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i人还是e人?”成开场白,如何正确理解人格?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你是我的omega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怎么说 “你是i人还是e人?”成开场白,如何正确理解人格?

“你是i人还是e人?”成开场白,如何正确理解人格?

2024-06-18 21: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你是i人还是e人?”

这句话已经成了

许多年轻人的社交开场白。

所以这“i人”“e人”

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止“e”与“i”

MBTI测试有4个维度组成

分别是

「外倾E/内倾I」

「实感S/直觉N」

「思维T/情感F」

「判断J/知觉P」

网络上,为方便理解

简单粗暴地逐渐引申为

i人=社恐 e人=社牛

j人=爱计划 p人=随性

t人=理性 f人=感性

“e人”“i人”则是

其中讨论度最火的一组维度

四个维度的不同偏好倾向组合起来

便形成16种人格类型

比如enfp、intp等等

MBTI测试中的16种人格类型

“你的MBTI是什么?”

新型社交标签

MBTI测试

对性格快速分类和标签化

让大众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自己的伙伴

大家在社交平台上发布

自己作为某一性格类型的经历

在网络上引起共鸣和热议

在各种关于MBTI类型性格

面对相同情景时不同应对的梗图下

评论区纷纷对号入座

表示“这就是我啊”

某社交平台下的讨论i、e区别如火如荼

在某种程度上

成为像星座、血型一样的个人标签

成为新一代交友风向标

可以在各种社交平台看到

不少人把自己的MBTI写入简介中

谷爱凌也在采访中透露自己的MBTI测试结果

在日常生活中

特别是社交破冰的初始阶段

常常能听到一句

“你的MBTI是什么类型”

微博截图

实际上,

“i”和“e”指的是

MBTI人格测试中的两种大类型,

分别代表“内向”与“外向”

两种性格特点。

随着社交网络和商业运作的不断推广,

MBTI(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

已经成为时下最火的人格测试工具。

简单几个字母

能代表一个人吗?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王芳

在接受人物杂志采访中称

MBTI测试

虽是一个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测验

但信效度较低常受诟病

测试中采用的是“二选一”模式,基于结果强行将人分到不同的类型里去,但现实中很多人并没有明显偏好,一个人完全可能既喜欢思考又喜欢感受。

这种类型学人格测验

导致人与人之间

那些连续的、细微的差异全部被抹掉了

非此即彼,每个人被分进了不同的抽屉里

而一个真实的人

是没有办法用简单的标签来认知的

在现在的心理学研究领域

类似MBTI这样的人格类型测验

已经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

许多网友也发现

测出来自己明明是i人或者e人

但自己的一些行为却不相符

毕竟用几个字母

不能轻易地定性每个人

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是:

社交时忽i忽e

上班后先e后i

大家也为此创了一些新词条

↓↓↓

遇e则i:

e人遇到其他e得过分活跃的人,在其衬托下会显得像个i人。

窝里e:

只和自己最亲近的直系朋友才会展露出e的一面,谈笑风生,对外怂。

口i心非:

i人被自己的e人朋友强行拉出去玩时,表面推脱不情愿,但最后确实玩得很开心。

如何正确理解人格?

在心理学中,人格(personality)是指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总和。

MBTI只是一个“趣味心理测试”,能够帮助我们对自己的性格有大致了解,但大可不必将测验结果奉为圭臬,也要避免将“人格标签”变成束缚自己成长或真正认识他人的桎梏。

所有的心理测验都只是一面镜子,无法反映全部的你,也无法代表真实的你。只有通过在社会中与他人的真实互动,才能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让我们的人格得到不断成长和完善。

相信很多人心里也清楚

心理测试可以是一个探寻自我的开头

不是一个“金指标”

别用一个测试把自己固定化

或是对他人形成不必要的偏见

毕竟每个人

都是独一无二、有无限可能

认识自我还是认识他人

都必须不断用心探索

当然

网络上各种对号入座的搞笑梗图

真的能带给大家不少乐子~

大家是i还是e?

是怎么看待这种性格标签?

快来评论区说说吧~

编辑 / 孙超慧

资料 / 南方新闻广播 健康杭州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原标题:《“你是i人还是e人?”成开场白,如何正确理解人格?》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