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如何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你应该如何遵守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如何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如何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2024-07-01 02: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所以说,作为安全管理人员,首先要清楚所面对的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后果,风险的威胁因素,现有的控制措施,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如何等等。对于重大危险源,更不能有一丝马虎,发现控制措施出现问题的时候,这些问题可能是弱化、故障或者失效,都应当立即采取行动,而不是拖延、等待,心存侥幸。

灾难性事故的发生往往都是多重原因共同作用导致的,也是多项安全措施同时失效引起的,所以,对于众多危险源,保障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是关键。使得相关安全措施形成独立的保护层,不发生系统性漏洞。

四、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应急处置是一种能力。也就是当偏离正常情况时,能够准确、快速的采取措施,恢复正常或者将危害降低至最小。因此,演练也是培训的一种,通过模拟潜在的事故场景,强化应急处置人员的处置技能和现场的判断力和随机应变能力,临危不乱。

通常,应急演练都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演练,在脚本和预先设定好的事故情景下演练,这种演练固然能够起到培训和训练队伍的作用,但是远不如实战演练的效果,以及在实战中获取的经验丰富。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战演练了,才能够发现预案文本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才能够看得到平时培训和训练积累的成果。

作为安全管理人员,围绕重大风险,围绕潜在事故情景,开展贴近实战的应急演练,有助于快速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此外,不断的从事故、经验中总结不足和好的做法,也有助于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五、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是一项常规的工作,也是一项要求非常细致的工作。安全检查的目的就是要检查危险源(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寻找缺陷,将潜在的缺陷及时消除掉,避免多重因素叠加,造成事故发生。

安全检查要基于风险,要把隐患作为事故来对待。因为,凡是显而易见的隐患,都是系统的缺陷,是可以预料得到的,都能够进一步导致人员伤害、设备故障、财产损失等情形发生。真正的隐患是隐蔽的,不易发现和察觉的,因此可能导致的事故也往往是突然的、出乎意料的。

安全检查的方法有很多种,针对不同的风险,可以采取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法进行检查,对于不易察觉到风险,可以通过探测、检验等方式、方法,提高安全检查水平。

安全检查切记走过场,要分清主次矛盾,分清问题的严重程度,针对不同的问题,区分对待。

六、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当员工不胜任岗位任职能力要求的时候,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就会出现。事实又证明,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又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也就是说当你看到上述行为的时候,就应当立即采取行动,制止和纠正,而不能够视而不见。因为,视而不见,就是对上述行为的默许,新的工作标准就会在工作建立起来,不过这种标准不是安全的标准,而是不安全的标准。

所以说,任何时候、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看见有违章行为,都应当立即指出和纠正,绝不宽容。

七、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隐患就是事故,只是还没有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声誉影响。但是,它已经构成了潜在事故。隐患的出现,意味着风险控制措施的失效,同时也意味着安全事故风险的提高,安全运营水平的下降。安全隐患是一个先导性的指标,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管理状态水平,如果现场能够发现显而易见的隐患,没有采取措施去改善,就一定能够说明安全管理是存在问题的,这种问题可能是系统性的问题。

作为安全管理人员,任何时候,发现的已知的安全隐患,都应当在合理的期限内进行整改,对于重大风险,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消除和控制隐患。

最后,我们再重温一下电影《蜘蛛侠》的经典台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