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设置“儿童、女性车厢”,公共服务不能“筑围墙”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儿童女生牛仔裤 呼吁设置“儿童、女性车厢”,公共服务不能“筑围墙”

呼吁设置“儿童、女性车厢”,公共服务不能“筑围墙”

2023-04-30 07: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继前几日一女子发帖吐槽软卧车厢分配3男1女,引发部分网友对“性别车厢”的争议后,4月23日一段高铁上两名女子因婴儿啼哭而争吵的视频,又引发网友呼吁设立“儿童车厢”。

  公众的个性化需求能够理解,铁路部门也在精细化服务上下了功夫。但车厢是公共空间,不管是呼吁设立“女性车厢”还是“儿童车厢”,都只是治标不治本,除了人为“筑围墙”,破坏公共环境流动交流的生态平衡,于解决实际问题意义不大。

  公共空间的自由和秩序,建立在大家对既有规则的遵从上。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也都有各自不同的需求。但细细思量,求同存异无疑是众口难调的最优解。且不说在巨大差异化需求下,铁路部门实现这一呼吁背有难度,即便按照网友呼吁设置相关车厢,也未必能取得让各方都满意的结果。

  而且,这种动辄以设置各类车厢来化解分歧的提议,本身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结果就是“按下葫芦起了瓢”,引起更大的分歧。

  比如,铁路部门曾试行“女性包厢”,但囿于各种原因,匆匆退市了。这也说明,没有大量市场需求的支撑,网友的争议可以当做改进服务的一种参考,但更要以大量实际需求为准。毕竟,公共服务是联动的,况且铁路服务带有公益属性,考虑个性化需求,也要顾及群体性公平。

  其实,设置五花八门的专属车厢,完全没有必要,很可能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比如针对“女性车厢”,有专家表达了疑问,“如果中途有人下车,车厢还剩下3个女孩子,剩下一个座位怎么合理售卖?如果遇到春运、小长假等车票紧张时间,已有三男或三女的车厢如何分配剩余一张票?”这都是现实问题。公共空间,本身是陌生人的集合体。真有特殊需要,联系列车员协调,恐怕是解决当下这一困扰的最佳办法,不仅成本小,还兼顾了效益与公平。

  再比如针对小孩吵闹问题,如果是婴儿,对于这种无意识的吵闹,大家还是多些理解,带小孩的家长也应向受影响者表达一下歉意。如果说是大一点的孩子,家长要多些规劝,不能任由孩子随意奔跑,大声喧哗,在教育引导下,培养孩子的公共意识。其实不只孩子,常坐高铁的都清楚,车厢里大声打电话的,影像设备外放的,高声聊天的,每节车厢几乎都有,铁路部门也为此设置了“静音车厢”。但更有效的做法是,遇到太过吵闹的旅客,不妨请列车工作人提醒下。

  而对于孩子吵闹这一困扰,在寒暑假,春运等孩子出行高峰期,设置亲子游戏阅读车厢,把熊孩子集合起来,让他们有个可以肆意玩耍的去处,或许更可行。

  公共服务需要兼顾均衡,毕竟列车空间就那么大,更需要大家秉持一颗常理心。其实很多地铁也设置了女性车厢,但效果不过尔尔。就像我们去任何公共场所一样,针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差异化服务不可缺,但对绝大多数人,一视同仁可能更有现实价值。

  大家生活在一个与陌生人频繁接触的社会,列车上表现的更为明显。如何培养兼顾他人的公共空间意识,也是每个“人在旅途”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进一步说,涵养个体自由与公共责任义务相平衡的表达伦理,更是公共议题需要跨过的门槛。

  当无限的需求遭遇有限的空间,宽容包容应当盖住自由,议事规则应当超越观点,公共理性应当屏蔽情绪。毕竟,铁路部门要保障公共利益最大化。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