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危机对世界的影响 第四章 世界粮食危机的发生与影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全球粮食危机对我国的影响英语作文 粮食危机对世界的影响 第四章 世界粮食危机的发生与影响

粮食危机对世界的影响 第四章 世界粮食危机的发生与影响

2022-10-03 17: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4 2粮食危机实质是供给与价格问题 洞察粮食危机概念与目标的背后,我们可以将世界粮食问题最终归结为两个问题:一是粮食生产和供给问题;二是粮食价格问题。需要指出的是,粮食价格固然是由其本身的价值,即粮食生产过程中所凝结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所决定,但在具体时空条件下也受粮食供求关系的影响。

粮食危机对世界的影响

同时,国际贸易体系中价格形成机制、粮食生产和出口国的政策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世界粮食价格。然而,从长期看,粮食危机实质是粮食生产和供应相对需求不足的问题。

只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保证粮食供给充足,世界范围内的粮食危机就不会发生。反之,粮食危机不可避免。 关于世界粮食生产和供给问题,至少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世界各国都持比较乐观的态度。

粮食危机对世界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因为在20世纪60年代,世界农业开展了第一次“绿色革命”,农业科技进步加快,灌溉技术不断发展,良种良法得到推广应用,农药、化肥、杀虫剂等农业投入品得到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粮食危机对世界的影响

同时,以西奥多·舒尔茨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经济学家,提出了以提高农业生产者素质、改造传统农业为主题的先进农业经济理论,一些国家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以上这些因素都使世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粮食危机之后,各国注重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发展,世界粮食供给明显改善。 印度实施绿色革命发展战略,1966年从墨西哥引进高产小麦品种,同时增加化肥、灌溉、农机等投入,促进了粮食生产发展。

粮食危机对世界的影响

1980年粮食产量从1966年的7235万吨增至15237万吨,由粮食进口国变为粮食出口国。菲律宾结合水稻高产品种的推广,采取了增加投资、兴修水利等一系列措施,于1966年实现了大米自给。

在实行绿色革命的11个国家中,水稻单产20世纪80年代末比70年代初提高了63%,从而解决了19个发展中国家粮食自给问题。一些国家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

粮食危机对世界的影响

像以色列这样一个极度缺水的国家,它的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 在此国际农业背景下,1986年世界银行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发表了题目为《贫困与饥饿——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和选择》的报告。

世界银行在这篇报告中指出:“世界有丰富的食品,过去40年世界粮食生产的增长快于空前未有的人口增长。世界有足够的粮食可以利用,那些粮食不能自给的国家,只要他们有钱买得起,就可以进口。而许多贫困国家和千百万贫困人口不能分享丰富的食品,他们的食品没有保障,主要是因为没有购买力。

”换言之,由于农业绿色革命,世界各国都对世界粮食生产和供给能力充满信心,并自然地把消除粮食危机的重点放在了改革粮食流通体制和价格形成机制上。

正如世界银行《1986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所说,“普遍营养不足的根源往往不是粮食生产不足,而是贫困和收入分配不均”。 在20世纪80年代粮食供给充足的情况下,国际市场农产品的实际价格稳步下降。

从1950~1984年,国际市场农产品实际价格下降了9 84%,其中粮食价格降幅最大,下降了12 27%。从1984~1995年,小麦价格持续下降。在这一时期,除1994~1995年间,大米的价格也保持下降走势。

而在1984~1991年间,玉米的国际市场价格也在持续下降。总体上,这一时期世界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粮食生产增长的速度高于粮食需求增长的速度,世界粮食实际价格稳步下降。 表4-11950~1989年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的实际变化单位:% 1950~1959年1960~1969年1970~1979年1980~1989年 农产品总计-25 650 000 10-9 84 谷物-32 4030 78-12 35-12 27 饮料-18 69-11 91105 34-10 74 脂肪和油料-31 62-7 06-7 81-12 18 原料-22 455 11-15 93-10 29 根据《1986年世界发展报告》第7页数据计算。

然而,这种粮食供给充足、粮价稳步走低的格局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却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第一次农业绿色革命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出来,过分地使用化肥、农药和过度地使用土地造成土壤日益贫瘠甚至退化,进而导致粮食增产乏力。

其次,由于人类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一方面占用了大量耕地,另一方面污染了耕地和淡水资源,温室效应也导致世界气候发生变化,农业自然灾害增多。

这些因素造成世界粮食产量增长速度放缓。与此同时,在这一时期,世界粮食需求却出现快速增长态势。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又发现高产粮食中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较低,长期用作主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削弱人们抵御传染病和从事体力劳动的能力。

针对粮食供求矛盾日益尖锐、高产品种粮食营养成分不足的问题,有的科学家提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设想,即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如转基因技术等培养出产量更高、更富于营养的农作物。

然而,转基因技术被许多国家出于生物与基因安全的考虑加以抵制,在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中普遍应用转基因技术仍待时日。 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粮食市场供求关系悄然发生了转折,粮食由供求平衡逐步转向供求偏紧。

随着粮食供求矛盾的不断积累,最终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里暴发了波及世界的粮食危机。尽管由于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各国政府的快速反应以及现代人类社会庞大的运输能力,这次粮食危机并没有造成大量人口饥荒,但它造成一些国家通货膨胀和社会动荡,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比以往更加深刻与持久。

从长期粮食供求来看,目前这种粮食供求偏紧的矛盾还将持续下去,维护粮食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所关注的头等大事。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