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香港红磡,魔岩三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假行僧古筝曲谱 1994,香港红磡,魔岩三杰

1994,香港红磡,魔岩三杰

2024-01-02 14: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同样爱在自己的摇滚乐中加入古筝的是摇滚歌手谢天笑。2009年,被称为“地下摇滚之王”的谢天笑,曾出过一张名为《古筝雷鬼》的专辑,成为古筝和雷鬼风格完美结合的代表作。面对争议,谢天笑说道:“我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中国特色的雷鬼。”

当用摇滚“撕破屋顶”的谢天笑弹起清脆婉转的古筝,摇滚老炮儿和国乐的碰撞现场,大概只能用“炸裂”来形容。

正在弹古筝的谢天笑

再说回窦唯。作为前黑豹乐队的主唱、“魔岩三杰”之一的窦唯是当之无愧的摇滚流行乐的代表,可大众或许不知道的是,窦唯第一次接触到的乐器其实是笛子。受民乐管乐手父亲的影响,窦唯自小开始学习笛子,最喜欢的吹奏曲目是古曲《姑苏行》。他既爱在自己的音乐中加入笛子,也特别愿意在好友的演唱会上吹笛助阵。

2000年摇滚歌手常宽演唱《茉莉花》,邀请窦唯笛子配乐

2002年,化名为“暮良”的窦唯和键盘手文宾、“眼镜蛇乐队”王晓芳组建了一支“暮良文王”乐队。乐队尽管只有三人,却动用了非常多的民族乐器,扬琴、锣鼓等多有涉及,尝试着动用古乐,还原自善其身的文士生活。

而在后来的即兴乐队“不一定”的创作中,窦唯则再次尝试加入了民族乐器古琴。在作品《八和九生》中,古琴演奏家巫娜的演奏和电子乐擦出迷人的火花,惊鸿一瞥。

越来越多的国乐主题和民族乐器出现在窦唯的作品中,当有人问起他的音乐风格时,他说道:“我想,也许应该把它称为摇滚民乐。”

窦唯

为什么这么多摇滚老炮儿都如此爱国乐?

或许在很多年轻人看来,国乐中的很多民族乐器不如西方乐器时髦、高端,却不知站在浪潮前端的摇滚乐早早就在寻找和国乐合作的可能。这背后,既是传承,也是对中国传统音乐理念的共鸣和寄托。

魔岩三杰

摇滚不是一代人的事情。第一代摇滚人中有一部分来自音乐家庭,何勇、窦唯的父亲都是民乐家。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西方音乐,但同时也更懂得如何寻找属于自己的中国摇滚音乐风格。

当25岁的自由摇滚青年何勇唱起《钟鼓楼》,和着三弦浑厚、粗犷的声音,这种动静新旧的反差之间,既是他对摇滚的理解,也是对于父辈音乐理念的革新和传承。

2010年演唱会上的何勇和父亲,再现经典一幕

除此之外,中国国乐有着感性而有韵味的审美理念。清涩悠远的古琴、悠扬转合的笛箫、错落有致的鼓声……体现的是契合音乐的绝美意境。就如窦唯《八和九生》中,古琴演奏“因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美妙。

当摇滚×国乐,正是乐韵仙境和俗世不朽的绝妙结合。而这种“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美妙,唯有在国乐中才能尽情展现出来。

原来,我们离国乐并不远,我们只是对它知之甚少。

比如古琴,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它是古代文人士大夫最钟爱的乐器之一,音色深沉、余音悠远,所以才能在同摇滚乐的合奏中,展现散淡无争,泰然自如的独特韵味。

比如二胡,始于唐朝,称为“奚琴”,“奚琴本胡乐也”。拥有千年历史的它,能瞬间营造凄美绝望的音乐氛围,正是这种独特的东方美感让它出现在诸多跨界合作现场。

……

国乐不仅是传统民族乐器的简单总和,它更是一种独特的东方审美,一段尘封历史的文化印迹,也是最赋有中国韵味的音乐理念。

想了解国乐,该如何入手?

做一个合格听众绝非易事,我们既要鉴赏原汁原味的曲子,又要学习中国音乐史。幸运的是,有一群人在尝试满足我们的需求,让大众去接受那些过去被认为是“老古董”的,真正的古代音乐——他们是一流水准的国乐演奏家、音乐考古人和研究者,堪称国乐最强“天团”,其中还包括国家“非遗“传承人、格莱美获奖演奏家……无论讲起中国音乐史,还是解析乐器、赏析名曲,全都如数家珍。

三联中读集结10位权威大咖,联合录制音频课程《听吧!国乐——9000年音乐美学与高光乐器》。

课程将按照从先秦至近代的时间顺序,分为六大时间板块,先在每个板块的导读部分进行音乐史的详细梳理,让我们了解到该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与音乐发展状况;再介绍这一时期的“高光乐器”,从形制、演奏方式、美学特征、流变和传播等各个角度,揭开它的前世今生。

关于艺术的课程,永远少不了欣赏艺术本身。所以在“音乐+历史+乐器+作品”的全方位解析之外,每位主讲人还将奉上亲自演奏的纯享曲,让你听到真正原汁原味的中国古典音乐。

这一次,绝不会让你再错过动听的国风。

限时特惠:69元

按规定打卡,即可获赠价值145元的中读VIP季卡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