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的“恨嫁族”贝纳特太太为什么着急着嫁女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傲慢的人有什么表现 《傲慢与偏见》的“恨嫁族”贝纳特太太为什么着急着嫁女儿?

《傲慢与偏见》的“恨嫁族”贝纳特太太为什么着急着嫁女儿?

2024-06-29 03: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傲慢与偏见》贝纳特太太

贝纳特先生和贝纳特太太衷心地盼望生下一个儿子来,“但是五个女儿一个接一个地出世,那个儿子却久久不愿出世。贝纳特太太在生下莉迪亚以后的很多年里,始终都觉得会生个儿子的。后来,这一希望终于落了一场空。”没有生下儿子,夫妻俩面临的将是关乎五个女儿前途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因为根据小说,我们知道贝纳特家族实行的是英国当时普遍实行的“限嗣继承法”:“他们没有儿子,这宗产业就必须由一个远亲来继承。”那位远亲是贝纳特先生的表侄,叫威廉·柯林斯。正如贝纳特先生给女儿们讲的:“我死以后,这个人什么时候愿意都可以把你们赶出这座房子。”简·澳斯汀的另一部代表作《理智与情感》同样描写了这样的情形,女主的父亲过世后,她们同父异母的兄长便将她们母女四人驱赶出门,靠着亲戚的帮助,她们才能在一处小小的农舍安顿下来,穷困潦倒。

《理智与情感》

丈夫死后,五个女儿和自己就将一贫如洗地被赶出自己的家园,这事,对于任何做母亲的都是揪心万分的烦恼啊。每每说到“孩子们无法继承贝纳特家的产业,却要让人家来继承”,贝纳特太太就咬牙切齿而“无休止地破口大骂,说是自己的产业不能让五个亲生女儿继承,却白白送给一个毫无关系的人,简直是太不合情理了。”这样的烦恼与焦虑,我想正是贝纳特太太渐渐变得神经质的源头了吧,而贝纳特先生对此却是不那么上心,贝纳特太太估计更要生气的,然后贝纳特先生就躲着他的夫人,长此以往,“夫妻二人的深挚情爱和推心置腹,就都消失得没了踪影”。

《傲慢与偏见》母亲与五个女儿

贝纳特太太再怎么说也是一位为女儿们忧心的母亲,所在贝纳特太太的言谈举止中,就特别关心女儿们的婚姻大事,“贝纳特太太生平的大事,就是把自己的女儿们一一嫁出去。”这种心愿,“自从大女儿简十六岁的时候开始,嫁女儿就成了她的紧要之事了。”抱着“或许他会相中我们的某个女儿的”的可能,贝纳特太太乐于走亲探友,去探听别人的隐私。当宾利先生,“一个拥有大量财产的单身男子”,来到了她家附近的内瑟菲尔德庄园,贝纳特太太自然而然地哭天抢地地要求贝纳特先生去拜访宾利先生,以便提供宾利先生认识自家女儿的机会,“他说不定会挑中我们的哪位女儿当太太的”。为人母后,我开始以一种“同情”的情感来看待贝纳特太太,而不是像年轻时觉得她俗气可笑。

《傲慢与偏见》五女儿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傲慢与偏见》中描写的诸多“恨嫁族”,地位和金钱起到了一定的主导作用。宾利先生为什么这么受贝纳特太太欢迎,希望他能看中自己的某个女儿,因为他的金钱;达西成为宾利妹妹、德波尔小姐眼中的好丈夫人选,源于他的地位和金钱,再加上英俊的外貌,那就是完美的人选了;柯林斯除了家族财产继承者的身份之外,智力低下、举止粗俗,夏洛蒂选择他的原因,完全是出于经济因素考虑,通过婚姻,夏洛蒂获得了院子、房子、家具等财产,并且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虽然婚姻并不一定让人获得幸福,但是她拥有了物质上的保障与依靠。《傲慢与偏见》让我们看到了18世纪末期英国普通女性的物质处境和社会的不公,男性对女性的礼让与绅士不能改变女性受歧视的经济社会地位,名利、财富、等级观念使女性在婚姻中处于弱势状态。

恨嫁族

21世纪的现在又如何呢?剩女们的“恨嫁风”愈演愈烈,从35岁刮到30岁,又从30岁刮到25岁,如今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也加入了“恨嫁族”。学得好,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就业压力大,职场压力大,让越来越多的女子恨不得一嫁了之,“嫁个有钱人”“有房有车”成为不少恨嫁女真实的想法,她们希望可以通过婚姻完成人生的转型。不过,根据一份对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高校对120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个人品德、性格脾气、志同道合、学历背景和家庭背景被列为最看重的选项;而个人财富、社会地位和工作性质位列最后三位。

总之,正如《傲慢与偏见》所渗透的婚恋观:为了金钱、名利和地位结婚是错误的,而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如果完全忽视这些结婚,那也是愚蠢的。爱情是婚姻的基础,物质是婚姻的保障,理性抉择最重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