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破9万亿,哪个城市贡献最大推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全国gdp各城市排名 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破9万亿,哪个城市贡献最大推力?

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破9万亿,哪个城市贡献最大推力?

2024-05-24 05: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最新发布的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去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GOP)首次突破9万亿元,达 90385亿元,同比增长8.3%。海洋经济增速跑赢GDP增速,新兴产业功不可没。海洋电力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利用业增速分别达到30.5%、18.7%、16.4%。当然也有拖后腿的产业——传统海洋矿业和盐业负增长,渔业和工程建筑业也低于整体增速。

海洋产业兴衰变迁是沿海城市海洋经济之晴雨表,也是城市实力的重要变量。以22年来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泉州的福州来看,近些年其海洋经济风生水起,“十三五”海洋生产总值从1532亿元提高到2850亿元。福州提出,2035年建成“海丝”沿线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海洋中心城市。海洋经济强势崛起让福州有了更大目标,更大的一盘棋在全国范围展开。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如何提高海洋产经“话事权”成为国内城市发力重点:深圳拟设立国际船舶登记中心、筹建海洋大学;厦门将筹建厦门海洋工程大学。此前,包括上海、深圳、青岛、广州、天津、大连、宁波、舟山、厦门、南通等在内的多个城市,陆续提出建设海洋中心城市——风正帆满,百舸争流。

北部海洋经济圈增速最亮眼

分区域看全国这“9万亿”海洋生产总值,北部海洋经济圈为25867亿元,占比28.6%;东部海洋经济圈29000亿元,占比32.1%;南部海洋经济圈35518 亿元,占比39.3%。北部、东部、南部名义增速分别为15.1%、12.8%、13.2%。从总量看,南部最多,从增速看,北部最“快”。

全国海洋经济格局与各区域沿海省市的表现紧密贴合。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17245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15.6%,已连续26年全国第一。广东海洋经济总量大、产业门类齐全,但整体仍以传统产业为主。滨海旅游、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渔业产业增加值,占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比重高达83%,新兴产业占比低。

福建海洋生产总值1.05万亿元,占全省GDP的23.9%,连续六年保持全国第三。海水养殖产量、远洋渔业产量、水产品出口额、水产品人均占有量等指标全国第一。与广东类似,福建海洋经济优势产业也偏传统。虽然深圳、广州、福州等地的新兴海洋产业已经开始产生新动能,但传统产业占比大的特点让南部海洋经济圈“负重前行”。

山东海洋生产总值1318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18.03%,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16.48%。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等新兴产业分别同比增长5.4%、4.9%、4.0%。海洋生物医药业实现增加值127亿元,居全国首位,这也是山东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连续3年排名全国第一。此外,山东、天津和河北先后启动了大型海水淡化工程建设——北方海洋经济圈虽然经济总量较小,但新兴产业增速更快。

得益于国家战略布局和政策支持,上海坐拥浦东和崇明岛两块“向海宝地”,洋山深水港的开发使得上海聚合了长江“黄金水道”、海岸线和现代深水港。在临港、长兴双轮驱动下,不论海洋产值还是产业布局,上海都领先国内。2019年,上海海洋生产总值率先突破万亿,达到10372亿元,占全市GDP30%左右。2020年数值有所回调,也有9707亿元。

长三角内部经济活跃,城市群联系紧密,不过江浙沪海洋经济却不均衡。浙江海洋生产总值在沿海省份中仅位居中游,区域发展不够平衡,海洋新兴产业规模偏小,海洋创新能力不够。江苏海洋经济更是“群龙无首”,靠海难吃海,江苏提出陆海统筹、江海联动、河海联通。

(上海、浙江、江苏、辽宁海洋生产总值十四五预期年均增长为测算)

深圳厦门筹建海洋大学补短板

在近期规划中,南通被定位为“江苏开放门户”,全方位融入苏南、对接上海逐步建成“全国富有江海特色的海洋中心城市”。能否与上海产生良性互动,将是南通海洋经济,乃至江苏海洋经济能否崛起的关键。南通十四五海洋经济规划提出“至2025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3300亿元、占全省30%以上”的目标。

同样处于东部海洋经济区的宁波、舟山两地,也有发展潜力。自从“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后,联合效应明显。2021年,宁波舟山港完成年货物吞吐量12.24亿吨,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10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2%,继续位居全球第三。不过,两地海洋生产总量不大,“强港”之外还得“强业”。

海洋生产总值增速最快的北部海洋经济圈,拥有天津、青岛、大连这三座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候选”。天津以滨海旅游业、海洋油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为主导,海洋生产总值超过五千亿。青岛新兴海洋产业方兴未艾,全球16个海洋药物中,有2个诞生于青岛并在国内上市。

传统产业占比过大的南部海洋经济圈也开始觉醒,向新兴产业进军。广深将探索共建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联合实施一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工程。广州基础创新和深圳应用创新优势将促进海洋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合作。2021年上半年,深圳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增速达30.9%,创近年增速新高。

值得关注的是,深圳将成立海洋大学筹建工作专班,厦门也将筹建“厦门海洋工程大学”。这两所大学料将成为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也将缩小深圳、厦门与上海、青岛、大连等城市的海洋科创实力差距。

上海多次入围海洋中心城市前十

区域海洋经济实力并不是零和游戏,每个城市都有自身优势和劣势。不过总的来看,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建设构想已被沿海城市接受和认可。2017年起,上海、深圳、青岛、天津、宁波、舟山、大连、厦门等城市陆续提出创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十四五以来,广州、南通也规划要迈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门槛。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从内涵上来说其兼具全球城市、中心城市和海洋城市三大特征。由于海洋经济优势突出,上海已连续4次进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前10名。上海提出“十四五”进一步提升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能级,特别是要依托临港新片区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长兴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打造世界级海洋装备岛,推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深圳曾多次被国家点名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在海洋强国战略推动下,深圳具有冲击“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前10名的竞争力。《深圳经济特区国际船舶条例(征求意见稿)》近日发布,拟设立国际船舶登记中心。目前,中国拥有6800多艘国际航行船舶位居世界第一,但其中2/3左右船舶登记在国外。深圳的新法规将有助于吸引更多中资方便旗船舶和外资国际船舶来深登记,促进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广州拥有世界一流港口,海洋科教资源和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也较为丰富。广东双星闪耀,福建也不遑多让。厦门海洋经济占比超三成,以建设国际特色海洋中心城市为目标。今年福州两会期间,致公党福州市委会提出《关于推进福州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建议》,提案者称,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福州在地理区位、海洋基础、海洋文化等方面有条件有优势。建议壮大新材料产业,培育特色海洋信息服务业集群等。

尽管在城市规模、经济总量方面并不占优势,但青岛汇聚国内一流海洋高校、科研院所及高端人才。当然,拥有直辖市优势的天津,海洋科创能力同样相当突出,涉海专业高等院校数量也有领先优势。这两个城市的海洋实力不容小觑。

整体而言,上海已是国内“全球海洋中心候选城市”领头羊,没有明显短板。其他城市中,青岛在海洋人才和海洋创新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深圳城市能级高,且对外开放度较为突出;天津和广州海洋科创能力同样抢眼;宁波舟山港在货物吞吐量方面独占鳌头。除了上海,深广津青甬等地都有跻身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可能性。

注释:

“北部海洋经济圈”指由辽东半岛、渤海湾和山东半岛沿岸地区所组成的经济区域,主要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的海域与陆域;“东部海洋经济圈”指由长三角沿岸地区所组成的经济区域,主要包括江苏、上海和浙江的海域与陆域;“南部海洋经济圈”指由福建、珠江口及其两翼、北部湾、海南岛沿岸地区所组成的经济区域,主要包括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的海域与陆域。

原创 西窗 搜狐城市

原标题:《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破9万亿,哪个城市贡献最大推力?》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