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人后,又有四家服装企业开启挂牌销售,假货泛滥时代来临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俞兆林是什么地方生产的 南极人后,又有四家服装企业开启挂牌销售,假货泛滥时代来临了?

南极人后,又有四家服装企业开启挂牌销售,假货泛滥时代来临了?

2023-12-16 16: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买衣服为例,许多人不再局限于“地摊”和“大甩卖”,而是走进了一些标志性的品牌店。购买有品牌标识的服装产品,往往能够让我们买到质量更好的衣服,避免日后出现一系列麻烦事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你看到以下这样的品牌,也不要抱有太大希望,因为它们很可能是靠卖吊牌赚钱的。

最早采用这一发展模式的是我国知名企业南极人。南极是人们最熟悉的品牌之一,一到冬天必然人手一件南极人保暖内衣,这也让其获取了丰厚的利润。自南极人之后,又有四家服装企业开启了挂牌销售的操作。他们把自己的名牌卖给了全国各地的服装厂,以至于市场上充斥着“挂羊头卖狗肉”的服装。难道说假货泛滥的时代又要来临了?

靠卖吊牌赚钱

实际上大家的怀疑并非空穴来风,目前有些大品牌的服装质量的确有了大幅度下滑,消费者会明显感觉到自己买到的衣服质感与前些年买的衣服差异极大,这是因为其背后隐藏了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个秘密就是出售吊牌。许多消费者都发现,无论是购买哪种产品,标签上大多都贴着“南极人”的标签。有南极人袜子、南极人内衣,甚至连南极人水杯都有。这就让大家好奇了,南极人品牌到底是生产什么的?

后来,在知情人士爆料和相关专业人士打假后,大家才知道,原来南极人早就不再生产实质产品了!大家购买到了南极人商品只是贴了一个所谓的商标,而这些产品都被称之为“贴牌商品”。也就是说,我们买到的只是南极人的吊牌,商品和“南极人”没有任何关系。

正是靠着“品牌授权”的运营方式,南极人的创始人赚得盆满钵满。或许他连做梦都没有想到,一个商标就能让他“躺赚”一辈子。而类似于南极人的商标还有很多,曾经都是国民老品牌,如今却靠卖“假货”为生。

恒源祥

相信很多90后都听过这样一条广告语——“恒源祥,羊羊羊”。起初的恒源祥是靠卖毛线发家的,以前流行手织毛衣,不少年轻妈妈们都曾购买过恒源祥毛线为孩子织毛衣。之后恒源祥推出了自己的内衣产品。凭借过硬的口碑,恒源祥的商品售价“一路高升”,一套保暖内衣在2003年左右就能卖到200多元的价格。

但现在恒源祥和以前大不相同,我们可以在各大直播间看到恒源祥品牌的产品。有恒源祥手套、恒源祥袜子等等,似乎所有针织类的产品都能和恒源祥扯上关系。事实上,这些根本不是恒源祥的产品,而是贴有恒源祥“华丽的商标”。恒源祥集团在看到南极人的先进体验后也纷纷效仿,而这一点在被众多消费者“识破”之后,恒源祥的口碑也开始一落千丈了。

俞兆林

和“恒源祥”和“南极人”一样,俞兆林也是做“内衣”出身的。它的问世也是以中高端产品为主,小时候能买一套俞兆林的内衣内裤大家都觉得甚是欢喜。毕竟价格在那里放着,品质肯定不会差。

但现在的俞兆林已经不同于往日的光彩。大街上随处可见俞兆林的内衣内裤,价格也是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为了弯道超车,俞兆林也选择了和南极人同样的经营模式。所以人们记住的再也不是俞兆林的品质,而是烂大街的俞兆林商标。

北极绒

作为消耗品,内衣这样的商品在早些年颇有竞争力,只要质量过关很容易就能打开市场。北极绒就是以过硬的口碑在曾经的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但是在越来越多品牌横空出世的时候,北极绒显然有些乱了阵脚。

为了不落后于其他品牌的发展,“北极绒”开始推出“品牌授权+运营服务”的模式。换句话说,谁都可以创造出北极绒,北极绒的质量标准不再统一。就这样,久而久之北极绒口碑日渐下滑。如今的北极绒无处不在,我们再也感受不到品质的特点和品牌的优势。慢慢地北极绒发展步履维艰,甚至到了濒临破产的境地。

拉夏贝尔

2015年,拉夏贝尔风靡全国,曾一度成为最受欢迎的中国女装品牌之一。当时拉夏贝尔的商品定位是中高端女装,售价也都在300元至500元左右,冬季服饰甚至会高达上千元。凭借着良好的口碑以及创新的设计,拉夏贝尔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全国女性朋友的青睐。

但在2018年之后,拉夏贝尔的经营画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出现了多个品牌,而且所有服装都开始大打折扣。原来是很多人进都不敢进的“贵族门店”,之后却成了烂大街的“地摊货”,甚至连服装的质量都和从前大不一样。

如今的拉夏贝尔也有各种旗舰店和直播间,但是真正售卖的东西却不再是以前拉夏贝尔品牌应有的品质。而这样的套路和经营模式其实也是在步南极人的后尘,为了“赚快钱”去卖“吊牌货”。

结语

品牌固然非常重要,但在形成一定的品牌之后,一定要学会爱惜自己的羽毛。这种挂牌销售的模式虽然可以带来可观的营收,但却终究只是一个权宜之计。久而久之,还会让品牌方自取灭亡,自己砸了自己的招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你是否购买过这几个挂牌销售的服装产品?你觉得这些品牌的商品质量与从前相比有哪些不同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