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单体港口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信阳淮滨港口 河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单体港口

河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单体港口

2023-03-01 22: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李光远 龚雪 章继军/文图

2022年1月4日,备受关注的河南省重点项目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区在经过三年多时间的日夜奋战后,正式通航。

“我宣布: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开航!”在当天上午的开航仪式上,信阳市委书记蔡松涛下达开航令后,港口第一批开航船只从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区缓缓出发,将沿淮河下行,至江苏淮安港、浙江嘉兴乍浦港等地,进而转运至欧美地区。真正的实现“海河联运”“通江达海”。

一期投资13.09亿元、年吞吐能力达1080万吨,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开航

1月4日上午,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开航仪式在港区隆重举行。信阳市委书记蔡松涛出席开航仪式并发布开航令,宣布信阳港·淮滨中心港正式开航。省交通厅党组成员、交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温胜强出席开航仪式。

信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志伟在致辞中表示,信阳港•淮滨中心港的正式通航实现了老区人民期盼多年的通江达海夙愿,寄托着老区人民的追求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创了信阳航运的新纪元,拉近了老区与外界的距离,为我市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开放合作提供了重要支点,有利于发挥“走出去、请进来”的桥梁作用。正式通航即可在2022年实现年货运量800万吨,集装箱货运量6000标箱的目标。

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区港口及物流园区项目,是河南省内集散货、件杂货、集装箱泊位于一体的最大综合性单体港口和综合性物流园区,项目占地面积约1500亩,设计20个泊位年吞吐量2080万吨的港口和占地900亩的物流园。其中,一期工程总投资13.09亿元,前方码头设计12个千吨级泊位,年吞吐能力达1080万吨。

当天上午,淮滨县政府县长谷光亚还分别与安钢集团信阳钢铁有限公司、淮安市港口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海航嘉兴港务有限公司现场进行了签约达成长期友好合作协议。仪式结束后,大家还参观了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区“淮上云”智慧信息化平台。

航运日渐低谷,规划“信阳淮滨临港经济区”

历史东流去,舟船出海行。淮滨县,因水而名,依水而生,傍水而兴。这里,自古就是内河航运之要埠、舟车辐辏之宝地,从这里出发,货物东可到皖鲁,南可至江浙。

据了解,淮滨古称乌龙集,是依托淮河航运兴起的小镇,曾有“南通余杭,北达涿郡”的航运记载,是中原地区的“出海大通道”。建国后,淮滨县成立了船民公社,60年代,淮滨航运到达高潮,在册社员2万人,业务遍及淮河、京杭运河、长江水系。80年代,船民公社进行改制,先后成立了淮滨县航运一公司、航运二公司、国营造船厂、江淮船业公司等22家航运企业,拥有船舶1700余艘,航运从业人员1.2万人,载重吨位350万吨,年货物周转能力2800万吨。

然而,航运的日渐发展,船舶的通航环境多年来却没有多大改观,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也未能有效规划和建设,致使装卸不方便,设备不配套,特别是公路、铁路的快速发展业已影响了水路货源,导致淮滨航运发展跌入低谷。

随着对淮河治理水平的提高,淮河洪水基本可控,沿淮各省份开始聚焦淮河航运发展。2014年,淮滨饮马港的建成开启了淮滨航运发展的新契机。2016年,淮滨县派出考察队赴河南周口港、山东嘉祥港、安徽蚌埠港、四川宜宾港、深圳蛇口港等国内知名港口调研。2016年10月,淮滨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滨淮福地·临港强县”的战略目标,决心建设信阳淮滨临港经济区,确立“一港六区一廊道”规划框架,重点启动公铁水一体化淮河淮滨港项目建设。

三余载日夜奋战,建成“河南最大综合性单体港口”

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区位于豫皖两省交界处,坐拥淮河主航道,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是淮河航运的起点,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港”。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淮滨县委、县政府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服务,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汛期、极端天气、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各种不利因素,协调解决项目审批、用工保障、交通物流、资金筹措等问题,畅通了人流、物流、资金流,确保工程建设高效、快速推进。

从谋划、立项、建设到竣工、试航、通航,历时1800多个日日夜夜。在中央、省、市和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淮滨县各级领导干部的通力协作下,成百上千港区建设者的默默耕耘下,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通航的梦想终于照进现实。项目于2021年7月份竣工验收,11月24日开港蓄水,12月22日试运营,2022年1月4日正式开航。

据信阳淮滨港务中心副主任任学斌介绍,港区占地面积约1500亩,规划了“前港后园”的物流配套格局,既是工业产业集聚区物流配套园区,又是轻纺、食品、建材、煤炭、粮食、油气等综合输入港区,是河南省内集散货、件杂货、集装箱泊位于一体的最大综合性单体港口。

淮河淮滨段长66公里,目前航道等级为Ⅳ级,平均水深6—8米,保障通航能力1000吨—3000吨。淮滨的船只通过淮河主航道,历时5天,经洪泽湖三江营进入京杭大运河,再汇入长江,与沿海港口无缝衔接。港口周边集疏运体系健全,西侧为G328国道,北侧专用铁路链接京九铁路大动脉,S335省道横贯港区东西。信阳港・准滨中心港区将成为全省158个县区中唯一实现公铁水多式联运的新兴港口。

“港产城”融合发展,打造“一港六区一廊道”

2021年9月7日,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在省委工作会议讲话中,把淮滨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流通贸易型的典型代表,指出“淮滨县依托淮滨港发展临港产业,着力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豫货出海集散地”;在省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完善‘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行体系,发展多式联运,做大做强航空经济、口岸经济、临港经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枢纽经济先行区”。

河南省省长王凯在信阳调研时指出,加快淮河航运发展,推动淮滨临港经济区建设。

去年8月,淮滨县被确定为全省重点建设的18个区域物流枢纽之一。

淮滨县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新时期,新赛道,如何再造新优势?

淮滨县积极作为,发展“通江达海”航运,大力推进信阳淮滨临港经济区建设,助力淮滨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建设港口的同时,提前着手临港经济区的规划工作,规划面积106.9平方公里,整体空间构架为“一港六区一廊道”。一港主要指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区;六区分别为:临港现代物流区、临港配套服务区、临港高端制造区、临港科研教育区、临港能源储备区、临港精深加工区;一廊道即淮河生态廊道。

据任学斌介绍,中心将致力于打造“河南省开放经济桥头堡、河南省最大的天然气储备基地、沿淮最大的船舶制造基地、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的重要阵地”,建设集物流、制造、贸易、休闲于一体,港、产、城、商、文、旅融合发展的临港经济新样板。“让信阳淮滨临港经济区真正成为‘豫货出海集散地、豫非贸易直通港’,形成‘北有郑州航空港、南有信阳淮滨港’的大物流格局。将淮滨县打造成淮河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中原物流新枢纽,成为河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流通贸易型’典型代表。”

港,因开放而兴。奔流不息的淮河,既孕育了这方热土的神奇与美丽,又见证着这方热土的发展与变迁!信阳淮滨临港经济区遵循“以港兴产,以产兴城,港城互动”融合发展基本思路,预计到2035年,信阳淮滨临港经济区可实现产业增加值150亿元,就业人口3.6万人,形成促进信阳乃至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