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银行理财也开始卷了,净值低于1元不收管理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债券型的基金能买吗 终于!银行理财也开始卷了,净值低于1元不收管理费!

终于!银行理财也开始卷了,净值低于1元不收管理费!

2023-05-30 19: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银行理财也开始“卷了”,但这个“卷”,许多投资人可能会觉得很开心。近日,招商银行APP理财产品专区一款“招卓价值精选”宣称,当该产品当日累计净值低于1.00元(不含)时,管理人将从下一自然日起暂停收取固定投资费,直至该产品累计净值高于1.00元(含)后,管理人恢复收取理财计划固定投资管理费,固定投资管理费率为1.50%/年。

买基金时,你注意过这些“隐形费用”吗?

大家买基金的时候,最常听到的是认购费、赎回费,现在因为互联网渠道发达,许多投资者在手机端买基金或理财产品时往往是免认购费的,如果持有时间够长,还能免除赎回费。因此,一些投资者就认为,买基金是“免费”的,其实不然,基金在日常运作过程中潜藏着许多的“隐形费用”,它们时常并不被提及,但确确实实让投资者掏了腰包。

所谓的“隐形费用”通常包括管理费、销售服务费、托管费等等,其中,基金管理费又占到了大头。在行业内,私募基金的管理费最高,基本按2%的标准收取,股票型基金大部分是1.5%,混合型、指数型、债券型基金是在0.5%-1%之间,货币型基金最低,不高于0.33%。此次招商银行APP理财产品专区“卷的”正是基金管理费。

“相比认购费和赎回费,基金管理费很少被提及,但确确实实是投资者购买基金过程中的主要成本,只是这个成本被平摊在基金日常运行的净值当中,所以许多投资者感觉不大出来。”杭州一家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称,“其实管理费这个概念很直白,投资者把钱买成基金产品,由基金经理代为打理,那么势必要付给基金经理一笔管理费,只不过基金业内的行规是无论基金赚不赚钱,行情好还是坏,基金管理费都是照收不误的,这也是不少投资者主要诟病的点。”

以2022年为例,天相投顾数据显示,去年受A股市场大幅波动影响,各类基金亏损达1.45万亿元,但四大费用合计仍达2146.01亿元,不仅比2021年小幅增长,更是创出历史新高。其中,管理费规模就占去了1442.43亿元,占比超过60%。因此每每行情变差基金亏钱时,就有一些“懂行”的老基民吐槽“基金管理费该降一降”了。

基金管理费下降直接利好投资者

基金管理费是基金持有人支付给基金管理人的报酬费用,因此,基金管理费下降直接利好投资者,它是一种“让利”行为。在银行理财圈的理财产品调降管理费后,业内人士认为,首先,基金管理费是基金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基金管理费率下降,基金公司的收入也会下降。其次,基金管理费率下降,投资者的投资成本也会下降,增强投资者获得感。例如,如果一只基金的年管理费率下降了0.5%,对于持有期为1年的投资者来说,可以节省0.5%的成本。最后,基金管理费率下降,也有利于提升基金的竞争力,增加基金规模和市场份额。

目前在公募基金2100多亿费用中,管理费占比超过60%,接近1500亿元。虽然零管理费不等于免费买基金。但在竞争日渐激烈趋势下,近年来基金行业也出现过多种管理费模式创新。并且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申赎费等其他费用也呈现出持续下降趋势。

其中,浮动管理费率是业内认可度比较高的一种收费模式,一般是从某一个特定时点算起,基金收益率在不同区间内,收取的管理费费率不同。比如从1月1日开始算起,当产品收益率低于5%时,收取年化1%的管理费率;当产品超过5%后,收取年化2%的管理费率。说的直白点就是“基金表现好,基金经理多收钱;基金表现差,基金经理少收钱或者不收钱。”这对投资者而言,显然是比较公平的。

业内人士补充道,在降费大趋势下,基金公司的高质量发展要不断提升盈利质量,为基民获取持续超额收益。对基金经理而言,如果净值变化和个人收入真正联系到一起,就可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方法,心态和目标,不然就很可能会被淘汰出局。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