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相差接近一倍,佳能原厂24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佳能镜头24-105一代二代差别在哪 价格相差接近一倍,佳能原厂24

价格相差接近一倍,佳能原厂24

2023-05-27 15: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价格相差接近一倍,佳能原厂24-105如何选择? 2018-01-19 14:41:34 24点赞 38收藏 21评论

我们知道,佳能共有3款24-105mm规格镜头,它们分别是:

发布于2005年8月的EF 24-105/4L IS USM,一代红圈套头,搭配过6D、5D、5D2、5D3、5Ds/5Ds R,可谓是功勋卓著。目前已经停产退市,但无论是租赁还是二手都还有很大需求。

价格相差接近一倍,佳能原厂24-105如何选择?

发布于2016年8月的EF 24-105/4L IS II USM,二代红圈套头,目前搭配6D2和5D4。镜组设计、镜身做工都有颇多改进。目前套机折算价格约5000元,淘宝拆机头价格稳定在5300元左右。

价格相差接近一倍,佳能原厂24-105如何选择?

发布于2014年9月的EF 24-105/3.5-5.6 IS STM,非红圈、非恒定光圈,档次较低。目前作为6D2的入门套头,套机折算价格约2600元,独立包装价格则在3000元出头。嗯,今天京东自营6D2、24-105 STM套机就只要13598元

价格相差接近一倍,佳能原厂24-105如何选择?

购买建议

初学者购买佳能6D、6D2,首选EF 24-105/3.5-5.6 IS STM。前者就是买单机+独立镜头,后者直接买套机。选择EF 24-105/3.5-5.6 IS STM不只是因为价格便宜、镜身轻巧、实时取景/视频对焦快,更是因为画质并不差(后面会给出数据)。

至于其他全幅用户,购买套机或升级套头,要不选佳能EF 24-70/4L IS USM赚微距,要不选腾龙、适马24-70/2.8赚防抖+大光圈,要不就选佳能EF 24-70/2.8L II USM要最好画质。EF 24-105/4L IS II USM升级不少,但能直观感受到的主要是做工,画质方面……真的不知道堆料堆到哪里去了(色散和通光量确实明显改善,但分辨率就just soso了)。

其实,EF 24-105/3.5-5.6 IS STM曾经一度不到2000元,比APS-C画幅的18-135 STM还要便宜。

性能分析

镜身做工:EF 24-105/4L IS II USM和EF 24-105/3.5-5.6 IS STM都有变焦锁,挂机时不会出现前端自然伸长的情况。总体做工自然是EF 24-105/4L IS II USM最好,应该不会像EF 24-105/4L IS USM有排线断裂等隐患。至于EF 24-105/3.5-5.6 IS STM,做工谈不上优秀,但如果参考EF-S 18-135/3.5-5.6 IS STM(不是更早的那版)的话,应该也不会有太多担忧。

其他性能:由于推出时间较早,EF 24-105/4L IS USM的对焦、防抖性能均不及另外两款镜头。

理论数据采用@兰拓相机租赁 的测试数据。机身为佳能5Ds R,选择最大光圈、F5.6、F8数据。在5Ds R上,三款镜头的最佳光圈都是F8,从F11开始已经有画质衰减了。使用ACR将拍摄的RAW转TIFF,再用软件读取成绩,每个位置会重新对焦已避免场曲问题造成偏差。

长焦端T值:EF 24-105/4L IS USM、EF 24-105/4L IS II USM、EF 24-105/3.5-5.6 IS STM在长焦端最大光圈下的T值(F值)依次为:T5.19(F4)、T4.57(F4)、T6.18(F5.6)。T4.57和T5.19数值上差12%,但实际通光量差了28%,已经超过1/3EV(26%)了,可以看出EF 24-105/4L IS II USM在镀膜方面的改进(比如引入ASC空气球形纳米镀膜)是比较有效的。

色散控制:EF 24-105/3.5-5.6 IS STM的边缘色散比较明显,总体表现不及另外两款红圈镜头。

暗角控制:因为光圈较小,所以EF 24-105/3.5-5.6 IS STM在暗角控制方面强于另外两款红圈镜头。

畸变控制:红圈两款相差不大,EF 24-105/3.5-5.6 IS STM整体表现稍好一些。

各焦距、光圈下的分辨率

价格相差接近一倍,佳能原厂24-105如何选择?

价格相差接近一倍,佳能原厂24-105如何选择?

价格相差接近一倍,佳能原厂24-105如何选择?

价格相差接近一倍,佳能原厂24-105如何选择?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