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和测量方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儿童身高体重计算方法表图片 WHO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和测量方法

WHO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和测量方法

2024-06-30 15: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注:本部分内容摘选自WHO(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报告

 

正确的测量方法非常重要,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会增大测量误差,进而影响测量结果,导致不正确的评价。 

 

要想了解全面评估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的方法,请参考:

教您如何正确评价儿童的身高体重是否标准

 

WHO儿童生长标准包含的指标有:年龄别身长/身高、年龄别体重、身长别体重、身高别体重、年龄别体重指数、年龄别头围、年龄别上臂围、年龄别三头肌皮摺厚度、年龄别肩胛下皮摺厚度。

下面将介绍这些指标的具体内容和建议的测量方法。

WHO在计算年龄时采用一个标准的计算方法,具体参考下面的介绍。

 

WHO儿童生长标准的指标和相应的时间范围

 

生长指标

范围

年龄别身长/身高

0 - 60 个月

年龄别体重

0 - 60 个月

身长别体重

45 - 110 cm

身高别体重

65 - 120 cm

年龄别体重指数(BMI)

0 - 60 个月

年龄别头围

0 - 60 个月

年龄别上臂围

3 - 60 个月

年龄别三头肌皮摺厚度

3 - 60 个月

年龄别肩胛下皮摺厚度

3 - 60 个月

WHO儿童生长标准为这些指标分别生成了Z评分和百分位数的图表。

 

WHO的年龄计算方法

 

WHO的一个月是 30.4375 天。

所以:

2 个月 = 60.875 天

10 个月= 304.375 天

24 个月= 730.5 天

 

年龄别身长/身高

 

年龄别身长/身高指标包含 0 - 24 个月(出生到2周岁)的身长指标和 24 - 60 个月(2周岁到5周岁)的身高指标。0 - 24 个月时,儿童测量时采用躺着的姿势,所以叫身长指标,24 - 60 个月时,儿童测量时采用站立的姿势,所以叫身高指标。

根据对 18 - 30 个月的儿童的身长和身高的分析,发现儿童在躺着和站立测量时指标的值会差 0.7cm 左右,也就是躺着的姿势比站立的姿势测量结果会多 0.7 cm左右。所以,如果在 24 个月以内采用站立姿势测量,测量结果要加上 0.7 cm,如果在 24 个月以后采用躺着姿势测量,测量结果要减去 0.7 cm,之后,再与WHO的年龄别身长/身高指标比较。

提示:在使用本软件时添加身长/身高指标时,您只需选择测量时的姿势,软件会自动完成上述计算。

这个指标可以辅助判断儿童身材矮小是否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或者多病,但是儿童身材高却很少发现问题,除非过高或内分泌紊乱。

建议测量方法

1. 0 - 24 个月儿童建议采用躺着测量的方式。可以自制一个测量工具,如下:

WHO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和测量方法

头部的位置是固定的,脚部的位置可以根据儿童的身高移动。稍微改造一下,也可成为站立测量的工具,即脚部的位置固定,头部的位置可以调节。

测量时:

要让儿童尽量清楚你的意图,要让他保持放松,不要强迫去测量。

速度是关键,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测量,免得引起儿童不适或儿童开始变换姿势。

测量要至少二个人来完成,一个人扶者儿童的头部,贴在头部的立板上,

WHO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和测量方法

另一个人让儿童的腿尽量伸直,脚掌贴在立板上,完成测量。

WHO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和测量方法

2. 24 - 60 个月的儿童建议采用站立姿势测量。

WHO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和测量方法

 

年龄别体重

 

年龄别体重包含的是 0 - 60 个月(出生到5周岁)的体重指标。

测量体重时,要注意儿童是否有双脚水肿,并进行记录。

这个指标通常用来评估儿童体重是否不足或严重不足,但通常不用它来判断儿童体重超重或肥胖。体重比较容易测量,是常用的评估生长发育的指标,但有些情况下,不能单纯依赖体重指标,要同时注意儿童是否身材矮小(生长缓慢)或身体纤细等情况。

建议测量方法

1. 推荐使用带有如下功能的体重计。

· 结实、稳固和持久耐用的 · 电子秤(带有数字显示屏) · 测量上限是 150 Kg · 测量精度是 0.1 Kg(100g) · 去除包装重量

去除包装重量是指可以将包装放置在体重计的情况下,重量可以被重置为 0。例如:一个母亲可以站在体重计,测量出重量,然后重置为 0,然后,将儿童递给她,只是体重计显示出的重量是儿童的重量。

WHO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和测量方法

2. 测量儿童重量时,可以分两种情况:

如果儿童自己可以单独站立,可以让儿童自己站在体重计上,测量体重。

如果儿童自己无法单独站立,需要母亲抱着儿童一起测量体重,然后再减去母亲的体重。

 

身长别体重

 

身长别体重是指不同身长的儿童体重的标准值。身长的范围是 45 - 110 cm。如果在测量身高时,采用躺着的姿势,则测量出的就是身长的值。

这一指标在无法知道儿童确切年龄的情况下特别有用。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判断儿童低的指标值可能是消瘦或过度消瘦,消瘦通常由于近期的疾病或食物短缺导致体重严重下降,当然,也可能是长期的营养不良或疾病。儿童高的指标值预示着可能有变成超重或肥胖的风险。

 

身高别体重

 

身高别体重是指不同身高的儿童体重的标准值。身高的范围是 65 - 120 cm。如果在测量身高时,采用站立的姿势,则测量出的就是身高的值。

这一指标在无法知道儿童确切年龄的情况下特别有用。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判断儿童低的指标值可能是消瘦或过度消瘦,消瘦通常由于近期的疾病或食物短缺导致体重严重下降,当然,也可能是长期的营养不良或疾病。儿童高的指标值预示着可能有变成超重或肥胖的风险。

 

年龄别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是体重(Kg)与横卧身长或直立身高(m)的平方之比。为处理身长与身高之间的差别,用于计算年龄别体重指数的方法与上述针对年龄别身长/身高的方法不同。体重指数在 0 - 24 个月(出生到2周岁)是采用体重与身长的平方之比,在 24 - 60 个月(2周岁到5周岁)是采用体重与身高的平方之比。因此,您在计算时,0 - 24 个月的儿童如果采用站立姿势测量,需要加上 0.7 cm再进行计算,24 - 60 个月的儿童如果采用躺着姿势测量的话,需要减去 0.7 cm再进行计算。

体重指数在判断儿童是否超重或肥胖时特别有用。

体重指数曲线图与身长别体重、身高别体重的曲线图的结果往往非常相似。

 

年龄别头围

 

年龄别头围是指儿童在 0 - 60 个月(出生到5周岁)的头围的标准值。

头围是反映孩子脑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头围在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脑发育主要在生后头3年。正常小儿后囟门3个月闭合,前囟门1岁~1岁半闭合。过迟闭合要考虑有无佝偻病的可能。有的孩子出生时囟门就较小,闭合也会早些。这与母亲孕期营养状况较好有关。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孩子头越大越聪明,聪明与否和头围大小并不成正比。孩子的头围在正常范围内就可以了。头围过大则要考虑有无脑肿瘤、脑积水的可能。

建议测量方法

1. 准备软尺一根。

2. 寻找儿童两条眉毛的眉弓;(备注:眉弓就是眉毛的最高点)

3. 想象左右两眉中有一条线,并找到这条线的中心点;

4. 将软尺的零点( 0 cm 部份) 放在眉弓连线的中点上,以此为起点,准备开始测量头围;

5. 将软尺沿眉毛水平绕向儿童的头后;

6. 寻找儿童脑后枕骨结节,并找到结节的中点,这是儿童头围测量中,脑后的最高点;

7. 将软尺绕过儿童后脑结节中点,并准备将软呎绕回前脑;

8. 将软尺重叠交叉,交叉处的数字即为儿童头围;

 

年龄别上臂围

 

年龄别上臂围是指儿童在 3 - 60 个月(3个月到5周岁)的上臂围的标准值。上臂围是骨骼、肌肉和皮肤、皮下组织的综合指标,可用以反映皮下脂肪厚度及营养状况。

建议测量方法

1. 准备软尺一根。一般测量左上臂。

2. 将软尺0点固定于上臂外侧肩峰至鹰嘴连线的中点,将软尺在同一水平绕上臂一周至0点,读数至小数点后一位数。

3. 测量时上肢放松下垂,软尺只需紧挨皮肤即可,勿压迫皮下组织。

 

年龄别三头肌皮褶厚度

 

年龄别三头肌皮褶厚度是指儿童在 3 - 60 个月(3个月到5周岁)的三头肌皮褶厚度的标准值。皮下脂肪含量约占全身脂肪总量的50%,通过皮下脂肪含量的测定可推算全身脂肪总量。

建议测量方法

1. 建议采用专用的皮褶厚度测量仪器。

2. 儿童左上臂自然下垂,取左上臂背侧肩胛骨肩峰至尺骨鹰嘴连线的中点为被侧点。

3. 与该点上方 1cm 处,以左手拇指与食指将皮肤连同皮下脂肪捏起成皱褶,捏起处两边的皮肤须对称。

4. 用压力为 10g/mm2 的皮褶厚度计夹住皮褶。

5. 应在夹住后保持2 - 3 秒钟,测定时间延长可使被侧点皮下脂肪被压缩,引起认为误差。

6. 为减少误差,可连续测定 3 次取平均值。

 

年龄别肩胛下皮褶厚度

 

年龄别肩胛下皮褶厚度是指儿童在 3 - 60 个月(3个月到5周岁)的肩胛下皮褶厚度的标准值。

建议测量方法

1. 建议采用专用的皮褶厚度测量仪器。

2. 儿童左上臂自然下垂,取左肩胛骨下角,测定方法同三头肌皮褶厚度。

 

 

要想了解全面评估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的方法,请参考:

教您如何正确评价儿童的身高体重是否标准

在测量时,关于消瘦和严重营养不良的关键信号要特别值的注意,这表明儿童需要特别的照顾或立即就医。

请参考:儿童消瘦或恶性营养不良的信号

 

更多内容可参考: 

儿童0-5岁身高.体重.头围标准表(汇总贴)(WHO标准2006)

如何通过身高体重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如何通过儿童生长曲线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趋势 

儿童生长发育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建议 

正确使用儿童生长曲线图

WHO儿童0-5岁喂养方法建议卡片集

 

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权威、全面,可参考:

0-6个月婴儿膳食指南(中国营养学会)

6-12个月婴儿膳食指南(中国营养学会)

1-3岁幼儿膳食指南(中国营养学会)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中国营养学会)

 

您想要了解宝宝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身高体重是否标准吗?

您想要了解宝宝和妈妈的膳食结构、营养情况和建议吗?

快来试试儿童成长曲线监测软件吧!

儿童成长曲线软件官方网站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