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枢府”款卵白釉双风纹玉壶春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元代枢府釉梅瓶特征 元“枢府”款卵白釉双风纹玉壶春瓶

元“枢府”款卵白釉双风纹玉壶春瓶

2024-06-30 06: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元“枢府”款卵白釉双风纹玉壶春瓶

该玉壶春瓶高23.0厘米、口径7.1厘米、底径5.5厘米,重793克。该瓶造型典雅端庄,胎质白而润腻,手感适中;除底部几乎无釉外,通体内外均施釉,呈乳浊失透状,色白微青,近似鹅蛋壳色泽;肩部两条弦纹间刻有四朵花卉;腹部为主体图景,有在朵朵疏云间,双凤追尾飞翔,在两凤头的上方分别有“枢”、“府”(注:“枢府”为元代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之简称);胫部弦纹以下刻有以足圈为原点的流畅自然的凸凹纹;圈足修削精细规整,圈足墙厚足小,足底平切,几乎不施釉,有许多坑凹点,中心有乳钉状。

该瓶在显微镜下,釉底气泡稀疏且显瘪小,釉上表面使用痕迹自然,通体蕴含“宝光”。该瓶实为元代早期“枢府”瓷的代表之作。

                                              (宝货通R文博珍宝)

[知识连接]:卵白釉是元代景德镇新创的一种颜色釉,它与同时期的青花一样同为元代瓷器最高水平的标志。元卵白釉瓷的胎采用高岭土加瓷土的“二元配方”法,增加胎土中氧化铝的含量,既提高烧成温度,又得到大件瓷器在高温中不变形的效果,保证了质量。釉料为石灰碱釉,即在釉料中掺人适量的草木灰,使釉中含有碱金属钾和钠,同时降低氧化钙的含量。由于釉的黏度提高,不易流淌,釉质紧密,烧成后釉面失透,光泽柔和。当时由于不可能把釉料中铁等杂质完全淘汰掉,早期器物颜色微闪青,晚期随着釉中含铁量的减少,色泽趋于纯正。

根据各史料对枢府釉的描述和现代古瓷专家对枢府釉考证研究,一般认为元代枢府釉瓷有以下七个特征:一、坯料同元代“至正型”青花瓷一样,用的是景德镇质量最好的高岭麻仓官土,烧成后胎质白而润腻,微有孔隙,手头适中,敲声清越;二、釉汁匀净细腻,状如凝乳,色似鹅卵,灵润若玉,积釉处泛湖蓝色;三、器式多为碗、盘及高足杯(碗),内壁皆有模印纹饰,以龙纹、凤纹、孔雀纹及缠枝花卉纹常见;四、制模精细,印花凹凸适度,印纹流畅自然、生动活泼;五、碗、盘、高足杯(碗)类器型皆制作大气,器壁下部弧线丰满,壁墙厚实;六、圈足小,足墙厚,足底平切,内墙外倾,外底不施釉,从足墙内根至外底内心处逐渐收刀,形成足外底中心乳钉状突起;七、圈足修削精细规整,因在匣钵底部垫沙仰烧,圈足边沿常有少量粘沙,底足无釉处常出现因沙质成分而形成的铁质红褐色或黑色细小斑点。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