、颤音、揉弦等各种技法,其中最具有特色的是点滑音。它是下滑音或者上滑音与点音技法的结合效果,即滑中带点、点中带滑,给人一种蜻蜓点水的轻盈效果。这样的行腔做韵手法实际上是和闽南人的语言习惯有关的。音乐本身是一种声音艺术,尤其是中国音乐自古以来都是“歌、舞、乐”一体的综合艺术,器乐演奏基本上都是为声乐伴奏服务的。“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我们的嗓子就是天生的最完美的乐器,所以乐器演奏很多都是模仿我们人的唱腔,尤其是戏曲中的“随腔”(跟腔/帮腔),因此也就造就了中国民间乐器跟我们的地方音乐、语言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点在我的一篇学术论文当中就有提到过关于闽南语的“七声八调”和闽南筝的左手做韵技巧的联系。

张辉老师耐心讲述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技法技巧,比如说在右手的指法当中有:跑马法,其实就是八度的连续快速勾托产生一个长音效果,这和钢琴上的一个8度持续震音效果一样;还有连珠法,就是中指的连续上行弹奏几音,产生一种连贯的音乐效果。

古筝是特别擅长表现流水形态的一种乐器,这是其他乐器不可比拟的,就像连绵不断的流水,又像串连起来珠串,华丽而流畅。用大指的下行连续弹奏多个音形成流水的效果,就是历音法;截音法,用现代音乐术语来讲,就是休止。截音法其实唐代就已经有了,因为早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筝》诗中就有描述——“珠联千拍碎,刀截一声终”,颇有此处无声胜有声、意犹未尽的艺术效果!

闽南筝中很多乐曲为了表现这种生动活泼的音乐情绪和跳跃性的节奏变化采用了截音法,这样的技巧运用在九大筝派中是比较特殊的。在北方几个筝派很少会用到这样的技法,在南方筝派里边潮州筝和客家筝也会经常用到这样的技巧,但是闽南筝和潮州、客家这两个筝派在运用截音(止音)这个技巧的时候是有所不同的。潮州筝派和客家筝派在运用截音(止音)的时候相对来说比较程式化一点,像潮州筝中的拷拍部分(二板段)就是一段连续使用截音技巧的一种变奏手法,但闽南筝它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情绪去灵活运用,它可能出现在音乐的任何位置。

听张辉老师娓娓道来

魏薇 :您创作了多首古筝作品,其中出版发行的闽南筝曲独奏专辑《梁父吟》大受好评,能跟我们聊聊这张专辑吗?

张辉 : 这张作品是闽南筝的第一张有声专辑,也是对我学习生涯的一个小结吧。我06年开始学习闽南筝,经过几年的学习以后,我觉得学习了那么多曲目,应该对自己学习的有个小结和审核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闽南筝。于是09年夏天就录制了这个专辑,去查找我的不足和缺点,为以后的学习修正方向。

很多筝友也是通过这张专辑了解到了闽南筝,当时有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很多筝友购买了这张专辑。通过这张专辑为闽南筝的传播和推广尽了一点绵薄之力。

闽南筝第一张有声专辑《梁父吟》

闽南筝派传承人

张阿林老师(中)、沈杰兰老师(右)、张辉老师(左)

记得05年时我想学习闽南筝,于是访问了很多老师,居然都不了解闽南筝。后来在一位福师大毕业的同事推荐下,找到了陈茂锦教授,跟随陈茂锦教授学习了差不多半年时间的闽南筝。后来我觉得闽南筝它是民间艺术,应该去民间感受一下它的土生土长的文化氛围,在06年5月份我到漳州的诏安县拜师张阿林、沈杰兰、吴静严等几位民间老艺人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这几位老师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倾囊相授,让我感恩人生中能够有幸跟随他们学习。尤其是跟沈杰兰老师学习,每年都要去老师家学习一个月时间,吃住都在老师家,而且分文未取,这种无私的传承精神更加坚定了我学习闽南筝的信心。所以《梁父吟》这张专辑对我来说只是闽南筝学习过程的一个小结,跟前辈们来比起来,我做的还是非常少。近几年来闽南筝的热度越来越高,可以说正是由陈茂锦教授、张阿林老师、沈杰兰老师等这些前辈们的不懈努力,让闽南筝这即将消亡的星星之火又重新燃烧了起来。

关于这张专辑主打曲是《梁父吟》是一首漳州云霄筝曲,它是漳州云霄地区闽南筝的独有曲目。云霄闽南筝的传承历史也是很悠久的,从清代就已经有了,最代表性的就是以姓汤的一户人家,后来传承到陈友章先生,他是当时的云霄县潮剧团的演奏员,先生传承下来近百闽南筝曲。

《梁父吟》这首作品是有一个历史典故的。三国时诸葛亮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所咏为齐景公用国相晏婴之谋,以二桃杀三士的故事,表达对死者的惋惜。乐曲《梁父吟》后来演变成为古代的丧歌,用以表达后人对亡者的惋惜哀思之情,这样的曲调和形式至今还在民间乡野有所留存。 闽南筝曲《梁父吟》虽名为梁父吟,但它并不像想象的那种哭天抢地痛哭流涕的丧歌,音乐缓慢平稳抒情,哀而不伤,更多的是一种赞颂和追思。 所以结合闽南筝的历史和音乐的历史典故,就把这首作品作为了这个专辑的代表曲目。

《闽南筝古曲精选》 张辉、沈杰兰合作编著

魏薇 :您不仅演奏技艺精湛,更是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能跟我们聊聊您成功的教学理念吗?

张辉 :关于教学理念,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和因材施教。经验积累指的是如何把你多年学习的知识,学习的过程进行总结反思形成一套科学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体系。善于总结出基础练习的重难点,用最简单精确又最容易理解的表达让学生们快速理解、接受、掌握。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孔夫子说过“有教无类”,任何孩子都是一张白纸,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不足,怎么去发现孩子的特点在哪里,怎么去引导他,让他去学习,这是每个老师都需要去思考的,我觉得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与张辉老师交流闽筝传承

还有一点我觉得作为一个老师还要会“治病救人”。老师跟医生一样,要能善于发现孩子的问题和错误,并能及时的“对症下药”纠正学生的问题、错误,避免孩子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们要做“诲人不倦”的人,而不是毁灭的“毁”。 所以我觉得在教育方面更多的是对老师的严苛要求——老师必须得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把正确的知识美好的音乐传承给孩子们。 我个人认为能够做到以上内容你的学生也不会差。

张辉老师耐心解答

魏薇 :闽南筝对于闽南文化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家也都跃跃欲试学习闽南筝,您能跟我们说说学习闽南筝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吗?

张辉 :关于学习的条件问题,很多人在学琴的第一天就会问老师“我们家孩子没学过音乐”、“什么都不懂,他能不能学?”我想说谁是天生就会弹琴的?都是从不会到会,就像学习走路一样,从蹒跚学步到步伐坚定。我们学习一项技能都是从不会到会从生疏到熟练的一个学习过程,所以说学琴没有任何要求,没有门槛,只要喜欢。

张辉老师耐心传承教学闽南筝

有的学生家长说“老师你看我们家孩子的手又短又粗,手指头不是很长,是不是不适合学古筝?”我要告诉家长说只要你不是残疾,都可以。因为古筝这件乐器对我们手的长短大小没有要求,它是一个门槛很低的乐器,只要你喜欢就可以来学习。但要说学习是没有条件的?我觉的还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第一要有兴趣,第二要有持之以恒的坚持。很多人学琴之所以后来半途而废,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坚持,这一点是扼杀很多人音乐梦想的最大杀手。

我们学音乐的初衷是什么?是因为你想成一个音乐家吗?我觉得并不是谁都可以成为音乐家,我们学习音乐的初衷就是因为喜欢、觉得它好听,觉得它美,那么至于将来能不能成为演奏家又有什么所谓呢?只要坚持去学习,总有一天是会有收获的,你能感受到音乐的美,能感受到它带给你心理和精神上的慰籍,这才是我们学习的初心。

张辉老师分享传承经验

魏薇 :越来越多的比赛给孩子们创造了很好的平台,那如何才能在比赛的舞台上做到最好的发挥呢?

张辉 :如何在舞台上发挥出最佳的表现,我觉得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多上台锻炼,只有在舞台上不断的去磨练,总结自己的不足以及缺点,才会逐渐的成长成熟起来。舞台的历练是我们音乐人不可或缺、甚至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家练琴,只能是孤芳自赏。音乐也是一门语言,用音乐语言去感动别人和别人建立一种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所以说只有通过舞台才能展示我们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舞台是我们成长的一方天地,很多成功的演奏家都是通过舞台历练出来的。

第二点我觉得是练习、不断的练习,很多人在舞台上会有各种各样的失误,是不是这个琴不太好、这舞台的灯光有问题等等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自身练得不熟练,如果说你练得非常的熟练,在舞台上哪怕各种各样的因素,或者是心里的紧张,都可以去克服它,所以说最重要的法宝就是“练”。

在练习过程当中,一定要运用好的科学的练习方法,把每一个小节甚至每一个音拆分开来,一点一点去消化掉,一定要把它掰碎了去练,做到万无一失,然后再整首连贯起来练习,保证每个音近乎完美,这样才能够充分的展示音乐的情绪和美感。

采访结束,收获满满

( 本文照片部分选自张辉先生个人社交平台,

请勿盗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