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参加的阿里数学竞赛,决赛和初赛得奖分别意味着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全国数学竞赛预赛得奖概率大吗 姜萍参加的阿里数学竞赛,决赛和初赛得奖分别意味着什么?

姜萍参加的阿里数学竞赛,决赛和初赛得奖分别意味着什么?

2024-07-16 08: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记者 |吴丽玮

17岁女孩姜萍参加数学竞赛的经历最近成为了网络上热议的话题。

6月13日,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以下简称“阿赛”)公布决赛名单,姜萍以初赛成绩93分,排名第12名的身份闯入了即将在明天(6月22日)举行的全球决赛。在入围决赛的802位选手中,姜萍看起来是最特殊的一位。她就读于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是一名学服装设计的中专生,榜单上前前后后将她包围的全部是清华、北大、剑桥、麻省理工、普林斯顿等诸多海内外知名高校的本科及以上学生。

姜萍在黑板上解答数学题(公众号:阿里巴巴) 很多人惊讶于姜萍的成绩和她非专业背景形成的反差,为一种凭借微薄力量创造出的壮举而感叹,与此同时,也有不少有数学学术背景的人士对姜萍的数学能力提出质疑。比如,她在采访视频里示范了一道题的解题过程,一些基本概念存在书写错误;在讲述自学专业书籍时,也没有展现出对书中内容深入的理解。

这让人们对她明天决赛的期待值变得更高了。

姜萍(公众号: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由阿里巴巴公益、达摩院联合举办,据比赛官网介绍,自2018年的首届赛事起,它共吸引了来自全球的25万人次参与,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在线数学竞赛。与往届赛事一样,本届初赛采用了48小时内交卷的开卷形式,决赛则是在比赛日0:00至24:00之间,参赛选手任选其中连续8个小时进行线上的个人闭卷比赛。

“初赛拿高分的人,决赛不一定能脱颖而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曾深度参与阿赛赛程的国内顶尖院校数学教授向本刊分析道,阿赛的初赛和决赛,可以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定位。

初赛的题目是面向更大多数人群的,具有大学本科数学专业水平的爱好者都可以进行尝试。初赛的题目比较多元,参赛者既可以用数学方法作答,也可以通过编程的方式来获得答案,这种命题方式是为了鼓励更多泛数学爱好者来参与这个比赛。

决赛就无法再用编程的方式获得答案,它的难度会一下子升到博士生资格考试及以上的水平。“决赛的题目是由命题老师从自己的研究和他们研究方向中的前沿问题里挑选出来的,他们会对此进行简化或者改编,变成由参赛者可以在几小时内破解的难度。”数学教授说道,决赛阶段赛程设置会比较严谨,“据我所知决赛是需要开着摄像头作答的。”

因此很多参赛者参加初赛和决赛时的心态是不一样的。“这个比赛办了六届了,在国内各大院校数学系里很有名气,那些顶尖数学院系的本科生知道怎样的分数可以顺利进决赛,所以他们不会用尽力气在48小时内使劲答题,可能只花个几小时,能进决赛就可以。等进了决赛,才是真正展现各自实力的时候,历届最后获奖的学生也基本上都是这些顶尖院校的高水平学生。”这位教授分析道,姜萍想在决赛阶段获得很好的成绩,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少年派》剧照 在国内为数不多的高水平数学竞赛中,阿赛的含金量也是比较高的。

这位教授向本刊介绍道,目前大学阶段的数学竞赛里,参与最广泛的是中国数学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主办。前者分成数学专业和非数学专业的两个赛道,比赛面向全国的本科生,因此难度不太高。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更偏向于数学应用,以团队的形式参赛,获奖因素除了数学能力本身之外,也很看重最后的论文写作能力。

比这些比赛水平更高的目前只有两个比赛。在阿赛之前,2010年由丘成桐院士发起的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以下简称“丘赛”)无论从出题的难度,还是面向的人群来说,水平都是最高的,但是它仅限在高校本科在校生范围内。“丘赛和阿赛的出题老师,都是顶尖高校的数学教授们,也都是初赛面向数学专业本科生水平,决赛是研究生水平。相比之下,我认为阿赛比丘赛的题出得更严谨,更合理一些。”这位数学教授评价道,除此之外,阿赛最大的好处是它不限制参与者,无论是学数学的研究生,还是青少年,以及工作多年的数学爱好者,都可以参与。丘赛、阿赛跟美国最著名的普特南数学竞赛的决赛难度也是差不多的。

一个没有接受过多少专业训练的中专女孩,在这样一个高水平数学赛事中,到底能走多远?在决赛中,她能否针对质疑,给出一个清晰的回应?究竟什么样的参赛者才会在比赛中最终胜出?本刊就此采访了首届阿赛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组金奖获得者,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博士生杨亦锐,以下是他关于自己的参赛经历、对本次初赛难度和姜萍表现的评述。

杨亦锐(受访者供图)

口述|杨亦锐 我是在2018年本科读数学系期间,参加了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的第一届比赛。当时听同学说这个比赛有奖金,金奖将获得两万美金,很吸引人,我的很多同学也都参加了。

这个比赛恰好在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之后的一两个月里。当时为了丘赛,我们专门准备过两三个月,因为丘赛很难,是本科阶段认可度最高的一个数学竞赛,系里非常重视,组织过专门的培训,也编写了资料给我们。它的题目已经完全超过了你平时专业课上学到的那些东西,初赛通过后要去清华参加决赛,到那一看,基本上都是C9院校(清华、北大、哈工大、复旦、上海交大、南大、浙大、中国科技大、西安交大等九校联盟)数学系的同学。决赛阶段更难,题目全部是英文的,现场面试需要你在黑板上用英文边讲边做,台下的评委都是国内外顶尖的数学大牛教授。最后我获得了优胜奖,在前面还有金、银、铜奖,获奖者的数量都是比较少的。

等再参加阿赛时,因为有丘赛的准备,就感觉从容了一些。

因为是第一届,大家都不太清楚规则,初赛时应该都会全力以赴。我当时是投入全力的,最后有一两道题不会做,去食堂吃饭的时候也一直在琢磨。同学里参加的也比较多,但大家自觉地不互相交流,觉得这种行为可能会遭到鄙视。

初赛我考了八十多分,排名三四十位,分数最高的好像已经接近满分了,但是我们都不知道彼此是谁,因为那一届初赛报名时用的都是网名,千奇百怪的,直到最后我也不知道初赛最高分的是谁,但八成就是熟悉的竞赛圈的一个。

这个竞赛圈基本上是从我读高中时就渐渐认识的一些人。我中学时读的是家乡一所很好的高中,会针对数理化的学科竞赛进行培训,我当时拿到了这三科的全省一等奖,这让我获得了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名额,进入数学系学习。当时我就止步于全国大赛了,还有一些更顶尖的同学因为很好的成绩,最后入选了国家集训队,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奥林匹克比赛,他们又在国际比赛中认识了其他国家的选手,逐渐就形成了互相熟知的一个圈子。这些选手们很多都保送到清华北大,读的基本也是数学专业,慢慢地这个圈子就扩大到几个重点院校的数学系里,包括参加丘赛,互相都熟知了,有时候会听到圈子里的人分享一些学神大牛的江湖传说。

杨亦锐参加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颁奖典礼(受访者供图) 我参加阿赛决赛的时候,大家都用了真名,这一下就见到了很多这个圈子里熟悉的名字,包括那些国外院校的参赛者,有些是中学阶段参加奥数比赛见过的,他们后来出国读了书,有些是代表中国出去参加世界大赛的选手在赛场上遇到过的外籍选手。

第一届阿赛的决赛也是线上的形式。我在宿舍里参加了比赛,对着摄像头,在四五个小时内完成题目。当时是全球统一的参赛时间,我记得有海外的选手提出意见,对他们来说,时间不友好,第二界比赛决赛的时间就拉长了,各时区的选手可以自行挑选合适时段。比赛期间可以去上厕所,但如果离开次数太多的话,也会被比赛方记录在案。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不太有作弊的可能。首先,你在网上搜索信息基本上没什么帮助。其次,如果你想找个人交流,这个人的水平得足够高,如果他水平够高的话,为什么自己不参赛呢?谁会不珍惜这么高额的奖金,为他人做嫁衣呢?

阿赛的初赛不分方向,但进入决赛要在赛道中挑选一个进行比赛。现在它会分成5个赛道:代数与数论、几何与拓扑、分析与方程、组合与概率、应用与计算数学,每个赛道有6题。因为我大三时选择了计算数学和应用数学这个研究方向,因此我参加阿赛也选了这个赛道。

我记得那届阿赛的题目很难,比丘赛还要难。我是一道题一道题啃下来的。但那一届比赛我很幸运,除了最后一题,前面几个题型我都比较熟悉。我觉得数学竞赛考的就是知识面,它涉及到的领域很多,每个领域往下又深不可测,是学也学不完的,比赛时如果能遇到自己熟悉的题目那就是运气好。

比赛结果出来之后,我原本只是想请宿舍同学吃个饭,没想到第二天一早,辅导员老师就把电话打过来了。学院里对这个奖挺重视,我觉得是因为它背后有比较强的专家委员会,包括出题人、阅卷人,都是业界不同方向的大牛。有这样的专家背书,也就更能吸引高水平的选手来参赛,选手水平高了,大家自然会认可比赛的含金量。

我也看了今年的初赛题目,我觉得比往年难得多。如果给我两天开卷考试,我考不到姜萍这么高的92分。我们第一届决赛获奖微信群有50多个人,大家也有讨论,如果这是姜萍的真实水平,那她至少具备了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银牌水平,可以入选国家集训冬令营。

《天才基本法》剧照

因为我自己的研究方向所限,我只能对这届初赛里计算数学方向的题目做出一些评价。

第一题需要的背景知识不多,看懂题目难度不大,只需要知道点、线、面的一些基本概念。不过想要解出来,还需要一些巧思。但总体来说,难度不大,更像是一道开胃菜。

第二题是一道概率题,但只涉及到数学期望的计算,使用高中学到的知识即可解决。对于基础扎实的同学,耐心细心地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并求解即可解出本题,难度并不算高。值得一提的是,本题是选择题,即使概率知识懂的不多,通过编程模拟游戏过程,也是能够选出正确答案的。

从第三题开始,难度陡然提高。从这里开始,绝大多数非数学专业的同学们就像看天书了。后面的题目涉及代数、分析、概率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整体而言,题目相对新颖有趣,但难度并不低,主要考察对各个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即使对于顶尖学府数学专业本科高年级的同学甚至研究生,想要拿到高分也绝非易事。

综合来看,整套初赛题难度跨度很大,难题占比也较大。想要达到60分的晋级门槛对于大多数选手来说并不容易。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审核:米花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