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入港暴,歧视中文乘客的国泰航空,最大的股东是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俏江南集团现任ceo 卷入港暴,歧视中文乘客的国泰航空,最大的股东是谁?

卷入港暴,歧视中文乘客的国泰航空,最大的股东是谁?

2023-05-27 05: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自绝于时代的公司,注定要凉!

国泰航空空乘人员歧视非英语乘客的事件,仍然在发酵,不断有网友爆料自己在乘坐国泰航空时,遭遇不耐烦,冷漠,区别对待的服务态度。

需要指出的是,他们歧视的并不是“非英语乘客”,而是中文乘客。要知道国泰航空80%以上员工是香港人,她们是懂中文的,这一点从录音中就可以获悉,几名空乘在嘲笑时,还说了句普通话:“毛毯。”

如果是说法语、德语,甚至是阿拉伯语、泰语的乘客,她们会去嘲笑吗?显然是不会,她们歧视的只有说中文的乘客。

目前,国泰航空已经道歉,并且解聘了三名空乘人员,但想改变很难,因为它早就劣迹斑斑,屡教不改,原因也很简单,它背靠的是英资财团。

国泰航空成立于1946年,是中国香港第一家提供民航服务的航空公司。到上世纪80年代,英国太古洋行持股70%,英国汇丰银行持股30%。

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后,国泰航空的股权结构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太古集团仍然是第一大股东,持股45%,另外,中国国航持股29.99%,是第二大股东;卡塔尔航空持股9.99%,是第三大股东。

尽管国航是第二大股东,但在国泰航空16名董事会成员中,太古集团占比过半。也就是说国泰航空本质上还是由太古集团实际控制。

从国泰航空的高管任命就可以看出来,董事会主席贺以礼,是一名英国人,1988年加入太古集团,而总裁林绍波,1996年进入太古集团。

太古集团是香港四大英资财团之一,其创始人约翰太古,在鸦片战争后,就到中国做生意。后来背靠着香港,将太古打造成跨国集团公司。

至今日,内地和香港仍然是太古集团的主要市场。在内地有地产、饮料等业务,比如在很多城市有太古汇、太古里,还有太古可乐。

国泰航空可以说有着深深的英资烙印,英国虽然早已不是“日不落”帝国,但骨子里依旧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充满傲慢和偏见。特别是在香港回归后,内心充满了不甘。

所以,国泰航空发生歧视中文乘客的事件,并不是偶然,而是根植于企业文化中,只不过这次是得到了集中爆发。

翻开国泰航空的发展史,可以说是阳奉阴违,劣迹斑斑。1985年,招商局、华润等在香港成立了港龙航空,但国泰航空利用当时港英政府的影响力,打压港龙航空,保持垄断地位,最后还全资收购了港龙航空。

在香港即将回归后,国泰航空担心优势不再,又主动示好,后来还和国航交叉持股,成为彼此的第二大股东,借此巩固了在香港航空市场的地位。

然而,在2019年却泄露港警航班消息,员工参与风暴后,却反应缓慢。所以《人民日报》也曾评论:“起了个国泰的名却不念国泰民安。”

国泰航空可以说是典型的“吃饭砸锅”,从2022年年报看到,67.51%的营业收入来自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及内地。

特别是内地,目前有15个城市恢复了与香港的客运航班服务。庞大的内地市场,支撑着国泰航空的业务发展。然而,他们不但不珍惜,反而要砸锅。

这些受过教育,打扮端庄,内心却充满鄙视链的女空乘,也不想想,到底谁才是她们真正的客户。没了内地市场,她们连工作都要丢了,想哭都没地方。

有一句话叫: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内心充满鄙视链的人,必定是被鄙视链伤害过。

国泰航空还沉浸在过去的辉煌时刻,却不知时代已经变了,香港早已不是之前的香港,大陆也不是之前的大陆。

内地航运早已崛起,在2020年全球十大最繁忙机场排名中,内地有7个机场进入。与之相反,疫情三年,国泰航空连年亏损,合计亏损超过300亿港元。还在2020年,被迫结束国泰港龙航空的运营。

在屡次犯错,经营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却丝毫没有悔改。只能说自己要与时代趋势相背离,那迟早是要凉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