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2022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名录 黑龙江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2022

黑龙江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2022

2024-05-29 04: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黑龙江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

(2022-2030)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2年11月

目录

一、规划背景2

(一)基础条件2

(二)发展回顾5

(三)发展机遇8

(四)面临挑战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14

三、总体布局

(一)一个核心

(二)五大片区

(三)十大精品线路

(四)百个重要节点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

(二)创新深化红色旅游融合发展

(三)加快推进红色旅游提质升级

(四)加大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力度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完善政策支持40

(三)拓宽筹资渠道

(四)提升人才队伍

(五)加强品牌营销

附件44

黑龙江地处祖国边疆,是一片具有光荣传统的红色沃土。这片土地见证了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卓绝、社会主义建设的无私奉献、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光辉历程。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承载着浓厚的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对于赓续红色血脉、凝聚精神力量、推进稳边固边意义重大。党的十九大以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四大精神”,不断加强革命文物的梳理与保护,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加快推进红色景区景点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推广活动,黑龙江红色旅游取得突破性进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使红色旅游的发展有了明确方向,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二十大会议精神和《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十四五”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实施方案》《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黑龙江“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黑龙江省红色旅游三期发展规划纲要》,推进黑龙江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建设,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2年至2030年。

一、规划背景

(一)基础条件

1.红色旅游资源丰富。黑龙江红色旅游资源具有时间跨度长、分布范围广、资源类型多、文化底蕴厚的显著特征。1858年黑龙江人民奋起反抗外侵和强行割占,鄂伦春族、赫哲族等各族人民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一段抵御外侵的爱国传奇。20世纪初,一批拥护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通过中东铁路传播马克思主义,陈独秀、李大钊、周恩来、刘少奇等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曾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事迹。解放战争时期,以黑龙江省为战略大后方,在对巩固东北根据地和解放全东北具有决定意义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四战四平”和辽沈战役中,黑龙江人民英勇支前,支援解放战争参军69万人、动员民工130万人次,为推进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作为重要工业、农业和林业基地为国家建设作出重大贡献,铸就了党在龙江大地的浴血奋战史、艰苦创业史、改革创新史。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在龙江大地遗留了众多革命文物、遗址遗迹、名人故居、烈士陵园、纪念设施,以及反映英烈、模范事迹的红色文艺等,共同构成宝贵的红色旅游资源。2020年公布黑龙江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54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12处,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263处;可移动革命文物2000件(套)。东北抗联遗址遗迹351处,47个县区被纳入全国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3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8个。

2.“四大精神”特色鲜明。自齐齐哈尔江桥抗战打响中国武装抗日有组织、大规模的第一枪,至虎林、东宁要塞见证日军最后的疯狂,黑龙江完整经历了中国十四年抗日革命的全过程,是全国抗日战争时间最长、影响最深、遗迹最多的省份之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抗敌最早、持续最久、条件最恶”的地方,留下了许多感天动地的英雄传奇、红色故事和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在这里形成了极富特色的东北抗联精神。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为解决国家粮食问题和石油危机,黑龙江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垦荒和石油开采活动,几十万转业官兵和知识青年“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的伟大壮举、铁人王进喜“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誓言,凝结成为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与抗联精神共同构成了龙江“四大精神”。2021年,“四大精神”入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成为激励黑龙江事业开拓前进的不竭动力和红色旅游资源体系最重要的精神标识。

3.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早在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就在黑龙江开始传播,黑龙江掀起了“红色创作”和“红色传播”的热潮。解放战争时期,萧军、白朗等流亡关内的东北作家回流,延安鲁艺文艺工作者赴黑龙江开展文化建设,而后《一面光荣的旗帜——记抗联女烈士赵一曼》《八烈士》《白马石》《八女投江》等以黑龙江革命为背景的大批优秀文艺作品迅速涌现,描写解放初期剿匪战斗中涌现出的杨子荣等人物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至今脍炙人口。江丰、古元等版画精品令版画艺术扎根黑龙江,华君武等东北漫画家的讽刺漫画作品在革命战争中发挥了很大的宣传鼓动作用。《人民音乐》《人民戏剧》《文学战线》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期刊杂志在此创刊,六卷合订本的《毛泽东选集》与《资本论》《鲁迅全集》由东北书店首次出版、再版,铸就了新中国出版史上的三座丰碑。东北新华广播电台最早推出《我们宁死不当亡国奴》《血染荒原》等脍炙人口的广播剧,激发广大东北人民的革命热情和斗志。辽沈战役等战斗中,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于兴山建厂)摄制了大量的战争新闻片,新中国成立后,秉承红色艺术基因,长影拍摄了大量耳熟能详的电影作品,至今已累计创作拍摄译制各类影片3300多部,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奋斗的足迹和光辉的历程,同时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4.融合发展潜力巨大。黑龙江地处祖国东北边疆,旅游资源富集、特色显著。黑龙江省冰雪资源得天独厚,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和亚布力滑雪场等一批特色冰雪旅游产品享誉全国;森林、湿地、草原覆盖率位居全国前列,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等江河网络四通八达,湖泊星罗棋布,为康养度假提供了良好生态基础。同时,黑龙江拥有长达3000多公里的对俄边境线,边境口岸风情浓郁;鄂伦春、赫哲、满族等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戏曲音乐、风味饮食等民俗文化特色明显;酷夏时节,漠河极光绚丽,伊春气候清凉,牡丹江瓜果飘香,成为游人消暑度假的好去处。此外,黑龙江作为国家的“大粮仓”与“大油田”,农业旅游、工业旅游基础雄厚。富饶多姿的自然、人文资源为实现“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黑龙江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和巨大优势。

(二)发展回顾

1.顶层设计科学合理,发展环境持续向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红色旅游发展,制定并实施《黑龙江省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展示项目总体规划》《东北抗联遗址遗迹和革命旧址保护利用三年行动计划》《黑龙江红色旅游三期发展规划纲要》等顶层规划设计,出台了《牡丹江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条例》等革命文物保护类地方法规,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牢固的发展根基。同时,为促进红色旅游发展,各地着力推进红色旅游配套交通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鼓励社会参与红色旅游建设运营,积极打造红色旅游形象和品牌,为黑龙江红色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景区建设卓有成效,供给体系逐步完善。黑龙江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重点,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景区服务水平,打造红色旅游精品项目。升级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汤原博物馆等一批景区,新建了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纪念馆、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东北老航校人民空军起飞地展陈中心、八女投江殉难地遗址纪念馆、红花岭东北抗联小镇等一批景区。全面推动“红色旅游+”,促进红色旅游与冰雪旅游、生态旅游、避暑游、边境旅游等融合发展、联动发展,不断延长红色旅游产业链,增加有效供给、优质供给。截至2021年,黑龙江省拥有200多个红色旅游景区(点),其中23个红色旅游景区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4条红色旅游线路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百条精品线路”,1条线路被评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3.教育功能显著增强,红色精神影响深远。黑龙江把红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形成“红色故事进学校”和“红色文化进教材”的红色教育创新模式,掀起大中小学学习红色文化的热潮。与高校合作研发,推出面向全省、全国党员干部的“弘扬东北抗联精神、锤炼党性修养”主题培训系列精品课程。依托本地丰富红色资源,针对党政干部、青少年和社会团体研发红色教育和“重走抗联路”教学体验课程,重温抗联历史,传承抗联伟大精神。成立流动展览小分队,四十多年来坚持在全国各地做巡展、报告,宣讲东北抗联精神。黑龙江不断创新红色教育模式,扩大受众群体,红色基因得到有效传承。

4.经济效益稳步提升,扶贫富民作用明显。黑龙江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综合带动作用,激活产业,促进就业,涌现出一批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多地依托红色旅游景区景点,支持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制作手工艺品、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帮助农民提高收入。在红色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经营中,优先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就业岗位,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增加劳动收入。创新实施“能人带户”“巧嫂农家游示范户工程”“溪水农家院一条街”等旅游扶贫项目,有计划地引导本地村民从事农家乐、休闲农庄、品牌餐饮、乡村酒店等方面的经营,实现家门口致富。红色旅游不仅让当地群众实现安家乐业,还成为助力扶贫富民、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5.宣推渠道丰富多样,品牌知名度有效提升。黑龙江省结合红色旅游重大节庆,利用新媒体宣传优势,组织了展示、互动、体验、交流等一系列宣传推广活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区积极参加红色旅游相关的博览会、推介会,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视频介绍等形式,将“四大精神”在全国进行推广。不断加大网络自媒体融媒体宣传力度,充分挖掘和利用今日头条、抖音、微信等新媒体优势,讲好龙江红色故事。黑龙江省开展“守初心担使命重走抗联路”主题采访调研活动,实地考察抗联遗址遗迹28处,刊播发稿件34篇,点击量超121.6万人次。全方位、多层次展示黑龙江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成果,擦亮了红色旅游品牌。

6.人才培养亮点突出,队伍建设持续优化。针对红色旅游人才队伍不足问题,黑龙江制定实施了一整套“培育+培优”计划,不断壮大红色旅游人才队伍。“十三五”期间,统筹组织实操骨干、宣传推广、活动策划、讲解员导游员等系列培训班,黑龙江省300余名红色旅游讲解员参加培训,全面提升了红色旅游宣讲水平。组织两次黑龙江省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评选“黑龙江十佳红色故事讲解员”,并择优推荐参加全国红色旅游故事大赛、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等各级各类比赛,先后有8人获得全国红色故事金牌讲解员、优秀讲解员称号。同时,各地还积极广泛吸纳革命先烈后代、民间爱国人士、志愿者等加入红色人才队伍中,在收集、整理文物资料、导游讲解等方面发挥各自力量,完善红色旅游服务。

(三)发展机遇

1.天时——红色旅游发展政策利好。发展红色旅游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针对红色旅游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重大战略背景下,红色旅游利好政策不断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推进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升红色旅游发展水平。《“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依托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目的地。此外,《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十四五”推动革命老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传承红色基因实施纲要》《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重要文件,在红色旅游规划开发、文物保护、文化挖掘、融合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品质提升等多方面指明了发展方向,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有力政策保障。

2.地利——龙江“四大精神”备受重视。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黑龙江时强调,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激励了几代人,要利用好这些精神继续教育党员干部。2021年,黑龙江“四大精神”被纳入第一批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黑龙江省加强对龙江“四大精神”相关遗址遗存、档案资料、革命文物资源的挖掘、搜集、整理,保护修缮了一批旧址遗址、纪念设施,整理、出版了一批革命文献资料,反映“四大精神”的资源载体不断丰富,为黑龙江开展红色旅游提供有力支撑。

3.人和——红色文化传承根基深厚。红色文化具有引领人民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重要作用。一直以来,以“四大精神”为代表的黑龙江红色文化,便以典型的英雄事迹、感人的革命故事和经典的红色演艺在全国享有盛誉。革命英雄赵尚志、赵一曼、八女英烈、杨子荣、铁人王进喜等人的鲜活事迹伴随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成长,《林海雪原》《暴风骤雨》《红灯记》《八女投江》等红色文艺演出更是家喻户晓,不断激励和鼓舞龙江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取得丰硕成果。黑龙江厚重的红色文化内涵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发展,以及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与传播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

4.业兴——文化和旅游业蓬勃发展。近年来,黑龙江文化产业迈入加速发展新时期。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文艺作品创造不断迸发活力,文物保护利用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扎实有效,工艺美术、网络文化、文化旅游、创意设计、演艺娱乐、印刷复制等文化产业结构布局不断优化。旅游业发展持续升温,黑龙江省以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为主要载体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逐渐完善,体育旅游、工业旅游、研学旅行、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发展持续推进,“北国好风光,美在黑龙江”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黑龙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文化和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更加凸显,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良好基础和强大助力。

(四)面临挑战

1.新形势新变化对红色旅游发展提出新要求。当前,人民群众需求的不断升级、红色文化内涵的不断拓展、现代科技的不断融入以及文旅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化,都对红色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服务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红色旅游进一步凸显新时代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展现新时期涌现的时代精神;进一步推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提高产品的参与性、体验性和获得感;进一步加强现代科技应用,提升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面临客观局限。黑龙江省红色旅游资源虽然富集,但是红色文化挖掘不深,红色旅游产品单一,品牌特色不够鲜明,知名度和影响力偏弱。黑龙江大部分红色旅游景点远离城镇中心,可进入性差,难以对游客产生吸引力。加之冬季漫长寒冷,增大了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难度。如何能通过理顺红色旅游市场发展体系,健全管理机制,突破地理客观限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是黑龙江省红色旅游发展面临的客观挑战。

3.红色旅游发展难点痛点亟待破解。红色旅游市场化程度不高,多数景区景点仍以政府主导开发,社会参与不足,对现有红色旅游资源内涵的挖掘仍不够深入,表现形式单一,品牌辨识度不高。“红加绿”(生态游)、“红加白”(冰雪游)等不同旅游业态仍缺乏深度融合。红色旅游景区建设,维护资金投入不足,人才供给短缺。如何在现有条件下突破发展瓶颈,是黑龙江红色旅游所面临的现实挑战。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全面落实黑龙江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设“六个龙江”,打造”质量龙江、创新龙江、开放龙江、绿色龙江、幸福龙江、勤廉龙江”;大力推进“八个振兴”,实现“科教振兴、农业振兴、产业振兴、区域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民生振兴、人才振兴”;坚持“九个坚定不移”的重点任务,即“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现代化,坚定不移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翻身仗,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定不移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定不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坚定不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要以推动黑龙江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为主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推进红色旅游融合创新,深入挖掘黑龙江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激发精神力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治引领,突出文化传承。坚守红色旅游的正确政治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加强革命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体系建设,生动展示黑龙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时期辉煌历程,增强红色旅游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弘扬红色文化,凝聚推动新时代龙江全面振兴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坚持人民立场,共享发展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提升红色旅游品质,更好满足大众特色化、多层次旅游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充分释放红色旅游综合效能,推动红色旅游深度融入乡村振兴、东北振兴战略,创造更多就业创业机会,让人民群众共享红色旅游发展成果。

——坚持统筹协调,推进业态融合。强化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保护和利用,优化资源配置,突出要素集约,加强区域协作,推动红色旅游协调发展。不断挖掘和丰富红色旅游文化内涵,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生态旅游等业态融合,不断丰富完善红色旅游供给体系。

——坚持因地制宜,着力特色创新。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红色旅游的地域特点、文化特色、时代特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建设、创新发展,不断挖掘和丰富文化内涵,加强现代技术应用,创新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创新展陈手段和教育形式,创新业态产品和推广路径,推动红色旅游智慧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增强红色旅游发展活力与后劲。

——坚持规范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加强综合监管,坚守红色底色,维护原有历史氛围,合理确定红色旅游的建设内容和规模,坚决杜绝大拆大建、贪大求全,严防出现娱乐化、庸俗化、过度商业化等倾向。优化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完善相关标准规范,大力提升服务品质,推动红色旅游规范化、标准化、高质量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规划期内,黑龙江省红色旅游区域布局更加科学合理,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教育功能全面发挥,红色基因传承有序,构建以弘扬龙江“四大精神”为核心的发展格局;红色旅游供给体系不断完善,品牌效应更加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显著增强,建成深度融合、品质优秀、特色突出的高质量发展体系;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作用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积极性和满意度显著提升,综合效益更加凸显。黑龙江成为全国红色文化传承创新高地,成为全国红色旅游强省和具有广泛影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2.阶段目标

到2025年,黑龙江省红色旅游空间布局基本形成,核心资源得到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国家高等级红色旅游景区达到28个,创建完成3个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培育形成一大批红色旅游精品项目,“林海雪原·龙江抗联”红色旅游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黑龙江省红色旅游年接待人数突破8000万人次,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到70亿元。黑龙江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红色旅游大省。

到2030年,黑龙江省红色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完成15个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10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提质升级建设任务,基本完成东北抗联文化公园建设。黑龙江省红色旅游年接待人数突破1.2亿人次,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50亿元,直接和间接带动大量就业人数参与红色旅游,红色旅游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黑龙江成为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引领者,全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高地,迈入红色旅游强省行列。

三、总体布局

立足于地理空间、文化脉络、发展基础,对接区域发展战略,对黑龙江省红色旅游发展空间布局进行重构,打造“一核,五区,十线,百点”的空间格局,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发展布局,全面推动黑龙江红色旅游科学有序高效发展。

(一)一个核心

哈尔滨红色旅游核心引领区。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功能,大力凸显哈尔滨市区位、旅游集散优势,放大交通体系空间辐射作用,引领和示范黑龙江省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哈尔滨科研院所众多的特点,积极围绕“四大精神”开展党史教育、研学旅行等系列活动,打造一个红色研学旅行目的地。结合城市特点,树立哈尔滨“红色冰城·革命印记”的红色旅游品牌,依托东北抗联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等红色景区,将红色文化与“冰城”城市品牌相融合,在南岗区创建以“红色+冰雪”为主题的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将冰雪大世界与抗联英雄事迹相结合,举办抗联英雄冰雕展。以马骏、陈为人、杨靖宇、赵一曼等革命年代的英雄事迹为基础,创意设计红色剧本杀,增强体验感。依托黑龙江省专业院团,创作更多红色经典作品,打造系列红色旅游演艺产品,培养专业团队进行驻场演出。

(二)五大片区

“抗联史诗”红色旅游区(佳木斯——鹤岗——伊春——绥化)。强化“东北抗联精神”的阐发和展示,以汤原会议、东北第四军、第五军、第七军等抗联各军、兴东抗联地下交通站、抗联密营遗址、许亨植英勇救国等东北抗联事迹及历史战役为主线,重点发展东北抗日联军诞生地、土龙农民暴动第一枪、东北抗联雕塑馆、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桦南博物馆、桦川敬夫村抗联联络站旧址、东北抗联研学基地、汤原县博物馆、赵尚志将军遇难地、冷云纪念馆、七星峰抗联纪念馆、东北抗联六军密营纪念馆、马德山殉难地、兴东抗联地下交通站遗址、冷云红军小学、“老钱柜”抗联遗址、许亨植遇难地等红色景点,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旅游业态,将汤原县创建成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构建以“抗联史诗”为主题的红色旅游片区。

“戍边卫国”红色旅游区(黑河——大兴安岭)。利用东部及北部与俄罗斯的边界线优势,结合百年口岸、北满抗联英勇卫国等红色旅游资源,推动北安庆华军工遗址旅游区、北安东北抗联冰趟子战迹地、北安白皮营遗址、孙吴胜山要塞遗址旅游区、五大连池朝阳山东北抗联文化公园、边境红色旅游自驾公路等项目建设,重点提升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瑷珲海关历史陈列馆、瑷珲历史陈列馆、知青博物馆、黑河人民自治军司令部旧址、于维汉纪念馆等科技化展示,构建以“戍边卫国”为主题的边境红色旅游片区。

“胜利集结”红色旅游区(牡丹江——鸡西)。以革命英雄事迹为核心抓手,重点建设绥芬河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绥芬河国门景区、绥芬河红色国际通道纪念馆、威虎山影视城、杨子荣烈士陵园、八女投江殉难地遗址纪念馆、马骏纪念馆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区,发展研学旅行、军事旅游,推出系列军事研学课程、国防教育讲座、军旅体验营等活动,深度体验红色文化,将海林市、虎林市、宁安市创建成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构建成以“胜利集结”为主题的红色研学实践基地。

“天下粮仓”红色旅游区(双鸭山——七台河)。传承弘扬“北大荒精神”,以“知青岁月、农垦情怀”为主题,大力发展乡村民宿、农家乐、农业园、乡村营地、乡村博物馆、乡村习俗活动等乡村旅游产品,推出一台“天下粮仓”的演艺秀,打造“我在三江有亩田”的农业体验系列活动,加强文化馆、博物馆等项目建设,深化集文化、民俗、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红色旅游专线,构建以大农业为主题的“天下粮仓”红色旅游片区。

“国之重器”红色旅游区(大庆——齐齐哈尔——哈尔滨)。以大庆石油、军工制造、机电等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工业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重点提升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铁人一口井、江桥抗战遗址、华安军工旅游区、中国一重工业旅游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旧址等红色旅游区,构建以“国之重器”为主题的红色旅游片区,其中将华安军工文化园融入国防教育、军事体验、科普研学等内容;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等项目,融入AR、VR、全息投影、幻影成像等科技手段,通过场景体验、影视展演、情景模拟来增强游客互动性和参与度;挖掘哈尔滨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的历史背景文化,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旧址和通河军工厂遗址为抓手,进行系统化改造提升,形成共和国初期工业文化体验地。

(三)十大精品线路

1.两条区域联动线路

中俄国际红色旅游线路:旅俄华侨纪念馆(黑河)——上马厂红色通道博物馆(黑河)——昂昂溪中东铁路建筑群(齐齐哈尔)——安达铁路文明记忆馆(绥化)——拉哈苏苏海关旧址博物馆(同江)——黑瞎子岛俄罗斯驻北代岛哨所遗址(抚远)——绥芬河秘密交通线纪念馆(牡丹江)——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牡丹江)——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罗斯)——乌苏里斯克抗联教导旅南野营旧址(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俄罗斯)——赤塔市胜利公园(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俄罗斯)——翟山抗日纪念碑(蒙古)——蒙苏抗日纪念碑(蒙古)

黑吉辽红色旅游线路:东北抗联博物馆(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哈尔滨)——哈尔滨烈士陵园(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哈尔滨)——尚志市革命烈士陵园(哈尔滨)——东北抗联诞生地(佳木斯)——东北小延安纪念馆(佳木斯)——侵华日军虎头地下军事要塞博物馆(虎林市)——林海雪原风景区(牡丹江)——海林市杨子荣烈士墓及剿匪、牺牲遗址(牡丹江)——东北老航校人民空军起飞地展陈中心(牡丹江)——宁安市马骏故居和纪念馆(牡丹江)——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牡丹江)——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吉林)——四平战役纪念馆(吉林)——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辽宁)——辽沈战役纪念馆(辽宁)——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辽宁)

2.八条省内主题线路

林海雪原·抗联路”主题线路

东北抗联博物馆(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哈尔滨)——哈尔滨烈士陵园(哈尔滨)——尚志市革命烈士陵园(哈尔滨)——鸡冠山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群(哈尔滨)——东宁要塞景区(牡丹江)——红花岭东北抗联小镇(牡丹江)——穆棱孤榆树东北抗联密营地(牡丹江)——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园(鸡西)——侵华日军虎头要塞博物馆(鸡西)——岚棒山抗日根据地(七台河)——抗联六军秘营遗址(佳木斯)——三江地区第一个党支部桦川中学(佳木斯)——敬夫村抗联联络站旧址(佳木斯)——东北抗联文化鹤北陈列馆(鹤岗)——鹤岗革命老区纪念馆(鹤岗)

“中东铁路·秘密通道”主题线路

东北烈士纪念馆(哈尔滨)——河广街1号刘少奇领导哈尔滨车辆厂工人罢工纪念地(哈尔滨)——哈尔滨铁路机务段(哈尔滨)——中东铁路磨刀石站(牡丹江)——中东铁路代马沟站(牡丹江)——中东铁路大观岭站(牡丹江)——中东铁路机车库(牡丹江)——绥芬河中东铁路记忆馆(牡丹江)——绥芬河国门景区——绥芬河红色国际通道纪念馆(牡丹江)——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牡丹江)——中东铁路穆棱煤矿矿路事务所梨树镇站(鸡西)

十四年抗战主题线路

江桥抗战纪念地(齐齐哈尔)——冰趟子战迹地(北安)——瑷珲历史陈列馆(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黑河)——瑷珲要塞(黑河)——黑河要塞(黑河)——法别拉要塞(黑河)——孙吴胜山要塞旅游景区(黑河)——革命屯抗联纪念馆(黑河)——库楚河战役纪念碑(大兴安岭)——抗联三军密营遗址(大兴安岭)——东北抗联三路军纪念馆(五大连池市)——朝阳山抗联红色旅游景区(五大连池市)——白马石遗址公园(绥化)——大青观密营群(绥化)——中共北满省委临时会议会址(伊春)——大箐山县抗日英烈纪念园(伊春)——溪水森林公园“老钱柜战斗遗址”(伊春)——大吉兴村红色教育基地(伊春)——赵尚志将军遇难地(鹤岗)——申家店村侵华日军驻护路分团旧址(佳木斯)——桦川县烈士陵园(佳木斯)——革命烈士纪念园(同江)——侵华日军鸡西罪证陈列馆(鸡西)——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鸡西)——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园(鸡西)——八五八农场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鸡西)——海林横道河子日军投降地(俄罗斯老街东正教堂南广场)——侵华日军投降地东宁胜哄山要塞战斗遗址(牡丹江)

“红色标识·历史印记”主题线路

江桥抗战纪念地(齐齐哈尔)——铁人一口井井址(大庆)——土改文化第一村(哈尔滨)——抗联四、五军诞生地(牡丹江)——镜泊湖原动力纪念馆(牡丹江)——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牡丹江)——东宁胜哄山要塞二战日军受降地遗址(牡丹江)——拉哈苏苏海关旧址博物馆(同江)——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园(鸡西)——珍宝岛(虎林)——八五零农场军垦开发建设纪念馆(军垦第一场)(虎林)——东北抗联诞生地(佳木斯)——张闻天工作旧址(佳木斯)

“中苏友谊见证之旅”主题线路

苏军烈士陵园(齐齐哈尔)——双城堡火车站(哈尔滨)——横道河子俄罗斯老街——东宁要塞景区(牡丹江)——和平天使嘎丽娅纪念馆(牡丹江)——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牡丹江)——北大荒农机博览园(双鸭山)——友谊博物馆(双鸭山)——中苏友谊万岁纪念碑(双鸭山)——友谊建场升旗旧址(双鸭山)——俄式建筑八角楼(双鸭山)——五分场二队万亩良田(双鸭山)——苏联援建1957佳木斯造纸产业园(佳木斯)——新中国第一集体农庄星火体验馆(佳木斯)——抚远市苏联海军英雄纪念碑-黑瞎子岛原俄罗斯驻北代岛哨所遗址(佳木斯)——中俄人民世代友好广场(鹤岗)——旅俄华侨纪念馆(黑河)

“追忆先烈·传承基因”主题线路

王肃公园(黑河)——王肃墓(黑河)——黑河人民自治军司令部旧址(黑河)——王肃殉难地(黑河)——义和团女子坛址(齐齐哈尔)——马识途烈士遇难地(齐齐哈尔)——西满革命烈士陵园(齐齐哈尔)——东北烈士纪念馆(哈尔滨)——东北抗联博物馆(哈尔滨)——尚志市革命烈士陵园(哈尔滨)——赵一曼纪念园(哈尔滨)——双城市“四野指挥部”旧址(哈尔滨)——马玉祥纪念馆(绥化)——海林市杨子荣烈士墓及剿匪、牺牲遗址(牡丹江)——七里地村(牡丹江地区第一个党支部旧址)——八女投江革命烈士陵园(牡丹江)——冷云纪念馆(佳木斯)——马永顺纪念馆(伊春)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主题线路

知青博物馆(黑河)——北疆知青第一村(黑河)——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馆(鹤岗)——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佳木斯)——北大荒智慧农业农机中心(佳木斯)——寒地水稻高科技信息化园区(佳木斯)——前进场史馆(佳木斯)——青龙山灌渠渠首(佳木斯)——青龙山白桦林景区(佳木斯)——二道河万亩大地号(佳木斯)——富锦万亩稻田画(佳木斯)——新中国第一集体农庄星火旅游区(佳木斯)——北大荒精神博物馆(佳木斯)——友谊县友谊农场(双鸭山)——北大荒农机博览园(双鸭山)——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鸡西)——密山北大荒书法长廊景区(鸡西)——虎林市第一把荒火地850农场(鸡西)——虎林市现代大农业856农场(鸡西)——虎林市云山湖红色旅游度假景区(鸡西)

“铁人英雄·大国重器”主题线路

安达松基一井(绥化)——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大庆)——大庆石油馆(大庆)——大庆石油科技馆(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大庆)——铁人第一口井(大庆)——寿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庆)——林甸东北国防文化博物馆(大庆)——碾子山华安军工文化园(齐齐哈尔)——中国一重工业旅游区(齐齐哈尔)——马恒昌小组展览馆(齐齐哈尔)——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旧址(哈尔滨)——通河军工厂遗址(哈尔滨)

(四)百个重要节点

制定黑龙江省红色旅游景区评定标准,遴选黑龙江省优质红色景区进行重点提升,兼顾各片区,推出以黑龙江“四大精神”为内涵的百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名录,形成带动效应,使其成为黑龙江红色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依托。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

1.科学保护革命文物和文化资源。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不断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制定实施红色旅游资源保护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或相关制度。加大红色文化资源普查范围和力度,建立分级分类保护体系。统筹推进革命文物重点保护利用项目,加强重要文物、遗址遗迹、纪念地、名人故居的修缮修复。搭建省级动态管理及监督平台,构建红色旅游资源管理系统,建立健全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跨区域合作,发挥东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联盟的区域协调功能,实现革命文物的整体规划、连片保护、统筹展示、示范引领。

2.合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加强“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把抗联密营、军事要塞、油田、农场等旧址遗迹,和珍贵史料、影像等革命文物打造成为党史学习教育和青少年研学的生动课堂、鲜活教材。大力创新红色资源利用方式方法,加强红色旅游资源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推动资源保护利用的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线上红色旅游产品。牢固品牌意识,以黑龙江“四大精神”为核心,总结提炼红色文化资源的独特内涵和价值,擦亮红色旅游品牌。

专栏4-1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重点项目

统筹推进546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51处东北抗联遗址遗迹和47个全国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的整体保护,实施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程,遴选建设10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片区,打造推出10个优质片区,评选推广30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优秀典型案例。

(二)创新深化红色旅游融合发展

积极推进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领域的融合,加快实施“红色旅游+”战略,依托黑龙江省红色遗址遗迹、优良的冰雪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秉承红色引领、白色添彩、绿色辉映的原则,实施“红色旅游+”战略,形成“红+白”“红+绿”融合发展模式,强化红色旅游与冰雪旅游、生态旅游的深度融合,培育以红色旅游为基底,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建设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1.推动“红色旅游+冰雪”融合发展。在白色“冷资源”和红色“热资源”的富集地,实施“红色+冰雪”融合发展工程,将优质红色资源与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打造精品旅游项目,在冰天雪地中讲好红色故事。支持哈尔滨(中央大街、凤凰山)、牡丹江(中国雪乡、横道河子、镜泊湖、绥芬河百年口岸)、鸡西(虎头旅游景区)等地区在冰雪旅游项目中融入红色文化元素,打造复合型旅游景区。

专栏4-2“红色+冰雪”精品项目

红色故事驻场演出——以戏曲、话剧、音乐剧、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在有条件的冰雪旅游景点进行表演;

户外雪地穿越活动——以滑雪、滑冰、徒步的形式体验抗联战士爬冰卧雪艰苦战斗生涯;

冰雪光影秀——在有条件的冰雪旅游景区中利用光影技术再现抗联勇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英雄冰雪雕塑展——打造大型户外红色冰雪展览,以冰雕、雪雕技术再现爱国英雄、红色战斗事迹;

中俄冰雪交流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组织中俄民间交流活动,开展中俄冰雪赛事、中俄文化交流、中俄民间冰雪创意等活动,打造边境冰雪旅游。

2.推动“红色旅游+生态”融合发展。充分发挥黑龙江生态资源禀赋优势,支持一批有条件的生态型景区改造升级,有机融入红色文化,创办主题活动,开发红色旅游产品。推动红色旅游景区与周边生态资源整合开发,创新融合发展新业态。

推动五大连池、镜泊湖、林海奇石国家森林公园、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北安乌裕尔河国家湿地公园、威虎山林海雪原、兴凯湖当壁镇景区等A级景区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通过开展红色研学、红色主题论坛、红色人物进景区等活动,让红色文化融入景区,创新红色旅游产品。依托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边境生态旅游资源及周边红色资源,设计开发“边境线红色游”“中俄跨境落地自驾游”“带着红色走国外”“戍边古驿路”等精品旅游路线。

支持佳木斯、伊春、黑河、牡丹江创建红色旅游生态综合体,推动红色旅游和山水田园巧妙结合,发展避暑休闲、生态康养旅游,建设森林运动公园、丛林探险基地等,转变单一的观光型旅游产品结构,构建以生态保健、旅游观光、避暑休闲等多元化供给体系,拓展红色旅游范围、丰富红色旅游产品。使游客在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享受新时代黑龙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挖掘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蒙古族、达斡尔族等原乡文化,依托民族村落,结合周边红色景区(景点)打造红色原乡生态旅游村落。重点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功能完备的农业体验园、农家乐、民宿、红色文创主题体验中心等乡村旅游产品,创造就业岗位,提升群众收入,激活农村发展活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黑龙江作为中华粮仓,农业旅游发展基础良好,其省内富集的农业资源与北大荒时期农垦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应弘扬北大荒精神,促进红色旅游与农业旅游融合发展,依托友谊农场、虎林850农场、北大荒农机博览园等资源点,打造一批北大荒农业体验园、科技农业示范园、现代农业观光园等融合项目,使游客在深度体验农业科技进步的同时达到忆苦思甜的教育效果。

3.推动“红色旅游+科技”融合发展。依托5G基站建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可视化效果,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等诸多方面的技术突破。充分运用VR、全息投影、信息显示屏等高科技手段,升级红色旅游展览展示效果,打造虚拟形态互动体验。全面提升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信息化水平,加强导游导览、导视系统、景区综合人流分析系统、综合指挥调度系统、电子票务系统、智慧营销等智慧化建设,实现全时空、全过程、全覆盖的一站式旅游体验服务。

建设红色旅游数字虚拟博物馆,不断完善省级红色文化数字化档案馆和红色旅游资源数据库,围绕“四大精神”对各地的红色历史档案、史籍、文献等进行数据收集,完善资源目录,为数字化虚拟博物馆建设提供数据支撑。有效推进红色展陈的数字化呈现,优化省内有条件的红色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展陈和体验方式,发展“互联网+展陈”新模式,充分利用5G、VR/AR、人工智能、数字语音、全景影像、三维影像等科技手段,完善解说、引导、服务等配套设施,通过引入元宇宙科技,构建黑龙江红色文化沉浸式交互场景体验空间,结合红色遗址、英雄事迹、典型战役等所产生的时空环境、故事缘由、过程结果等背景资料,实现时空场景接近真实的全感官沉浸式体验,生动再现抗日战争、油田开发、农田垦荒等历史场景和英雄事迹。

4.创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支持各地探索大景区引领、文旅融合发展、资源转型升级等创新发展模式,开展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深度融合。加快制定省级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评审、验收标准,从旅游资源基础与保护、红色旅游产品与体验、红色展陈与教育、红色旅游要素融合与发展、旅游配套与环境、旅游营销与管理等方面提供创建指引,打造一批融合发展成效显著的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唱响黑龙江红色旅游品牌。

创新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路径,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红色文化传承相融合,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共同举办红色文化的展示与宣传,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融通红色旅游讲解员和志愿服务队伍,通过提供红色旅游咨询服务、红色旅游经典宣传手册、红色旅游宣传片等方式,开展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旅游宣传活动。设置红色书屋、红色文创展示角等文化空间,加强游客对红色文化的深度理解与体验。将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载体。

专栏4-3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第一批创建单位(5个):哈尔滨市南岗区、佳木斯市汤原县、鸡西虎林市、牡丹江海林市、鹤岗市萝北县。

第二批创建单位(10个):双鸭山友谊县、黑河市爱辉区、黑河五大连池市、牡丹江宁安市、牡丹江绥芬河市、大庆让胡路区、大庆红岗区、齐齐哈尔建华区、黑河北安市、绥化市绥棱县。

(三)加快推进红色旅游提质升级

1.加强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建设。着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水平,重点加强旅游公路(景区到交通干线的连接公路及景区内部的专用旅游公路)、步行道、停车场、供电线路、供排水管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旅游厕所、消防安防设施、展陈场馆等建设,全面改善景区环境面貌,满足红色旅游活动需要。强化红色旅游公共服务配套,完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的智慧语音讲解系统,支持中英文语音讲解系统开发。

大力推动红色旅游规范化发展,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引导红色旅游景区的健康发展。建立红色旅游精品景区评定与复核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公布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名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黑龙江省红色旅游景区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积极推进百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推动已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23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提质升级。以纳入“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中红色旅游景区(点),及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景区(点)为重点,遴选创建一批省级红色旅游重点景区。加大红色旅游景区A级创建力度,提升高等级景区规模,推出以“四大精神”为核心的100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名录。

专栏4-4100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名录

重点提升23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东北烈士纪念馆、东北抗联博物馆、哈尔滨烈士陵园、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尚志市革命烈士陵园、赵一曼被捕地、八女投江革命烈士陵园、海林市杨子荣烈士墓及剿匪牺牲遗址、宁安市马骏故居和纪念馆、林口县八女投江殉难地遗址、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齐齐哈尔市江桥抗战纪念地、哈尔滨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部旧址、鸡西市密山市中国空军诞生地—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旧址纪念馆、侵华日军鸡西罪证陈列馆、密山市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双鸭山市友谊县友谊农场、鸡西市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牡丹江市侵华日军东宁要塞遗址、绥芬河市秘密交通线纪念馆、黑河市瑷珲历史陈列馆、哈尔滨市哈军工纪念馆。

打造49个省内红色旅游重点景区:密山北大荒书法长廊景区、虎林市第一把荒火地850农场、虎林市现代大农业856农场、虎林市云山湖红色旅游度假景区、双鸭山市北大荒农机博览园、白马石会师公园、石油科技馆、大庆石油馆、中国第一重型机械厂、马永顺纪念馆、孙吴县胜山要塞旅游景区、孙吴侵华日军罪证陈列馆景区、镜泊湖原动力展馆、中国知青第一村、中共满洲省委纪念馆、中国人民解放军65447部队荣誉馆、宾县中共中央北满分局旧址、黑河博物馆、伍连德纪念馆、牡丹江市革命英烈纪念馆、鸡东县哈达河红色博物馆、绥棱县博物馆、依兰四块石抗联遗址、侵华日军东北要塞—勃利西山仓库遗址、桦川县张闻天工作旧址、瑷珲海关历史陈列馆、大箐山县抗日英烈纪念园、萨基博沃红色国际通道、溪水森林公园抗联遗址“老钱柜”、七星农场、中东铁路博物馆、五大连池市朝阳山抗联遗址群、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老知青纪念馆、赵尚志将军遇难地、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绥芬河中东铁路记忆馆、毛岸青纪念馆、马骏纪念馆、四野纪念馆、吉兴沟红色教育基地、红花岭东北抗联小镇、爱辉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北安市雷锋精神纪念馆、墙缝战役遗址、和平天使嘎丽娅纪念馆、北方共青城、朝阳山抗联三路军指挥部遗址群、龙江工委遗址。

培育28个国家高等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在原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基础上,综合多方因素遴选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北安庆华军工遗址博物馆作为规划期内重点提升项目。将现有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基础较好的景区提升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包括黑河知青博物馆、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旧址陈列馆、旅俄华侨纪念馆、集贤县七星山国家森林公园、汤原县博物馆、友谊博物馆、林枫故居纪念馆、珍宝岛革命烈士陵园、赵一曼纪念园。将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景区提升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包括佳木斯市西郊烈士陵园、新中国第一集体农庄星火旅游区侵华日军灌溉站遗址、伊春烈士陵园、黑龙江省档案馆、鸡冠山东北抗联密营遗址、鹤岗集团矿史馆、七台河市革命烈士陵园、大青观抗联六军密营群落、抚远市乌苏镇哨所、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同江市烈士陵园、昂昂溪罗西亚大街、桦南县红色教育基地、青冈县马玉祥纪念馆、肇州县烈士陵园、同江市知青园、绥芬河市红色国际通道纪念馆。

2.推动东北抗联文化公园建设。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指引和目标,联合辽宁、吉林共同编制东北抗联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启动并推进东北抗联文化公园建设。把东北抗联文化公园作为东北三省重点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以保护好抗联文物、宣讲好抗联故事、传承好抗联精神、利用好抗联资源为目的,实施公园化管理运营,逐步建成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的主要载体。围绕抗联历史路线,通过线性串联带动各个重点抗联红色旅游景区发展,加强集中展示、连片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同时沿线要培育一批抗联文化旅游村,支持鼓励革命老区群众为游客提供红色旅游餐饮、住宿等服务,开展“红军的一天”、“制作红军餐,听红军故事”等主题活动,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红色旅游,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施,取得红色旅游发展新突破。

专栏4-5东北抗联文化公园(黑龙江部分)

(1)建设范围

东北抗联文化公园规划原则上以1931年至1945年为时间跨度,以东北抗日联军武装活动地区为主要区域,依托现有革命文物、遗址遗迹、名人故居等红色资源作为主体开展建设。同时,在主体创建范围外适当划定延伸拓展区。文化公园涉及尚志市、海林市、牡丹江市、绥芬河市、鸡西市、虎林市、鹤岗市、伊春市、七台河市、北安市、五大连池市、齐齐哈尔市、安达市、密山市、穆棱市、爱辉区、宝清县、桦川县、汤原县、萝北县、孙吴县、林甸县、绥棱县等市、县、区。

(2)建设主题

以东北抗日联军发展的各阶段历程为线索,整体划分为五大主题板块,打造1条展示带、49个展示园区、37个抗联文化旅游村,形成全面完整、层次分明、特色突出、内容深入的建设体系,重点发展七个一工程:保护传承工程、研究发掘工程、环境配套工程、文旅融合工程、数字再现工程、教育培训工程、乡村振兴工程。

——“反日保卫·义勇抗击”主题板块,以红色秘密交通线、江桥抗战、赵一曼遇难、郝大干屯战斗等红色史实为展示重点,主要涉及齐齐哈尔市、绥芬河市、尚志市、绥棱县。

——“中流砥柱·抗联建立”主题板块,以汤原会议、老钱柜战斗、八女投江、马德山殉难等红色史实为展示重点,主要涉及伊春市、牡丹江市、汤原县、萝北县。

——“坚强后盾·军民联合”主题板块,以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部、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根据地、冰趟子战斗、团山子密道、东北抗联密营、兴东国际交通线、申家店村侵华日军驻护路分团旧址、伊春林区第一抗日救国组织—吉兴沟抗日救国会等红色史实为展示重点,主要涉及伊春市、牡丹江市、尚志市、五大连池市、北安市、汤原县、萝北县。

——“浴血苦斗·困苦坚持”主题板块,以艰苦西征、十二烈士山战斗、赵尚志将军遇难、第七三一部队安达实验、侵华要塞等红色史实为展示重点,主要涉及鹤岗市、安达市、虎林市、爱辉区、宝清县、绥棱县、汤原县、孙吴县。

——“红星指引·历史功勋”主题板块,以收复战略要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抗战最后一枪等红色史实为展示重点,主要涉及牡丹江市、海林市、鸡西市、虎林市、鹤岗市、齐齐哈尔市、安达市、密山市、爱辉区、宝清县、林甸县。

(3)展示带建设指引

——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建设。强化抗联文化公园的辨识度,推出抗联文化公园形象标志,坚持政治性,注重创新性和艺术性,设计具备地域历史和文化特色的标识系统,线上线下统一使用。建设包括文创产品、宣传材料、村镇整体形象等在内的视觉识别系统,强化抗联文化公园的整体性,形成鲜明的视觉识别效应。

——抗联步道建设。建设“重走抗联路、感悟抗联精神”抗联步道,对东北抗联行军路线进行调查、清理和保护,选择行军路线较明确、历史环境保存完整、自然和地质条件较好、基础设施较成熟的抗联路,建设抗联历史步道。通过连接线加强历史步道间的联系,逐步实现全线贯通,并使用标志对历史线路、推测线路、连接线路进行区分。发掘沿线红色村落,保护东北抗联遗迹,选择红色氛围浓厚、资源优质、基础设施和公众基础好,具备展示条件的抗联文化村,作为抗联历史步道沿线的宿营地。依托抗联步道建设绿色生态廊道,深化抗联文化公园范围内的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自然空间的保护和生态修复,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和旅游规模,尽量保持抗联时期的环境特色。

(4)重点展示园区

尚志市:尚志市烈士陵园、赵一曼纪念园

海林市:新安烈士陵园

牡丹江市:八女投江革命烈士陵园、东宁市团山子秘密通道纪念馆、五排抗联秘营遗址

绥芬河市:红花岭东北抗联小镇

鸡西市:侵华日军鸡西罪证陈列馆、鸡东县哈达河红色博物馆

虎林市:侵华日军虎头要塞博物馆、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园

鹤岗市:赵尚志将军遇难地、侵华日军水塔

伊春市:抗日英烈纪念园、大吉兴村红色教育基地、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六军军政干部学校旧址纪念碑、溪水森林公园“老钱柜战斗遗址”

北安市:北安市革命屯抗联纪念馆、北安市通北冰趟子抗日遗址

五大连池市:五大连池市朝阳山东北抗联精神教育基地

齐齐哈尔市:海满抗战遗址公园、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烈士陵园

爱辉区:黑河要塞、法别拉要塞、瑷珲要塞、二站乡历史文化馆

宝清县:十二烈士山战迹地

汤原县:东北抗联六军密营纪念馆、东北抗联诞生地、东北抗联研学基地

桦川县:申家店村侵华日军驻护路分团旧址、桦川烈士陵园、冷云广场、张闻天工作旧址

孙吴县:孙吴胜山要塞景区、孙吴日本侵华罪证陈列馆、朝阳山红色景区孙吴县常青抗联文旅小镇、沿江抗联国际通道红色文化公园、清溪红色历史文化走廊

萝北县:兴东抗联地下交通站遗址、马德山殉难地、九一八刻石馆、西满革命烈士陵园

绥棱县:白马石会师公园、大青观密营群、郝大干战斗纪念地

(5)抗联文化旅游村

尚志市:新兴村

海林市:横道河子文化艺术主题街区、七里地村

牡丹江市:七里地村、夹皮沟村、三十五林场、黑牛背村、永胜村(红花岭)、中兴村、洞庭村、复兴村、刁翎三家子村、四合村

鸡西市:新华村

密山市:湖沿村

虎林市:虎头村

鹤岗市:前进村、红光村

伊春市:双丰镇建国村、大吉星村、上甘岭溪水林场

七台河市:京石泉村

北安市:革命村

五大连池市:边河村

齐齐哈尔市:查罕诺村、库勒村

安达市:太平庄镇

穆棱市:孤榆树乡村振兴示范基地

爱辉区:外三道沟村、外四道沟村、二站村

宝清县:夹信子镇夹信子村

汤原县:北靠山红色民俗村

桦川县:中星村

萝北县:太平沟乡兴东村红色村庄

绥棱县:半截河村、天放村

(四)加大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力度

1.丰富红色文化体验产品。以红色文化为核心,注重文化的活化展演和深度体验,将红色文化内涵以更加生动活泼的形式传递给游客,使红色基因活化为可看、可听的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

引进和培育红色旅游演艺团体,推出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和市场价值的演艺项目。支持各地以弘扬“四大精神”为主旋律,对革命英烈、先进模范的感人事迹进行文艺创作,打造“红色通道”“抗日烽火”“垦荒之歌”“石油之光”“咱们工人有力量”等一批经典的红色旅游演艺产品。创作一批“小而精、小而特、小而强”的景区剧场项目,进行常态化表演,提升景区、景点和产品的附加值。

加快发展红色影视,支持威虎山影视基地、桦川星火影视城建设,推动创作更多的红色影视精品。大力发展智慧广电媒体,打造红色精品栏目和红色文化网络视听作品。

丰富旅游体验活动,打破以往红色旅游单一刻板的说教形式,让红色旅游成为既有教育意义,又充满乐趣的旅游活动。可在“食、住、行、娱、购、游”等环节下功夫,可以结合当地特色,开发“红色餐饮”“红色文化客房”“红色信息寻找活动”等;在购物环节可设计一些让游客自己参与制作的红色旅游纪念品,如剪纸、陶艺、雕塑等;娱乐环节可以邀请游客参与扭秧歌、同唱革命歌曲,也可以组织各种比赛活动,提高游客参与的热情,还可以开展青少年非常喜爱的真人CS活动。

2.创新红色研学旅行产品。创新红色文化科普体验方式,通过声光电技术、AR、VR、全息投影等现代科技,使场景呈现和情景体验方式更加多元,推动红色文化传播活态化、情景化、互动化,将红色文化内涵以更加生动活泼的形式传递给游客,促进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加强红色文化交流,依托黑龙江省红色博物馆、纪念馆、革命旧址等红色资源,邀请优秀党史专家、学者和五好讲解员以文化沙龙、论坛、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宣讲活动,促进红色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利用军工厂旧址,挖掘军事文化,建设一批军工文化旅游区,打造军事教育主题研学精品课程,研发《红色龙江·英雄不朽》研学课程体系,面向大中小学生开展国防教育培训、研学等活动,形成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教育营地,普及国防知识,增强国防意识,激发爱国热情,把红色基因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打造成全国重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专栏4-6军工文化旅游区

军工文化旅游区:华安军工文化旅游区、七星砬子军工文化旅游区、北安庆华军工遗址旅游区、通河军工文化旅游区。

军工文化研学课程:结合特色国防军事教育和黑龙江“抗联精神”内涵,针对青少年开发《红色龙江·英雄不朽》研学课程体系,包括研学课程手册、教师指导用书、研学课程读本、教具包,以及智慧化教学平台开发,研学选课运营管理平台小程序开发设计等。

军工文化研学活动:军工文化红色研学主题展览、军工文化主题征文、红色研学夏(冬)令营等。

3.大力开发红色文创产品。围绕黑龙江“四大精神”,对红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解读,激发红色文化和文化创意对红色旅游的赋能作用。以动漫、游戏、影视等方面为切入点进行红色主题创意产品开发与制作,形成“龙江红”系列红色文创产品。

办好黑龙江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加强红色旅游商品设计、研发的支持力度,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地方特色的红色旅游商品,推进文创商品进景区,打造“龙江好物”红色旅游商品品牌,形成红色旅游商品售卖专区,逐步实现百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全覆盖。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各级红色旅游工作领导和协调机构,进一步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职能,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红色旅游发展新格局。建立红色旅游发展的联动机制,保障工作力量和工作经费,以部门联席会议和市县协调会议为有效载体,加强地方跨行政区域间的沟通交流和统筹协调,促进各部门、各地区有机配合,定期召开红色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协调处理红色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形成齐心协力、整体联动、共同推进红色旅游发展的组织机制。

(二)完善政策支持

各地市要把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列入政府重点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明确方向,集中力量加强红色旅游内容体系、产品体系、配套体系及保障体系建设。各地在制定土地利用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时应充分考虑红色旅游发展需要,对利用存量土地建设的红色旅游产业项目,依据有关政策优先办理建设用地供地手续;对省级重大红色旅游建设项目,依法按程序进行建设用地预审并安排用地。支持各地探索实行税费优惠政策,对重大红色旅游建设项目享受省级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同等待遇。企业、个人等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的捐赠支出,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鼓励各地在开展先进、模范等评比奖励活动中,重点关注对发展红色旅游有特殊贡献的企业和个人。

(三)拓宽筹资渠道

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加大对黑龙江省革命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提质升级、东北抗联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重点项目的专项扶持。争取国家旅游发展基金对黑龙江省红色旅游形象宣传、规划编制、人才培训等方面的资金支持。鼓励各地在年度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中,加大对红色旅游景区(点)的交通条件、服务设施、陈列展览、资源保护、宣传推广等方面的投入。提高黑龙江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红色旅游的比重,重点扶持有文化特色、有教育意义、有传承价值、有发展价值的红色旅游景区和项目的建设,加大红色旅游营销、红色旅游扶贫、红色旅游信息化建设、红色旅游规划、红色人才培训等方面的财政投入。成立黑龙江省红色旅游发展建设基金,建立健全政府资金、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于一体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推动红色旅游项目落地实施。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金融机构向发展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红色旅游重点项目提供贷款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和鼓励大企业、大集团以独资、参股、合作、联营、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红色旅游建设与经营。引导社会力量、民间资本参与博物馆、纪念馆、配套服务及产业基地建设。鼓励社会力量从事红色旅游商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鼓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部队等与红色旅游地开展帮扶共建活动。

(四)提升人才队伍

建立健全有利于红色旅游人才队伍稳定、成长的长效机制,重点吸收和培养一批精于红色旅游规划开发、管理运营、宣传推广、教育培训、文创设计等工作的专门人才。依托全国高等院校、研究院所、文博院馆建立红色旅游专家库,加强红色旅游发展的理论指导和学术研究。推动红色旅游讲解员用人体制机制创新,畅通职业成长通道,定期举办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支持建立“五好讲解员工作室”,发挥示范引领、传帮带作用,打造一支数量充足、业务精通、素质较高、服务优良的红色旅游讲解员队伍。鼓励离退休干部、革命英烈子女、在校大学生等参与红色旅游志愿服务。大力支持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在职业院校旅游专业中开设红色旅游相关课程,培养适应黑龙江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专业人才。各地要重视红色旅游岗位培训工作,加大红色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力度,针对红色旅游导游员、讲解员、管理人员开展分级分期培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

(五)加强品牌营销

各地要结合建党、建军、建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等重大节日,举办红色旅游博览会、红歌会等红色旅游节庆、会展等活动,组织系列宣传推广。根据各地红色文化资源特色,特别是以见证“四大精神”的重大历史事件、英雄人物等为主题,精心筹划一批特色鲜明、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红色旅游产品,组织设计红色旅游线路,安排红色旅游专列,编演红色经典文艺作品。支持各地在重要道路、重要节点出入口、重要红色遗址周边等区域,通过灯饰、雕塑、绿化等形式提升当地红色旅游主题氛围,增强游客文化体验感,讲好红色故事,营造健康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鼓励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结合本单位文化建设,指导开展红色旅游活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方面出台具体规定和奖励措施,鼓励旅行社积极开展红色旅游经营活动。建立黑龙江红色旅游微博、微信、直播等公众平台,创新打造黑龙江红色文化和旅游全媒体传播体系,在推广促销、产品开发、线路设计、项目布局等方面开展集中宣传。加强黑龙江省各种旅游营销要素的联动、互动和整体推介,将红色旅游纳入“北国好风光,美在黑龙江”的旅游整体营销当中,推出“林海雪原·龙江抗联”红色旅游品牌。鼓励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要利用各自平台增加黑龙江红色旅游形象宣传,刊播红色旅游公益广告,出版红色旅游系列图书,拍摄一批红色旅游宣传片。定期举办红色旅游线路设计、文化创意、宣传广告设计等大赛,和“最美红色旅游景区景点”评选活动,鼓励拍摄有关黑龙江红色旅游的视频短片,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附件: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