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做事行为是什么意思 冲动

冲动

2024-05-26 10: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词语解析

冲动[chōng dòng],词性:动词,名词。

多指做事鲁莽,不考虑后果。感情特别强烈,理性控制很薄弱的心理现象。可表现为行为上的,也可表现为思想意识上的。冲动性行为,永远是对自己的行动失去意志监督的表现,应当对这种表现进行斗争。

冲动通常在受到外界强烈刺激的情景下出现。此时意识偏狭,语言举止很难受到中枢神经的有力调节和控制,结果语言出格、行为失当,冒然行事,以致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性。

看待冲动心理学概念

.冲动是指由外界刺激引起,爆发突然,缺乏理智而带有盲目性,对后果缺乏清醒认识的行为。也就是说,冲动是行为系统不理智的各种表现,是人的情感特别强烈、基本不受理性控制的一种心理现象。可表现为行为上的,也可表现为思想意识上的。

冲动个性具体表现

冲动型不良个性的个体容易出现爆发性的激情,如在顽皮学生给青年教师取绰号或在某些方面冒犯教师的时候。有这种不良个性倾向的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不顾师德,重重体罚学生。在个性测验结果中,稳定性获低分的、紧张性获高分的青年班主任有产生这种不良个性倾向的可能。有这种冲动型倾向的青年班主任在教育管理班级过程中,往往情绪不稳定,幼稚,意气用事,缺乏耐心,不能自制,甚至为所欲为,不尊重社会规范和职业道德。学生对这样的老师既畏惧又反感,抵触情绪很大。

(1)一发火就骂人、砸东西,甚至打人。

(2)情绪反应十分简单,缺乏幽默感,不会开玩笑,对于满意的事沉默不语,对不满意的事常会通过吵架、发脾气等方式解决。

(3)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心理防御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发泄。

(4)对很小的事也沉不住气。

(5)一点就着,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当时不能自控,事后又特别后悔。

(6)听不进任何人的劝说,尤其在情绪激动的时候。

冲动的利弊与分类1.冲动是与生俱来的

a.西班牙精神科学家萨尔瓦多·蒙塔万方说:

“人们通常认为冲动是负面的动力冲动也是人们正常行为举止的一部分。当冲动的行为带来了好的结果时,人们便不再称之为冲动,取而代之的是赞扬的说法,比如"反应迅速"、"当机立断"等等。”

b.而实际上,冲动是生命的一种特性,是与生俱来的,是蕴藏在人类基因中的财富。在最原始、最深层的本能和冲动的刺激下,人类才能使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种基本需求,诸如饥饿、口渴、性,以及对情感、权力和认同感的渴望等得到满足。

c.没有一定的冲动做后盾,我们的祖先就不可能在恶劣的外部环境下寻求发展。在当今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中,人类的这种本能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宝贵。

2.病态冲动危害大

冲动靠激情推动,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其行为缺乏意识能动调节作用,因而常表现为感情用事、鲁莽行事,既不对行为的目的作清醒的思考,也不对实施行为的可能性作实事求是的分析,更不对行为的消极和不良后果作理性的评估和认识,而是一厢情愿、忘乎所以,结果往往后悔莫及,甚至铸成大错,遗憾终身。

a.心理学家指出,能给人带来益处的冲动具有实用价值,它不同于那种只会造成损害的病态冲动。

b.专家指出,在特定的环境下,如果要求得不到立刻满足,有些人的冲动就会转为病态,如做事不假思索、感到厌烦、草率鲁莽、不计后果、急于求成,或行为具有挑衅性等。

c.因冲动而导致暴力行为的事件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一大社会问题。家庭暴力、虐待儿童以及一时兴起导致的打架斗殴和凶杀、吸毒甚至自杀事件等,都是人们对冲动缺乏有效控制的表现。此外,冲动还会引发生理紊乱,如表现为食欲过盛、酒精和药物依赖等。

d.专家还指出,易出现病态冲动的人对容易上瘾的事务缺乏抵抗力和自制力,如有部分青少年,过度沉溺于酒精、上网和毒品,完全不考虑其严重后果。而在酒精与毒品中越陷越深的同时,让他们变得更容易冲动。

产生调适冲动的产生

1、冲动通常在受到外界强烈刺激的情景下出现。此时意识偏狭,语言举止很难受到中枢神经的有力调节和控制,结果语言出格、行为失当,冒然行事,以致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性。例如受到侮辱后把人骂得狗血喷头、争执时遭人推搡而还以拳头把人殴伤等;儿童则往往表现为踢人、咬人。

2、冲动也可以在怨恨和愤懑长期郁积于胸无法排遣而在外界出现微不足道刺激的情景下发生,此时外界的刺激只是个导火线,同样也会产生破坏性的后果。例如某种需要因人为因素长期得不到满足、或始终得不到公正待遇、与某人长时期矛盾隔阂而难以消解等,这时就会因一件小事而大发雷霆、大动干戈,以释放日积月累的内在紧张性;儿童则会表现为无理哭闹、大声叫喊和扔东西、头撞墙。

3、冲动还可以在我行我素惯了,容不得半点冒犯而偏偏遇到抵触的情景下发生,在这种情况下稍受抵触便走极端,或硬上蛮干,谁也休想阻挡,或绝情寡义,顾不得友谊亲情,结果经常弄得尴尬万分、狼狈不堪。

冲动情绪调适[1]

研究表明,大脑中至少有三个区域与人的冲动有关联,分别是伏核(NACC)、小脑扁桃体下部侧面区域和额叶皮质的外层区域。但至今研究人员还没搞清这些区域是如何控制人的思维和行动的,因此,现在(2013年)还无法通过技术手段来控制冲动的发生。只有加强学习,修身养性,遇事三思而后行,时刻提醒自己“戒怒”等,才是能减少与避免出现病态冲动的有效手段。

冲动情绪,它是一种短时间的、暴风骤雨般的、极度紧张的情绪体验,同时也是一股巨大的心理能量。具体讲,它具有以下特征:其一,紧张性。当一个人处于激情状态中的时候,会感觉到自己的情绪越来越高涨,身上就像着了火似的,难以控制。其二,暂时性。它像暴风雨一样,来得猛,去得也快。其三,爆发性。处在激情状态中的人,会竭尽全力地去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充分释放自己的心理能量。其四,盲目性。人在激情状态下,其认识范围骤然缩小,分析能力下降,别人的劝告及过去的经验都被掩盖掉,因而常常不能正常地处理问题。下面介绍一些控制情绪的方法:

1.调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冷静下来。

化解冲动首先要克制。喷发的激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要想办法抑制片刻,就可以避免动拳头的冲动。一般可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忍耐。尽管冲动情绪像匹野马,但缰绳还是在自己手中。当别人对你说了不中听的话,甚至羞辱性的话,你可以在心里默念“我不发火”、“我不在意”等,也可以在心里默背诗词或文章等,这样能使消极激情变弱。二是谦让。清朝有个叫张英的在京城做官,在家乡他的邻居砌围墙,分厘必争,张英的家人非常气愤,向张英告状。张英回信赋诗劝导家人说:千里修书只为墙,让其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谁见昔日秦始皇。家人见诗后,马上把围墙让后三尺,于是就有了六尺巷的美谈。[2]

在遇到较强的情绪刺激时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迅速分析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再采取表达情绪或消除冲动的"缓兵之计",尽量使自己不陷入冲动鲁莽、简单轻率的被动局面。比如,当你被别人无聊地讽刺、嘲笑时,如果你顿显暴怒,反唇相讥,则很可能引起双方争执不下,怒火越烧越旺,自然于事无补。但如果此时你能提醒自己冷静一下,采取理智的对策,如用沉默为武器以示抗议,或只用寥寥数语正面表达自己受到伤害,指责对方无聊,对方反而会感到尴尬。

2.用暗示、转移注意法。

化解冲动要及时转移。大量事实证明,冲动情绪一旦爆发,很难对它进行调节控制,所以,必须在它尚未出现之前或刚出现还没升温时,立即采取措施转移注意力,避免它继续发展。比如,可尽力让自己想一些无关的事,干一些其他的活,脑子不闲,手脚不停,就能摆脱因发怒带来的思想负担。所谓眼不见、心不烦,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使自己生气的事,一般都是触动了自己的尊严或切身利益,很难一下子冷静下来,所以当你察觉到自己的情绪非常激动,眼看控制不住时,可以及时采取暗示、转移注意力等方法自我放松,鼓励自己克制冲动。言语暗示如"不要做冲动的牺牲品","过一会儿再来应付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的"等,或转而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或去一个安静平和的环境,这些都很有效。人的情绪往往只需要几秒钟、几分钟就可以平息下来。但如果不良情绪不能及时转移,就会更加强烈。比如,忧愁者越是朝忧愁方面想,就越感到自己有许多值得忧虑的理由;发怒者越是想着发怒的事情,就越感到自己发怒完全应该。根据现代生理学的研究,人在遇到不满、恼怒、伤心的事情时,会将不愉快的信息传入大脑,逐渐形成神经系统的暂时性联系,形成一个优势中心,而且越想越巩固,日益加重;如果马上转移,想高兴的事,向大脑传送愉快的信息,争取建立愉快的兴奋中心,就会有效地抵御、避免不良情绪。

3.在冷静下来后,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在遇到冲突、矛盾和不顺心的事时,不能一味地逃避,还必须学会处理矛盾的方法,一般采用以下几个步骤: ①明确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双方分歧的关键在哪里? ②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有哪些? ③哪些解决方式是冲突一方难以接受的? ④哪些解决方式是冲突双方都能接受的? ⑤找出最佳的解决方式,并采取行动,逐渐积累经验。

化解冲动要善于逆向思维。所谓逆向思维,即反向思考。当你情绪冲动,一时又难以克制时,应多想一想别人的处境,想一想一时冲动可能酿成的恶果,想一想犯错会使自己的亲人怎样痛苦。“回头想”,可以把自己的思绪从愤怒的指向中拉回来,使你的过激情绪降下温来。

4.平时可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培养自己的耐性。

可以结合自己的业余兴趣、爱好,选择几项需要静心、细心和耐心的事情做做,如练字、绘画、制作精细的手工艺品等,不仅陶冶性情,还可丰富业余生活。

5. 化解冲动要注意提醒自己。

对冲动的克制,有时还特别需要得到外部的提醒或帮助。譬如,林则徐每到一处,都在书房最显眼的地方贴上“制怒”的条幅,随时提醒自己不要冲动发火。这些办法并不复杂,我们也可以立个座右铭,经常告诫自己,也可以请自己朋友,时常提醒自己,特别是在自己与他人发生矛盾冲突时,能及时警示,使自己迅速从冲动情绪状态中解脱出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