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他挥一挥衣袖 带走了整个时代的优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傅雷与傅聪的父子情 《傅雷家书》:他挥一挥衣袖 带走了整个时代的优雅

《傅雷家书》:他挥一挥衣袖 带走了整个时代的优雅

2023-03-25 22: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情感 | 新知 | 文化 | 生活

文:剑圣喵大师

“特别好”

01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这是傅雷和妻子朱梅馥合葬的上海浦东海港陵园,儿子傅聪在墓碑上刻下的话。

你无法想象,赤子的孤独会给整个世界带来怎样的震撼与印记。

初识傅雷,总会感慨怎样的家庭才能教育出如此脾气火爆,却又底子儒雅的大家风骨之范。

斯人已逝,风骨犹存。当时那个动荡与不安并存,喧闹与安静齐肩的时代,傅雷的悲剧,是必然的结果。

喜欢艺术的人,必然知晓傅雷在艺术方面的造诣超乎常人,对于美术的追求精益求精。

喜欢文学的人,必然知晓傅雷翻译的巴尔扎克和罗曼罗兰的著作,他对于英译汉的信达雅,严苛到了极致。

喜欢教育的人,必然知晓《傅雷家书》,对儿子毫不保留的思念和不舍跃然纸上,他告诉儿子:

“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满腔热血的友情,有时候也会耽误你许多宝贵的时间。”

偏偏在那个时代,偌大的上海容不下傅雷的一张三尺书桌。

傅雷的毫不避讳,眼瞧着就要被定为右派,上海作家协会书记想要保护他,委婉暗示他低头。

但傅雷是怎样的风骨,义正言辞的拒绝:没有廉价的检讨,人格比什么都重要。

之后守得云开见月明,右派的帽子没有扣在傅雷头上,傅雷却觉得一切理所应当:当初给我戴帽,本来就是错的。

如此不懂人情世故,不会婉转迂回的傅雷,注定是要再次要被噩梦缠身。

文化大革命就像一场无声无息的瘟疫,没有任何征兆的降临在傅雷身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吞噬着他们。

1966年8月30日,红卫兵冲进傅雷的家,掘地三尺的搜查就此开始了。

一个不起眼的小箱子引起了红卫兵的注意,箱子是朱梅馥的姐姐寄来的,从未打开过,里面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画像成了二人无法解释的罪证。

未来,于他们何去何从。

先看看傅雷的一生,或许能窥见一二。

02

1908年4月7日,傅雷出生在末代皇帝溥仪登基的年代。

傅雷的名字也很特别,据说是因为傅雷出生时哭声震天,家中老人将“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演化成了傅雷的原名,怒安。

十五岁时,才易名为傅雷。

傅雷的一生,似乎正应了自己的名字。

雷厉风行,冲冠一怒为万民。

傅雷幼年时,父亲被陷害入狱后抑郁而亡,母亲为了丈夫四处奔走,无暇顾及孩子,以致傅雷的弟弟妹妹相继夭折。

她本柔弱,为母则刚。

傅雷的母亲在一瞬间被击中,转而将愤怒化成了对儿子近乎病态的教育上。

母亲请先生教儿子识字,讲四书五经,习遍当时之精华。

若是傅雷念书睡着,母亲就拿着蜡烛将蜡油滴在傅雷的肚子上。

若是傅雷念书偷懒,母亲就将傅雷直接关在寒风凛冽的门外冻上半宿。

傅雷回忆童年:只有愁容,不见笑声。

或许正是这样原生家庭的教育,傅雷也将如此的教育完完整整延续到了儿子傅聪和傅敏身上。

傅雷辞职回到上海时,那时的上海已被日本军占领,傅雷给自己立下了规矩:东不至黄浦江,西不至白渡桥。

闭门不出的傅雷,在专注于翻译事业的同时,自然是有了更多的时间教育孩子。

对于两个儿子的教育,傅雷同母亲一般无情且严苛。

明文规定应该怎么样说话,怎么样行动,什么时候该吃饭,什么时候该做事,不可违背一丝一毫。

每天吃饭时,两个儿子必须坐的挺拔端正,手肘靠在桌边时是否会妨碍到别人进餐,吃饭时是否发出了令人不悦的咀嚼声。

跟长辈说话时必须站立,两手要垂在身体两侧,说话时不能将手抄在衣服的口袋里。

以上种种,皆为家规。

一次傅聪做错了事,傅雷抄起桌子上的蚊香盘就砸向了傅聪,傅聪的鼻梁瞬间血流不止。

两个孩子也如幼时的傅雷一般,父亲在家时不敢言语,小心翼翼,父亲出门后才敢大声交谈,多些欢闹。

正是如此的教育环境,父子三人之间的关系总是十分微妙,很少有说知心话交流的时候。

03

而后傅聪留学波兰,父子两人开始了漫长的书信交流。

这一封封的家书中,少了为学者的刻板严肃,多了为人父的关心问候。

离别来的猝不及防,就好像《目送》里的龙应台,恍惚间就明白了,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傅雷在家书中同样感慨万千, “车一开动,大家都变成了泪人儿,呆呆地直立在月台上,等到冗长的列车全部出了站方始回身。”

这一本《傅雷家书》,数十页纸中凝聚的是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期盼,更是傅雷这一生思想的结晶。

生活琐事,做人道理,艺术造诣,道德情操,零零碎碎的所有事情都包含在这本书中。

金庸曾评价《傅雷家书》,说“傅雷先生的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

就连临走前一晚,傅雷嘱咐儿子的也是: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傅雷在信中写: 昨晚上一上床,又把你的童年温故了一遍。人生是有过不完的关的,等到过得差不多的时候,又要离开世界了。我从来没爱你像这样爱是深切。而正在这爱得最深切的关头,偏偏来了别离。

如此毫不吝啬爱意的笔触,读来怎会不叫人动容。

父母之爱子,必将为其计深远。父母的爱,何时不是最深切的呢?

只不过离别这阵风将爱的花吹得四处飘散,紧紧包裹住了孩子。

傅雷在信中谈做人:

人生没有一桩幸福不要付出代价的,东边占了便宜,西边就得吃亏些。

要有耐性,不要操之过急。越是心平气和,越有成绩。时时刻刻要承认自己是笨伯,不怕做笨功夫,那就不会期待太切,稍不进步就慌乱了。

说艺术:

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换言之,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

一切艺术品都忌做作,最美的字句都要出之自然,好像天衣无缝,才经得起时间考验而能传世久远。

论生活:

生活要过的体面而节俭;要小心而勿小气;慷慨而勿易于上当;享受生活乐趣,但切勿为满足一时欲望而过分奢侈,即使当时觉得这种欲念不可或缺也罢。

预先体会十年二十年以后的感想,往往能够使人把眼前的艰苦看淡。

教读书:

要有计划有系统的正规的读书,不是消闲趋时的读书。

每天挤出时间,哪怕半小时吧,作为阅读之用。而阅读也不宜老拣轻松的东西当做消遣,应当每年选定一二部名著用功细读。

这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身体力行的熏陶。

04

但泱泱大国,容不下一个君子。

柯灵评价傅雷:他身材颀长,神情又很严肃,给人的印象仿佛是一直昂首天外的仙鹤,从不低头看一眼脚下的泥淖。

就是如此君子,被这惨绝人寰的世道逼到退无可退。

1966年9月3日,保姆周菊娣发现一向准时起床的傅雷和朱梅馥迟迟不见身影。

推开无人应答的房门后,才发现夫妻二人已经自缢身亡。

桌子上留着写给妻子哥哥的家书:

“因为你是梅馥的胞兄,因为我们别无至亲骨肉,善后事只能委托你了。如你以立场关系不便接受,则请向上级或法院请示后再行处理。”

信里交代着之前未归还的欠款,物件,甚至连二人的火葬费都计算清楚。

结束生命的前夜,傅雷还在为他人考虑,沉着冷静安排身后事。

甚至怕惊扰到楼下保姆的休息,在地上铺了一层棉被,这样木凳倒下便不会有声音。

干净优雅的好像只是一篇待处理的译文,不动声色却叫人心生佩服。

人性,是可以穿越黑暗的光明。

他就轻轻一挥衣袖,带走了整个时代的优雅和干净。

从此人间,再无傅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